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若一统天下, 历史会是怎样的走向!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若一统天下, 历史会是怎样的走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马楠情感测试 访问量:4329 更新时间:2023/12/22 19:21:58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曰“宋”,史称“刘宋”。

这位27岁从军,57岁当皇帝的一介平民,砍过柴、种过地、打过渔、卖过草鞋、做过混混、当过小兵,虽说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然而,到了他这代刘家已经是家徒四壁、穷的都揭不开锅了。

公元383年,结发妻子臧爱亲给刘裕生下第一个孩子刘兴弟,就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刘裕因为常年在外赌博欠了大地主刁逵一屁股债,刁逵多次向刘裕讨要赌债,刘裕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耍起了老赖,刁逵于是带着人冲进刘裕家中把他吊在村口的树上一顿皮鞭伺候。

打那以后,自尊心受到强烈打击的刘裕不顾大龄青年的劣势,毅然投身北府军成了刘牢之手下的一名参将。

从军不久的刘裕正巧赶上孙恩叛乱。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五斗米道的首领孙恩在会稽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起响应,贼兵聚众多达十余万,一时朝野震惊、人心惶惶。

此时的参将刘裕奉命率领数十人前往侦查敌人,结果在半路上,刘裕的十几号人与一千多号孙恩的叛军遭遇,躲闪不及的刘裕充分发挥了狠人的猛劲儿,带领着手下的十几号人跟一千多号叛军持刀互砍。

眼看着战友们被剁成了肉酱,自己也身受重伤被叛军击落山崖昏迷不醒,孙恩叛军以为刘裕已死,纷纷上前打算来个补刀割下刘裕的首级好向上峰邀功。

谁知道猛人刘裕犹如史泰龙附体,一个鲤鱼打挺,长刀一划,顿时将自己眼前晃悠的小卒砍成了两段,《宋书》说他是“手奋长刀,斩获千余人,推锋而进,平山阴,恩遁还入海”。

经此一役,刘裕声名鹊起,作战威猛、善打前锋的名号不胫而走,东晋朝廷加封他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此后,刘裕再接再厉,再次以猛打猛冲优良作风和出色的作战计谋打得孙恩叛军丢盔弃甲、鬼哭狼嚎,孙恩也在他的打击之下,逼得只好投海自尽。

庶族寒士出身的刘裕,凭借着平定孙恩之役的卓越表现开始跻身进门阀林立的东晋朝堂,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

从此往后,东晋只要后院起火,都少不了刘裕这位“救火队员”的身影,刘裕也在破桓玄、灭南燕、败卢循、定荆州、征巴蜀、灭后秦等诸多战役中不断积累旷世军功,晋恭帝司马德文以刘裕延续了晋室二十年的国祚为由,将帝位禅让给了他。

七百多年后,南宋词人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回忆起刘裕开挂的一生,于是填词赞叹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的人生也确如辛弃疾高度评价的那样令人血脉喷张、热血沸腾,他的横空出世就像一抹耀眼的流星划破了漆黑的苍穹,叫多少后世之人为之惊叹折服。

从个人实力和能力来看,刘裕完全具备扫平四海、一统八荒的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是不是说刘裕就真的能够一统天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分析下当时黄河流域的局势。

黄河流域的广大北方地区,于公元382年被前秦天王苻坚统一后,整个西域也被纳入了前秦的版图,淝水之战前秦惨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再度从统一的前秦帝国分离出去,到公元394年,强盛一时的前秦帝国宣告灭亡,北方大地进入了纷扰割据的“十六国”时期。

直到公元439年,强大起来的鲜卑北魏横扫群雄一统黄河流域,“十六国”军阀割据才告于终结,而刘裕登基是420年,也就是说刘裕登基早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19年。

这就意味着分散割据的“十六国”,更有利于刘裕施展军事才华统一天下。

客观来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虽然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与刘裕相比,无论是个人爆表的武力值还是军事素养,拓跋嗣显然不是刘裕的对手。

从政治修明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拓跋嗣登基前,北魏内部发生了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拓跋绍杀其父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拓跋嗣又发兵杀掉了弟弟拓跋绍,在残酷斗争的宫廷政变下,拓跋嗣经过几番角逐方才问鼎北魏皇帝的宝座。

而相比之下,东晋义熙十年,权臣刘裕开展轰轰烈烈的“义熙改革”运动,使得南方广大地区出现“余粮息亩,夜不闭户”的安定社会环境和满血回升的经济态势,进一步奠定了南方强盛的综合国力。

且,刘宋代东晋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严重的流血战争,政权的交接过度非常平稳,晋恭帝司马德文以一纸诏书将晋室皇位禅让给了刘裕,政权的和平过渡使得北方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引发的社会动荡。

因此,综合地缘格局、帝国“掌舵人”、政治、经济等方面来考量,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倘若一统天下,拿下黄河流域的广大北方地区根本就不是问题,只不过刘裕在登基后的第二年,打算北伐统一中国时,由于突然病死未能成行,享年59岁的他只能抱憾离世。

假如上天再给刘裕20年时间,北方大地必将纳入一统,中国历史也必然会提前150多年进入大一统时期,汉文明更会在150年前复兴,而相较之下,胡人文化对汉民族的影响远比后来的隋唐要小得多。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所谓“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命运是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国运更是不可能绕开冥冥之中的天意安排,唯有不问前程、砥砺前行,我们方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资料:《二十四史》

