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执掌大权后,为何还坚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原因真现实

刘裕执掌大权后,为何还坚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原因真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 访问量:4603 更新时间:2024/1/24 0:47:56

说起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很多人可能认为是曹操,因为他所建立的魏国活到了最后,可是实际上真正的赢家应该是司马家族,要知道魏明帝在位时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强行夺取了魏国的政权,本以为是给曹氏家族打工的人,没想到反客为主,自此之后天下改姓司马,同时两晋时期也随之而来。

可惜的是司马家族并没有将晋朝延续多久就又被原本汉朝皇室后裔夺取,这个人就是南朝时期的宋国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不仅如此,后来刘裕稳固政权后,还找机会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部灭门,难不成刘裕和司马家族有什么深仇大恨吗?其实并不是这样,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现实。

晋朝覆灭,宋武帝崛起

在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后并没有马上称帝,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避免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而致使局势混乱,这一直持续到他孙子司马炎这一代,晋朝才真正建立,

不过司马懿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为自己子孙留下的江山基业并没有流传太久,仅仅存在了百余年就覆灭了,紧接着就进入到了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在这样的混乱年代,汉朝皇室后裔刘裕趁机崛起,虽说是曾经的皇室后裔,实际上在当时在就已经沦为平民,更何况还是旁系子孙,不过时势造英雄,恰好当时的东晋将领桓玄叛变,意图谋权篡位。

刘裕很看好这个机会,想要来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眼看恒玄即将安排好夺位一事,逼迫着晋安帝写下禅让的诏书,刘裕这边就开始准备,筹备军队在京口起义。

因为桓玄荒废朝政,自上而下的官员也只顾个人私利,所以刘裕的起义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没过多久桓玄就被来下台,而刘裕因平定这一叛乱声名远扬,随后他便顺势建立了宋国,可能很多人好奇,他不是汉朝后裔吗,为什么不更名为汉?

这主要是因为刘裕的家族生活的地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地宋,因而取国号为宋,不管怎么说,刘裕也算是为自己的先祖报仇雪恨,从司马家族的手中再次夺回政权。

屠尽司马懿后人

在建立新的王朝之后,刘裕还干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就是下令处死司马懿的后人,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司马家族已经让出位置来了,刘裕为什么还放过他们呢?这件事情还要从东晋最后一位皇帝司马德文说起。

当时刘裕逼迫他退位之后,他就一直低调做人,平日里提心吊胆的生活,生怕刘裕会对他不利,毕竟司马皇室的身份摆在那里,换做是他也会怀疑会不会有一天被司马皇室再次推翻

,可正所谓害怕什么来什么,刘裕对司马德文始终不放心,听说他还有个儿子,为了避免司马家族血脉延续,刘裕就随便定个罪将他的儿子杀死了。

后来想想,连他儿子都杀了,也不差再杀掉司马德文了,于是下令让一位名叫张伟的臣子带着毒酒去将将司马德文毒死,可没想到这个人居然还是一个心怀旧主的忠臣,他不忍心亲手杀掉司马德文,反过来自己喝下毒酒身亡。

这件事情马上就被刘裕知道了,这可让他大为震惊,没想到自己身边的人还有心系前朝的,甚至愿意为了旧主甘愿牺牲自己,这样下去可不行,迟早会因为司马皇室的崛起从而危及自己的统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刘裕一不做二不休,彻底和司马家族撕破脸,随即下令杀掉所有司马皇室的人,在面对强大的武力镇压时,司马家族的人避无可避,能够逃出生天的寥寥无几,

谁也没想到刘裕做事这么绝,自古以来少有禅让的皇帝被杀的,更别说牵连族人,遭受满门抄斩,刘裕这么做明显是败坏自己的名声,难道就是单纯为了打消自己的担心吗?

居安思危,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首先刘裕如此不顾后果屠戮司马皇室的人肯定不是一时冲动,身为皇帝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头脑,那即便有损自己的形象也要这么做肯定是有着更大的益处,

除了排除异己,稳固政权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打算。

一来是消除后顾之忧,直接避免了司马家族的人日后报复,谁让刘裕的这个皇位是从他们手中夺走的,司马家族的人别的不说,隐忍不发是最让人佩服的,司马懿不就是这么夺取曹魏的天下的吗?

二来就是斩草除根,要知道司马家族可是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而且还是有着数百年传承的上层大家族,他们要是有二心假以时日就能掀起大的风浪,

更何况其中很多人都是博学多才的能人,日后卷土重来的希望太大了,要是留着他们早晚有一天会再被他们推翻,与其一直防备,不如现在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刘裕也是为自己的后人考虑,也就是他的儿子刘义符,当刘裕登上皇位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按照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来看,到了这个年龄就已经是迟暮之年,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

那刘裕就得赶紧安排好自己的后事,也要给自己年仅17岁的儿子铺好路,

这要是哪一天驾崩,把这烂摊子留给刘义符,他根本没有能力管理国家,也无法抗衡那么强大的一个门阀世族,所以他宁可背骂名,也绝不能宋国旁落他人之手而死不瞑目。

结语

或许很多人认为刘裕是冷血无情之人,为了一己之私滥杀无辜,迫害司马家族的人,可是反观一些别的朝代,类似的事情也不少,就比如汉朝刘邦屠杀功臣,唐朝时期李世民杀兄逼父,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简单来说,生于帝王家就不可能双手不沾血,争斗、内乱和杀戮是难以避免的,这也是封建王朝统治下必然出现的结果。

