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与康熙友谊深厚的魏东亭,为何会被康熙贬官到台湾?

与康熙友谊深厚的魏东亭,为何会被康熙贬官到台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意默语晨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4/1/24 13:22:29

康熙王朝中,魏东亭自小便与康熙是玩伴,及长亦长期在康熙身边担任侍卫,并参与活捉鳌拜行动中。后,康熙为历练魏东亭,以助他实现由侍卫向能臣的转变,即拜其为四省海关总督,封疆一方。但康熙皇帝在南京祭拜完明孝陵之后,却怒斥魏东亭,并将他贬谪到台湾去做台澎知县,这是为何?

魏东亭被贬官的直接原因,是康熙发现在祭拜明孝陵期间,魏东亭将周围百姓全部迁往军营之中,而令军士扮作百姓来保护康熙安全。此事本身是瞒着康熙而为,后被容妃发现,康熙一怒之下便将魏东亭贬官。按理来讲,这事儿可大可小,魏东亭本来就是康熙的心腹,此事也完全是为了康熙的安全考虑,虽然做得有些过了,但毕竟实现了安保的目的,康熙本来不至于对魏东亭施以如此严厉的处分。但康熙就这么做了,这证明魏东亭被贬谪的原因绝不简单。

南京城在魏东亭上任之前,便不甚太平。杨隆(朱三太子)很早便在南京谋划对康熙的刺杀,他本人化身为大和尚,潜伏在寺庙中,不断招兵买马,密切打探康熙皇帝的动向。魏东亭出事之前,兵部发往福建的三十门红衣大炮中有三门不翼而飞,后来杨启隆事情败露后,魏东亭找到了这三门红衣大炮并且找到了四百万两银子。魏东亭在此之前可以说对此事毫不知晓。这证明了一件事,魏东亭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康熙交给他的任务——彻底控制住南京。另外,就魏东亭将百姓与官兵调换一事,虽然康熙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但他祭拜明孝陵的象征性意义彻底没了。

康熙祭拜明孝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做给南方的百姓看,通过肯定明朝开国皇帝来收买人心,安抚南方百姓的情绪,进而稳固对南部的统治。但魏东亭的举动,则彻底让康熙的祭祀行为变成了面对士兵的一场拙劣表演,康熙自然不乐意。

当然,贬官除了达到惩戒魏东亭的目的外,同样也是为了保护他,锻炼他。魏东亭在担任四省海关总督期间,手脚绝对不干净,为了迎接康熙而建造的一系列面子工程都需要不少银子,如果真想查,很轻易便能查出。当时朝廷中明珠索额图两派的党争已经日趋激化,作为康熙心腹的魏东亭必然成为两方拉拢的对象,而魏东亭又是一心效忠康熙而不愿随便站队的“忠心之臣”,如此,在明珠和索额图达不到拉拢目的后,必然会对魏东亭下手,而魏东亭的一系列黑料,只要被抓住一件,到时候康熙即使想要保他也不容易。

而台湾当时刚刚被收回,局势并不稳定,分裂的势力依然存在。因此康熙必须要派一心腹之人去治理台湾,方才能够放心。于是,康熙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魏东亭贬斥到台湾,既让他远离了党争的漩涡,保护了他;又实现了对台湾的控制,同时历练了魏东亭。而魏东亭在后来也逐渐明白了康熙的用心,在去世之前魏东亭被召回京师,受封为毅亲王。

不得不说,康熙的帝王之术玩得真实炉火纯青。

标签: 康熙魏东亭明孝陵台湾鳌拜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魏东亭、《三国演义》马超扮演者安亚平上月去世,已于7月10日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羊城派标签:安亚平,马超,7月10日,魏东亭,西游记续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7月10日,演员秦浩在其微博中透露,演员安亚平于6月28日因喉癌晚期在北京逝世,骨灰已于7月10日下葬。他说:“接到消息,心情一直不能平复。蜀中再无马超,世上再无魏东亭。临终也没来得及见上您一面,永远的好哥哥,一路走好。”安亚平曾塑造过多个经典角色,包括电视剧《三国演义

