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武帝刘裕临终时一个最佳人事安排,却成了两个儿子的催命符

宋武帝刘裕临终时一个最佳人事安排,却成了两个儿子的催命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竟无语凝嘢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1/21 3:45:57

东晋末年,皇室衰微,朝廷内有奸臣弄权,外有孙恩卢循起义。而刘裕正是起自于这一时期的平民皇帝。

刘裕父亲早逝,他与继母相依为命,靠卖柴和织草鞋为生。后来刘裕报名参军,正值海盗始祖孙恩纠众作乱。刘裕在平乱过程中崭露头角,屡立战功。经过近二十年的南征北伐,刘裕北灭后秦和南燕,西扫巴蜀,南平孙恩卢循,最终登上权力顶峰。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东晋皇帝司马德文禅位,建立“宋”朝,史称“刘宋”或“南朝宋”。由于出身社会底层,刘裕一生勤俭朴素,即使做了皇帝也并不铺张奢靡。史载:“俭于布素,游宴甚稀,嫔御至少。”

公元422年,称帝两年后,60岁的刘裕病死。临终前命17岁的皇太子刘义符即皇帝位,命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等人为辅政大臣,朝中大权被几人掌握。四人既是刘裕心腹,又是开国功臣,且相互关系和睦。然而就是这个看似完美的人事安排,却硬是成了刘裕两个儿子的催命符。

刘裕共有7个儿子,却个个都是老来得子。大儿子刘义符登基时虽然已经17岁,但内心依然是个童心未泯的少年。刘裕病重时,太子刘义符每天与一帮狐朋狗友到处游戏玩乐;甚至在为刘裕守丧期间也不遵礼法,音乐美色不断。大臣虽然屡次劝谏,但刘义符就是充耳不闻,不知悔改。因此徐羡之等几位大臣开始密谋废掉他,打算另立新主。

按长幼次序来说,如果刘义符被废,那就应该轮到刘裕的二儿子刘义真做皇帝。刘义真只比哥哥小一岁,但偏偏他也是个不讨顾命大臣们喜欢的人,因此皇冠绝不能落在他的头上。

原因是刘义真一开始就觊觎哥哥的皇位,他一方面与谢灵运颜延之等人通信往来,笼络人心;一方面忌恨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专政,因此对几人“语多不逊”。几位辅政大臣知道后,就先将谢灵运、颜延之等人贬官外调,又上奏要求废刘义真为庶人。

由于刘义符和刘义真两人是异母兄弟,所以感情并不算特别友好。加上刘义符整天一门心思在游玩上,朝中大事全由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决断。公元424年,刘义真被废为庶人,几个月后被徐羡之派人杀死,终年18岁。

弟弟被人解决掉以后,哥哥却还不知道危险已经降临到自己头上。当时正值夏季时节,天气酷热,皇帝刘义符在华林园中避暑。正在无聊时,他想起了晋朝太子司马遹在宫内设市卖肉的趣事。为了打发时间,他也想出了个花样玩法——设市卖酒。

一天,刘义符设置了酒肆,自己扮演酒保角色,让宫女宦官出资买酒,玩腻了就和左右侍从在湖上乘龙舟游玩。此时,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等人领兵冲进华林园,杀死刘义符的贴身侍卫,将睡梦中的刘义符五花大绑。

徐羡之等人收走刘义符的皇帝玺绶后就召集百官,宣布皇太后命令废刘义符为营阳王。随后派中书舍人邢安泰“护送”刘义符到吴郡,令他中途杀死刘义符。刘义符从小就有勇力,他在途中与军将格斗时,被邢安泰用门闩偷袭砸中腰背倒地,随后被赶来的士兵一刀毙命,终年19岁。

刘裕临终前曾告诫太子刘义符说:“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

观后来之事,才知刘裕的眼光竟然如此毒辣,看人必准。四位顾命大臣中,果然只有谢晦起兵反叛。只可惜刘裕千算万算,虽然江山还是刘家的,但两个儿子却相继殒命,而掘墓之人却正是他自己。

参考资料:《宋书》、《资治通鉴》、《南史》

更多文章

  • 失败至极的托孤:千古一帝刘裕刚死,四大辅臣转头就将小皇帝废杀

    历史解密编辑:妙笔历史标签:刘裕,檀道济,霍光,刘义符

    自古以来,托孤就是一个神圣的字眼。这是因为托孤代表着一种信任,一种忠诚。商汤托孤于伊尹,周武王托孤于周公,汉武帝托孤于霍光,刘备托孤于诸葛亮,都被后世称为旷世美谈。然而,并不是所有托孤都是成功的。一代雄主刘裕的托孤,就可谓失败至极。他刚刚咽气没多久,他的嫡长子刘义符就遭四个辅政大臣联合废杀。刘裕,小

