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地理大神有多牛!胡焕庸线80年未打破,徐霞客30年走遍21省

中国地理大神有多牛!胡焕庸线80年未打破,徐霞客30年走遍21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投网 访问量:3058 更新时间:2024/1/19 7:12:24

在很多人眼中地理是一门“玄学”,总让人难以捉摸。很多人都是先爱上地理老师,才爱上地理这门学科,然后喜欢了上这个世界,学会了与天地万物为友。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6位地理老师的老师的老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得以迅速发展。

NO.1 张相文——现代地理学老祖宗

张相文,江苏泗阳县人,是中国现代地理学先驱。

张相文还发明教科书一词,编写中国最早地理课本。1901年,他编著的《初等地理教科书》问世,两书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开先河之作,书中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将地理知识传播给读者,印行达200万部以上,我国的地理知识,因此而得到第一次大普及,“由是海内谈地理者无不知之”,这是张相文为我国地理学教学和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还著有《本国中等地理教科书》、《新地文学教科书》、《地质学教科书》等,张相文的地理教科书首创把中国分为六大部。

张相文推动中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

此外,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也是他划的,影响我们口味咸甜和吃月饼的姿势。

其实,张相文提出的秦岭—淮河这条线分界的南北指的不是方位,而是区域差异。南北意识只有在中国这样跨越两个以上温度带、南北差异明显的国家才会产生。像那些只是在东西方向延伸,整体处在一个温度带之中的国家很难有也不需要南北意识。中国从北至南跨越了北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诸多温度带,而亚热带、热带与北、中、暖温带无论是植被、农作物、气候还是人的生活方式都有着鲜明的区别。而且中国的山脉、江河大都沿东西方向分布,张相文这无疑给中国人的南北意识画上了点睛的一笔。

当然,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的提出,是经历了一个中国人南北意识萌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也只有在中国人心中形成了南北差异的意识,才有可能提出秦岭—淮河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这一思想。时下,南方、北方的空间意识,南方北方的区域差异已经深入国人之心。

NO.2 邹代钧——满级地图控、北大最早的地理系主任

1881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了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收回了新疆伊犁特克斯河流域的广大土地。在这背后,有一个人功劳莫大,他就是随曾纪泽一同出使俄国的舆地学家)——邹代钧,他引古证今,证据确凿地讲述了中国自古在西北的领土范围,才为中国收回伊犁提供了可能。

几年后,邹代钧又随清朝太常寺卿刘瑞芬出使欧洲,当时正逢英帝国想吞并哲孟雄(即锡金),邹代钧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论述哲孟雄与西藏的历史渊源,驳斥得英外交官哑口无言,维护了国家的边疆安全。

在欧洲期间,邹代钧潜心研究欧洲地图,并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科学测绘了湖北省图,这也是我国第一幅精准比例尺的彩绘地图,中国的地图由此便从黑白走入了彩色,由线描轮廓走向了精确测绘,这一改革为中国地图学的衍变起到了革命性作用。

此外,邹代钧还是北大最早的地理系主任。邹代钧在京师大学堂期间,广授地理地图学知识,培养了众多这方面的人才,他所著的《中俄界记》、《西征纪程》、《蒙古地记》、《日本地记》、《朝鲜地记》、《阿富汗王国地记》、《汉西域考证误》、《西藏全图》等几十本地理学著作,不仅有详细科学的地图,更是开创了我国研究世界地理的先河,古代舆地学转变为现代地理学,邹代钧起到了过渡作用。

尤其是邹代钧所著的《中俄界记》,准确描述出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各个位置点,在百年之后,为我国与苏联(俄罗斯)的边界划定提供了历史依据。值得一提的是,邹代钧的叔父邹世诒编著的《大清一统舆图》,标出了钓鱼岛,亚新地学社出版的中国地图中也对钓鱼岛进行了标注,成为了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铁证。

NO.3 竺可桢——气象学鼻祖

竺可桢,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候学创始人,中国第一个地学系的创办者,中国科学院的奠基人和卓越领导者之一。他亲自编写讲义,立志要“培养一批中国地学家,于是这里走出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地学家,包括胡焕庸、张其昀、朱炳海、吕炯、王庸等等。

