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535年,北魏丞相高欢刚回家,侍女告密:世子与郑氏私通。

535年,北魏丞相高欢刚回家,侍女告密:世子与郑氏私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瑶光暖暖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4/1/19 6:57:21

535年,北魏丞相高欢凯旋回朝。侍女却神秘兮兮:“世子高澄与郑氏私通。”高欢勃然大怒:“逆子,连我的女人也敢动,看我不剐了你!”

高澄,10岁单人匹马,招降敌军首领;11岁单独面圣,且对答如流,是颇有名气的少年将军,深受老爹高欢的喜爱。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宝贝儿子,竟然15岁时无师自通,学会了勾搭老子的小妾。

这让老爹高欢情何以堪?

他立马传令:“把这个逆子捆到院中,杖责100军棍,给我狠狠地打!”

一时间,院内传来杀猪般的哀嚎声。转眼间,高澄就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娄昭君看下去,一下扑到儿子身上,挡住军棍哭爹喊娘。

高欢气不打一处来:“哎!慈母多败儿,看你教出来的好儿子!”吩咐左右:“把夫人带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踏出房门一步!”

说完,不再看这碍眼的娘俩,拂袖去找宠妾尔朱英娥,让她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尔朱英娥千娇百媚,这可是个传奇女子,她一生三嫁,所嫁之人不是帝王就是将相。

而今,深受丞相高欢的宠爱,她见丈夫怒气冲冲,一问之下才知,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她一面温言软语劝慰丈夫,一面心中暗喜,心想:终于等来好机会。

转过头,就命人将儿子高浟叫到身旁,让给他父亲端茶倒水伺候左右。

高欢看着眼前的儿子,是越看越喜爱,心想:这个儿子温文尔雅,肯定干不出他大哥那样的糊涂事。

心念一动,他就有了废掉长子,改立5子高浟为世子的想法。

消息不胫而走,当被关禁闭的高澄,得知这个消息后,惊出一身冷汗。

他再也顾不得身上的疼痛, 连忙派人去求父亲好友司马子如,让他过府来说情。

司马子如,既是高欢好友,又是他的亲家,他说得话对高欢来说,很有些分量。

这一天,司马子如过府拜访,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不见嫂夫人?”

高欢一听他提到正妻,口打咳声:“贤弟实不相瞒,她已被我禁足多日,家中逆子做下不才之事,全怪这妇人管教不严。”

他也不瞒着,一五一十全部倒了出来。并且,把要废立世子之事,也讲了出来。

这时,司马子如收起了“哈哈”笑容,一脸正色道:“家丑不可外扬,我家小子与我那小妾,也有些不清不楚,难道我要嚷嚷的全天下都知道?

你这废立世子不打紧,那不等于把这事,昭告天下了吗?”

高欢心中一凛:“贤弟提醒的是,可这逆子实在戳我心窝子,这口气我实难下咽!”说完,一拳重重砸在桌案上。

司马子如低声道:“你细想想嫂夫人的恩义。

你成就大业时,她拿出娘家资产来助你;你伤重危在旦夕时,她为你衣不解带遍尝苦药;你饥寒交迫时,她甘心为你捡拾马粪,去烧火做羹汤。”

听着司马子如的话,高欢不禁脸色动容。

司马子如动之以情,随后又晓之以理:“现如今劲敌环伺,嫂夫人弟弟手握重兵,那可是一员虎将。他若听说姐姐和侄儿被你厌弃,哪还有心思去打仗呢?”

此时,高欢心中已经一片澄澈,他平静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又听好友说道:“小妾不过如草芥一般,何必太过在意。再说,没准是那个奴婢坏心肠,她在诬陷世子也未可知。”

高欢心下了然,就势顺坡下驴:“那就拜托贤弟,将此事查个清楚。”司马子如欣然领命。

没过多久,他就为世子洗刷了冤情。据说,那个报信婢女因一己私利,给世子身上泼了脏水,被赐了一道三尺白绫。

随后,世子高澄和母亲娄昭君,一步一叩首匍匐到高欢近前,高欢连忙把2人扶起。

误会解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齐齐拜谢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也因此,获得了黄金130斤,良马50匹的谢礼,那是说不出的心情舒畅。

司马子如不愧为大谋士,他的3句话4两拨千金,家国天下尽在其中,的确是高欢的好助手。

然而,却苦了报信婢女,估计她到死都不明白:明明是世子的错,怎么自己却成了不可饶恕之人。

她却不知:在权利和利益面前,没有什么真相可言,她不过是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封建王庭下,弱势群体不过是掌权者的遮羞布、挡箭牌罢了。

素材来源:《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七》

更多文章

  • 檀道济:南朝第一名将,刘宋的万里长城,战功赫赫为何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刘宋,刘裕,北魏,桓玄,南朝,晋朝,檀道济,南北朝,史说三国

    檀道济(?~436),刘宋名将,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道济少孤,与兄、姊共居,以谦让和睦著称。东晋元兴三年(404年),道济与其叔父檀凭之,兄檀韶、檀祗、檀隆等,从宋武帝刘裕举义师讨伐桓玄。道济随刘裕攻占京口,为刘裕参军。后随冠军将军刘毅攻克桓玄余党盘据的鲁山(今湖北武

