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一贯上朝之前,都要拜一块“神秘”木牌,万历皇帝看罢说:忠臣

沈一贯上朝之前,都要拜一块“神秘”木牌,万历皇帝看罢说:忠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大解密 访问量:1590 更新时间:2024/1/16 4:47:53

在明朝历史上,沈一贯虽然不是知名度很高的人,但却是明朝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当时,沈一贯的“党羽”诬陷沈鲤诅咒万历皇帝,可结果查明真相之后才发现“小丑”竟然是沈一贯等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也好奇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沈一贯是浙江宁波人,也算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但自幼却平凡无奇,并无任何的过人之处,虽然也少时饱读诗书,但直到三十七岁才科举及第,而且还是二甲第三十六名。由此可见,沈一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步入仕途对很多人来说算是“成功”,但在人才济济的明朝朝廷,沈一贯确实一点都排不上号。

进入翰林院后,沈一贯开始和其他人一样寻求机会,但可惜他坐了六年的“冷板凳”才得到委任,即担任当年会试的监考官。也就是在这一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光环开始慢慢褪去,因此沈一贯也看准时机加入了“倒张派”的阵营。

从沈一贯的角度来看,他站对了阵营,这也为他后来能成为内阁首辅打下了基础。张居正倒台后,还没那么快轮到沈一贯,而且当时的沈一贯也并无资历和声望,因此可以说他一直在蛰伏等待,直到十九年之后的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沈一贯才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子。众所周知,明朝党争十分激烈,在沈一贯之前是“暗斗”,在他之后就成为了“明争”。

在沈一贯做首辅期间,他竟然明目张胆的培养自己的党羽,即拉拢朝廷中的浙江人,因此也被称之为“浙党”。比如,当时的朝廷翰林院有个官员叫作沈鲤,虽然他不是沈一贯的浙江同乡,但因为都是本家,所以沈一贯就想拉拢沈鲤,还举荐让他进入内阁。然而,沈鲤却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还表示不愿意和沈一贯为伍,因此他们也算是结下了恩怨。一年之后,沈鲤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于是下旨让他进入内阁任职,此时对沈鲤来说也无异于羊入虎口。

在内阁任职期间,沈鲤一直被沈一贯冷落,并且沈一贯还一门心思想通过党争除掉沈鲤。不过,沈鲤一向为官正直,可以说没有什么能被弹劾的,因此沈一贯就让自己的“党羽”钱梦皋寻找沈鲤的把柄。或许是钱梦皋为了交差,于是就认为沈鲤居心叵测。

当时,沈鲤有一个多年养成的习惯,他每天早上都要祭拜一块小牌位,有时还放在内阁大堂上祭拜,因为牌位很小,所以大家都看不清上面写的什么。于是,钱梦皋就上奏万历皇帝,弹劾沈鲤用牌位诅咒皇帝及皇后和皇子。对此,万历皇帝一听就怒不可揭,当即就命人传沈鲤,准备问罪下狱。

在当时,万历皇帝已经多年不上朝,在很多内阁大臣的眼里就是“废皇帝”,甚至还认为他们说什么万历皇帝就信什么,因此钱梦皋也暗自窃喜这一次能除掉沈鲤。不过可惜,这次万历皇帝不一样,因为沈鲤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他认为沈鲤不敢做诅咒之事。

于是,万历皇帝下令,让沈鲤将牌位交出来,万历皇帝亲自检查,并且还用放大镜对着仔细看,才发现上面的小字是“天圣聪,拨乱反治”。万历皇帝心中道:这是大忠臣啊!便将牌位丢给钱梦皋,怒斥道:“你看看这是诅咒吗?”此时,钱梦皋还嘴硬,说道:“诅咒话在心里”。万历皇帝大怒,当即下旨将钱梦皋革职查办,虽然沈一贯躲在后面看似安然无恙,但是不久之后他也受到弹劾,告老还乡。

沈一贯在任期间,将明朝党争推向高潮,整个朝廷都陷入了严重的内耗之中,如此一来他做首辅也是江山社稷和黎明苍生的不幸。如今,也有专家表示,沈一贯为明朝的覆灭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在后世朝代中沈一贯是负面教材,比如清朝统治就常以他为戒,避免形成党争。

参考资料:

《大明朝1566》作者:[中国]刘和平,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更多文章

  • 大明首辅沈一贯担惊纠结的24小时:皇帝突然托孤,我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史海扑通标签:沈一贯,皇帝,皇上,万历皇帝

