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又一首模仿《黄鹤楼》的七律,这一次差点就胜过崔颢

李白又一首模仿《黄鹤楼》的七律,这一次差点就胜过崔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狗子 访问量:3263 更新时间:2023/12/7 17:12:03

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临送目,最是诗情溢怀,何况是登临黄鹤楼名声,望江夏山水。历来登黄鹤楼赋诗者数不胜数,而唯有崔颢这首七律独步古今,被誉为唐人第一七律。就连诗仙李白都不得不搁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但李白一向是不服输的,黄鹤楼有崔颢题诗在前,李白自认难以超越便未曾作诗已是输了一筹。于是李白就想在其他名胜古楼上找回场子,这也就有了后来的效仿之作《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对比《黄鹤楼》与《登金陵凤凰台》二诗,不论是构思立意还是谋局布篇乃至声律用韵都极为相似。很显然,李白在创作时是深受崔颢诗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模拟效仿。

但拟得再像终归还是有所不如,这首《登金陵凤凰台》虽也是名作,成为金陵凤凰台的最佳题诗,却仍未能胜过崔颢之作。《唐宋诗举要》评价颇为客观:“此诗全摹崔颢《黄鹤楼》,而终不及崔诗之超妙,唯有结句用意似胜”。

其实李白一生都是不甘心让崔颢独步的,除了《登金陵凤凰台》,他在晚年遇赦路过江夏时面对黄鹤楼前的鹦鹉洲又写下了一首模拟之作——《鹦鹉洲》。这一次,李白差点就能胜过崔颢了,且来欣赏这首《鹦鹉洲》:

鹦鹉洲

唐·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李白晚年因受永叛乱的牵连被流放夜郎,经历颠沛流离之苦。后来遇赦归来,途径江夏揽胜访友,再临昔年登临过的黄鹤楼与鹦鹉洲,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鹦鹉洲》。整首诗仍是模仿崔颢《黄鹤楼》之作,可见李白内心的不甘,仍想与崔颢一较高下。

这首《鹦鹉洲》虽仍是摹拟之作,却是胜出其早年的《登金陵凤凰台》。开篇两联就胜过凤凰台良多。黄鹤、凤凰、鹦鹉三地之诗同一句式,但各有典故,同样是传说中的祥鸟飞去。而三者中唯独鹦鹉非是传说而是人典故:东汉祢衡曾在此地作《鹦鹉赋》,后来祢衡为曹、黄所害,葬于此洲,故名鹦鹉洲。

李白所写并非是是真的有鹦鹉曾飞来,而是一语双关,言下之意是祢衡在这里被杀故曰“鹦鹉西飞”。开篇虚实并用,既似写当前芳树青青之景,又表达对祢衡的无限怀念。如果说《凤凰台》是对《黄鹤楼》的模仿,那么《鹦鹉洲》的开篇就与《黄鹤楼》有异曲同工、别有匠心之妙了!

颈联“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承接“何青青”之意开始转折,描绘出鹦鹉洲上的明媚春光。而这良辰美景却丝毫驱不散诗人内心的悲苦: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既是言己身遭流放之悲,也是吊祢衡被害之痛。

整首诗吊古伤今,怀祢衡而抒己痛,将自己的遭遇与祢衡的命运相联系,深沉而含蓄地表达出一生命途多舛的悲愤之情。相比于壮年时期的“长安不见使人愁”,这句“长洲孤月向谁明”更加深沉浑融。

后世评价此诗“稍胜《凤凰台》”,甚至还有道“崔颢《黄鹤楼》千古擅名,而太白《鹦鹉洲》工力悉敌,风格逼肖,未尝有意学之而自似”,还有诗家说“芳草之树何青青,较之白云千载空悠悠,更有情趣”。

诸多高评,足见李白《鹦鹉洲》之佳。只可惜名气上却是仍逊于《黄鹤楼》和《凤凰台》,以致如今知者不多。

往期推荐 Top5

更多文章

  • 崔颢的《黄鹤楼》与杜甫的《登高》,到底谁是“七律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岛主历史观标签:杜甫,崔颢,黄鹤楼,登高,李白,题诗

