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灭南燕之战:南燕放弃战略机会,刘裕围困广固最终耗死南燕

刘裕灭南燕之战:南燕放弃战略机会,刘裕围困广固最终耗死南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235 更新时间:2024/1/27 15:40:15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三月,江南下起了罕见的大雪,平地积雪数尺。就在这一片白雪笼罩下,刘裕上书晋安帝要求北伐南燕,晋安帝同意,并于四月在西堂为刘裕壮行。十一日,刘裕率领北伐舰队,从建康出发,由淮河进入泗水,正式打响了北伐南燕之战。五月,北伐军推进到下邳(江苏睢宁)后弃舟登岸,留下辎重,从陆路徒步挺进到琅邪。晋军所到之地,都构筑城池,留下部队驻守。

听说晋军大举北伐,慕容超在东阳殿上与南燕群臣商议对策。

南燕侍中、尚书、领左卫将军公孙五楼给出了上、中、下三个策略。上策是占据大岘要隘,把晋军挡在本国腹地之外,等晋军失去锐气后以精锐骑兵沿着海岸线向南穿插,断绝晋军的粮道。再命令段晖率领兖州的部队,顺着梁父山东下,对晋军前后夹击。

中策是命令各地郡守,依托险要严密防守,留足必要的粮食,剩余的全部焚烧,拔掉田野里的秧苗,使晋军抢不到粮食,坚壁清野,等待敌人转入劣势。敌客我主,没有军粮,又无法与我决战,十天半月即可瓦解。

下策是让晋军通过大岘险要,与其在城下决战。

慕容超回答∶“京师人口众多,一时之间难以全部入城固守;青苗遍野,也不是顷刻之间就能完全割完。将庄稼都割完,大家都避敌不战,固守城池,以保全性命,这不是朕能做到的。如今,岁星在齐国之地,以天道推算,我必不战自克晋军再从人事上说,朕占据五州之地,有山川河流之固,战车上万,铁马无数,为何要不战就先自我伤害?即便是让晋军度过大岘险要,进入平原,我以精锐骑兵践踏蹂躏,何愁不能将其击败?”

辅国将军贺赖卢苦去劝谏,慕容超执意不从。退下后,他对公孙五楼说∶“圣上不用我的计策,很快就要灭亡了啊!”

太尉、桂林王慕容镇建议∶“陛下真的打算在平原地带用铁骑进攻晋军,就应当南出大岘,即使经过战斗不能取胜,还能够退守大岘固守,不能让敌人顺利越过大岘天险。过去,成安君没有固守井陉关,最终被韩信生擒;诸葛瞻没有抢占束马悬车的险要,而被邓艾击败。臣以为天时不如地利,固守大岘,的确是上策。”慕容超没有听从。

慕容镇退下后,见到韩倬说∶“主上既不能坚壁清野,固守险要,又不肯迁徙军民,简直就是刘璋第二。今年国家灭亡后,我身为皇族,肯定会被处死。卿等身为中原汉人,却不得不断发文身了!”慕容超听了,不禁大怒,将慕容镇投入监牢。

慕容超下令撤防莒城(山东莒县)、梁父(山东泰安)两城,将部队全部集中到京城,加强京师的防御,修缮城墙,养精蓄锐,以待晋军。

南燕君臣提到的大岘,其实就是穆陵关,它位于大岘山与龙山的结合部,是山东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刘裕大军北伐之初,东晋也有部分朝臣担心,若南燕听说晋军大举北伐,不敢应战,固守广固,坚壁清野,断绝晋军粮道,晋军不仅难以取胜,而且还有覆灭的危险。刘裕回答∶“对此,我也考虑多时了。鲜卑贪婪,没有深谋远虑,侵袭时,只希望多多抢掠,防守时,又怜惜庄稼。他们肯定认为我军深入敌国,不能持久,因此,燕军最多会前进到临朐,要么就退守广固。我军一旦度过大岘,则置之死地,人人再无后退之心,我驱赶着怀揣必胜决心的将士,去迎击怀有二心的敌人,不用担心不会胜利。他慕容超肯定不会坚壁清野,我敢与大家打赌。”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六月,刘裕率领北伐军一路北上,沿途没有遇到南燕军队强有力的抵抗。等到晋军越过大岘时,刘裕喜形于色,他以手指天,庆幸地说道∶“我成功了!”

