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真实原因没那么简单

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真实原因没那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4573 更新时间:2024/1/20 23:28:22

前言

东汉末年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了一种相当的混乱当中,汉王朝已经无法稳定的维持自己的统治,而权力的真空肯定要有其他人去争取,这也就导致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百年斗争。不过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人们都以为胜者只会姓曹、刘或者孙,谁知居然姓司马。虽然说后来曹丕正式称帝夺权,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后来自己父辈与自己做创的基业居然会被司马懿轻而易举的夺走了,而司马懿也根本没有念老领导的旧情,反而是将曹魏后人杀了个干净。不过天道总是有轮回,司马懿的后人也受到了如此待遇。

后来在晋朝成立以后,这个得国不正的朝代其实也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刘宋势力给收拾的差不多了。而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这时候已经差不多掌握了绝对的权力,而司马懿的后人也基本没啥威胁了,那么刘裕还为什么要把他们赶尽杀绝呢?

刘裕的故事

虽然说刘裕所创立的刘宋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并没有留下多么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现在孩子们学习的历史课当中都基本没有提到过这个王朝,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其开国君主刘裕是一届平平之辈。刘裕其实和刘备的经历非常相似,都是汉朝宗亲的后人,年轻时候也都卖过草鞋,而后来在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之下,刘裕选择了参加东晋的军队。

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头兵,刘裕原本和其他的士兵一样,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已经不易了,为了能够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生还率,他就只能非常卖命,希望能够升官。后来他当上了一个小伍长,并且在一次战斗过程当中带领这百十来号人打退了敌军上千人的数次进攻,这也让刘牢十分十分赞赏他,而刘裕也得以在后来一路扶摇直上。

后来随着桓玄起义后刘牢身死,东晋的政局一下就变得相当混乱,而刘裕也明白这种乱世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于是后来刘裕就带领部队打败了桓玄,牢牢的把握住了权力。不过这时候的刘裕在手中掌握了权力以后,他的目标就转变为了将自己的权利握稳,为了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他也就开始了对于司马家族后裔的追杀。

屠杀司马家族

司马家族的成员们也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们是试图反抗并且起义的,但是鉴于这时候的司马家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再加上刘裕本来就是从战场之上拼杀出来的,文韬武略都在司马家之上,所以司马家的起义就被一次又一次的镇压了。在这之后,刘裕更是直接推翻了东晋,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刘宋王朝,为了自己的皇位坐的更稳,他就更要捕杀司马家族了。

司马家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是当地还是有很多小官员拥护着他们,还有很多起义军随着司马家族的号召揭竿而起,刘裕是绝对不能容忍这样一个情况的发生。鉴于他自己本身就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也不讲究那些世家贵族的礼仪道德,刘裕只知道谁反对自己他就杀谁,就在这样一种铁血统治之下,刘裕平定了全国各地的内乱,坐稳了自己的位置。

司马懿曾经在夺取曹魏政权的时候,也表现得相当冷酷无情,甚至把曹操家族很多后人都屠杀殆尽,曹家很多人为了能够活下来只能够隐姓埋名。如果说司马懿还活着并且能够看到刘裕的做法的话,不知道他心里会不会感觉到天道好轮回呢?在彻底解决了司马家族的问题以后,刘裕也就准备开始治理自己的国家了。

刘裕作为一个出生贫苦的草根皇帝,他一直都知道普通平民老百姓的难处,所以刘宋王朝就做出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举动,那就是废除门阀制度并且重用寒门出身的子弟,而他的这样一个做法,也为后世的科举制做下了相当重要的铺垫。在得到了众多贫苦老百姓们的支持以后,刘裕也算得上成为了贫苦老百姓口中的“明君”。

不狠难稳天下

中国的封建王朝更替,就从来没有一个不流血的,每一次的王朝更替都会对于中国造成非常巨大的影响。而在经历了血雨腥风后得到了政权的刘裕,也是非常重视自己目前的地位,所以他要尽可能的杜绝一切会产生隐患的问题。司马家族的后人就是一个隐患,为了能够把自己的位置坐稳,刘裕就必须去解决这样一个不确定因素。

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活下来,同时还能坐到这样一个高位之上,刘裕的能力当然毋庸置疑,而同情心泛滥的人也肯定坐不到这个位置上来。刘裕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心狠手辣才当上了皇帝,他也同样没有妇人之仁。虽然说他已经大权在握,司马家族已经是苟延残喘了,不过这种风险刘裕也不能容忍,所以杀光司马一家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了。

刘裕这一辈子基本就没有摆脱过战争的阴影,他从战争当中发家,也从战争当中稳定自己的政权,军人的果决与狠辣刻在了他的骨髓当中。刘裕以自己的能力为当时的东晋王朝平定了六国之乱,后来也平定了长达几十年的司马家族的内斗,如果他能就此停手,说不定他也会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忠臣之一了。

结语

可惜历史是没有什么如果的,一个人在手中握有绝对的权力的同时,自己原本的国家已经处在一个摇摇欲坠的边缘,咱们又怎么能够期望刘裕能够老老实实的为自己国家贡献自己的一辈子呢?而他有这个能力当皇帝,他也不需要以“忠臣”这个身份来粉饰自己。