竺可桢为了帮国人科学种地,统一天气温度单位(摄氏度),搞天气预报(建立40多个气象站)。

竺可桢还总结出中国5000年气候变迁,提出了扬名海内外的“竺可桢曲线”,该结果领先于西方学者的“格陵兰岛曲线”几十年。

作为我国第一位气象学博士,竺可桢为我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广设测候所、收回天气预报“主权”。自此,中国人拥有了气象主权,并拉开主导中国气象事业的帷幕。

说个题外话,大家不知道的是,课本上祖冲之画像原型其实是竺可桢。

NO.4 胡焕庸——人文地理大佬

在中国的国土上有一条纵贯祖国的线,虽然它看不见,却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

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手绘20000多个点,画出中国顶级国情分界线——“黑河-腾冲线”,国际上命名为胡焕庸线,它被地理学界评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仅次于“珠峰测量”。

地图上中国版图一分为二,西北部是“大漠长河孤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约占总人口的4%,而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

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lS进行的精准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的94.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未被打破。

胡焕庸线牛在无论外界条件怎么变化,这条线却总能“岿然不动”。胡焕庸线被发现后的8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无数变化,版图从昔日的海棠叶变成如今的大雄鸡,人口从4亿多变成约14亿,经济规模翻了几十倍,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人口移民政策更是不断改变。同时也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中国人从线的东面一次次大规模迁往西面,比如建设兵团垦荒戍边、支援大西北、三线建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NO.5 徐霞客——大明第一驴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爱玩儿的小伙伴们来说,穷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你千万别以为穷游这个时髦的词儿是现代人的发明、年轻人的专利。在中国古代,还有一位传奇的步行者,他徒步穷游34年,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考察祖国的地质地貌,还写了多达60余万字的旅游日记。他就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旅游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被尊称为“中华游圣”的徐霞客,他的旅游日记被后人整理编著为《徐霞客游记》。

这本被后人称为“奇书”的《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不仅在地理学上有很高的价值,在文学性上也独树一帜,为人称道。

英国的科学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曾这样评价:“《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记录。”

在徐霞客游历的30多年时间里,他先后进行了四次长距离的跋涉,按现在的行政区划算,他到过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市、自治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其中,天台山是《徐霞客游记》首篇盛赞的地方,为纪念游圣徐霞客,2010年当地将5月20日定为天台山旅游日,每年的5月20日天台山全部景点对全世界游客免费开放。

NO.6 鲁迅——首批科班地质人

鲁迅,最早专业是学采矿(南京矿路学堂),自认挖煤讲的比文学好。鲁迅对地理的兴趣,可能是因为他喜欢《山海经》,还读过《徐霞客游记》《地质浅说》等书籍。

1903年,鲁迅在《浙江潮》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主要讲述中国的地质分布、地下矿藏,在中国地质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被教育部指定为大学教材。

虽然考证过后,第一篇中国地质的文章是出自和钦先生之手,但鲁迅在中国地质学史上的先行者和奠基人的地位也是无可动摇的,他实现了近代中国人在这一研究领域及成果的“零”的突破。

标签: 胡焕庸徐霞客竺可桢鲁迅中国

更多文章

  • 《徐霞客游记》中的广南府

    历史解密编辑:映象文山标签:云南,富州,广南府,徐霞客游记

    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明代后期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除了李时珍、徐光启之外,还出现了一位用毕生精力考察研究祖国山川的伟大地理学家,他就是被称为“千古奇人”的徐霞客。徐霞客是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志在四方,自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游太湖开始,到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从云南

  • 燃起穿越千年的烟火——徐霞客开游节大型宋韵“探·宁海”市集活动侧记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宋韵,宁海,非遗,徐霞客,古戏台,十里红妆,非物质文化遗产

    着红妆汉服、赏非遗技艺、观宋韵演艺……5月20日晚,随着一宋代装束的官人鸣锣高喊“吉时已到,开市大吉……”,作为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重头戏之一的“探·宁海”市集活动在西门城楼广场开市,慕名而来的人们徜徉在充满浓郁宋韵气息的市集里,品尝非遗美食,体验非遗技艺,欣赏非遗表演,穿越回千年前,感受不一样的

