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魏东亭之死,谁应该承担责任?康熙是主犯,胤禛是从犯

雍正王朝:魏东亭之死,谁应该承担责任?康熙是主犯,胤禛是从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枕猫 访问量:1885 更新时间:2024/1/29 10:12:51

清朝史上赫赫有名的九龙夺嫡背后是康熙皇帝教育的成功,这九名皇子无论是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是可以建立盛世朝的明君,可是偏偏生在了同一个时代,他们自然不会信服其他兄弟。

为了成功从康熙手中继承皇位,无论是大小政务,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互相倾轧,抓住上位的时机,康熙命令四阿哥追讨国库欠款的时候,就是其他阿哥动手的机会,只是可以魏东亭成为了他们争夺皇位中最大的一个炮灰。

追讨国库欠款还没开始就成了一个悲剧

康熙当政时期,朝廷中有很多大臣都会主动国库借款,他们借去的这些钱或是用来给家里进行修缮,或是用来养家糊口,朝廷中的老臣们从来没有主动提出过偿还,其他年轻的臣子们也开始有样学样。

康熙46年,江南赈灾的时候,康熙帝就发现了国库空虚这件事,需要赈灾的时候,国库没有办法拨出银子简直是在打皇帝的脸,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要自己手下的阿哥们派出一人去向朝廷的大臣们进行追讨。

阿哥们此时正在为了谁能继承皇位争得不可开交,目前看起来胤禛的赢面会大一些,好不容易康熙又扔下来一个测试题目,可是却让这些阿哥们开始纠结。

这件事情办好了,固然可以在康熙皇帝面前露脸,可是却会在无形中得罪了欠钱的那些臣子,毕竟他们现在虽然是皇子,但是登上皇位之后也要培植出一批属于自己的人手,在万事俱备之前,贸然得罪人怎么看都是不划算的。

最后这件事还是推给了胤禛,办好了,虽然能够得到康熙的夸奖,但却失了大臣们的心,办不好就是失了圣心,也给其他兄弟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哪怕他们心中清楚现在国库空虚,非需要一笔欠款,可是最看重的还是怎样能够将其他兄弟从皇位竞争比赛中拉下马。这些皇子们的行为很快就给国库追讨欠款的这件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胤禛区别对待

追讨国库欠款的过程中不得不提到的大臣就是魏东亭了,他在年轻时候就跟在康熙身边征战沙场,是陪同康熙皇帝马上打天下的老臣。

魏东亭是康熙皇帝比较信任的老臣,在没有战士的时候,于朝廷中也担任着不低的职位,就连几位皇子都曾经拜在他门下学习武术。

康熙皇帝连续两次南下巡访都住在他的家里,一来是彰显自己对这名老臣的看重,也是给魏家的荣耀,二来是康熙皇帝相信魏东亭绝对会照顾好自己的。

而皇帝微服南巡绝非轻车从简,衣食住行自然是要最好的,所以花费自然不小,不过臣子自然不可能有胆子向皇帝要钱,还要千恩万谢皇帝给他这个机会,住在他家。

魏东亭得知康熙皇帝要追查国债的时候,心中忐忑,毕竟自己一家欠国库35万两白银,一时之间让他一气儿拿出来绝对是做不到的。

可若是拒绝了,一味哭穷,有极大的可能会遭到皇帝的厌弃,还会得罪四阿哥胤禛,所以魏东亭开始着急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窟窿填上。

太子得知这件事情交给四阿哥之后非常高兴,因为四阿哥和自己是站在同一阵线里的,胤禛最初并没有表露出对皇位的觊觎之心,而是将所有的精力和人脉都放在支持太子一放,所以在追讨国债的时候自然不能拿太子的人来说事。

胤禛在拜访那些欠款官员之前,只能先命令手下的人清点一下哪几名大臣是早早地加入了太子的阵营,先提前给这些大人透露情况,让他们尽快筹款,随后把目光放在了八阿哥阵营的官员那里。

八阿哥虽然知道追讨国债的这件事是父皇亲自下的旨意,不过却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胤禛区别对待,魏东亭就是最好的一把刀,若是利用好了,绝对能够在这件事上狠狠地让胤禛大伤元气。