身边的人说∶“大人尚未见到敌人,却乐成这个样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刘裕回答∶“我晋军已越过了天险,将士们个个都有了必死决心。田野里到处都是粮食,我军再无断粮的忧虑。南燕君臣已在我的掌握之中了。”

同月十二日,晋军进抵东莞。

不久前,南燕主慕容超命令左军将军段晖、辅国将军贺赖卢等六位将军率领步骑五万,南下驻守临朐(山东临朐)。听说晋军已越过了大岘天险,慕容超亲自率领四万部队,增援段晖等人。一时间,临朐的南燕军兵力达到了十万。

临朐城南四十里,有一条河流,叫巨蔑水。慕容超抵达前线督战以后,对公孙五楼说∶“应当占据巨蔑水,晋军前来没有水源,也难以作战。”公孙五楼率领骑兵前往驻守。

晋军前锋官为孟龙符和沈田子。孟龙符率领晋军步骑混合兵团也已到达巨蔑水附近,两军当即就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孟龙符武艺绝伦,他跨马挺枪,单身匹马冲入敌阵,杀死了很多燕军士兵,燕军败退而去,晋军遂占领了水源地。孟龙符乘胜飞马追击,后面的骑兵没有及时跟上,被南燕数千骑兵团团围住,孟龙符每一回合总要杀死几名南燕军,但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沙场,年仅23岁。孟龙符战死后,刘钟率领亲随冲入敌阵,夺回了孟龙符的尸体。

晋军共有四千多辆战车,刘裕下令将这四千辆战车一分为二,放置在部队的左右两侧,以抵挡南燕军铁骑的冲击。战车之上全部布上帷幔,车上士兵均手持长矛,又在车辆外围布置了游动骑兵。就这样,晋军主力号令严整,队形整齐,缓缓向临朐城压来。当晋军行进到距离临朐数里时,一万多鲜卑铁骑突然从前后左右朝晋军杀来。

两军一直在临朐城南激战到中午,仍然不分胜负。

参军胡藩对刘裕建议道∶“南燕军队屯军城外,城内守军必然空虚,如今,派军掩袭临朐城,拔掉燕军城上的旗帜,这就是韩信井陉关攻克赵军曾用过的计策。”刘裕立即采纳了胡藩的建议,命令檀韶率领胡藩、向弥等五十人偷偷从小路迂回到临朐城。

这支突击部队偷偷来到临朐城下,宣称是从海路上来增援的轻装部队。向弥最先登上城墙,砍掉了南燕军大旗,一举占领了临朐,夺取了南燕军的全部辎重。在临朐城内静等捷报的慕容超不禁大惊失色,单身匹马逃出城南,投奔段晖的军队。

临朐失守,南燕军队顿时军心大乱,刘裕趁机指挥晋军向南燕军发起总攻击。他亲自擂鼓,晋军如入无人之境,段晖之军次战败,段晖本人也临阵被杀,南燕军大败。除段晖外,晋军共斩杀南燕军大将十余人,慕容超率领残兵败将仓皇逃回广固。晋军缴获了南燕皇帝玉玺、御用车辆及悬挂在御车后面的豹尾。

晋军乘胜一直追击到广固,六月十九日,攻陷广固外城,对外城实施屠城。慕容超率众退守内城,刘裕命令在广固内城外开挖三道壕沟,构筑一道高三丈的长墙。然后,派遣使者到齐地各地招抚百姓,齐地各族民众都十分欢迎晋军。刘裕下令暂停从江南运送粮草,军队就地征集粮食。

慕容超退回广固后,一方面分别派遣尚书郎张纲,韩范与王蒲前往后秦,请求增援,另一方面下令赦免慕容镇,并加封其为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韩范与王蒲离开广固不久,晋军就完全包围了广固城。

