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风声、雨声、家事、国事——《顾宪成全集》整理出版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顾宪成全集》整理出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奥特老男孩 访问量:3616 更新时间:2024/1/6 4:31:29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相传其作者正是东林学派的领袖顾宪成,这也是东林学子勤恳读书却不忘国家兴亡的真实写照。此联现悬于无锡东林书院依庸堂,为1982年廖沫沙先生手书;无锡惠山听松坊顾端文公祠亦有悬挂。

“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曾几何时,莘莘学子纷至沓来,只为能在东林书院得到知名学者的耳提面命。东林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政和元年(1111),当时学者杨时到访无锡,见城东门内古木参天,颇似自己曾居住过的庐山东林寺,便在此地开办书院讲学,名之曰“东林书院”,又称“龟山书院”。后逐渐荒废,直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无锡籍学者顾宪成因举荐内阁大学士的人选皆不为神宗所喜一事忤旨,被降任杂职,旋即被革职为民,遂返回家乡无锡,致力于讲学和著书立说。万历三十一年,顾宪成与好友高攀龙商议在宋代杨时东林书院原址修复东林书院,作为讲习之所。次年四月,修复工程开始,由顾宪成仲兄顾自成亲自组织督理。同年九月,修复工程告竣。此次工程不仅修复原有书院楼舍,还重建道南祠,以祭祀东林书院的始创者、宋代理学家杨时;并就近构建讲堂书舍,为讲学研习、学术集会等创造了有利条件。自此,顾宪成担任东林书院山长,并长期在东林书院讲学。直到万历四十年五月十八日,因病返回故居泾里,二十三日病逝,享年六十三岁。后高攀龙接任东林书院山长。

明朝后期,陆王心学的繁盛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当时几乎所有学人,但顾宪成坚定地倡导实学思想,这可以看作对孟子思想在本体论上的补充。顾宪成借由自己对实学本体的重新解释,以及他与其他东林学派学者的政治和道德实践,来反对晚明心学的流弊。顾宪成作了将本体与工夫融入到经世实践的尝试,是明末清初实学发展的先驱。顾宪成的学术宗旨是“语本体,只‘性善’二字;语工夫,只‘小心’二字”,因而“性善”和“小心”也成就了顾宪成。“性善”本自孟子的儒家思想,谓人生而性善;“小心”则纯属顾宪成提出,将之作为实现性善本体“为善去恶”的工夫实践,并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小心斋”,足见顾宪成对这一理论的支持。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六年刻本《小心斋札记》书影

顾宪成作为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也曾官至吏部文选郎中,虽于万历二十二年被革职为民,返回家乡,但他也得以潜心研学,同时仍不忘关心朝政。其学术思想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块面:第一,其代表作《小心斋札记》,是他读书及答门人问学的笔记,集中体现了顾宪成倡导“性善说”的学术思想,是书按年分卷,始于甲午,止于辛亥,历十八年写就,厘为十八卷;第二,顾宪成对“四书”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也体现出顾宪成尊崇程朱理学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学通考》《大学质言》《大学重定》《大学意》《大学说》《中庸意》《中庸说》《语孟说略》《四书讲义》几部著作中,几乎对“四书”的每一章都有所见解和阐述;第三,顾宪成参加了万历四年赴应天府乡试,得第一名,此后一共参加过三次会试,保留下来的乡试答卷和三十篇制义,也为研究科举程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从中亦可见顾宪成扎实的学养。除此之外,顾宪成在文学领域也颇见造诣,其文集《泾皋藏稿》共二十二卷,由其亲自选编排次,主要收录顾宪成所撰奏疏、书信、序记、题辞、碑铭、传记等;研究顾宪成学术思想,《泾皋藏稿》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在许多问题上,是书借由书信、序记、题辞等文体阐述,通达晓畅,较之严肃的学术文字,更能深衍周详;此外,顾宪成《泾皋藏稿》又颇多对时事的思考,为其他顾著所不备。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顾宪成乡试答卷卷端

顾宪成全集(全三册)

(明)顾宪成 撰,王学伟 编校

2022年10月出版

358.00元

978-7-5732-0429-5

作者简介

顾宪成(1550-1612),字叔时,别号泾阳,无锡人,明朝著名思想家,东林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谥号“端文”,世称“泾阳先生”,亦称“东林先生”。顾宪成以东林书院为阵地,通过讲学、论辩、研讨、撰文,对王守仁“心学”及王学末流在道德修养和认识论方面宣扬的种种虚、空、玄的主张和说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从而推动了实学思潮的高涨。

王学伟,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中心研究员。哲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阳明心学等。在《中山大学学报》《中州学刊》《鹅湖》《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两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一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一项。

内容简介

本书搜罗顾宪成存世文字,进行系统点校整理,既有顾宪成所撰诸书,又有其乡试答卷和科考制义。末附其子顾与沐、其孙顾枢所编《顾端文公年谱》及《泾皋渊源录》,可借之了解顾宪成生平及东林学派源流。

顾宪成传世著作之出版,以往多以影印为主,此次为系统整理点校,繁体竖排,并加以全式标点,版式疏朗悦目,颇宜阅读。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林学派文献整理与文献研究”成果之一,并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

