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现存时间最早的东方皇家御用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

在现存时间最早的东方皇家御用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汇报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1/9 4:40:27

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献《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前和徐光“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在海派文化之源百年书香之旅里触摸宇宙魅力丈量岁月过往;在首家公众开放的“上海音像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视听阅览室回望城市影像资源;聆听大咖云集的光启科学经典读书活动;跟随《太阳的女儿》探寻古希腊文明;随时随地云逛“数字徐家汇书院”……2023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恰逢世界读书日、中国航天日、徐光启诞辰461周年,徐汇区4月22日起推出近百场线下系列活动以及多品类线上服务,备受读者瞩目,许多活动一经推出即约满。

作为亮点之一,《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在“有光”2023年世界读书日徐汇区主题活动启幕仪式上揭幕。绘制于明朝崇祯年间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由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主持测绘,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参与绘制,是现存于世时间最早、尺寸最大的东方皇家御用星图,也是徐光启生前最后一幅巨作。特展在徐家汇书院中庭举行,以立体展陈与主题书架配套的形式展现。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见证了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史,书写了中国古星图在世界天文学史上重要一笔,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星图。

在当日举行的汇讲坛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兆聿、上海天文馆天文研究中心科学史博士周元、徐光启后人赵倩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围绕特展亮点、古老星图中镶嵌的天文物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徐光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等话题,畅谈徐家汇源的文脉绵延。

“仰望星空”的“天问”精神从古至今就蕴藏在徐汇的文化基因中。151年前的1872年,远东气象第一台徐家汇观象台诞生,成为中国近代气象发展历史的见证;144年前的1879年,中国第一个台风警报在徐汇诞生。作为世界三大测量基准点之一,该观象台至今还在运作。2019年,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揭晓宇宙中最致密、也最神奇的天体,徐汇位列其中。此次星图“亮相”徐家汇书院,正值徐光启诞辰461周年,不仅彰显了中国天文航天的追光之旅,更系紧了历史与今朝的共同纽带,同时也是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特展将一直持续至5月21日。据悉,徐家汇书院还将在天文学家的指导下,推出夜游活动——带你看星空,带领市民游客一起仰望浩瀚宇宙。

城市是文化发展与精神文明的集聚地。徐汇是上海中西文化的交汇地、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国际文化的标杆地。活动现场,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与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揭幕“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掀开“海派文化之源”研究新篇章。作为徐汇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师范大学合作框架中推进人文资源共建共享和文旅联动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双方将携手共同发掘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塑造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向徐家汇书院和徐家汇街道赠送了《光启文库》,邀请广大读者一起品读光启精神内涵。“光启文库”意在秉承中国近代思想交流先驱徐光启的精神遗产,发扬其经世致用、开放交流的学术理念,创设以来已出版光启随笔、光启学术、光启通识、光启讲坛、光启读本、光启译丛、光启口述、光启青年等8个系列50余种图书。

徐家汇书院自开放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世界读书日之际, “数字徐家汇书院”上线,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智慧阅读服务。其中,虚拟图书馆通过三维建模,将徐家汇书院阅读空间进行实景还原,读者可以进入书架随意浏览在架图书,检索并快速导航图书所在书架,还可以搜索服务台、书架、自助设备、卫生间、楼梯安全出口等进行导航。“YUE书吧”网上借阅服务,依托全市领先的智能书库,读者通过小程序上借阅图书后,机器人会执行指令,在书库中迅速找到书籍,并通知读者到指定借阅柜取书,打破了物理空间限制,提高读者借阅效率,引导更多市民读者关注阅读,热爱阅读。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徐家汇书院首款数字藏品“读者收藏卡”,拥有数字藏品的读者可以在年内免预约进入徐家汇书院,并在文创休闲区消费享受优惠。

除了《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有光”2023年世界读书日徐汇区主题活动还联合各街镇分馆持续开展近百场线下系列活动,包括展览、演出、讲座、培训、阅读推广活动、科学艺术普及教育活动等。光启科学经典导读活动由徐家汇书院和高山书院联合主办,以“世界读书日”和徐光启诞辰为契机,倡导阅读科学经典,邀请韩启德院士、张文宏、吴国盛、蒋昌建、俞敏洪等科学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开展公益导读,让科学精神通过书籍,传播到市民读者心中。“遥观气象 感知天地”——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主题展、跟随《太阳的女儿》探寻古希腊文明的光芒、汇讲坛?大家对话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将陆续亮相。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徐汇的读书活动将从4月延伸至五一小长假期间,覆盖全区各个人群,在浓郁书香氛围中彰显“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海派之源文化底蕴,开启“沐光而生,向光而行”的新征程。

作者:李婷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文章

  • 各界人士上午祭扫徐光启墓,纪念爱国科学家徐光启逝世390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祭扫,纪念,明朝,科学家,数学家,徐光启墓,天文学家

    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清明将至,今天上午,在庄严肃穆的《徐光启缅怀曲》中,徐光启后裔代表、光启小学师生代表以及各界人士近200人来到光启公园里的徐光启墓地前,为这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送上黄色康乃馨,表达纪念徐光启逝世390周年的深切怀念之情。主办方供图徐光启是中国明末向西方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先行者,是