魏东亭最初为了筹款的事情,先后拜访了几位皇子,可得到的回答都是爱莫能助,他心中越来越绝望,毕竟他家中缺钱并不是秘密,而且他没有贪污,不过是不擅持家。

家中儿子骄奢淫逸,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小妾身上,单单给小妾打了一副首饰就花了将近5000两白银,他做公公的自然不好管儿媳妇的事情,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魏东亭之死的幕后黑手

但无论怎么想也是亏欠了国库,魏东亭都已经打算认命了,可是八阿哥却通过自己的人脉打听到了胤禛对太子手下的那些官员催债一事选择了宽容。

八阿哥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一党越做越大,只能想方设法让对方在康熙皇帝眼前吃亏,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魏东亭身上。

魏东亭在最初被八阿哥叫走时,心中还非常高兴,他以为八阿哥要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可谁知八阿哥却将胤禛对朝廷官员区别对待的这件事告诉了他。

魏东亭愤懑难当,他二话不说就去找了胤禛,要求他给自己一个公道,胤禛在这件事情上也非常难办,不过魏东亭亏欠的钱还是要还的。

最后,没有办法还钱、得罪不起阿哥们,还没有办法将这件事捅到康熙皇帝面前的魏东亭只能选择自尽谢罪。

魏东亭一死,胤禛就开始发慌,很多被区别对待过的大臣们都找到了康熙,开始哭穷,康熙严厉地斥责了四阿哥,随后从自己的私库中播出了40万两白银帮助魏东亭还了这笔债。

他在表面上并没有说魏东亭的不是,可是心中却非常不满,魏东亭的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魏家也因此不再得圣心。

魏东亭原本可以不自杀的,但是他的死却和康熙脱不开关系,若是康熙皇帝南巡不住在魏家,恐怕魏东亭在还亏欠国库的钱时也不必如此费力,若是胤禛在催债的这件事情上多缓他一段时间,也不会活生生的将一名老臣逼死,闹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所以魏东亭的死,主犯是康熙皇帝,从犯就是四阿哥胤禛和其他争权夺利的阿哥们。

参考

《清史》

雍正王朝》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为何魏东亭看完康熙的遗诏后就死了?有何深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遗诏,乾隆,雍正,魏东亭,康熙帝,小说剧,古装剧,康熙王朝,金庸笔下角色

    如今很多的影视剧,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的对正史,进行了一些改编。尽管与历史事实有许多不符,但其中一些情节,却值得人们深思,像《康熙王朝》中,魏东亭看完康熙遗诏就死的情节,就一直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可仔细思考便会发现,导演或许另有深意。看完遗诏便死的原因作为康熙皇帝从小玩到大的好伙伴,魏东亭和

  • 与康熙友谊深厚的魏东亭,为何会被康熙贬官到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康熙,魏东亭,明孝陵,台湾,鳌拜

    康熙王朝中,魏东亭自小便与康熙是玩伴,及长亦长期在康熙身边担任侍卫,并参与活捉鳌拜行动中。后,康熙为历练魏东亭,以助他实现由侍卫向能臣的转变,即拜其为四省海关总督,封疆一方。但康熙皇帝在南京祭拜完明孝陵之后,却怒斥魏东亭,并将他贬谪到台湾去做台澎知县,这是为何?魏东亭被贬官的直接原因,是康熙发现在祭

  • 《康熙王朝》魏东亭、《三国演义》马超扮演者安亚平上月去世,已于7月10日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羊城派标签:安亚平,马超,7月10日,魏东亭,西游记续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7月10日,演员秦浩在其微博中透露,演员安亚平于6月28日因喉癌晚期在北京逝世,骨灰已于7月10日下葬。他说:“接到消息,心情一直不能平复。蜀中再无马超,世上再无魏东亭。临终也没来得及见上您一面,永远的好哥哥,一路走好。”安亚平曾塑造过多个经典角色,包括电视剧《三国演义

  • 雍正王朝:魏东亭自尽是谁造成的?是田文镜逼的,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康熙,漕运,魏东亭,田文镜,张廷玉,年羹尧,古装剧,小说剧,雍正王朝,慈禧太后,后宫题材电视剧

