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王爷?

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王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多角镜头 访问量:2851 更新时间:2023/12/23 0:58:21

韩擒虎在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是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这是不容置疑的,而特殊的点就在于,在韩擒虎死后甚至还没有死的时候,他已经被神化,成为人们心中的阎罗王,甚至这个说法还被魏征的《隋书》所收录。要知道这样明显带有鬼神色彩的传说一般是不会被二十四史收录的,但韩擒虎却是一个例外,由此也可以看出韩擒虎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神, 而且,他的外甥李靖也是赫赫有名的战神。

韩擒虎是河南人,其父韩雄以“武烈”显于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官至大将军。虎父无犬子,韩擒虎从少年起就有胆有识,有勇有谋,能文能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传言韩擒虎本名韩豹,因为在十三岁那年曾生擒过一只猛虎,因此将名字改为韩擒虎,这个传言不知真假,姑且相信是真的吧。

不过有一件事却是真的,那就是韩擒虎这个少年郎入了宇文泰的眼,常让自己的儿子们同韩擒虎一起游玩,长大后的韩擒虎也在北周为官,曾在宇文邕攻打北齐的过程中说服镇守金墉城的北齐将领投降了北周,算是立了一大功。但韩擒虎主要的功绩是在南边,即攻灭南陈的战争。

实际上早在灭陈大战开始前,韩擒虎已经和陈军交过数次手,陈军是很害怕韩擒虎的。而杨坚又让韩擒虎做了庐州总管,与杨素贺若弼等人跟随杨广高颎攻打南陈。

韩擒虎最初率领五百先锋军趁夜渡江,攻下了姑苏和新林,当时南陈的百姓和官军一听是韩擒虎来了,纷纷投降隋朝。可以说韩擒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本来陈后主还给了任忠两袋金子让他募兵迎战隋军,结果任忠投降了韩擒虎,并带领韩擒虎攻打朱雀门,刚到朱雀门,任忠就对想要迎战的陈军说:“我都已经投降了,你们还等什么呢?”士兵大部分都放弃了战争,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金陵城就这么被攻了进去。陈后主慌乱中带着张孔二妃跑到了井里。最终韩擒虎活捉了陈后主,很快,灭陈战争以胜利而告终。

这一战,韩擒虎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韩擒虎也并不是没有错误,他在进入皇宫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管束自己的部下,以至于有士兵奸淫宫女的事情发生,也因此,虽然杨坚很肯定韩擒虎的战功,也确实赏赐无数,并将韩擒虎升为上柱国,但是却并没有加封爵邑,算是对韩擒虎不能管束士兵的惩罚。

说起来,在大军回京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即韩擒虎和贺若弼这两个大将争功,都在杨坚面前陈述自己立的功更大,而对方根本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但争功归争功,杨坚还是认为两人都立下了大功,都应该得到上等功勋。

韩擒虎本就身材魁梧,又经过长年的带兵打仗,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这样一个人要是瞪谁一眼,准能吓坏对方。突厥入朝觐见隋文帝的时候,隋文帝为了震慑他们,就问:“你们听说过江南有陈国天子吗?”突厥人不明就里就回答听说过,然后隋文帝命侍从将突厥人领到韩擒虎的身边,对他们说:“这就是捉获陈国天子的大将。”

韩擒虎很配合的瞪了他们一眼,吓得他们不敢和韩擒虎对视。这之后没过今年,韩擒虎就病逝了,在他去世之前还有很反常的事情发生,突然有一天,韩擒虎邻居家的老妇人看到韩擒虎家中依仗很盛大,像是宫中的阵仗,好奇之下她就问那些人发生了什么事,其中有一个人就开口回答说:“我们事来迎接大王”。

还没等老妇人再说话,他们就都消失了,就像之前的事情从没有发生过一样。老妇人同韩擒虎讲,韩擒虎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很快又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天,有一个人病得很厉害,不知不觉就像是被什么牵引着一样就到了韩擒虎的大门口,说要拜见大王,侍从不明所以,就问见什么大王,病人说:“阎罗王”。侍从们一听就想打那个病人,但是被韩擒虎及时制止了,说:“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

没想到,韩擒虎当晚就病了,然后过了几天就死了。

这就是《隋书》中记载的韩擒虎死后成为阎罗王的记载,当然这个记载寥寥数语,并不是很生动,但也已经表达了百姓的朴素愿望,即韩擒虎能保他们的平安。

到了晚唐时期,专门讲述韩擒虎成为阎罗王经过的《韩擒虎话本》诞生,也由此,这个故事更加的深入人心,而韩擒虎的形象也更加的深入人心。

标签: 韩擒虎杨坚陈后主大将杨素

更多文章

  • 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李靖的舅舅,人生导师:隋朝大将韩擒虎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靖,韩擒虎,上柱国,杨坚,李渊,隋炀帝

    在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更换之际,往往都出现一些杰出的军事家,就像唐朝的开国功臣李靖,他跟随李渊起兵南征北战,为大唐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后以79岁高龄寿终正寝,这是历代功臣很少能享受到的荣耀,那么他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他的军事才能是不是真的是天生的呢?李靖于571年出生

  • 隋朝第一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撕心裂肺的疼标签:杨坚,皇帝,大将,陈军,隋朝,韩擒虎,阎罗王,陈叔宝,阎王爷,南北朝

