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燕无衣 访问量:3233 更新时间:2023/12/17 11:17:45

在浩瀚的中草药宝库里,佛耳草其实顶多只能说是名声寥寥,麻黄桂枝、人参甘草之类比起来,其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对于佛耳草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那么,它到底有哪些功用与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佛耳草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明代早期本草家陈家谟编撰的《本草蒙筌》,算起来远比不上《神农本草经》那么古远。但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就说自己也借鉴过《本草蒙筌》的内容。

对于佛耳草的认识,《本草纲目》是这样描述的:隆冬独秀,先春开放,得肾之体,先肝之用,故为温肺理嗽之最。大抵咳必因寒,寒为冬气,入肺为逆。款冬非肺家专药,乃使肺邪从肾顺流而出。

所以,相对于麻黄桂枝之类,佛耳草或许是一味比较“年轻”的中药,在普通民众中的知名度也不是很高。

但近些年来,人们对于佛耳草的研究深入之后,发现它对于呼吸系统确实有不错的功用,所以,我们也还是有必要全方位熟悉一下它。

据《本草蒙筌》记载描述,佛耳草性味酸而温热,喜欢生长在郊野的荒坡上,几乎随处可见,春天会长出一尺左右高的苗,到了天则开出黄色的小花。

佛耳草的叶子有点与马齿苋类似,也是细小狭长而稍微有点白,所以民间又有“黄蒿”的俗称。

虽然在古代本草典籍里没有佛耳草的记载,但民众中实际还是使用过它的。

比如古代人们在春夏之交时会采集佛耳草,捣烂后和米粉一起做成粑粑,味道微酸,口感脆而带韧,香美可口。

如果是想将其入药,一般是采集后晒干切段使用。

关于佛耳草的功用,《本草蒙筌》认为,由于它性味辛温纯阳,所以能温肺散寒,化痰除烦,同时还可以定惊明目。但它最大的擅长还是去肺中寒气,同时能升提肺气。

关于佛耳草的使用,古代医家最将其用于一些咳逆上气之证,诸如肺虚而挟火的喘咳、喉痹、肺痈肺痿引起的咳吐脓血之类。

可以说,佛耳草是一味治嗽的要药,最常用的配伍是款冬花,据说是佛耳草以款冬花为“使”。

归纳历代医家对于佛耳草的使用,大概有如下一些:

1、咳嗽寒痰:民间用佛耳草烧烟,用竹筒吸入的做法;

2、百花膏:佛耳草和百合、款冬花配伍熬成膏,称之为百花膏,适合咳嗽痰血的问题。

3、如果是阴虚劳嗽,一般用佛耳草配伍款冬、紫菀、百部、百合、沙参、生地、麦冬、五味、知母、黄柏、黄芩、白芍之类。

4、如果阴虚内热的劳嗽,同时还伴有内热骨蒸,可以用佛耳草配伍丹皮、地骨皮;

5、如果咳嗽而腹泻者,辨证为肺移热于大肠,脏腑俱病,有的则是咳嗽而发热不止,属于阴虚火炎,这些寒热虚实之嗽,佛耳草都能使用。

总而言之,佛耳草确实不大常用,但如果使用得当,在咳喘这方面还是有较好的作用的。

更多文章

  • 李时珍死缠烂打“三顾茅庐”拜樵夫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里的智慧标签:李时珍,本草纲目,樵夫,草药,客店

    1549年,有一位四川客商半月多来,一直咳嗽、胸痛,有时痰中夹有血丝,就慕名来找李时珍看病。李时珍两次诊断后,只得据实相告,然后开了一张处方,递给那客商:“您还是立即动身回家吧!路途中按这处方服药,尚可到得了家。”这客商谢过后便走了。谁知半年后,李时珍上山采药,在路上又遇到了那位客商。只见他容光焕发

  • 李时珍称它是血气双补之王(附食疗方)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天地标签:李时珍,红枣,生姜,食疗,黄精

    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焦点天地最清新、最文艺的心语,最浪漫、最清澈的情怀,只发精品,拒绝糟粕.触动心灵,传递温暖.气血双补——黄精有一种中药,李时珍称它为“气血双补之王”。《本草纲目》说:“能补中气,除风湿,安五脏,补五劳七伤,强筋骨,耐寒暑