    《雍正王朝》中,魏东亭在面对田文镜的苦苦相逼的时候,最终计可施,唯有以死谢罪。康熙得知痛失发小本来就心情不好,又发现桑佩、邓远方、图伦等人向户部借银是用来放贷后,雷霆盛怒下。怒斥三人道:你们三个的钱还了吗?你们三个搞得风气败坏,捞了这么多,还不还钱,要脸吗?康熙也对田文镜开出的终极罚单:“来人啊,革

  • 《雍正王朝》中,魏东亭为何最后被逼自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掠影后有感标签:魏东亭,雍正,康熙,佟佳·隆科多,银子,雍正王朝,小说剧,后宫题材电视剧,古装剧

    在《雍正王朝》中,魏东亭自杀实际上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害死了,他无意之中介入了朝廷的争斗魏东亭之所以自杀,表面上的原因在于他欠了朝廷太多的银子还不上来,不得已而自杀的。实际上当时不光魏东亭一个人还不上来,为什么最后魏东亭却落得个如此下场?首先来讲讲朝廷为什么要追讨大臣的欠款。在《雍正王朝》第一集中,当时

  • 雍正王朝:国库追债,魏东亭为何宁死不愿向康熙说明欠债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魏东亭,康熙,张廷玉,雍正,田文镜

    电视剧中魏东亭之死,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一件事。但是他的死,不能全赖到雍正的头上,他自己也有责任。在追缴亏空前,邬思道替雍正仔细分析了导致国库亏空的三类人:第一类人:属于清贫如水的官员,在京的朝官俸禄不够用,只能向户部借银子了。这一类人是借钱的主力军,但是数目不大,可以暂缓追缴;第二类人:都是跟着康熙打

  • 《康熙王朝》魏东亭饰演者安亚平逝世, 秦浩发文悼念:蜀中再无马超,世上再无魏东亭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经济新闻标签:魏东亭,安亚平,无马超,蜀中,秦浩,演员

    据演员秦浩微博透露,演员安亚平老师于6月28日因喉癌晚期在北京逝世,骨灰已于7月10日下葬。图片来源:秦浩微博“接到消息心情一直不能平复, 蜀中再无马超,世上再无魏东亭,临终也没来得及见上您一面,永远的好哥哥一路走好”。秦浩在微博中说。《康熙王朝》中饰演的“魏东亭” 图片来源:新浪娱乐微博视频截图图

  •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野狗》故事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蒲松龄,野狗,聊斋志异,清兵

    蒲松龄著有《聊斋志异》,其中有一篇是《野狗》。大概意思如下:因为于七之乱(顺治帝年间,山东一带于七领导的农民起义,时间长达十五年)的缘故,导致清兵杀人如麻。有一位老百姓叫李化龙,之前一直躲在山里,这次从山里出来,想要回家。为了安全,他选择晚上行动。可是,他刚出来,就碰到了清兵晚上行军,为了保命,他躲

  • 《聊斋》原著:蒲松龄不仅会写爱情,一篇小故事揭露封建社会黑暗

    历史解密编辑:饭圈搞笑标签:蒲松龄,庄稼,聊斋,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原著中,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苛政猛于虎也!古代老百姓要给朝廷交保护费,苛捐杂税之下百姓掏空钱包,以换得暂时太平。嘉庆年间,长白山下有一位姓安的老头,年轻时就吃苦耐劳,干农活是把好手,也因此家中有了点小积蓄。没想到最后他死的老惨了……这一年秋天,荞麦熟了,老头子把庄稼收割完堆在地里。说来也

  • 鲁枢元新著《天地之中说聊斋》捐赠蒲松龄纪念馆

    历史解密编辑:鹰龙传媒标签:教授,文学,清朝,蒲松龄,鲁枢元,科学家,小说家,中国古文献,天地之中说聊斋

    鲁枢元教授赠书仪式蒲松龄纪念馆4月4日消息,今天上午,河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鲁枢元教授一行来我馆捐赠其新著《天地之中说聊斋》。鲁枢元教授该书采取“随笔”“漫谈”“札记”的书写方式,从生态文化的视野,以生态批评的方法对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聊斋志异》做出新的阐释。书中展现了伟大作家蒲松龄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