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时珍的故事:水鸟

李时珍的故事:水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胡胡侃电影 访问量:3185 更新时间:2024/1/14 14:12:40

时珍故事之水鸟

李时珍住的瓦硝坝,在东门外,离他家不过一箭之远就是本地最出名的雨湖。这雨湖,也叫诸家湖,有二十多里宽广。湖北岸住着百来户人家,都是靠打鱼过活的。

李时珍常到湖边去走动,同这里的渔民差不多个个认识。这孩子有个脾气,就是看见了什么都要问,问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

“老伯伯,你这个叉子是叉白鱼的吗?”

正在修理鱼叉的老渔民回答道:“不,白鱼我们要用网打,这是叉大鱼的。”

李时珍从地上拿起一根鱼叉来,想试一试,可是不知道该怎么个使法。

旁边一个渔童夺过来说:“你不行!瞧我的。举起叉来,就象点篙一样地泥地里一点,又很快地缩回来,姿势十分美妙。

那渔童得意地笑着说:“叉大鱼不算本事,还要会叉鲢鱼。”说时,跑到鱼缸旁边去,轻轻一点,就把一条正在游走着的鲢鱼叉了起来。

李时珍在一旁看得高兴极了。

老渔民有时还跟他讲讲湖里打白鱼的故事。告诉他打白鱼要合帮,要几十条船一阵出去,因为网很长,要很多人才拉得动。

每逢渔季到来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湖边就扬起了一阵喧哗声。李时珍有时被惊醒了,就很兴奋地对他母亲说:“妈妈,他们又去打白鱼去了!”他说话时的神气很象一个打鱼的内行,往往把他母亲引得笑了起来。

许多时候以来,他就想跟着大伙出去打白鱼。清晨湖上,大雾茫茫,几十条船冲开湖雾,直向无边无际的湖里驶去。……然后拉开渔网,……然后把成千累万的数不尽的银条似的白鱼兜进网来。这是多么有趣的生活呀!他一想到这里,心便在跳动了。

可是打白鱼的船队往往要驶行到很远的地方,他的母亲是不允许他去的。他母亲只允许他搭搭小罾船,到附近的港里去作一回小小的活动。其实能够过到这样的生活,他已经够快活了。

他本来是个喜欢问东问西的嘴喳喳的孩子,船一离岸,他看到什么都感觉到很新鲜,那问的话就更多了。“老伯伯,那个鸟干吗直拿嘴在水上画圈圈啊?”

老渔民望了一眼,说道:“那是鹈鹕,它在那儿找鱼吃嘛!”说时,又指着远处一头笔直地站在水里的鸟说:“那也是吃鱼的,叫‘信天缘’。”

“它要吃鱼,为什么跟那个画圈圈的不一样,净站在那儿不动啊?”

“它是在那里等……它专吃过路的鱼。”

李时珍骂了一句:“好懒!”在船头拾起一颗石子,对准那鸟掷去,鸟吃惊地飞走了。老渔民也笑了。

船驶到湖中间,看到的水鸟更多。李时珍问了这个又问那个,把老渔民忙得简直连回答也来不及了。“你问那翠背尖嘴的吗?是翠鸟。”“那是野鸭,头上起绿的是公的,起花毛的是母的。”

李时珍赞叹地说:“老伯伯,你真有本事,你个个都认得。”老渔民笑了一笑,说道:“我怎么能不认得?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啊!”

“是你的好朋友吗?”孩子哈哈地大笑起来。

“不错,是我的好朋友。在这个湖里们只要看到哪里它们多,就知道哪里鱼多……

老渔民说到这里,举首四面望了一望,招呼船后的同伴道:“好吧,我们就在这里下网吧!”

李时珍屏息地看着罾网徐地沉下水去。

这些活动,李时珍感到非常有趣。渐渐地,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瓦硝坝周围的青山绿水,成了幼年时代李时珍汲取丰富的实际知识的最好课堂,劳动人民是李时珍最好的老师。

标签: 水鸟清晨白鱼渔民鲢鱼李时珍

更多文章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主要记载了什么?有何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李时珍,本草纲目,本草,千金方,内经

    除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外,明代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文化也比较发达。嘉靖、万历年间,出了位杰出的医学和药物学家,叫李时珍;他花毕生精力,写了部优秀的医药学巨著,叫《本草纲目》。李时珍出生在蕲(qi)州(今湖北蕲春),家里世代行医。他父亲的医术在当地有些名气,治病之余,也喜欢研究医药,写过《人参传》。李时珍从小

