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诗人崔颢的十首古诗,其代表作《黄鹤楼》,被誉为七律之第一

唐代诗人崔颢的十首古诗,其代表作《黄鹤楼》,被誉为七律之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端书馆 访问量:2549 更新时间:2023/12/10 12:30:40

崔颢(hào),汴州人 ,唐朝著名诗人。说到崔颢那就绕不开他的那首《黄鹤楼》。相传《黄鹤楼》是崔颢游历时即兴题在楼壁上的诗作,这首诗把怀古和思乡的主题完美地融为一体,即景抒情,情在景中,纵笔写来,挥洒自如。诗的前三句里“黄鹤”一词连用三次,表现了诗人不拘常格的大胆创新精神,前人称《黄鹤楼》一诗为“变律”。宋人严羽评之为唐人七律之第一。

传说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与杜甫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黄鹤楼》后,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

崔颢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年间,官至司勋员外郎。后来入河东军幕,有过一段边塞生活。他早年的诗作多写男女之情,轻薄浮艳,风格纤弱,但也有一些诗对唐玄宗为首的最高统治集团的荒淫无道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赴边塞之后,崔颢的诗风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殷璠《河岳英灵集》所说,崔颢“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他写了一些激昂奔放的边塞诗,较有影响。崔颢的代表作《黄鹤楼》是唐诗中诗意很浓的优秀作品,历来为人传诵。

崔颢除《黄鹤楼》外,他的《长千曲》四首、《题潼关楼》、《行经华阴》等诗也是名作。《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原集已佚,有辑本《崔颢集》二卷,《唐人集》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唐代诗人崔颢的十首古诗,体会其诗中的精神内涵与深意,相信你会有所触动。

1.《黄鹤楼》

崔颢〔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崔颢〔唐代〕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3.《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崔颢〔唐代〕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4.《行经华阴》

崔颢〔唐代〕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5.《入若耶溪》

崔颢〔唐代〕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余景。

6.《雁门胡人歌》

崔颢〔唐代〕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7.《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崔颢〔唐代〕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8.《横吹曲辞·长安道》

崔颢〔唐代〕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拜揖何纷纷。

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始知。

9.《题潼关楼》

崔颢〔唐代〕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10.《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四》

崔颢〔唐代〕

耕种春须了,幽人晚到家。

琴中来远吹,竹里映残霞。

谷鸟牵垂叶,池鱼疑水花。

朝留半樽酒,细酌倚山槎。

更多文章

  • 【古检君·志愿服务】“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上“检察志愿红”的声与影

    历史解密编辑:古田检察标签:志愿服务,陈靖姑,文化节,公益,古检君·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古田县人民检察院历来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体系建设,成立“临水之光·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青年检察干警化身校园讲师、乡村卫士、城市检验员、战“疫”逆行者等角色,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60余小时。2022

  • 福州仓山:陈靖姑金身祈福 市民许愿贺新春

    历史解密编辑:海峡网标签:祈福,金身,陈靖姑,仓山区,福州仓山

    由仓山区委、区政府主办的仓山区闽江之心系列活动之“元宵佳节明月升 人间欢乐幸福年”活动5日晚举行。市民冒雨参加活动。5日恰逢仓山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靖姑信仰习俗临水夫人陈靖姑诞辰1256周年。当晚7时许,手持各式各样自制花灯的汉服爱好者们和头戴“大头娃娃”、手持福州油纸伞的12名婆官,表演传统民

  • 第十五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举行 临水夫人首次巡安闽江

    历史解密编辑:海峡网标签:陈靖姑,旅游节,闽江,民俗,闽台,信俗

    25日,第十五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暨2022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在“闽江之心”的仓前公园启幕。两岸嘉宾齐聚,品味陈靖姑信俗文化的传承之美,感受陈靖姑信俗文化在闽台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发展。闽江游船上展现陈靖姑文化风采。记者 石美祥 摄陈靖姑是福建最具影响力的女神之一,与“海上女神”妈祖齐名