简目

整理说明

卷一至卷十八:《小心斋札记》

卷十九至卷二十:《山商语》

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东林商语》

卷二十三:《经正堂商语》《毘陵商语》《荆溪商语》《志矩堂商语》

卷二十四:《仁文书院商语》《南岳商语》

卷二十五:《东林会约》

卷二十六:《当下绎》

卷二十七:《还经录》《悱言》《自反录》

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三:《证性编》

卷三十四至卷三十六:《大学通考》

卷三十七:《大学质言》《大学重定》

卷三十八:《大学意》

卷三十九至卷四十:《中庸意》

卷四十一:《大学说》

卷四十二:《中庸说》

卷四十三至卷四十四:《语孟说略》

卷四十五:《四书讲义》

卷四十六至卷六十七:《泾皋藏稿》

卷六十八:乡试答卷

卷六十九至卷七十二:制义

卷七十三至卷七十六:《顾端文公年谱》

卷七十七:附录一——录自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顾端文公集》附录卷二

卷七十八:附录二——顾贞观《理学宗传》《明史·顾宪成传》及顾宪成著作序跋、提要

卷七十九:附录三——《东林学案·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

卷八十:附录四——《泾皋渊源录》

后记

整理说明

责编:孙一夫;排版:王曦

更多文章

  • 文化鸿儒 理学大家—— 顾宪成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江南文化播报标签:顾宪成,高攀龙,王学,崇祯,东林书院

    作者 陈瑞农顾宪成是明末时期的社会活动家,理学家,东林学派的领袖,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少年立志,刻苦攻读,以天下为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他一生做人、为官、治学的最好写照。无锡名人苑的顾宪成塑像顾宪成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对当时政治败坏,朝纲紊乱的现象直言上谏,屡

  • 万千诗选|名人春秋(之四):严羽,林纾,宋应星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好诗标签:林纾,严羽,诗作,南宋,清朝,宋应星,万千诗选,名人春秋,诗歌精神

    每日好诗名人春秋(之四):严羽,林纾,宋应星文/万千严羽诗歌的流向穿过朝代的崇山峻岭在宋朝那个拐弯处被严羽拦截——凭着隐居青山而澄澈的明眸严羽透视出诗歌的河床有如“沧浪阁”前那条富屯溪泥沙裹胁龌龊礁石打拱作揖灵性的气象狭窄而嶙峋……清污是千军万马的工程调动起《沧浪诗话》里的文字大军对每一朵浪花进行细

  • 写下《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一生反清,300年后却被安上辫子头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明朝,清朝,南明,宋应星,科学家,天工开物,儒家思想

    写下《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一生反清,300年后却被安上辫子头《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用影视化的形式还原流传千古的优秀的中国典籍,诸如《论语》、《尚书》、《史记》等经典著作。嘉宾们通过演绎典籍中享誉中外的经典故事,向观众传递永垂不朽的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在第一集《尚书》中,节目

  • 何乔新 跋朱熹城南倡和诗卷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朱熹,何乔新,进士,尚书,景泰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何乔新(1427-1502),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弘治四年(1491)八月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

  • 淅川李东阳:勇救落水女孩受表彰

    历史解密编辑:破俗爱音乐标签:勇救,明朝,诗人,李东阳,刘建国,淅川县,书法家,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5月5日上午,淅川县见义勇为救治绿色通道暨奖励现场会在县卫健委召开。县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的李东阳受到表彰奖励,淅川县见义勇为事业促进会会长刘建国为他颁发了证书及奖金。事情还要从去年12月4日说起,当天下午,冷风刺骨,寒气逼人,李东阳路过淅川县三桥时,突然听到呼救声,便寻声飞奔过去。看到一名女孩在距

  • 东阳书院、李东阳研究院正式揭牌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明朝,皇帝,东阳书院,李东阳研究院

    株洲东阳书院、东阳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1月26日,株洲市东阳书院、株洲市李东阳研究院正式揭牌。李东阳,是明朝首辅,明朝中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茶陵诗派”的领袖。李东阳领导的“茶陵诗派”,摆脱明初台阁体的束缚,主张文风复古,追求率真自然,引领诗歌突围,成就斐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据

  • 李东阳是明朝历史上递交辞呈最多的一位内阁首辅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李东阳,明武宗,明朝,刘瑾,明孝宗,杨一清

    在首辅刘健告老还乡后,朝中唯一能够制约太监刘瑾的人也没了,内阁完全被宦官所压制,几乎到了形同虚设的程度。在此背景下,李东阳被明武宗任命为大明的第十九位内阁首辅。而在太监刘瑾的力荐之下,刘宇、曹元等阉党党羽也相继入阁,不断在内阁中与李东阳为敌。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湖南长

  • 李东阳:隐忍五年,只为一朝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刘瑾,太监,皇帝,明朝,诗人,李东阳,朱厚照,杨一清,书法家,慈禧太后

    “隐忍”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是相当的难,因为别的不说,就只说别人对你的误解,就已经能够让你非常的压抑,更何况伴随着误解的还有谩骂声,而李东阳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活了五年的时间。幸运的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正德七年,六十六岁的李东阳辞官回乡。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已经连续上了十二道辞职的奏折。他为

  • 中国仅32人获谥文正,范仲淹曾国藩名副其实,李东阳为何不服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范仲淹,曾国藩,李东阳,刘瑾,文正

    李东阳“文正”是臣子死后皇帝给的最高谥号之一,清代的曾国藩因为给大清续过命,功劳巨大,所以死后获谥“文正”。但是明朝正德首辅李东阳,助太监刘瑾为虐,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居然也获得“文正”这个谥号。他这个“文正”是不是注水了?李东阳一、年轻的李东阳李东阳(1447年-1516年)祖籍湖南,但在北京出

  • 大明的首辅:经历明朝由治入乱,圆滑怯懦的李东阳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东阳,刘瑾,宦官,明朝,武宗

    李东阳,字宾之,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上苍在李东阳身上颇为公平,给了他一个很差的出身(军户)的同时又给了他一个天才般的头脑。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明史·李东阳传》李东阳十岁不到就因才学被皇帝(明代宗)三次召见并下令培养,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