标签: 北魏匈奴桓玄拓跋刘裕若宣昭皇帝

更多文章

  • 一场失败的托孤:雄才大略大刘裕刚死,四大辅臣就将小皇帝废杀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刘裕,皇帝,大辅臣,徐羡之,檀道济,一场失败的托孤

    中国历史长河蜿蜒五千年,不是盛世太平,就是乱世纷呈,数不清的历史人物诞生出这些精彩的历史故事。有句话叫“盛世产庸吏,乱世出英雄。”意思是在最为动荡的乱世中,天下不太平,往往英雄辈出。历史中最为动荡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天下动荡不安,英雄豪杰数不胜数,其中就有那么一位出身卑微,全靠自己打

  • 刘裕为何要大规模的诛杀司马懿的后代?真实原因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皇帝,司马炎,蜀汉,汉朝,三国

    说起来刘裕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司马懿绝对是家喻户晓,刘裕便是取代了司马懿建立的晋朝,并且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部斩杀之人,来,看看狠人刘裕的一些资料。灭国:3个。逼杀皇帝:5个。平叛:2个。最辉煌的时刻:代晋自立最狠毒的时刻:把司马家灭族。最英雄的时刻:一人独战千人。最悲哀的事情:当皇帝仅仅2年。对这么一

  • 超能打胜仗的皇帝刘裕:历史书上不敢记载的屠夫天子,仅在位2年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裕,皇帝,桓玄,北魏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出自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乃是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词中所说的“寄奴”,则是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刘宋政权作为南朝第一个政权,立业60年,经历了9位皇帝,作为这样一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刘裕却被后世誉为“南朝第一帝”

  •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究竟有多猛:手撕6位君主,天下英雄无敌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刘裕,桓玄,桓温,萧道成,宣昭皇帝,谯纵,君主

    刘裕、刘彧和刘昱,全都是南朝宋国的皇帝。不由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古代人是怎么区分这三个人的名字的?毕竟读音完全一样有没有?最有意思的是,刘昱还是刘彧的儿子,哪有儿子的名字和父亲的名字同音的呢?或许是因为普通话当时还没有普及,在南北朝时期,这三个人的名字读音压根就不同。虽说读音一样,且都是刘宋的皇帝。

  • 刘裕篡权弑君,司马德文被闷死,北魏刘宋交兵,毛德祖战败不屈

    历史解密编辑:诗情画音标签:刘裕,刘宋,北魏,晋朝,毛德祖,宋武帝,晋恭帝,南北朝,司马德文

    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在建康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的禅让,正式登基称帝。刘裕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刘裕降封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东晋就此灭亡。而南朝第一个皇朝诞生,刘裕成为开国武皇帝,南朝第一帝,气吞万里如虎,中国历史上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由于刘裕的巨大的军功荣耀,在南方强大的声望统治力,刘宋

  •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究竟有多猛?堪称是寒门逆袭的天花板

    历史解密编辑:妙笔历史标签:刘裕,桓玄,谯纵,大军,刘宋,王镇恶,沈田子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边的“寄奴”是一个人的小名,他就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指的是在东晋十六国,刘裕如同开挂一般,先后灭掉了楚国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国谯纵、后秦姚泓、东晋司马德宗、

  • 历史最遗憾的一次北伐-刘裕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北魏,皇帝,大军,南燕,北伐

    “拨开历史迷雾、静看风云变幻”,一家之谈,欢迎探讨。公元317年—公元589年,起于西晋亡国,止于隋灭南陈,堪称华夏大地上最动荡的三百年,一条长江分两岸,南北打、各自内部也是厮杀无休,南方是东晋、宋齐梁陈走马灯一样轮换,北方则是五胡乱华,十六国、北魏北齐北魏烽烟四起,但总体态势是:南弱北强,最终的结

  • 寒门刘裕缘何能够打破门阀垄断?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的特邀函标签:刘裕,桓玄,太守,刘牢之,司马元显,史说三国

    刘裕出生没多久,他母亲赵安宗就因为产后感染,不久就去世了,他爹没有多余的钱给他请奶娘,襁褓中的刘寄奴面临人生第一个危机——断奶危机。虽然各类史书里都说刘裕自幼家贫, 但是这个穷只是相对而言的。咱就不说他是刘邦弟弟楚王刘交之后这事了, 毕竟另一个中山靖王之后也曾落魄到编草鞋的地步。但爹刘翘,在当时还是

  • 南北朝时期,刘裕是如何一步步掌控荆州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二侃世界标签:刘裕,荆州,桓玄,太守,刘毅,豫州,刘宋,南北朝,史说三国

    以江州内地,治民为职,不宜置军府。——刘毅自古以来,长江都是南方政权抵御北方政权的天堑,而在长江天堑上荆州之地又是重中之重,控制荆州之地者就可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转折点,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东晋时期,刘裕是朝廷最大的权臣之一,先后发动了对刘毅、司马休之与桓玄等多方的战争,最终彻底掌控了荆州之地,对那里

  • 《绣春刀》丁修步斩十三骑,历史上以步克骑当属刘裕的“却月阵”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刘裕,骑兵,军队,匈奴,晋军

    如果要说影视剧中的以步战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绣春刀》的结尾,“加钱居士”丁修手持斩马刀,一人对战十三女真骑兵,战果全歼,堪称剧中的战力天花板。影视剧中或许有艺术的成分,但历史上也的确有以步胜骑的经典战役,比如大破金兀术“拐子马”的岳飞,昙花一现的“却月阵”等等。我们后人谈论那些以步制骑的战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