    阎罗王是赫赫有名的冥界之主,生死轮回,地狱审判都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人人都关心自己死后的处境,自然对阎罗王心存敬畏。韩擒虎生前武功赫赫,死后据说又成了阎罗王,真正达到了“上为英雄,死为英雄”的境界。.韩擒虎原名韩勤宝。相传他13岁时打过一只老虎,因此改名韩擒虎。韩擒虎的父亲韩雄也是一位善战的猛将。他长

  • 韩擒虎带500骑,虐敌10万,灭陈国。可他却骂同僚:你哪能与我比

    历史解密编辑:杰哥侃史标签:杨坚,隋军,陈国,平定,隋朝,韩擒虎,隋炀帝,陈后主,南北朝

    580年,韩擒虎带500骑兵,暴虐陈朝10万部队,战灭陈国,活捉陈后主。然而,擒韩虎却骂灭陈功臣贺若弼:你哪能与我比!韩擒虎的父亲是北周大将军,手握重兵。从小,韩擒虎便练得一身好武艺。少年时,他以胆大有谋出名。此外,韩擒虎还爱好读书,几乎所·有的书他都有涉及。长大后,韩擒虎进入军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 单雄信:义薄云天的隋唐豪杰,为何却落得个惨死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单雄信,秦琼,义薄云天,李渊,罗成,程咬金,王世充

    和真实历史中的单雄信不同,不同版本的隋唐演义类小说中都将单雄信塑造成了一个义薄云天,忠胆义胆,豪爽仗义、威武不屈的大英雄,大豪杰,单雄信的惨烈可以说是隋唐演义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情节。只因为兄长曾误伤于李渊之手,单雄信拒绝投降李唐,最终被罗成所杀。单雄信:义薄云天的北地绿林之王单雄信在隋唐演义类小说中

  • 如果秦琼没有去押送粮草,他会为单雄信求情么?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单雄信,秦琼,李世民,尉迟恭,程咬金,王世充,徐茂公,唐朝,黄易小说人物,隋朝

    在隋唐的历史上,有这么几个人是特别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其中之一就是秦琼,这个人有很多传奇故事,尤其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更是对秦琼进行了美化,将其刻画成了一个十分讲义气的人物。然而真实历史上的秦琼,也许与我们影视剧中的形象是有所出入的,虽然他也是大英雄,但是秦琼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很多。有人好奇

  • 李世民为何必杀单雄信,与家族仇恨无关,或是在掩盖一个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世民,单雄信,尉迟恭,王世充,李渊,仇恨

    公元621年,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其中就包括单雄信。然而,即便徐世勣(即 李勣,李世民赐姓,与单雄信是结拜兄弟)极力求情,希望能免除单雄信一命,但李世民不为所动,最终还是处死了单雄信。《资治通鉴》:世勣(对李世民)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徐世勣)乃割股肉

  • 李世民坚持要杀单雄信另有隐情:这其中有没有杀人灭口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伯当,秦琼,罗士信,李渊

    关于瓦岗五虎将的组成人员,在演义小说中至少有四个版本十个人,咱们今天刨去在历史中不存在的,并且采用比较流行的版本,那么瓦岗五虎将也就剩下五个人了:单通单雄信、秦琼秦叔宝、王玄王君可、王勇王伯当、程咬金程知节也叫程义贞。根据正史记载,这五位虎将中有两人忠义堪比秦琼但结局却很悲壮,虽然结局悲壮,却也义薄

  • 大战凤凰山唐军二十六将血染疆场,青龙星单雄信转世寻仇怒斩群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单雄信,唐军,青龙星,秦琼,程咬金,罗成,李世民,凤凰山,青龙

    济南府中的贾家楼最初叫作贾柳楼,是按照两位掌柜的名字所取,因为秦琼经常喜欢带着江湖朋友聚会在此,酒店生意变得越来越红火,而秦琼与大掌柜贾润甫是非常好的朋友,二掌柜柳周臣索性将招牌改成了贾家楼,秦母六十大寿的寿宴酒席选择在这里。以单雄信为首的绿林道二十二位豪杰赶到了,罗成带着十三位北平府军官来到贾家楼

  • 秦琼为何惹上人命官司被发配充军?看看单雄信背地里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单雄信,秦琼,王伯当,李渊,说唐

    在各种隋唐时期的演义小说中,秦琼和单雄信的关系都是比较好的,只是后来各为其主,站在了对立面,这也算是一个悲剧,不过两人有这样的结局其实在刚开始就有伏笔,两人最开始的相遇实在算不上愉快。甚至两人在还没有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另一种接触。临潼山,杨广和宇文述及其子设下埋伏,准备杀死从这里经过的李渊一家,

  •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曾想给大唐种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醉轻弦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李渊,王伯当

    古代时期对待战俘的方式一般都是赶尽杀绝、铲草除根的,原因也是害怕他们的后代会做出报复的行为,因此不如一开始就把他们彻底清除,这样永绝后患。但也有人尚存慈悲之心,不忍心杀掉敌人的后代,但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好报的。当年李世民放过了单雄信的妻儿之后,也没想到会在几百年后给大唐埋下亡国的祸根。正是“天道好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