慕容超的亲信、尚书垣遵及其弟弟、京兆太守垣苗越城投降了晋军,刘裕任命两人为代理参军。此时,东晋朝廷又加封刘裕为北青州、冀州二州刺史。晋军在广固城下制造攻城器具,城上南燕军看到后,说∶“你们得不到张纲,造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用的。”慕容超派往后秦乞师的尚书郎张纲,工于制造各种兵器。此时张纲正从长安归来,不过此行却是空手而归,姚兴假装同意救援南燕,但并没有派军前来。刘裕得知张纲是位能工巧匠后,即命令泰山太守申宣在张纲的必经之路上拦截,将其抓获。

晋军抓获张纲后,刘裕命人将张纲带至高车之上,让他对城上的南燕军高呼∶“刘勃勃已经大破秦军,无兵可救。”城上南燕军无不面面相觑,大惊失色,慕容超大怒,命人朝张纲射箭。在此期间,晋军又抓获了南燕尚书右仆射张华、尚书中丞封恺,刘裕命令二人给慕容超写信,劝说他投降。慕容超给刘裕回信,请求作为属国,以大岘山为两国边界,并献上一千匹良马,两国和好,但遭到刘裕拒绝。

不过,当南燕后派出的韩范见到姚兴时,姚兴还是派遣姚强率领一万步骑,随着韩范一起前往洛阳,与驻守洛阳的姚绍一起发兵救援南燕。然而,平凉战事瞬息万变,洛阳后秦军尚未上路,姚强就接到火速回援长安的命令。韩范听到这一消息,不禁叹息道∶“上天这是要灭亡南燕啊!”

从长安东返的尚书张俊投降了晋军,他建议刘裕说∶“如今南燕之所以还固守穷城,就是寄希望于韩范能够带来后秦援军。韩范毕竟名重一时,而且与姚兴又是老朋友,如果刘勃勃失败,后秦必会出兵救援南燕。应给韩范送去密信,许以高官厚禄,一旦他投降了,广固城自然就降了。”刘裕给韩范写信,答应任命其为散骑常侍,韩范得到书信后,即投降了晋军。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的整个下半年,晋军一直牢牢地围困着广固,而南燕军也死死地驻守在城内拒不投降。南燕灵台令张光劝说慕容超投降,慕容超大怒,亲手将其杀死。在此期间,晋朝廷从后方源源不断地派来增援部队。每一支部队前来,刘裕就事先派出现有部队与增援部队汇合,第二天,再敲锣打鼓声势浩大地来到前线。在晋军的威势下,广固城内,人心惶,城外,百姓们也纷纷向晋军送来粮食。

义熙六年二月五日,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围困以后,刘裕决定攻城。

晋军从广固城四面八方一起进攻,南燕尚书悦寿打开了城门迎接晋军,晋军将领向弥第一个冲进城中。慕容超与数十名亲信骑马逃跑,被晋军征虏贼曹乔胥追上活捉。

慕容超被押到刘裕跟前,刘裕斥责他为何不早早投降,慕容超神情自若,只是将自己的老母托付给刘敬宣,始终一言不发。

刘裕将他押送到建康,在建康街市上,慕容超被斩首示众,时年26岁,在位六年。南燕政权自慕容德在晋安帝隆安四年登基至今,共存续了十一年。

更多文章

  •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打工人杂谈标签:刘裕,北魏,魏国,汉朝,三国,司马懿,司马氏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介绍下刘裕,刘裕是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全盛时期控制北魏政权达20年。而历史上对刘裕的评价总体上是正面的:1. 稳定北魏政权,巩固边防。刘裕继任政权后,采取各项措施稳定政局,加强对边境的控制,确保国家的安定,为北魏的发展创造了环境。2

  • 先杀晋安帝,再杀晋恭帝,刘裕为何要连杀两位东晋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刘裕,晋安帝,皇帝,司马炎,汉献帝,曹魏

