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覆舟山之战:刘裕设计以少胜多,进驻建康光复东晋

覆舟山之战:刘裕设计以少胜多,进驻建康光复东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141 更新时间:2023/12/29 11:00:34

刘裕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二十八日夺占京口,二月二十九日即进军竹里,三月一日连续展开了江乘和罗落桥两场恶战,三月二日,又迎来了覆舟山大战。

经过两场恶战的义军将士,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义军将士吃过早饭,将剩余的粮食全部扔掉。刘裕命令吃饱喝足的义军将士推进到了覆舟山以东地区。即将到来的覆舟山之战,是一场双方实力悬殊的决战,全靠死打硬拼,没有必胜的把握。对此,刘裕心知肚明,他在战前即做了相应的安排。他命令老弱残兵多带旗帜,分为数路,登上山峦,所到之处,插满旗帜,作为疑兵。远远望去,刘裕义军的军旗布满山岗。

桓玄的侦察兵向桓玄汇报∶"刘裕之军到处都是,不知其确切人数。"桓玄一听更加恐惧,赶忙派遣武卫将军庾赜之率领精锐部队支援前线各军。

刘裕担心有伏兵,他看到刘钟就在身边,说∶“山下肯定有敌人的伏兵,你可率领部下前去探路。”刘钟领命而去,果然发现有数百伏兵,一举将其赶走。

前线桓谦等人的士兵,大多是北府军团的旧人,素来敬重佩服刘裕,与刘裕交战,本来就没有多少斗志。当时,天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东北风,义军趁机到处纵火,霎时间,火光烟气遮天蔽日。桓玄军处于下风口,原本就处于劣势,再加上烟气弥漫,一时大乱。刘裕与刘毅等人分率众人,直接朝桓谦中军杀来,刘裕身先士卒,高举将帅大旗,冲到队伍的最前头。义军将士做殊死搏斗,无不以一当百,喊杀声震动天地,建康城内都能听到,桓谦之军大败,刘毅又趁势进击,击破了卞范之之军。

覆舟山之战,几乎摧毁了桓玄在京师的全部军队,这一战也奠定了刘裕光复建康的基础。其实,在桓玄派出增援部队的同时,他就已经决定弃守建康了,他暗中派遣殷仲文在石头城提前准备船只,为西逃做好准备。当桓谦等人失败的消息传来,桓玄立即带着儿子桓升、侄子桓潜,率领数千亲信,对外宣称是要与刘裕决战,实际上却并没有出北门,而是从建康的南掖门出城,往西逃奔石头城,再乘船逃离了建康。

覆舟山之战的当日,刘裕即挺进建康城。自刘裕起义到桓玄败走,仅仅4天时间,真可谓是奇迹。

第二天,即三月三日,刘裕移驻石头城,在那里设立留守政府,恢复晋朝百官职务;在宣阳门外焚烧了桓温的牌位,重新制作晋朝先帝的牌位,安放在太庙中。与此同时,刘裕下令刘毅、何无忌与自己的弟弟刘道规率军西上,追击桓玄;命尚书王跟率领百官前往浔阳,迎接晋安帝;诛杀未曾逃脱的桓氏子弟,如桓石康的侄儿桓权、桓振的哥哥桓洪等人。

刘裕还命令自己的内弟臧熹入宫,收拾图书、器物,并查封朝廷的府库。

长期以来,晋室法律松弛,无人遵从,大族豪门,横行霸道,欺压良善,百姓愁怨,哭诉无门,再加上司马元显政令无常,桓玄虽想加以整治,但他颁发的法令又烦琐众多,吏民无所适从。刘穆之根据具体情况,对当时的法令进行针对性的简化。刘裕以身作则,先以严刑峻法约束百官,重整朝廷秩序,两三天之后,建康官场的风气大变,纳入正轨。在此期间,刘裕和刘穆之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就是留守政府的人事安排。