    万历三十年二月十六上午,内阁首辅沈一贯怀着紧张且激动的心情快步走向万历居住的启祥宫,这是他入阁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觐见皇帝,而且还是单独觐见,这非年非节的日子,沈一贯实在想不出有什么重要的事能让这位让多年不见大臣的万历皇帝赐见。沈一贯在心里胡思乱想,脚已踏入了启祥宫后殿的西暖阁,抬眼就看见

  • 明末饱受批判的沈一贯,看到他的功绩与环境,才明白无奈与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沈一贯,张居正,明神宗,阁臣

    沈一贯(1537-1615),字肩吾,号蛟门。其仕宦生涯达三十余年,沈一贯起自平民阶层,其祖父辈皆未获得功名。其在内阁时间长达十三年,是后张居正时期担任阁臣时间最长的一位。沈一贯,几乎参与了万历二三十年代所有事件。经过对张居正的清算,明神宗心理已发生变化,与阁臣的关系也不断变化。作为明代政治体制运行

  •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顾宪成全集》整理出版

    历史解密编辑:奥特老男孩标签:顾宪成,顾宪成全集,万历,东林书院,东林,乡试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相传其作者正是东林学派的领袖顾宪成,这也是东林学子勤恳读书却不忘国家兴亡的真实写照。此联现悬于无锡东林书院依庸堂,为1982年廖沫沙先生手书;无锡惠山听松坊顾端文公祠亦有悬挂。“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曾几何

  • 文化鸿儒 理学大家—— 顾宪成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江南文化播报标签:顾宪成,高攀龙,王学,崇祯,东林书院

    作者 陈瑞农顾宪成是明末时期的社会活动家,理学家,东林学派的领袖,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少年立志,刻苦攻读,以天下为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他一生做人、为官、治学的最好写照。无锡名人苑的顾宪成塑像顾宪成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对当时政治败坏,朝纲紊乱的现象直言上谏,屡

  • 万千诗选|名人春秋(之四):严羽,林纾,宋应星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好诗标签:林纾,严羽,诗作,南宋,清朝,宋应星,万千诗选,名人春秋,诗歌精神

    每日好诗名人春秋(之四):严羽,林纾,宋应星文/万千严羽诗歌的流向穿过朝代的崇山峻岭在宋朝那个拐弯处被严羽拦截——凭着隐居青山而澄澈的明眸严羽透视出诗歌的河床有如“沧浪阁”前那条富屯溪泥沙裹胁龌龊礁石打拱作揖灵性的气象狭窄而嶙峋……清污是千军万马的工程调动起《沧浪诗话》里的文字大军对每一朵浪花进行细

  • 写下《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一生反清,300年后却被安上辫子头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明朝,清朝,南明,宋应星,科学家,天工开物,儒家思想

    写下《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一生反清,300年后却被安上辫子头《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用影视化的形式还原流传千古的优秀的中国典籍,诸如《论语》、《尚书》、《史记》等经典著作。嘉宾们通过演绎典籍中享誉中外的经典故事,向观众传递永垂不朽的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在第一集《尚书》中,节目

  • 何乔新 跋朱熹城南倡和诗卷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朱熹,何乔新,进士,尚书,景泰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何乔新(1427-1502),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弘治四年(1491)八月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

  • 淅川李东阳:勇救落水女孩受表彰

    历史解密编辑:破俗爱音乐标签:勇救,明朝,诗人,李东阳,刘建国,淅川县,书法家,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5月5日上午,淅川县见义勇为救治绿色通道暨奖励现场会在县卫健委召开。县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的李东阳受到表彰奖励,淅川县见义勇为事业促进会会长刘建国为他颁发了证书及奖金。事情还要从去年12月4日说起,当天下午,冷风刺骨,寒气逼人,李东阳路过淅川县三桥时,突然听到呼救声,便寻声飞奔过去。看到一名女孩在距

  • 东阳书院、李东阳研究院正式揭牌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明朝,皇帝,东阳书院,李东阳研究院

    株洲东阳书院、东阳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1月26日,株洲市东阳书院、株洲市李东阳研究院正式揭牌。李东阳,是明朝首辅,明朝中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茶陵诗派”的领袖。李东阳领导的“茶陵诗派”,摆脱明初台阁体的束缚,主张文风复古,追求率真自然,引领诗歌突围,成就斐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据

  • 李东阳是明朝历史上递交辞呈最多的一位内阁首辅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李东阳,明武宗,明朝,刘瑾,明孝宗,杨一清

    在首辅刘健告老还乡后,朝中唯一能够制约太监刘瑾的人也没了,内阁完全被宦官所压制,几乎到了形同虚设的程度。在此背景下,李东阳被明武宗任命为大明的第十九位内阁首辅。而在太监刘瑾的力荐之下,刘宇、曹元等阉党党羽也相继入阁,不断在内阁中与李东阳为敌。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湖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