  • 广元女作家行程2万公里重寻古蜀道 被称“当代女版徐霞客”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古蜀道,徐霞客,翠云廊,广元,昭化

    来源: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一条古蜀道,堪称“半部中国史”。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金牛道作为第一条官道出现开始,到1937年川陕公路通车结束“蜀道难”,这2252年间的蜀道上,有“五丁开道”的传说,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有张骞蔡伦的光辉灿烂,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奇,还有流传千古

  • 祝贺!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路中华当选“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

    历史解密编辑:沛桥公益之声标签:乡村,徒步,登山,徐霞客,路中华,中国旅游日,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

    5月19日上午,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开幕仪式在浙江宁海县举行。作为庆祝“中国旅游日”2023年浙江省主会场活动之一,“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颁奖仪式同步进行。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团队志愿者路中华当选“中国当代徐霞客”,并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言。去年12月底,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徐霞客开游节组委会、宁海县人民

  • 打卡徐霞客故居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明朝,古镇,旅游日,散文家,徐霞客墓,徐霞客故居,徐霞客游记

    仰圣园内的徐霞客塑像(5月17日摄)。 在第13个“中国旅游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来到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探访“游圣”徐霞客故居。徐霞客是明代杰出的旅行家,数十年游历大江南北,留下了记录我国山河风物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故居景区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南旸岐村,由故居、晴山堂、仰圣园、徐霞客墓、胜水桥

  • 任国才当选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并荣获特别贡献奖

    历史解密编辑:科技e时代标签:中国,旅游,任国才,旅行家,徐霞客游记,特别贡献奖

    2023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也是《徐霞客游记》开篇410周年纪念日。5月19日上午,庆祝“中国旅游日”2023年浙江主会场暨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开幕式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举行。本届开游节以“美好中国,幸福旅程!天下旅游,宁海开游!奔赴山海,喜迎亚运!”为主题,设置了“霞客开篇”“全

  • 徐霞客为什么对旅行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狗尾巴草分草标签:唐僧,明朝,鸡足山,旅行家,旅行情,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历史开讲#徐霞客(1586年一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阴(今江苏江阴)人。(徐霞客)徐霞客出生于缙绅富贵之家,从小就特别喜爱看历史、舆地志和山海图经、游记、探险记一类书籍。幼年的徐霞客深深被这些书籍的内容所打动、吸引,于是下决心要做一番不平凡的事业。由于徐霞客祖上几代为官,加上当

  • 徐霞客:所谓成功,不过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徐霞客,游记,黄山,悠然,一生,散文家,明朝,艺术家

    2015年,有人在辞职信上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瞬间引发全网共鸣。然而说走就走,谈何容易?明代却有这么一个人,顶住压力,熬过苦难,把一生都融入了广袤世界。他就是被称为“游圣”的徐霞客。他的一生,有太多的与众不同,有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位千古奇人,来一次灵魂深度游。不立寻常

  • 吕锡生 | 徐霞客与陈函辉在靖江留下的文化元素

    历史解密编辑:江南文化播报标签:靖江,崇祯,明朝,徐霞客,陈函辉,吕锡生,黄道周,墓志铭,散文家

    作者 吕锡生陈函辉(1590-1646)原名炜,字木叔,号小寒山子。浙江台州临海人。自小聪明,六岁能对联,九岁随父宦游岭南,十五岁入学白鹿洞书院。崇祯七年(1634)进士,两年后补常州府靖江县令。在职6年,吏部考绩五次名列第一。本该迁升,但朝廷昏庸,崇祯十四年(1641)却遭劾,罢官归里。徐霞客故居

  • 明朝:千奇古人徐霞客“不务正业”游历山川,何以资本支撑其开销

    历史解密编辑:君臣史记标签: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明朝,唐伯虎,山川,散文家,艺术家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拥有这的一切,你们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当今时代,宅、腐、控盛行。但这绝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早已身体力行。明代“千古奇人”徐霞客也不甘落后,实在是个名副其实的“旅游控”。关键他不但控,还控得广为人知,控得名传千古,控得造就了5月19号“中国旅游日”。徐霞客,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