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大地理学家,与徐霞客不分上下,可惜被遗忘400年

明朝大地理学家,与徐霞客不分上下,可惜被遗忘4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飞扬者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4/1/1 6:20:31

1983年,在广西桂林召开的一次纪念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会上,地理学著名学者谭其骧发表了一次讲话,题目是《与徐霞客差相同时的杰出的地理学家——王士性》,指出“从自然地理角度看,徐胜于王,从人文地理(包括经济)角度看,王胜于徐”。1985年,在全国徐霞客学术讨论会上,谭其骧再次高度评价王士性,称他与徐在“伯仲之间”。

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经30年考察写成了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后世称之为“千古奇人”,在中国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也早已家喻户晓。那么,王士性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能与徐霞客处于“伯仲之间”?

谈及明朝的历史人物,在如今清宫剧的洗脑下,很多人认为不过如此,根本不能与清朝相媲美,实际上在明朝中期时,禁锢思想的理学已经不再占据主流,当时社会呈现出百花争鸣的现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让思想自由的心学,在这一背景下明朝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奇葩”人物,远没有清朝袁枚“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句中表达对社会思想僵化的无奈,而王士性就是“明朝奇葩人物”之一——一位特别喜欢旅游的文人。

王士性是浙江台州临海人,出身于明代临海四大家族之一,与徐霞客一样都是富人家子弟,但比徐霞客早出生40年。所谓“穷家富路”,今天是这样,古代更是这样,今天偶尔还有“穷游”的办法,而古人如果要全国各地游历,没有足够的银子根本不可能,王士性与徐霞客有钱是他们能各地游历的物质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临海章安王氏》族谱记载王士性家族始于千年豪族——“太原王氏”,也即秦朝王翦重孙创立的家族之一,王翦另一个重孙创建的是琅琊王氏。

根据文献记载,王士性出生于嘉靖年间,性喜游历,“少怀向子平(东汉隐士,遍游山川)之志,足迹欲遍五岳”。万历五年(1577年),王士性高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宦途生涯,由此也让王士性几乎得以走遍明朝。当时,中国划分为15个省级行政区划,徐霞客与王士性各走了14个,王缺福建,徐缺四川。由于王士性比徐霞客早,因此明朝第一旅行家应该是王士性,而不是徐霞客。

在古代社会,中国地理尽管一直是显学,但却居于显学边缘位置,古代文人偏重文献考证,口耳相传得多,实地考察得少,所以自然容易出现很多谬误。与传统文人不同,王士性亲历亲为,“皆身所见闻也,不则宁阙如焉”,“穷幽极险,凡一岩一洞,一草一木之微,无不精订。”

不过,与徐霞客“驴友式”的自助游不同,王士性的旅游更多地得益于官员身份。从1577年担任河南确山知县开始,之后王士性历任礼科给事中、广西参议、河南提学、山东参政、右佥都御史、南京鸿胪寺正卿,官员的身份给予王士性游历的便利,后人评说他是“无时不游,无地不游,无官不游”,同时这也让王士性与徐霞客的视角大不相同。徐霞客游历带有探险性质,没有或不正常走成熟路线,每天都写日记以记录当日见闻,更注重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属于以自然环境为主的旅游实录;王士性以成熟线路为主,记录是事后回忆的游记,更注重人文地理、国计民生之事,具有高度的分析性、总结性,所以他的《五岳游草》、《广游志》、《广志绎》、《玉岘集》等著作就具有了更深层次的价值。其中,《广志绎》、《五岳游草》、《广游志》等,今被编辑成《王士性地理书三种》,是王士性的代表作。

著名地理学家周振鹤在王士性著作的前言中写道:“继《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开我国人文地理研究先河以来,其后长时间均未能超出《史》、《汉》的水平。可以说直到《广游志》和《广志绎》问世,才算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也就是说,周振鹤认为王士性在中国地理学上是一位划时代、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国地理学理论自汉朝以来1500年内基本一直原地踏步,是王士性以一己之力将之推到了新台阶。评价之高让人惊讶,那么王士性著作中到底有什么非比寻常的观点呢?

