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穆之不死,刘裕真能一统天下?有这两人在,刘裕不可能成功

刘穆之不死,刘裕真能一统天下?有这两人在,刘裕不可能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最爱故事 访问量:1790 更新时间:2024/1/10 3:02:4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年辛弃疾的一首词小编至今还记忆犹新,而这首词也是辛弃疾对于宋武帝刘裕一生最真实的写照:起于贫寒,中年投军,不惑之年方才出人头地,对内平定桓玄孙恩司马休之叛乱,对外灭南燕、后秦、碾压北魏。

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刘裕可以说创造了神话,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从来都是骑兵追着步兵炮,然而在刘裕的手中,北方胡人听到刘裕之名无不胆寒,以水军步勇著称的北府军在中原大地所向披靡。然而刘裕本可以创造更大的功勋,由于一个人的意外死亡让这一切都戛然而止,他就是刘裕当时的首席谋臣刘穆之,在刘裕收复长安准备进一步北伐之时听到后方传来刘穆之病逝的消息,而刘裕为了自己的图谋不得不留下少数人镇守长安,自己则率军返回建康。有人曾经断言,假设刘穆之不死,那么凭借刘裕的雄才大略,那么古中国的统一大业至少会提前一百多年,那么有这种可能吗?很遗憾的说,不可能。

我们不否认刘裕的雄才大略,小编甚至认为比起唐宗宋祖以及朱元璋,刘裕在军政上的才华比之他们也是不遑多让,然而刘裕当年的形势比起唐宗宋祖来说更加险峻,因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门阀力量最厉害的时期,而且这一时期堪称人才辈出,中国历史上大量的绝代枭雄都在魏晋南北朝历史上大放光芒,而在当时也有两个人堪称刘裕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可以说有这两个人在刘裕绝难统一:胡夏赫连勃勃如果熟悉魏晋南北朝的人很多人肯定听到过赫连勃勃的大名,也就是这个人一手摧毁了刘裕的北伐大业,使得长安城得而复失,而刘裕精锐的北府军也在这场大战之中几乎尽数报销。对于赫连勃勃,小编第一印象就是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魔鬼”,比起后赵时期的那个“大魔王”石虎,赫连勃勃的凶残可以说是不遑多让。

然而赫连勃勃却是一个天才战略家以及军事家,在那个时代他的战略眼光绝对是堪称少有,在后秦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以一支弱旅将整个后秦拖垮。当时后秦姚兴在位,后秦可以说是强盛一时,而赫连勃勃清楚的知道以正面交锋绝对不是后秦的对手,故而采用“游击战”的方式,利用骑兵的快速移动和打击能力在后秦处处破防,而后秦对赫连勃勃的战法也是无可奈何,最终被赫连勃勃活生生拖垮可以说刘裕灭后秦,背后也有赫连勃勃的功劳。而当刘裕北伐后秦之时,赫连勃勃就曾经断言刘裕绝对守不住长安,因为他已经看穿了刘裕北伐绝对不是为了统一天下,其目的只是为了取东晋而代之,所以在这之后绝对不会在长安稍作停留。

当然和刘裕正面交锋就算是赫连勃勃他自己也没有信心,然而刘穆之的意外死亡给了赫连勃勃机会,在这之后趁着刘裕手下将士内乱长安群龙无首之际,击败刘裕帐下朱超石、朱龄石、傅弘之等诸多北府名将,唯有檀道济当时跟随刘裕南下而侥幸逃过一劫,也就是这次大战让后来的刘宋时期的大将凋零,直接导致刘义隆无将可用,唯一一个檀道济自己还不信任。可以说,只要有赫连勃勃在,刘裕北伐绝对不会那么顺利,因为除了刘裕北府军帐下只有少数人能够击败赫连勃勃,或许王镇恶可以,但是刘裕放心让他掌权吗?

北魏建国第一功臣:北方士族领袖北魏崔浩或许很多人认为刘裕北伐最大障碍还是当时的北魏,这么说的确没错,当时的北魏的确无法和刘宋相比,因为北魏统一北方还是二十年后的事情,而且此时北魏拓跋焘也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和刘裕一较高下,此时的北魏当家人还是拓跋嗣,由于其父和其子的光芒太过于闪耀,以至于他很尴尬,因为论能力确实无法和这两人比较。

但是在当时北魏还有一个人物绝对值得刘裕忌惮,那就是拓跋嗣的首席谋臣北方士人领袖的崔浩,可以说在小编的印象里这是一个可以和前秦王猛一较高下的人,他辅佐了北魏三代君主,可以说北魏只要有他在,刘裕的北伐还是有阻碍的。北魏崔浩不但辅佐拓跋嗣治理北魏,同样的在军事上他也颇具眼光,刘裕北伐后秦之时,拓跋嗣想要趁机占便宜,唯有崔浩反对,因为他认为在刘裕手中北魏绝对逃不了便宜,事实证明崔浩的眼光没有错,北魏大将长孙嵩率军三万尾随刘裕,想要在刘裕和后秦鏖战之时偷袭,没想到被刘裕以两千人在黄河边上击败,也就是此战“却月阵”昙花一现般地出现在了历史上。而崔浩对于刘裕的评价却是:“军事才华胜之慕容垂”,并预言了后秦的灭亡,可以说崔浩虽然并没有亲自上战场,但是他对战局拥有敏锐的洞察,可以说拓跋焘凶威名镇北方的背后是有崔浩在支持。

因为拓跋焘用兵善于行险,险到有时候就连自己都怀疑,这个时候他就会向崔浩请教,只要崔浩一旦同意他的计划,那么对于拓跋焘来说这计划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对于刘裕来说,有这几人在,他想要北伐成功还是挺困难的。或许这就是刘裕的命,雄才大略比之历史上那些帝王也是不遑多让,可惜偏偏遇上了英雄辈出的魏晋南北朝,所面对的对手都堪称是“BUG”级别的,但凡刘裕能够早上个十年形势或许会好得多。