  • 女人来月经疼痛难忍,李时珍说:多吃它,让卵巢毒素排干净

    历史解密编辑:医无疆标签:李时珍,大枣,枸杞子,益母草,调经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女人来月经疼痛难忍,李时珍说:多吃它,让卵巢毒素排干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重点写出: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明目益精,调女人经脉,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意在指出益母草调经

  • 中国人为什么不吃猫肉?原来李时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试过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猫肉,明朝,李时珍,武则天,化学家,医学家,本草纲目,朝野佥载,生物学家

    引言网上的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是吃货,还直言中国人很会吃而且什么都敢吃。关于中国人是吃货,这一点从中国的美食也可以看出几分道道。我国地域广大,所以每个地方的美食都不一样而且品种还非常多。但是如果说我们什么都敢吃的话却不敢恭维,至少有一样东西不敢吃,那就是猫肉。如果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中国几乎很多东西都可以

  • 港城“李时珍”的寻“宝”旅途

    历史解密编辑:苏州新闻网标签:李时珍,中草药,中药,中医药,中医,草药

    普查队员深入校园宣传中医药文化。《张家港地产中草药彩色图谱》。普查队员在山林中寻找野生中草药。【96466帮事苏州】本报记者 赵晨民10名普查队员,2年时间,足迹遍及张家港全境。2019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正式启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张家港站项目工作。每名普查队员都是精挑细选,不仅中草药理论知识扎实,中

  • 故事:民间故事:李时珍收徒

    历史解密编辑:老胡胡侃电影标签:李时珍,汤头歌,药性赋,本草纲目,老虎

    大清年间,汪南村有位叫汪大毛的年青人,小时失去父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天他吃过早饭,到朋友家去转转,走到半路,见路旁坐着一位老人,在呻吟。汪大毛站了下来。自从他父母去世后,他一见到年龄大的人心里就有那种亲近感。现在这位老年人在呻吟,使他的心好像受震动一样,咚,的一下,不由自主地走到跟前,弯腰对那有

  • 李时珍一针救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时珍,本草纲目,高尚,棺材

    1541年,李时珍外出行医,路过湖口,偶遇送葬队伍。行人纷纷让路,唯独李时珍伸开双手,拦住队伍。队伍中一男子怒骂道:“快让开,别误了时辰。”没想到李时珍的一句话,让男子当场下跪。那天气候炎热,汗流浃背的李时珍,背着药箱,路过湖边,用手捧起冰凉的湖水,痛快地洗了个脸。就在这时,李时珍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

  • 这些新冠偏方,看哭了李时珍

    历史解密编辑:雷斯林标签:新冠,拔罐,良方,李时珍,医学家,化学家,民间偏方,生物学家,地理学家

    01最近我在家族群看到了好多治疗新冠的偏方。他们相信,高手在民间,神药被遗忘,只有自己那双慧眼才能挖掘出一颗颗当代还魂丹。他们说黄豆水可以用来退烧。一位男士甚至用人格和生命保证它的退烧功效,但这并不值得我们去信他的誓言。他们又说古籍里也有这样的科技与狠活:“几瓣蒜捣成蒜泥,放在鼻子前,深深吸其蒜味,

  • 李时珍告诉我们,办法总比困难多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时珍,贵妃,皇帝,嘉靖皇帝,医书,医学家,明朝,地理学家,科学家

    李时珍行医的4个故事,相信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一日,李时珍将一枚小刀藏在椅子里,再铺上面粉,告诉贵妃:“提起裙子,用力坐!”。果然,贵妃刚一坐上去,就“啊”的一声跳了起来,小刀划破了她的皮肤。李时珍如此大胆,也是迫不得已。1558年,嘉靖帝下旨,遍寻天下名医,充实太医院。楚王一听,忙举荐李时珍入

  • 李时珍半路拦截棺材救活“死人”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里的智慧标签:棺材,产妇,人参,李时珍,医学家,化学家,本草纲目,生物学家,地理学家

    1574年9月,太和山脚下,来了一支送葬队伍。突然一个50开外的老人冲进人群前,双手挥舞道:“老乡,请慢一点!”众人惊住了。这时,从棺材后面走出一个年轻人,满面怒色,厉声问道:“为何挡道?”老人焦急而又恳切地说:“这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老人就是李时珍。原来,去年8月,李时珍从太和山采了曼陀罗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