  • 徐家汇这个由徐光启“题字”的“巨型盒子”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徐光启,徐家汇,徐汇区,徐汇,手迹,图书馆,科学家,明朝,数学家,艺术家

    图说:徐汇区图书馆新馆效果图。徐汇区供图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张文菁 施悦炜 记者 袁玮)走过路过徐家汇,你有没有注意到,百年圣依纳爵教堂广场一侧近日出现了一个优雅低调、由无数细长翅片包裹的米色盒子?是地铁出口?咖啡馆?美术馆?写字楼?社区中心?原来,这是徐汇区图书馆的新家。老馆关闭这些年,徐汇居民

  • 纪念徐光启逝世390周年,这处城市山林迎候您走近上海先贤!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祭扫,江南,纪念,先贤,火器,上海市,科学家,数学家,徐光启墓

    忆上海先贤,明爱国之志;扬科学精神,承经世之志。4月3日上午,纪念爱国科学家徐光启逝世390周年清明祭扫活动在徐光启墓地(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举行。徐光启是明末向西方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先行者,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也是关心国计民生的爱国者。今年适逢这位上海先贤逝世390周年,为纪念和缅怀他的

  • 徐光启丨天文名家录

    历史解密编辑:逐星科技标签:万历,举人,火器,徐光启,哥白尼,大统历,科学家,数学家,崇祯历书,天文学家,地方官员,天文名家录

    4月24日徐光启 丨 Xu Guangqi今天是我国明代学者徐光启诞辰461周年。徐光启19岁时考取秀才, 1597年成为举人,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入仕后徐光启历任翰林院检讨、内书房教习、翰林院纂修、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国务

  • 与“越迷”一起回望历史,徐光启也曾开启大明“小进博”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徐光启,利玛窦,康熙,几何原本

    国人总是一边回望过去,一边走向未来。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火如荼地召开,徐汇“日晖有戏”的空间里开始了一次“进博精神”的溯源和创新诠释。日前,斜土路街道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越剧讲座。“徐光启出生的六十多年前,麦哲伦的船队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大航海时代开始了。”徐光启纪念馆策展人冯志浩一下子将在场的

  • 【舆图人物】徐光启和深藏皇宫的“总星图”

    历史解密编辑:古地图数字博物馆标签:星图,皇帝,火器,明朝,徐光启,汤若望,利玛窦,数学家,天文学家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绘制于我国明朝崇祯七年(1634)七月,木印彩绘纸本,宫裱蓝绫,为屏挂式,由8条幅纵向拼组而成,每幅板框高171.4厘米、宽56.5厘米,拼组完成后全图板框高171.5厘米、宽452厘米,连原裱外沿,则全图高200厘米、宽452厘米。全图主要由两个大图组成,即南赤道所见星图和北赤

  • 世界读书日|来徐家汇书院,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火器,徐光启,汤若望,读书日,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徐家汇书院

    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是怎样的景象?4月22日,《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在徐家汇书院开展。与此同时,“有光”2023年世界读书日徐汇区主题活动启幕,同步拉开2023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徐汇系列活动序幕。此次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适逢世界读书

  • 徐家汇这个“巨型盒子”亮了!由徐光启“题字”的这里竟是→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徐光启,徐家汇,徐汇区,徐汇,图书馆,教堂,军事政策,数学家,军事制度,艺术家

    走过路过徐家汇,你有没有注意到,百年圣依纳爵教堂广场一侧,这个优雅低调、由无数细长翅片包裹的米色盒子?是地铁出口?咖啡馆?美术馆?写字楼?社区中心?是徐汇区图书馆的新家吧!老馆关闭这些年,徐汇居民都盼着它快快建成开放!想听大师讲座。要带孩子来玩。想坐拥景观位看一整天书。听说还有文创市集。好期待!工人

  • 除了460岁的徐光启,这些徐家汇的人和事侬晓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徐光启,徐家汇,上海,徐汇,衡山路,徐家汇天主堂

    徐家汇得名于明代大家徐光启。他逝世后部分后裔在此繁衍生息,最初称为“徐家厍”,后成为“徐家汇”。提到徐家汇,除了今年已“460岁”的徐光启,还有这些人和事,侬晓得伐?在徐家汇历史上,曾有一位长着一张中国人脸,也有着一颗“中国心”的葡萄牙人——叶肇昌,徐汇中学里的崇思楼出自他之手,今天的徐家汇天主堂是

  • 徐光启:淡泊名利,学贯中西,终生以富国强兵为己任的伟大科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徐光启,利玛窦,林则徐,崇祯历书,几何原本,农政全书,国防政策,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

    徐光启:睁眼看世界,中华第一人标题的这个赞誉之词,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冠在林则徐头上的,但我却觉得不妥,真正我中华第一个睁眼看世界之人,非徐光启莫属。但二人的声名现在根本不是同一个层面上,林则徐因为一次“虎门销烟”,使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这也是鸦片战争的重要诱因之一,从此的中华民族进入了半封建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