  • 檀道济“唱筹量沙”闻名于世,据说沙来自“白泉”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白泉,檀道济,宋军,北魏,魏军

    记者 李培乐在济南,提起趵突泉无人不知,可是要提起白泉,恐怕很多人会挠头了。据济南历城当地人介绍,白泉曾被称为“三间屋”,不但水量大,还与历史上檀道济“唱筹量沙”相关,名列济南72名泉之列。名泉“三间屋”白泉的位置在济南历城区鲍山街道纸房村附近。在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

  • 殷景仁走后,檀道济暴死于建康,刘义隆大骂:我死后,他必反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建康,刘裕,晋朝,殷景仁,刘义隆,檀道济,刘义康,南北朝

    建康城中传言,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之后,司马氏还会出现两个皇帝,此时的刘裕已经年近六十了,不知道能够活到什么时候,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称帝,于是命令王韶之将晋安帝缢杀,琅琊王司马德文成为最后一个东晋国主。司马德文是晋安帝的弟弟,二十年来陪伴着自己的傻子哥哥,看遍了世态炎凉,饱尝了人情冷暖,也见识到了一个一

  • 两朝风云(十一)檀道济功勋赫赫,为何遭到刘义隆猜忌而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赫赫,刘裕,刘宋,晋朝,刘义隆,檀道济,徐羡之,宋文帝,南北朝,两朝风云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名将辈出的,在南北朝这种战火连天的时代,更为名将处世创造了充分的环境条件。南朝刘宋的名将檀道济便是这个时代名将中的佼佼者,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兵法中“三十六计”的说法就是源于他。然而这位名将在为刘宋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在宋文帝刘义隆执政时期,遭到皇帝的猜忌,最终被

  • 刘裕北伐后是如何自毁长城的?七员北伐大将只剩下了个檀道济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刘裕,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太守,刘穆之

    作为中国历史上个人武力值最高的帝王,刘裕北伐一直被视作南北朝时期最可惜的一次,当时的他不仅灭亡了后秦,还收复了长安,东晋在他的带领下,领土已经扩展到四川、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其他的胡人政权在刘裕的连番打击下也已摇摇欲坠,史称“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然而就在世人以为刘裕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挥师北

  • 檀道济唱筹量沙迷惑魏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成功保住刘宋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魏军,檀道济,刘宋,宋军,北魏,魏国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下半年,到彦之撤退之后,宋军并没有因此而一泻千里,他们还在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坚守,与魏军胶着。因为,他们在等待着希望。他们知道,宋文帝刘义隆已经命令都督征讨诸军事檀道济率军北上,展开第二次北伐;而檀道济在接到命令之后,也已率部日夜兼程北上,目的地就是驻有大量宋军的黄河要塞——

  • 北魏拓跋焘奇袭统万城,刘宋第一次元嘉北伐,檀道济唱筹量沙

    历史解密编辑:诗情画音标签:刘宋,北魏,晋朝,拓跋焘,统万城,檀道济,赫连昌,南北朝

    公元423年12月,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由于东征西讨,积劳成疾,在西宫驾崩,时年三十二岁。太子拓跋焘继位,是为北魏太武,继位之后的拓跋焘,采纳崔浩的建议,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国内安定无事,忽然传来柔然国入侵、攻陷云中的消息。这里有必要将柔然国的来龙去脉作一个简要交代。柔然国是匈奴人的一个分支,先辈中有

  • 檀道济: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檀道济,刘裕,刘宋,北魏,陶渊明,刘义康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在人们的心目中,岳飞是死得最冤的,风波亭上那一句“莫须有”将一代名将置于死地,让后人无不扼腕痛惜。但岳飞之死却有内情,岳家军日渐壮大,尾大不掉是皇帝最担心之事;何况他还常把那迎二帝挂在嘴边,让这皇帝老儿不想杀他都不行,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原因。 但我觉得还有一人比他死得还冤,那

  • 檀道济:被刘宋政权生生自毁的万里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檀道济,刘宋,刘裕,宋军,北魏,太守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是曾经战无不胜的北府军的最后一位名将。从小父母双亡的他与诸兄一起随堂叔从刘裕起兵,从此人生开挂。无论是打桓氏,还是平“米寇”,他都得心应手,为刘裕代桓而起贡献良多。在义熙北伐期间,他担任先锋,攻城拔寨,义释降卒,表现得不同凡响。刘裕驾崩后,他受

  •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檀道济篇)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的浅度思考标签:檀道济,太守,刘裕,桓玄,刘宋,到彦之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士,是左将军檀韶(刘宋开国名将)、右将军檀祗(东晋名将)的弟弟。其叔父是檀凭之,与刘裕(刘宋开国皇帝)关系密切,交情甚密,曾一同密谋讨伐桓玄,后战死沙场。檀道济年少时父母双亡,居丧期间,极尽礼数,事奉兄姐,以和蔼谨慎著称。元兴二年(403年, 东晋司马德宗年号)十二月,桓玄篡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