  • “陈靖姑”影院看《无名》, “妈祖”乘飞机动车出国游!福建人士:全是真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标签:妈祖,祖庙,信俗,巡安,无名,陈靖姑,出国游,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有福建网友看电影《无名》时发现,一排“神仙”金身坐在最前排,还拿着可乐和爆米花。现场其他陪同人员也蛮多,全场洋溢着欢乐。记者了解到,这事发生在福州市仓山区福州南站奥斯卡国际影城,观影时间是2月1日。影院李经理说:“一个当地的风俗活动吧,是仓山区胪雷村的村民们举行的。”有村民说,当天有人包场请来

  • 冯盎:隋末所有割据枭雄,为何只有他得以善终?连李渊都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冯盎,李渊,隋末,李世民,刘宋

    在隋末众多割据枭雄当中,岭南的冯盎,应该算是唯一一个最后得以善终的人。不信大家可以自己去数,薛举和林士弘是自己病死的,李轨、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萧铣,都是或直接或间接死于李渊之手,杜伏威投降了唐朝,但最后死的不明不白……只有冯盎,实力虽然远比不得李密、王世充等人,但最后却得以善终。而且,不光冯盎本

  • 冯盎打下万里江山,却放弃称王拥护统一,让家族享受281年的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冯盎,赵佗,侯景,平定,杨坚,陈朝

    岭南,也就是今天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在今天,这里是人口密集、商贸发达、人文荟萃之地,然而在隋唐以前,却是人人望而生畏的化外之地,甚至有不毛之地之称。岭南与中原有着崇山峻岭的阻隔,同时又有中原人难以忍受的炎热气候,因此此地也是绝佳的割据称王之所。只要中原发生大乱,当地守将便可隔绝道路,称孤道寡,为

  • 唐代状元崔曙才华盖世,奈何命运不济,只在千年后留下一句诗谶

    历史解密编辑:真游泳的猫标签:崔曙,状元,唐玄宗,诗谶,进士

    古代考上一个状元,那是比登天还难。唐代有个状元叫崔曙,虽然崔曙才华盖世,奈何命运不济,只在千年后留下一句谶语。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达人。喜欢诗词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崔曙这个诗人,聊聊崔曙的一些诗歌。崔曙是河南商丘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堂兄。说起来,崔曙的命运还真是悲催。

  • 八仙过海故事中的华阳真人并非三茅真君,而是杭州首位状元施肩吾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道士,茅山,道教,华阳,茅真君,吕洞宾,奇幻片,施肩吾(唐朝),八仙题材电视剧,八仙过海(电视剧)

    从明代以来八仙过海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传播,形成了不少版本的故事,也被明清的小说家们落到了纸面上。在八仙过海的故事中,有一位神仙叫做华阳真人,在钟离权和吕洞宾的故事中都出现过,对故事情节的推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钟离权的故事中华阳真人是他的师傅,传授了太乙刀圭和火符之诀,钟离权修成后成为正阳真

  • 李复《题卢仝烹茶图》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李复,题卢仝烹茶图,周敦颐,永乐大典,传世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李复(?~1128) 字履中。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北宋学者。元丰(1078~1085年)年间进士,历任熙河转运使、集贤殿修撰、秦州知州。师从张载研究理学,在当时学术界中称为“潏水先生”。李复关注社会与边防问题,喜论军事。在学术上,考证今古,博洽多识,喜研易象、算术、五

  • 李菊月卢仝煎茶技艺传承公益项目首次展演成功举办

    历史解密编辑:豫网标签:卢仝,陆羽,小仙,茶仙,煎茶,唐朝,诗人,李菊月,七碗茶歌

    不知茶歌,莫敢论茶。传诵千年,谁与争锋?嘉宾入场签到茶会主持人、项目组清风左使林艳5月14日下午,国香茶城茶雨春舍,一场美轮美奂的唐代煎茶展演吸引了众多茶人的参与,兴致勃勃品尝茶小仙们的茶品。李菊月卢仝煎茶技艺传承公益项目的清风左史林艳担任主持人,茶艺总监玲玲和娜娜进行了精彩演绎,一组的组长张永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