如今我们都知道,自然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西北沙漠居民与江南水乡居民的行为必然大相径庭,但古人不清楚这种情况,即便或许有人知道一二,却没有明确表述出来,而王士性却比较详实的写了出来,至今读来仍能引人深思。

以浙江为例,王士性认为浙江可分为三种区域,即水乡、丘陵、滨海。其中,杭州、嘉兴、湖州一带属于平原水乡,属于“泽国之民”,物产丰富,同时水网密布舟船往来便利,百货在此汇聚,因此当地比较富裕,缙绅势力很大,风俗更为奢侈;宁波、绍兴、温州毗邻大海,属于“滨海之民”,当地具有滨海之利,但由于经商不多,因此不太富裕,风俗也就“居奢俭之半”;金华、衢州等地处丘陵地带,属于“山谷之民”,具有“石气所钟,性情刚烈,习性俭约”的特性,而且当地人不把富人放在眼里。时至今日,回头再看王士性的分析,至少浙江各地经济情况大抵如此,由此也可见王士性眼光独特、见解非凡。

更让人惊讶的是,王士性眼光非常超前,早在400年前就已经提出了黔、粤大发展的可能。

由于在各地游历途中,王士性十分关注与国计民生相关的社会经济、交通漕运、地理形胜、民间习俗和人民疾苦等,注意研究各地社会文化的差异,于是熟读历史的他提出了一个观点:从秦汉到宋明,中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在《广游志》中,王士性指出:“自昔以雍、冀、河、洛为中国,楚、吴、越为夷,今声名文物反以东南为盛,大河南北不无少让何?客有云:此天运循环,地脉移动,彼此乘除之理。余谓是则然矣。”也就是说,吴楚昔日为蛮夷之地,如今却比昔日“中国”之地更为繁盛,原因在于“天运循环,地脉移动,彼此乘除之理”。将经济重心南移视为天运、地脉等原因,虽然不够科学,但总结出经济重心南移,以及对其原因的分析总结,以当时认知水平来看却非常难得。

在《广志绎》中,王士性指出:“江南佳丽不及千年。孙吴立国建康,六代繁华,虽古今无比,然亦建康(南京)一隅而止。至残唐钱氏立国,吴越五王继世,两浙始繁。赵宋至今仅六七百年,正当全盛之日,未知何日转而黔、粤也。”他认为宋朝之前,江南整体不够繁荣,三国东吴时富则富南京一地而已,直到五代吴越之后,两浙之地才开始繁盛,如今进入全盛繁荣时期,按照这一规律来看,未来经济重心或会从江南转移到黔、粤等地。事实证明,最近数十年来,广东经济发展迅速,虽不能说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但广东经济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王士性的眼光。

王士性属于做官做得好、玩也玩得好、学问也好、诗文也好、视角独特观点更新更好的人,但遗憾的是在于52岁英年早逝。更遗憾的是,王士性的著作并未引起重视,尽管徐霞客在游记中称王士性为“王十岳”,对他十分推崇,顾炎武在他的著作中多处引用王士性的学说,甚至整节整节地照录王士性的原文,但王士性依然没有得到清朝统治者与文人的重视,而是沉寂了400余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得到关注,可惜至今还是鲜为人知,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个遗憾。

更多文章

  • 中国地理大神有多牛!胡焕庸线80年未打破,徐霞客30年走遍21省

    历史解密编辑:金投网标签:胡焕庸,徐霞客,竺可桢,鲁迅,中国

    在很多人眼中地理是一门“玄学”,总让人难以捉摸。很多人都是先爱上地理老师,才爱上地理这门学科,然后喜欢了上这个世界,学会了与天地万物为友。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6位地理老师的老师的老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得以迅速发展。NO.1 张相文——现代地理学老祖宗张相文,江苏泗阳县人,是中国现

  • 《徐霞客游记》中的广南府

    历史解密编辑:映象文山标签:云南,富州,广南府,徐霞客游记

    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明代后期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除了李时珍、徐光启之外,还出现了一位用毕生精力考察研究祖国山川的伟大地理学家,他就是被称为“千古奇人”的徐霞客。徐霞客是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志在四方,自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游太湖开始,到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从云南