    崔颢PK杜甫,《黄鹤楼》与《登高》的“七律第一”之争由来已久,孰高孰低莫衷一是,至今没有定论。最早将《黄鹤楼》奉为“第一”的是南宋诗评家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最早将《登高》奉为“第一”的是明代诗评家胡应麟,他在《诗薮》中说:“《登高》自当为古今七律第

  • 黄鹤楼版:钱都去哪儿了?李白和崔颢谁预测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崔颢,李白,黄鹤楼,黄鹤

    唐 李白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据云:部分钱被某人外卷出国了,部分被诸侯权贵私人拿走了,部分被被钱庄人做红利了,部分可能作为贷款投给了某大,某创之类的地产公司,总之都已泡沫化了,可能回不来了……唐 崔颢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 看了崔颢的诗以后, 李白为何“眼前有景道不得”, 不敢写黄鹤楼了

    历史解密编辑:锋宇论戏曲标签:崔颢,李白,七律,题诗,诗人,唐朝,黄鹤楼,千古名句

    唐代诗人崔颢有一首写黄鹤楼的名篇,堪称咏黄鹤楼的绝唱,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朝的严羽曾这样评价:“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据《唐才子传》说,李白见了此诗曾感叹:眼前有景

  • 王宠「崔颢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王宠,书法,诗人,唐朝,画家,王献之,崔颢诗,北京故宫博物院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王宠此篇奔放纵逸,酣畅飘忽,尤其“独行”二字,淋漓畅快,锋芒外露,自言:“饮归大醉,不计笔墨”,可见是酒后挥毫,更见自然率意。王宠的书法受王献之影响较深,此书仍不失献之意韵,萧散俊逸,笔墨内敛,筋骨内涵,遒劲疏爽,亦如明代邢侗在《来禽馆集》中所评:“履吉书原自献之出,疏拓秀

  • 《千家诗》112《黄鹤楼》崔颢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崔颢,黄鹤楼,李白,千家诗,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郦师来启蒙,不亦乐乎?”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诗——《黄鹤楼》,不仅在古代就风头一时无两,到了现代风头可谓更劲啊,它在各种唐诗排行榜中都名列魁

  • 郑红码,烂尾黄鹤楼版:钱都去哪了?李白和崔颢早有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崔颢,李白,黄鹤楼,黄鹤

    唐 李白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 崔颢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取款难之烂尾黄鹤楼:钱都去哪儿了?李白和崔颢谁猜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崔颢,李白,黄鹤楼,黄鹤

    唐 李白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据云:部分被某人外卷出国了,部分被中饱私囊了,部分被钱庄人做红利了,部分可能投给了某大,某创之类的地产公司,总之都已泡沫化了,可能回不来了……唐 崔颢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据报道,河

  • 黄鹤楼版:钱去哪儿了?李白和崔颢谁说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崔颢,李白,黄鹤楼,黄鹤

    唐 李白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据云:部分钱被某人外卷出国了,部分被诸侯权贵私人拿走了,部分被被钱庄人做红利了,部分可能作为贷款投给了某大,某创之类的地产公司,总之都已泡沫化了,可能回不来了 ​​……唐 崔颢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 唐代诗人崔颢的十首古诗,其代表作《黄鹤楼》,被誉为七律之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崔颢,七律,黄鹤楼,诗人,李白,题诗,诗作,艺术家,唐朝

    崔颢(hào),汴州人 ,唐朝著名诗人。说到崔颢那就绕不开他的那首《黄鹤楼》。相传《黄鹤楼》是崔颢游历时即兴题在楼壁上的诗作,这首诗把怀古和思乡的主题完美地融为一体,即景抒情,情在景中,纵笔写来,挥洒自如。诗的前三句里“黄鹤”一词连用三次,表现了诗人不拘常格的大胆创新精神,前人称《黄鹤楼》一诗为“变

  • 【古检君·志愿服务】“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上“检察志愿红”的声与影

    历史解密编辑:古田检察标签:志愿服务,陈靖姑,文化节,公益,古检君·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古田县人民检察院历来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体系建设,成立“临水之光·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青年检察干警化身校园讲师、乡村卫士、城市检验员、战“疫”逆行者等角色,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60余小时。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