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时珍一针救两人

李时珍一针救两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05 更新时间:2024/1/10 20:12:32

1541年,时珍外出行医,路过湖口,偶遇送葬队伍。行人纷纷让路,唯独李时珍伸开双手,拦住队伍。队伍中一男子怒骂道:“快让开,别误了时辰。”没想到李时珍的一句话,让男子当场下跪。

那天气候炎热,汗流浃背的李时珍,背着药箱,路过湖边,用手捧起冰凉的湖水,痛快地洗了个脸。

就在这时,李时珍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哀乐声,并伴随着哭丧的声音。他来到大路中间一看,原来是一群披麻戴孝之人,抬着棺材,从远处走来。

路上的行人纷纷让行,李时珍也站在一旁,打量着这送葬队伍。

4个壮汉抬着棺材走在中间,其人穿着丧服,分散在前后。

李时珍无意中发现,地上有一滴滴的血迹,呈鲜红色。他在仔细的打量棺材,发现棺材缝上有少许的血正慢慢地顺着棺材下滴落。

李时珍见此情况,大吃一惊,他快步走到队伍之前,伸开双手拦住了行驶的队伍。

送葬队伍停了下来,从队伍中走出一位青年男子,怒骂道:“你干什么,我夫人出殡,赶紧让开,别误了时辰”。

李时珍焦急地对男子说道:“快将棺材打开,里面的人还活着,要是时间一长,在这密闭空间里,会因窒息而死。”

李时珍的话音刚落,众人议论纷纷:

“他是故意来捣乱的吧! 死者为大,岂能开棺,这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这不是李时珍大夫吗,他医术高超,难道真如他所说,人还活着?”

“简直荒唐,人已死,难道他还能把死人救活?”

青年男子对李时珍说:“棺材里的人是我夫人,她昨晚临产,疼得一直叫喊,熬到早晨,也没有把孩子生下来,结果自己却没了呼吸。可怜我那薄命的夫人和还未出生的孩子。”

青年男子说到这里,两泪汪,面容惆怅,他又拱手道:“还请李先生让路,我好尽快让夫人入土为安。”

李时珍焦急地说:“请相信我,你家夫人还活着,赶紧开棺,要是晚了,我可就束手无策了。”

此时的青年男子,有些犹豫不决,如果真如李时珍所说,夫人没有死,那再好不过。若是夫人已去世,这要是开棺,可不吉利啊。

正在这时,一位老妇人,从队伍中走来,哽咽着说:“李先生,我认识你,你医术高超,曾救活了很多垂危病人。你确认我儿媳还没有死?”

李时珍点了点头。

老夫人急忙地对青年男子说:“儿啊,你还犹豫什么?赶快开棺,让李先生救人啊!”

青年男子听后,赶紧让人将棺材放在茂密的树下,并打开了棺材。

路上的行人也都围了过来,想看看李时珍如将人救活。

李时珍看着躺在棺材的女子,紧闭双眼,脸色苍白,肚子高高隆起。他伸出手指放在女子鼻下,这时已感受不到女子的气息。他内心大惊,难道女子已经去世。

他连忙给那女子切脉,突然感受到脉搏传来微弱的跳动,他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悬起的心终于落下。

李时珍给女子按揉了一些部位后,又从药箱里掏出一根银针,对着女子的心窝一扎。

行完针后,李时珍对大家说:“再等一会儿,这女子就会醒来。”

大家看着这一幕,将信将疑,毕竟女子还没有醒来,并不能证明李时珍已经救活了女子。

有人好奇地问:“当时女子还躺在棺材里,你是如何判定她还没有死?”

李时珍伸出手指着棺材说:“你们看棺材上还在滴血,而且是鲜红色。如果人死了,血会凝住,根本不会流血,所以我才判断棺中之人还没有死。”

众人都朝着李时珍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棺材缝上有少许的血正在滴落。

就在这时,大家听见“嗯”的一声。大家循声望去,原来是那躺着的女子发出的声音。她的眼睫微微地颤动两下,慢慢地张开了眼睛。

大家看到这一幕,惊叫起来:“真的活过来了!李先生真是神了!”

青年男子看到这一幕,感激地跪在了李时珍的面前:“谢谢李先生的救命之恩,我之前还责怪你不怀好意,没想到李先生不计前嫌,救活了我的夫人。”

李时珍笑着扶起男子说:“救死扶伤是我作为大夫的责任,不必如此。”

李时珍又给醒来的女子切脉后,开了一道方子,交给青年男子:“把你夫人带回家好生安顿,按照我开的药方给她服下,能保住肚里的胎儿。”

男子听见后喜笑颜开,对李时珍感激万分。

后来女子服下李时珍开的药后,顺利地产下了孩子。

大家都被李时珍用一根银针,救活两人的医术惊呆了,被大家称为一代名医。

李时珍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而是潜心学习, 刻苦钻研,不断的积累,最后历经27年,写下了一本传世名著《本草纲目》,不仅成为了当时的医学圣典,还为我们现在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时珍拥有一颗悬壶救世的心,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他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医学上,不仅造福当时的百姓,还为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贵重的“葵宝”。

这女子非的幸运,遇见了李时珍,将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李时珍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怀,不仅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还促进着我们国家的医学发展。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标签: 李时珍本草纲目高尚棺材