  • 刘裕为什么将司马懿后代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刘裕,司马懿,皇位,桓玄,萧道成,冉永曾

    刘裕是踏着六位国君的尸体登上皇位的,但他的事迹却令很多人敬佩,今天就来聊聊刘裕灭族司马懿家族的故事。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刘裕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刘裕处在一个错乱悲惨的时代,也有可能是因为刘裕的名声被“寄奴”所替代,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刘裕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他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也会被永远记住。刘

  • 刘裕有多厉害,杀了6个皇帝,自己是皇帝,2个儿子也做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中外历史说标签:刘裕,皇帝,桓玄,谯纵,皇位,徐羡之

    刘裕,很多人知道这个历史人物。他推翻了东晋建立了南朝宋,是南北朝的开创者。刘裕本人能力还是很突出的,在南北朝的皇帝中也是前列的。我们今天来看一下刘裕的另一面,和皇帝有关的一面。他自己杀了6 个皇帝,自己做了皇帝,还有2个儿子也是皇帝。刘裕出身贫寒,刚出生没多久母亲就因病去世。他的父亲多次打算抛弃他,

  • 刘裕:我老了想隐退!百官拍手称赞,一小官看懂真意后成一代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裕,桓玄,平定,小官,宰相,晋安帝

    俗话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我国的语言系统博大精深,同样的说辞因为语气、语调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会有所区别,同样一句话的不同解读,也让发言者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因此,我国古代的臣子最重要的一项技能,便是察言观色正确解读皇上的意图,也就是影视剧里经常提到的“揣摩圣意”,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关键的

  • 刘裕的七个儿子全都未得善终,酗酒而死的第七子竟是最体面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竟无语凝嘢标签:刘裕,皇帝,刘骏,刘宋,桓玄,刘义康,刘义隆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朝刘宋政权开国皇帝。刘裕起自布衣,壮年参军。当时东晋朝廷正面临内忧外患的考验,内有奸臣篡位,外有海盗作乱。刘裕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刀一枪为朝廷屡立战功,最后成功爬上东晋朝廷的权力顶峰。刘裕一生为东晋立过无数巨大战功。他对内先后平定孙恩卢循起义、消灭桓玄、收复西蜀等;对外

  •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为何放弃继续北伐?还是回来登基比较香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刘裕,刘穆之,桓玄,长安,平定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北伐”,失利者有之,得胜者也不在少数。但恐怕古往今来却只有刘裕一人在北伐成功的节骨眼主动且匆忙地放弃胜利果实——刘裕这么做,图什么?一、北伐与南归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八月,一手把持东晋朝政的刘裕组织大军北上。这一次刘裕选择的对手是后秦。彼时最适合做他对手的也只剩后秦:义熙

  • 169年的南北朝历史中,刘裕为何被称为南朝第一帝?他灭了6位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刘裕,刘宋,君主,桓玄,平定,司马睿

    魏晋南北朝,又被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看似没什么区别,可是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还是有一定差别的。魏对应着三国,这没毛病。曹魏基本可以代表三国。晋和南北朝之间,其实是很难分开来看的。因为两晋分为西晋和东晋,其中东晋占据南方半壁江山,完全可以看成是南北朝的一部分。当然了,东晋这段时间,还有一个称呼,

  • 覆舟山之战:刘裕设计以少胜多,进驻建康光复东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建康,桓玄,太守,豫州,刘穆之

    刘裕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二十八日夺占京口,二月二十九日即进军竹里,三月一日连续展开了江乘和罗落桥两场恶战,三月二日,又迎来了覆舟山大战。经过两场恶战的义军将士,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义军将士吃过早饭,将剩余的粮食全部扔掉。刘裕命令吃饱喝足的义军将士推进到了覆舟山以东地区。即将到来的覆舟山之战,

  • 论单兵作战能力,历史上哪位帝王当属第一?刘裕称第二谁敢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刘裕,桓玄,平定,豫州,刘毅

    1个人追着数千人砍,还把人家打服了,就问你这种战绩,历史上还有哪位皇帝能做到?除了南朝宋国的开国之君刘裕之外,还真的没有第二位皇帝能办到。说实话,甭说皇帝了,就算是历朝历代的武将中,也基本没出现过这阵仗。刘裕真不愧为帝王界的战斗机,单兵作战能力当属帝王界第一。一、街溜子是如何成为北府兵名将的?刘裕生

  • 刘穆之不死,刘裕真能一统天下?有这两人在,刘裕不可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刘穆之,刘裕,崔浩,北魏,檀道济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年辛弃疾的一首词小编至今还记忆犹新,而这首词也是辛弃疾对于宋武帝刘裕一生最真实的写照:起于贫寒,中年投军,不惑之年方才出人头地,对内平定桓玄、孙恩、司马休之叛乱,对外灭南燕、后秦、碾压北魏。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刘裕可以说创造了神话,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从来都是骑兵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