当初,桓玄被公认为一代豪杰,他接受晋安帝禅让,登上皇帝宝座,晋朝所有的大臣和地方官员都表示效忠于他,尽心侍奉楚国。然而,刘裕地位低微,无现成的军队,竟然在百姓中振臂一呼,数日之内恢复了晋室。原投靠桓玄的晋朝高官们在百姓中的威信顿时大打折扣,对刘裕深为忌惮。

三月五日,经过两天的酝酿,桓玄的司徒王谧与众人打算推举刘裕为扬州刺史,刘裕审时度势,坚决予以推辞,并反过来让王谧当侍中,兼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王谧则推举刘裕为使持节,都督扬州、徐州、兖州、豫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刘毅为冠军将军、青州刺史,何无忌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孟昶为丹阳尹;刘道规为振武将军、义昌太守。刘裕又任命魏咏之为建威将军、豫州刺史,诸葛长民为辅国将军、宣城内史。当然,刘裕与王谧之间的互推,是缺乏合法性的,因此,刘裕还要继续寻找一个合法的代言人。

然而,就在刘裕积极寻找代言人的时候,建康城内却酝酿着一桩阴谋。太原王家自过江以后,历经王承、王述到王坦之三代。王坦之与桓温结为亲家,王坦之共有四子∶王恺、王愉、王国宝、王忱。王坦之四个儿子关系向来不好,王国宝和王忱均为司马道子父子一党,而王恺与王愉和桓氏关系特殊,王愉娶的就是桓温的女儿、桓玄的姐姐。桓玄掌权以后,王愉被任命为尚书仆射,王恺被任命为吴郡太守,不久去世。

刘裕入主建康后,为了安抚旧臣,加王愉为前将军,任命王愉之子王绥为冠军将军。王愉因为自己是桓玄的姐夫,再加上他素来轻视刘裕,因此,内心不安,就与司州刺史温详暗中勾结,企图发动政变,诛杀刘裕。很快有人就告发王愉父子谋反,刘裕下令将其灭门,王绥的弟弟王辑之子、14岁的王慧龙,被王家所养和尚僧彬藏匿,得以幸免。

其实,王愉一家的灭门惨案,极有可能是刘裕报私仇的一场冤案,而王愉父子谋反一事也可能纯属子虚乌有。

王愉被灭门对刘裕而言,既报了宿怨,又杀一儆百,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还趁机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标签: 刘裕建康桓玄太守豫州刘穆之

更多文章

  • 论单兵作战能力,历史上哪位帝王当属第一?刘裕称第二谁敢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刘裕,桓玄,平定,豫州,刘毅

    1个人追着数千人砍,还把人家打服了,就问你这种战绩,历史上还有哪位皇帝能做到?除了南朝宋国的开国之君刘裕之外,还真的没有第二位皇帝能办到。说实话,甭说皇帝了,就算是历朝历代的武将中,也基本没出现过这阵仗。刘裕真不愧为帝王界的战斗机,单兵作战能力当属帝王界第一。一、街溜子是如何成为北府兵名将的?刘裕生

  • 刘穆之不死,刘裕真能一统天下?有这两人在,刘裕不可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刘穆之,刘裕,崔浩,北魏,檀道济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年辛弃疾的一首词小编至今还记忆犹新,而这首词也是辛弃疾对于宋武帝刘裕一生最真实的写照:起于贫寒,中年投军,不惑之年方才出人头地,对内平定桓玄、孙恩、司马休之叛乱,对外灭南燕、后秦、碾压北魏。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刘裕可以说创造了神话,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从来都是骑兵追着

  • 刘裕托孤,四位顾命大臣为何选择杀死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顾三秋标签:刘裕,徐羡之,檀道济,刘穆之,刘恒,少帝

    刘宋永初三年(422年)3月,武功盖世、雄才大略的宋武帝刘裕刚整顿好内政,正要筹措北伐、大展宏图之时,忽然得了重病,期间虽有好转,然而5月又急转直下,一生都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刘裕深感即将撒手人寰,召来四位顾命大臣交待后事。这四位顾命大臣分别是: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