更多文章

  • 这些新冠偏方,看哭了李时珍

    历史解密编辑:雷斯林标签:新冠,拔罐,良方,李时珍,医学家,化学家,民间偏方,生物学家,地理学家

    01最近我在家族群看到了好多治疗新冠的偏方。他们相信,高手在民间,神药被遗忘,只有自己那双慧眼才能挖掘出一颗颗当代还魂丹。他们说黄豆水可以用来退烧。一位男士甚至用人格和生命保证它的退烧功效,但这并不值得我们去信他的誓言。他们又说古籍里也有这样的科技与狠活:“几瓣蒜捣成蒜泥,放在鼻子前,深深吸其蒜味,

  • 李时珍告诉我们,办法总比困难多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时珍,贵妃,皇帝,嘉靖皇帝,医书,医学家,明朝,地理学家,科学家

    李时珍行医的4个故事,相信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一日,李时珍将一枚小刀藏在椅子里,再铺上面粉,告诉贵妃:“提起裙子,用力坐!”。果然,贵妃刚一坐上去,就“啊”的一声跳了起来,小刀划破了她的皮肤。李时珍如此大胆,也是迫不得已。1558年,嘉靖帝下旨,遍寻天下名医,充实太医院。楚王一听,忙举荐李时珍入

  • 李时珍半路拦截棺材救活“死人”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里的智慧标签:棺材,产妇,人参,李时珍,医学家,化学家,本草纲目,生物学家,地理学家

    1574年9月,太和山脚下,来了一支送葬队伍。突然一个50开外的老人冲进人群前,双手挥舞道:“老乡,请慢一点!”众人惊住了。这时,从棺材后面走出一个年轻人,满面怒色,厉声问道:“为何挡道?”老人焦急而又恳切地说:“这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老人就是李时珍。原来,去年8月,李时珍从太和山采了曼陀罗花回来

  • 为何“黄鼠狼”不能吃, 难道是迷信! 听听李时珍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欢子生活录标签:李时珍,老鼠,黄鼠狼,动物,狐狸

    黄鼠狼,小型食肉动物,身体长28-40厘米,棕色毛皮。黄鼠狼生活在平原、沼泽、村庄、山区等地,经常在晚上出没。在众多人的眼里,黄鼠狼是一只充满奇幻色彩的动物。说到黄鼠狼,民间有很多传闻。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它的“黄大仙”身份。因为这个身份,很多人对它非常敬畏。其实,关于黄鼠狼还有一种传闻,那就是

  • “黄鼠狼”为何不能吃,真的是因为迷信?李时珍早已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史戏说馆标签:老鼠,大仙,狐狸,毒蛇,黄鼬,明朝,李时珍,黄鼠狼,科学家,生物学家

    引言《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有一句话:“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彻底失去它们。”为了满足人们的舌尖之欲,有多少动物被送到人们餐桌,成为一道道菜肴,不少动物已经彻底离我们而去。但是唯独黄鼠狼,非但没多少人吃,而且农村的老人,对黄鼠狼颇为尊敬,见到黄鼠狼,不仅不打、不杀,还尊敬它为“黄大仙”。告诫小朋友如果黄鼠狼没

  • 李时珍对病人束手无策, 开出无奈药方, 却救病人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天哥标签:李时珍,本草,华佗,本草纲目,医书,荆芥

    有一外地商人请李时珍看病。李时珍诊断后,心下一惊,这商人病情来势汹汹,估计活不长了,急忙给他开了药,让他赶紧回家。谁料,一年后,李时珍竟意外碰到商人:“先生真乃神医”这就奇了怪了,病人没事,好端端站在他跟前,难道是李时珍误诊了?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1518年,他出生医学世家。

  • 李时珍错了?穿山甲因鳞片被活剥,其实用的价值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单子文案标签:灭绝,鳞片,李时珍,穿山甲,科学家,化学家,野生动物,哺乳动物,生物学家

    世界上被走私最多的哺乳类动物是什么?大象(象牙)?犀牛(犀牛角)?都不是,是穿山甲。世界上预计每年会有超过10万只穿山甲被非法捕捉售卖,直接将它们从一个数量庞大的家族杀掠成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典籍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很多关于穿山甲的功效,甚至还细分了各个部分的不同作用。这样

  • 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难道是因为迷信?李时珍已经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李时珍,黄鼠狼,本草纲目,老鼠,动物

    从原始社会,到人类的自给自足,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时代,人类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对于美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众多食物中,黄鼠狼的肉是吃不得的。那么,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呢?是因为迷信吗?还是有别的原因呢?实际上,李时珍早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探究这其中的奥秘。李时珍五仙崇拜的传说黄鼠狼,

  • 花名以“龙胆”命名,开花特漂亮,李时珍说它“定五脏杀虫毒”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李时珍,龙胆,花名,蛇胆,龙胆花,龙胆草

    导读:花名以“龙胆”命名,开花特漂亮,李时珍说它“定五脏杀虫毒”作为花卉爱好者,真的有超级多的花草想跟大家分享,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能一种一种慢慢道来。下面,俺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种花名以“龙胆”命名,开花特漂亮的花。这种花光听花名里的“龙胆”二字,大家就能想到它是一种不寻常的特殊花卉。实际上,龙胆

  • 李时珍为何能成为药王,从他“舍命”找药的三件事,就能得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药王,医书,明朝,李时珍,医学家,科学家,本草纲目,生物学家,神农本草经

    在湖北省蕲春县境内,有一座著名的墓冢,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就埋于此处。李时珍被后人誉为是“药王”,尤其是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更是成为了后世中医学理论中的里程碑式著作。李时珍之所以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其实与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他一生所做的三件事上,就能够知晓其中的奥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