  • 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历史解密编辑:燕无衣标签:李时珍,佛耳草,本草蒙筌,配伍,款冬

    在浩瀚的中草药宝库里,佛耳草其实顶多只能说是名声寥寥,和麻黄桂枝、人参甘草之类比起来,其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对于佛耳草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那么,它到底有哪些功用与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佛耳草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明代早期本草家陈家谟编撰的《本草蒙筌》,算起来远

  • 李时珍死缠烂打“三顾茅庐”拜樵夫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里的智慧标签:李时珍,本草纲目,樵夫,草药,客店

    1549年,有一位四川客商半月多来,一直咳嗽、胸痛,有时痰中夹有血丝,就慕名来找李时珍看病。李时珍两次诊断后,只得据实相告,然后开了一张处方,递给那客商:“您还是立即动身回家吧!路途中按这处方服药,尚可到得了家。”这客商谢过后便走了。谁知半年后,李时珍上山采药,在路上又遇到了那位客商。只见他容光焕发

  • 李时珍称它是血气双补之王(附食疗方)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天地标签:李时珍,红枣,生姜,食疗,黄精

    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焦点天地最清新、最文艺的心语,最浪漫、最清澈的情怀,只发精品,拒绝糟粕.触动心灵,传递温暖.气血双补——黄精有一种中药,李时珍称它为“气血双补之王”。《本草纲目》说:“能补中气,除风湿,安五脏,补五劳七伤,强筋骨,耐寒暑

  • 女人来月经疼痛难忍,李时珍说:多吃它,让卵巢毒素排干净

    历史解密编辑:医无疆标签:李时珍,大枣,枸杞子,益母草,调经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女人来月经疼痛难忍,李时珍说:多吃它,让卵巢毒素排干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重点写出: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明目益精,调女人经脉,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意在指出益母草调经

  • 中国人为什么不吃猫肉?原来李时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试过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猫肉,明朝,李时珍,武则天,化学家,医学家,本草纲目,朝野佥载,生物学家

    引言网上的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是吃货,还直言中国人很会吃而且什么都敢吃。关于中国人是吃货,这一点从中国的美食也可以看出几分道道。我国地域广大,所以每个地方的美食都不一样而且品种还非常多。但是如果说我们什么都敢吃的话却不敢恭维,至少有一样东西不敢吃,那就是猫肉。如果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中国几乎很多东西都可以

  • 港城“李时珍”的寻“宝”旅途

    历史解密编辑:苏州新闻网标签:李时珍,中草药,中药,中医药,中医,草药

    普查队员深入校园宣传中医药文化。《张家港地产中草药彩色图谱》。普查队员在山林中寻找野生中草药。【96466帮事苏州】本报记者 赵晨民10名普查队员,2年时间,足迹遍及张家港全境。2019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正式启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张家港站项目工作。每名普查队员都是精挑细选,不仅中草药理论知识扎实,中

  • 故事:民间故事:李时珍收徒

    历史解密编辑:老胡胡侃电影标签:李时珍,汤头歌,药性赋,本草纲目,老虎

    大清年间,汪南村有位叫汪大毛的年青人,小时失去父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天他吃过早饭,到朋友家去转转,走到半路,见路旁坐着一位老人,在呻吟。汪大毛站了下来。自从他父母去世后,他一见到年龄大的人心里就有那种亲近感。现在这位老年人在呻吟,使他的心好像受震动一样,咚,的一下,不由自主地走到跟前,弯腰对那有

  • 李时珍一针救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时珍,本草纲目,高尚,棺材

    1541年,李时珍外出行医,路过湖口,偶遇送葬队伍。行人纷纷让路,唯独李时珍伸开双手,拦住队伍。队伍中一男子怒骂道:“快让开,别误了时辰。”没想到李时珍的一句话,让男子当场下跪。那天气候炎热,汗流浃背的李时珍,背着药箱,路过湖边,用手捧起冰凉的湖水,痛快地洗了个脸。就在这时,李时珍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

  • 这些新冠偏方,看哭了李时珍

    历史解密编辑:雷斯林标签:新冠,拔罐,良方,李时珍,医学家,化学家,民间偏方,生物学家,地理学家

    01最近我在家族群看到了好多治疗新冠的偏方。他们相信,高手在民间,神药被遗忘,只有自己那双慧眼才能挖掘出一颗颗当代还魂丹。他们说黄豆水可以用来退烧。一位男士甚至用人格和生命保证它的退烧功效,但这并不值得我们去信他的誓言。他们又说古籍里也有这样的科技与狠活:“几瓣蒜捣成蒜泥,放在鼻子前,深深吸其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