  • 燃起穿越千年的烟火——徐霞客开游节大型宋韵“探·宁海”市集活动侧记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宋韵,宁海,非遗,徐霞客,古戏台,十里红妆,非物质文化遗产

    着红妆汉服、赏非遗技艺、观宋韵演艺……5月20日晚,随着一宋代装束的官人鸣锣高喊“吉时已到,开市大吉……”,作为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重头戏之一的“探·宁海”市集活动在西门城楼广场开市,慕名而来的人们徜徉在充满浓郁宋韵气息的市集里,品尝非遗美食,体验非遗技艺,欣赏非遗表演,穿越回千年前,感受不一样的

  • 广元女作家行程2万公里重寻古蜀道 被称“当代女版徐霞客”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古蜀道,徐霞客,翠云廊,广元,昭化

    来源: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一条古蜀道,堪称“半部中国史”。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金牛道作为第一条官道出现开始,到1937年川陕公路通车结束“蜀道难”,这2252年间的蜀道上,有“五丁开道”的传说,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有张骞蔡伦的光辉灿烂,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奇,还有流传千古

  • 祝贺!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路中华当选“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

    历史解密编辑:沛桥公益之声标签:乡村,徒步,登山,徐霞客,路中华,中国旅游日,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

    5月19日上午,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开幕仪式在浙江宁海县举行。作为庆祝“中国旅游日”2023年浙江省主会场活动之一,“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颁奖仪式同步进行。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团队志愿者路中华当选“中国当代徐霞客”,并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言。去年12月底,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徐霞客开游节组委会、宁海县人民

  • 打卡徐霞客故居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明朝,古镇,旅游日,散文家,徐霞客墓,徐霞客故居,徐霞客游记

    仰圣园内的徐霞客塑像(5月17日摄)。 在第13个“中国旅游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来到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探访“游圣”徐霞客故居。徐霞客是明代杰出的旅行家,数十年游历大江南北,留下了记录我国山河风物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故居景区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南旸岐村,由故居、晴山堂、仰圣园、徐霞客墓、胜水桥

  • 任国才当选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并荣获特别贡献奖

    历史解密编辑:科技e时代标签:中国,旅游,任国才,旅行家,徐霞客游记,特别贡献奖

    2023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也是《徐霞客游记》开篇410周年纪念日。5月19日上午,庆祝“中国旅游日”2023年浙江主会场暨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开幕式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举行。本届开游节以“美好中国,幸福旅程!天下旅游,宁海开游!奔赴山海,喜迎亚运!”为主题,设置了“霞客开篇”“全

  • 徐霞客为什么对旅行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狗尾巴草分草标签:唐僧,明朝,鸡足山,旅行家,旅行情,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历史开讲#徐霞客(1586年一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阴(今江苏江阴)人。(徐霞客)徐霞客出生于缙绅富贵之家,从小就特别喜爱看历史、舆地志和山海图经、游记、探险记一类书籍。幼年的徐霞客深深被这些书籍的内容所打动、吸引,于是下决心要做一番不平凡的事业。由于徐霞客祖上几代为官,加上当

  • 徐霞客:所谓成功,不过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徐霞客,游记,黄山,悠然,一生,散文家,明朝,艺术家

    2015年,有人在辞职信上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瞬间引发全网共鸣。然而说走就走,谈何容易?明代却有这么一个人,顶住压力,熬过苦难,把一生都融入了广袤世界。他就是被称为“游圣”的徐霞客。他的一生,有太多的与众不同,有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位千古奇人,来一次灵魂深度游。不立寻常

  • 吕锡生 | 徐霞客与陈函辉在靖江留下的文化元素

    历史解密编辑:江南文化播报标签:靖江,崇祯,明朝,徐霞客,陈函辉,吕锡生,黄道周,墓志铭,散文家

    作者 吕锡生陈函辉(1590-1646)原名炜,字木叔,号小寒山子。浙江台州临海人。自小聪明,六岁能对联,九岁随父宦游岭南,十五岁入学白鹿洞书院。崇祯七年(1634)进士,两年后补常州府靖江县令。在职6年,吏部考绩五次名列第一。本该迁升,但朝廷昏庸,崇祯十四年(1641)却遭劾,罢官归里。徐霞客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