标签: 刘裕司马懿桓玄魏国曹魏宋国

更多文章

  • 刘裕七个儿子,无一善终,难道“多子反成灾”?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刘骏,皇位,刘义康,刘子业,刘义隆,刘义真

    不论是哪个朝代,只要它有传承,那么基本上这个朝代都会出现几个昏庸无能的皇子,甚至还有皇子为了皇位互相内斗,严重的情况可能都会使得朝代覆灭,而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被辛弃疾称为“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刘裕一共有七个儿子,但却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刘裕。缺少家教我国历史中都是由男性在外拼搏

  • 为什么具有汉室血统的刘裕称帝后国号不是汉而是宋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天际云标签:刘裕,刘渊,蜀汉,北魏,刘邦,刘秀,汉室

    宋武帝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那么,身为

  • 历史上唯一的战神皇帝南宋刘裕:草根逆袭,开杀害禅让之君的先例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刘裕,皇帝,北魏,平定,刘邦,南宋刘裕,禅让之君

    在我们中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无数朝代更迭,换了无数的帝王将相,其中不乏有一些拥有政治才能的优秀领导者,但是因为帝王家多为传承制度,子承父业,也导致了很多昏君的出现。历史上,很多朝代更迭,多是在当朝皇帝暴虐、贪图享乐、没有政治上领导才能,导致贪官横行、百姓流离失所,在这种乱世之中,总会出现能够拯

  • 副市长刘裕斌参加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刘裕斌,规划局,滨州市,市政府,局党组

    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2022年4月24日下午,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召开“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自然资源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副市长刘裕斌同志到会指导并讲话。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增永同志主持会议。会上,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班子成员聚焦推动“八大品质”提升,围绕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国

  • 刘裕草草结束第二次北伐,率军南撤,真的是因为“篡位心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裕,王镇恶,桓玄,陈霸先,檀道济,萧道成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稼轩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曾如是说到。刘寄奴,指的便就是南朝宋政权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我们都知道,刘裕一生南征北战,先是击败了桓楚政权,匡扶晋室,而后铲除司马休之、刘毅等人,又平定了孙恩、卢循等人的起义,而后数次北伐进

  • 刘裕:一生杀6位皇帝,从农民逆袭成天子,却坑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刘裕,皇帝,桓玄,刘邦,司马昭,平定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统治者更替,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不过在魏晋时期,皇位的继承、禅位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并不存在打打杀杀。 可是到了后世,朝代的最后一位皇帝往往得不到善终。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那就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

  • 宋武帝刘裕的黑白人生孙恩扯旗造反,王凝之殒命会稽刘裕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宋武帝,刘裕,孙恩,王凝,王凝之,孙恩(东吴),三国,南北朝

    公元399年,晋隆安三年,这一年刘裕36岁,他即将迎来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司马皇族为了遏制军阀桓玄,就搞了个免奴为客者必须参军的法案。要求这些壮丁都来当兵,好对抗日益强大的桓玄。这命令看着不错,朝廷要统一政令,这是好事。但你要看在什么时候,哪些地方可以发布。东晋朝廷目前能控制的地方就一处,那就是三吴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北筏话史标签:刘裕,皇帝,皇位,蜀汉,汉朝,司马懿,史说三国

    公元418年,司马家族最后的坚持东晋王朝灭亡,宋政权的帷幕拉开了。这时,一个名叫刘裕的英雄出现了,他是东晋末期著名的将领之一,身手不凡,多次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当他得到皇位后,似乎一切都变了。刘裕带上皇冠的那一刻,他的面容变得阴沉、冷酷,就像天空中突然飘起了一片乌云,笼罩了整个帝国。他下令削

  • 为什么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庙号是送高祖,而他的儿子却是宋太祖?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刘裕,宋太祖,皇帝,高祖,桓玄

    屠龙专业户刘裕估计怎么也想不到,生了这么一群“孝子贤孙”,长子被废杀,次子被杀,老三当了皇帝,却被自己的儿子杀了。孙子皇帝又被他亲弟弟杀了……这些都不重要,皇位还在自己子孙手中,可是自己的太祖之庙号怎么没了?庙号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从周朝开始,立庙祭祀祖先都有明确规范,而

  • 刘裕在长安的错误安排,不但丢掉辛苦打下的地盘,还损失多名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重耳标签:刘裕,长安,曹操,王镇恶,沈田子,刘穆之,宣昭皇帝

    朱元璋作为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人,最该感谢不是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而应是刘裕,不是刘裕的骚操作,朱元璋不但是唯二的北伐成功的人,关键是只能当第二个北伐成功的人。哦,不,刘裕成功的话,历史估计会改写,应该就没有后面的煌煌大明。公元416年,刘裕兵分五路,北伐中原,讨灭后秦。这个时机很好,后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