  • 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从刘裕北伐寻找千年“南不胜北”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王镇恶,沈田子,关中,朱元璋,长安

    引言:古来征战,惹人关注的从来都是奇谋猛将,殊不知任何一场战争从决定开战就一定是始于地理,所有的战略战术都将围绕地理这个人力难以征服的因素展开。刘裕北伐,气吞万里如虎,一举恢复黄河以南的所有地区,作为朱元璋之前史上最成功的的北伐,最后还是凄惨落幕了,今天我们从这场失败中探究此后千年“南不胜北”的真正

  • 寒门子弟当上皇帝,南朝第一帝刘裕有何魅力,让辛弃疾写词点赞?

    历史解密编辑:浩然文史标签:刘裕,辛弃疾,皇帝,桓玄,王镇恶,刘宋

    江苏镇江京口北固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几句词出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扬的是刘裕率军北伐为国立功的事迹。作为刘宋政权的创立者,刘裕一直被称为“南朝第一帝”,纵观他的所作所为,这一称号确实实至名归。一、出身贫寒,却注定不凡刘裕出身于晋陵郡

  • 为何刘裕在取代东晋建立南朝宋国后,要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部诛灭?

    历史解密编辑:小岛知风标签:刘裕,桓玄,曹魏,汉朝,司马懿,司马昭,萧道成,史说三国

    公元479年刘裕的曾孙南朝宋国末帝年仅13岁的刘准被篡位的萧道成派人杀害,在临死前刘准曾感叹:“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刘准的遗言就是希望再有轮回,愿生生世世不再生在皇家。刘准发出如此感叹,其实也是他的曾祖父刘裕给老刘家造成的业果,当初刘裕篡夺东晋皇位,不仅杀害了晋朝末代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还大

  •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若一统天下, 历史会是怎样的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马楠情感测试标签:北魏,匈奴,桓玄,拓跋,刘裕若,宣昭皇帝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曰“宋”,史称“刘宋”。这位27岁从军,57岁当皇帝的一介平民,砍过柴、种过地、打过渔、卖过草鞋、做过混混、当过小兵,虽说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然而,到了他这代刘家已经是家徒四壁、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公元383年,结发妻子臧爱亲给刘裕生下第一个孩子刘兴弟,

  • 一场失败的托孤:雄才大略大刘裕刚死,四大辅臣就将小皇帝废杀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刘裕,皇帝,大辅臣,徐羡之,檀道济,一场失败的托孤

    中国历史长河蜿蜒五千年,不是盛世太平,就是乱世纷呈,数不清的历史人物诞生出这些精彩的历史故事。有句话叫“盛世产庸吏,乱世出英雄。”意思是在最为动荡的乱世中,天下不太平,往往英雄辈出。历史中最为动荡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天下动荡不安,英雄豪杰数不胜数,其中就有那么一位出身卑微,全靠自己打

  • 刘裕为何要大规模的诛杀司马懿的后代?真实原因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皇帝,司马炎,蜀汉,汉朝,三国

    说起来刘裕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司马懿绝对是家喻户晓,刘裕便是取代了司马懿建立的晋朝,并且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部斩杀之人,来,看看狠人刘裕的一些资料。灭国:3个。逼杀皇帝:5个。平叛:2个。最辉煌的时刻:代晋自立最狠毒的时刻:把司马家灭族。最英雄的时刻:一人独战千人。最悲哀的事情:当皇帝仅仅2年。对这么一

  • 超能打胜仗的皇帝刘裕:历史书上不敢记载的屠夫天子,仅在位2年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裕,皇帝,桓玄,北魏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出自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乃是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词中所说的“寄奴”,则是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刘宋政权作为南朝第一个政权,立业60年,经历了9位皇帝,作为这样一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刘裕却被后世誉为“南朝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