标签: 刘穆之刘裕崔浩北魏檀道济

更多文章

  • 刘裕托孤,四位顾命大臣为何选择杀死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顾三秋标签:刘裕,徐羡之,檀道济,刘穆之,刘恒,少帝

    刘宋永初三年(422年)3月,武功盖世、雄才大略的宋武帝刘裕刚整顿好内政,正要筹措北伐、大展宏图之时,忽然得了重病,期间虽有好转,然而5月又急转直下,一生都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刘裕深感即将撒手人寰,召来四位顾命大臣交待后事。这四位顾命大臣分别是: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

  • 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从刘裕北伐寻找千年“南不胜北”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王镇恶,沈田子,关中,朱元璋,长安

    引言:古来征战,惹人关注的从来都是奇谋猛将,殊不知任何一场战争从决定开战就一定是始于地理,所有的战略战术都将围绕地理这个人力难以征服的因素展开。刘裕北伐,气吞万里如虎,一举恢复黄河以南的所有地区,作为朱元璋之前史上最成功的的北伐,最后还是凄惨落幕了,今天我们从这场失败中探究此后千年“南不胜北”的真正

  • 寒门子弟当上皇帝,南朝第一帝刘裕有何魅力,让辛弃疾写词点赞?

    历史解密编辑:浩然文史标签:刘裕,辛弃疾,皇帝,桓玄,王镇恶,刘宋

    江苏镇江京口北固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几句词出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扬的是刘裕率军北伐为国立功的事迹。作为刘宋政权的创立者,刘裕一直被称为“南朝第一帝”,纵观他的所作所为,这一称号确实实至名归。一、出身贫寒,却注定不凡刘裕出身于晋陵郡

  • 为何刘裕在取代东晋建立南朝宋国后,要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部诛灭?

    历史解密编辑:小岛知风标签:刘裕,桓玄,曹魏,汉朝,司马懿,司马昭,萧道成,史说三国

    公元479年刘裕的曾孙南朝宋国末帝年仅13岁的刘准被篡位的萧道成派人杀害,在临死前刘准曾感叹:“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刘准的遗言就是希望再有轮回,愿生生世世不再生在皇家。刘准发出如此感叹,其实也是他的曾祖父刘裕给老刘家造成的业果,当初刘裕篡夺东晋皇位,不仅杀害了晋朝末代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还大

  •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若一统天下, 历史会是怎样的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马楠情感测试标签:北魏,匈奴,桓玄,拓跋,刘裕若,宣昭皇帝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曰“宋”,史称“刘宋”。这位27岁从军,57岁当皇帝的一介平民,砍过柴、种过地、打过渔、卖过草鞋、做过混混、当过小兵,虽说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然而,到了他这代刘家已经是家徒四壁、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公元383年,结发妻子臧爱亲给刘裕生下第一个孩子刘兴弟,

  • 一场失败的托孤:雄才大略大刘裕刚死,四大辅臣就将小皇帝废杀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刘裕,皇帝,大辅臣,徐羡之,檀道济,一场失败的托孤

    中国历史长河蜿蜒五千年,不是盛世太平,就是乱世纷呈,数不清的历史人物诞生出这些精彩的历史故事。有句话叫“盛世产庸吏,乱世出英雄。”意思是在最为动荡的乱世中,天下不太平,往往英雄辈出。历史中最为动荡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天下动荡不安,英雄豪杰数不胜数,其中就有那么一位出身卑微,全靠自己打

  • 刘裕为何要大规模的诛杀司马懿的后代?真实原因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皇帝,司马炎,蜀汉,汉朝,三国

    说起来刘裕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司马懿绝对是家喻户晓,刘裕便是取代了司马懿建立的晋朝,并且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部斩杀之人,来,看看狠人刘裕的一些资料。灭国:3个。逼杀皇帝:5个。平叛:2个。最辉煌的时刻:代晋自立最狠毒的时刻:把司马家灭族。最英雄的时刻:一人独战千人。最悲哀的事情:当皇帝仅仅2年。对这么一

  • 超能打胜仗的皇帝刘裕:历史书上不敢记载的屠夫天子,仅在位2年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裕,皇帝,桓玄,北魏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出自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乃是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词中所说的“寄奴”,则是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刘宋政权作为南朝第一个政权,立业60年,经历了9位皇帝,作为这样一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刘裕却被后世誉为“南朝第一帝”

  •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究竟有多猛:手撕6位君主,天下英雄无敌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刘裕,桓玄,桓温,萧道成,宣昭皇帝,谯纵,君主

    刘裕、刘彧和刘昱,全都是南朝宋国的皇帝。不由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古代人是怎么区分这三个人的名字的?毕竟读音完全一样有没有?最有意思的是,刘昱还是刘彧的儿子,哪有儿子的名字和父亲的名字同音的呢?或许是因为普通话当时还没有普及,在南北朝时期,这三个人的名字读音压根就不同。虽说读音一样,且都是刘宋的皇帝。

  • 刘裕篡权弑君,司马德文被闷死,北魏刘宋交兵,毛德祖战败不屈

    历史解密编辑:诗情画音标签:刘裕,刘宋,北魏,晋朝,毛德祖,宋武帝,晋恭帝,南北朝,司马德文

    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在建康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的禅让,正式登基称帝。刘裕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刘裕降封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东晋就此灭亡。而南朝第一个皇朝诞生,刘裕成为开国武皇帝,南朝第一帝,气吞万里如虎,中国历史上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由于刘裕的巨大的军功荣耀,在南方强大的声望统治力,刘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