    公元419年,刘裕派人勒死晋安帝司马德宗。因为时机还不合适,刘裕立其弟司马德文为恭帝。两年后,刘裕接受司马德文的禅让,又派人将他用被子给活活闷死。由此,对于东晋的末代皇帝,刘裕可以说是赶尽杀绝了。但是,在刘裕以前,历代新朝都遵守着一个规矩,叫作“兴灭国,继绝世”,也就是新兴朝代,一般会把前代帝王好好

  • 刘穆之的死,让刘裕不得不放弃进攻北魏的大好时机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穆之,刘裕,北魏,徐羡之,豫州,建康

    如果说刘裕北伐仅仅是为了自己篡位,也有失公允。此时的刘裕及其所率领的晋军已经威震整个北中国,刘裕本人的威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十月,晋安帝司马德宗下诏进刘裕为宋王,将徐州的海陵、东安、北琅邪、北东莞、北东海、北谯、北梁和豫州的汝南、北颍川、北南顿共十个郡,划归宋国所有刘

  • 刘裕北伐南燕之战,战略进攻与政治攻心结合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南燕,桓玄,孟昶,北魏,慕容超

    刘裕打败桓玄后,在朝中势力大增。但他在朝内立足未久,除了灭桓玄之外并没有什么功劳。和桓温一样,刘裕也把北伐作为增强自己政治威望的手段。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二月,慕容超竟因为嫌乐伎太少,发兵攻击晋朝北境,掳去大量人口,挑选了男女2500百人作乐伎。一个月后,刘裕借此正式上书晋安帝司马德宗,请求

  • 刘裕是什么人?他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在下毛毛雨标签:刘裕,桓玄,刘宋,桓温,平定,刘穆之,宣昭皇帝

    刘裕,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420年-422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刘宋王朝的故事,就是从刘裕的出生开始的。刘裕出生的时候,正是东晋十六国时代中期。当时东晋这边,世家大族林立,几个大世家几乎架空了皇帝。东晋名义上虽然是由司马家统治,但实际上却是有下面的各大世家自治。而且就在刘裕出生的

  • 在北伐后秦之前,刘裕做了哪些准备以及防止建康的动作?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建康,刘穆之,司马氏,徐羡之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四月,刘裕讨灭了司马休之,同月,晋安帝司马德宗即下诏重申先前的任命∶加封刘裕为太傅、扬州牧,拥有佩带宝剑上殿、入朝不用小跑、拜谒皇上不必称自己名讳的特权;另外,授予刘裕前部鼓吹、羽葆,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共计四人;加封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北彭城县公,任命中军将军刘道怜

  • 古代“屠龙专业户”刘裕,杀死5个皇帝,一皇帝被他当众了断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裕,皇帝,皇位,王朝,屠龙

    在历史上有多少父子、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只是为了一个皇位,但最后能够成功登上皇位也是寥寥,谋权篡位的最终没有什么好下场。但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他被人称之为南北朝最强君主,屠龙专业户,干掉五个皇帝,并且有个皇帝被他当众了断生命,这个人就是刘裕。不屈服命运,勇闯天下纵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 刘裕在称帝后,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都消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裕,司马懿,司马氏,皇帝,司马家,三国,汉朝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估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这是我们中学时代所学习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讲的就是宋武帝刘裕的故事。刘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物,他出身贫寒,但最终却走向了高位,建立了宋国,成为了皇帝,还差点一统天下,结束南北朝

  • 刘裕究竟有什么样的贡献,为什么会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刘裕,刘宋,刘邦,宋太祖,刘备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但北宋并非历史上第一个以宋为国号的王朝,500多年前便早已有之,这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又称刘宋,刘裕便是刘宋政权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啥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宥沐说史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司马炎,汉献帝

    刘裕是刘宋王朝的缔造者,对于当时的老百姓而言,他是一个好皇帝。但对司马懿的后人来说,他就是一个魔鬼,明明大权尽在手里,可还是灭了司马懿后人满门。尤其是东晋的最后一个帝王明明已经写了禅让文书,但还是遭到了杀身之祸,要说,一个开国帝王,心胸应该非常开阔,为何刘裕就这么不愿意放过司马家族呢?难道真的就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