后来的刘裕基本上把司马懿的后代全部都杀完了,所剩的唯一一个子嗣还被刘裕所控制并且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后来随着刘裕直接自立门户,这个傀儡皇帝也丧失了作用,沦落到被杀的地步。而至此的话,司马家族的后人基本就被杀完了。

标签: 刘裕司马懿刘宋桓玄曹操曹丕

更多文章

  • 刘裕灭南燕之战:南燕放弃战略机会,刘裕围困广固最终耗死南燕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裕,南燕,韩信,慕容,秦军,晋军,南燕之战,南燕(编剧),艺术家,电影导演,编剧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三月,江南下起了罕见的大雪,平地积雪数尺。就在这一片白雪笼罩下,刘裕上书晋安帝要求北伐南燕,晋安帝同意,并于四月在西堂为刘裕壮行。十一日,刘裕率领北伐舰队,从建康出发,由淮河进入泗水,正式打响了北伐南燕之战。五月,北伐军推进到下邳(江苏睢宁)后弃舟登岸,留下辎重,从陆路徒步挺

  •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打工人杂谈标签:刘裕,北魏,魏国,汉朝,三国,司马懿,司马氏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介绍下刘裕,刘裕是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全盛时期控制北魏政权达20年。而历史上对刘裕的评价总体上是正面的:1. 稳定北魏政权,巩固边防。刘裕继任政权后,采取各项措施稳定政局,加强对边境的控制,确保国家的安定,为北魏的发展创造了环境。2

  • 先杀晋安帝,再杀晋恭帝,刘裕为何要连杀两位东晋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刘裕,晋安帝,皇帝,司马炎,汉献帝,曹魏

    公元419年,刘裕派人勒死晋安帝司马德宗。因为时机还不合适,刘裕立其弟司马德文为恭帝。两年后,刘裕接受司马德文的禅让,又派人将他用被子给活活闷死。由此,对于东晋的末代皇帝,刘裕可以说是赶尽杀绝了。但是,在刘裕以前,历代新朝都遵守着一个规矩,叫作“兴灭国,继绝世”,也就是新兴朝代,一般会把前代帝王好好

  • 刘穆之的死,让刘裕不得不放弃进攻北魏的大好时机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穆之,刘裕,北魏,徐羡之,豫州,建康

    如果说刘裕北伐仅仅是为了自己篡位,也有失公允。此时的刘裕及其所率领的晋军已经威震整个北中国,刘裕本人的威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十月,晋安帝司马德宗下诏进刘裕为宋王,将徐州的海陵、东安、北琅邪、北东莞、北东海、北谯、北梁和豫州的汝南、北颍川、北南顿共十个郡,划归宋国所有刘

  • 刘裕北伐南燕之战,战略进攻与政治攻心结合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南燕,桓玄,孟昶,北魏,慕容超

    刘裕打败桓玄后,在朝中势力大增。但他在朝内立足未久,除了灭桓玄之外并没有什么功劳。和桓温一样,刘裕也把北伐作为增强自己政治威望的手段。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二月,慕容超竟因为嫌乐伎太少,发兵攻击晋朝北境,掳去大量人口,挑选了男女2500百人作乐伎。一个月后,刘裕借此正式上书晋安帝司马德宗,请求

  • 刘裕是什么人?他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在下毛毛雨标签:刘裕,桓玄,刘宋,桓温,平定,刘穆之,宣昭皇帝

    刘裕,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420年-422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刘宋王朝的故事,就是从刘裕的出生开始的。刘裕出生的时候,正是东晋十六国时代中期。当时东晋这边,世家大族林立,几个大世家几乎架空了皇帝。东晋名义上虽然是由司马家统治,但实际上却是有下面的各大世家自治。而且就在刘裕出生的

  • 在北伐后秦之前,刘裕做了哪些准备以及防止建康的动作?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建康,刘穆之,司马氏,徐羡之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四月,刘裕讨灭了司马休之,同月,晋安帝司马德宗即下诏重申先前的任命∶加封刘裕为太傅、扬州牧,拥有佩带宝剑上殿、入朝不用小跑、拜谒皇上不必称自己名讳的特权;另外,授予刘裕前部鼓吹、羽葆,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共计四人;加封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北彭城县公,任命中军将军刘道怜

  • 古代“屠龙专业户”刘裕,杀死5个皇帝,一皇帝被他当众了断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裕,皇帝,皇位,王朝,屠龙

    在历史上有多少父子、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只是为了一个皇位,但最后能够成功登上皇位也是寥寥,谋权篡位的最终没有什么好下场。但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他被人称之为南北朝最强君主,屠龙专业户,干掉五个皇帝,并且有个皇帝被他当众了断生命,这个人就是刘裕。不屈服命运,勇闯天下纵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 刘裕在称帝后,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都消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裕,司马懿,司马氏,皇帝,司马家,三国,汉朝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估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这是我们中学时代所学习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讲的就是宋武帝刘裕的故事。刘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物,他出身贫寒,但最终却走向了高位,建立了宋国,成为了皇帝,还差点一统天下,结束南北朝

  • 刘裕究竟有什么样的贡献,为什么会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刘裕,刘宋,刘邦,宋太祖,刘备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但北宋并非历史上第一个以宋为国号的王朝,500多年前便早已有之,这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又称刘宋,刘裕便是刘宋政权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