  • 雍正王朝:魏东亭自尽是谁造成的?是田文镜逼的,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康熙,漕运,魏东亭,田文镜,张廷玉,年羹尧,古装剧,小说剧,雍正王朝,慈禧太后,后宫题材电视剧

    《雍正王朝》中,魏东亭在面对田文镜的苦苦相逼的时候,最终计可施,唯有以死谢罪。康熙得知痛失发小本来就心情不好,又发现桑佩、邓远方、图伦等人向户部借银是用来放贷后,雷霆盛怒下。怒斥三人道:你们三个的钱还了吗?你们三个搞得风气败坏,捞了这么多,还不还钱,要脸吗?康熙也对田文镜开出的终极罚单:“来人啊,革

  • 《雍正王朝》中,魏东亭为何最后被逼自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掠影后有感标签:魏东亭,雍正,康熙,佟佳·隆科多,银子,雍正王朝,小说剧,后宫题材电视剧,古装剧

    在《雍正王朝》中,魏东亭自杀实际上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害死了,他无意之中介入了朝廷的争斗魏东亭之所以自杀,表面上的原因在于他欠了朝廷太多的银子还不上来,不得已而自杀的。实际上当时不光魏东亭一个人还不上来,为什么最后魏东亭却落得个如此下场?首先来讲讲朝廷为什么要追讨大臣的欠款。在《雍正王朝》第一集中,当时

  • 雍正王朝:国库追债,魏东亭为何宁死不愿向康熙说明欠债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魏东亭,康熙,张廷玉,雍正,田文镜

    电视剧中魏东亭之死,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一件事。但是他的死,不能全赖到雍正的头上,他自己也有责任。在追缴亏空前,邬思道替雍正仔细分析了导致国库亏空的三类人:第一类人:属于清贫如水的官员,在京的朝官俸禄不够用,只能向户部借银子了。这一类人是借钱的主力军,但是数目不大,可以暂缓追缴;第二类人:都是跟着康熙打

  • 《康熙王朝》魏东亭饰演者安亚平逝世, 秦浩发文悼念:蜀中再无马超,世上再无魏东亭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经济新闻标签:魏东亭,安亚平,无马超,蜀中,秦浩,演员

    据演员秦浩微博透露,演员安亚平老师于6月28日因喉癌晚期在北京逝世,骨灰已于7月10日下葬。图片来源:秦浩微博“接到消息心情一直不能平复, 蜀中再无马超,世上再无魏东亭,临终也没来得及见上您一面,永远的好哥哥一路走好”。秦浩在微博中说。《康熙王朝》中饰演的“魏东亭” 图片来源:新浪娱乐微博视频截图图

  •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野狗》故事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蒲松龄,野狗,聊斋志异,清兵

    蒲松龄著有《聊斋志异》,其中有一篇是《野狗》。大概意思如下:因为于七之乱(顺治帝年间,山东一带于七领导的农民起义,时间长达十五年)的缘故,导致清兵杀人如麻。有一位老百姓叫李化龙,之前一直躲在山里,这次从山里出来,想要回家。为了安全,他选择晚上行动。可是,他刚出来,就碰到了清兵晚上行军,为了保命,他躲

  • 《聊斋》原著:蒲松龄不仅会写爱情,一篇小故事揭露封建社会黑暗

    历史解密编辑:饭圈搞笑标签:蒲松龄,庄稼,聊斋,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原著中,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苛政猛于虎也!古代老百姓要给朝廷交保护费,苛捐杂税之下百姓掏空钱包,以换得暂时太平。嘉庆年间,长白山下有一位姓安的老头,年轻时就吃苦耐劳,干农活是把好手,也因此家中有了点小积蓄。没想到最后他死的老惨了……这一年秋天,荞麦熟了,老头子把庄稼收割完堆在地里。说来也

  • 鲁枢元新著《天地之中说聊斋》捐赠蒲松龄纪念馆

    历史解密编辑:鹰龙传媒标签:教授,文学,清朝,蒲松龄,鲁枢元,科学家,小说家,中国古文献,天地之中说聊斋

    鲁枢元教授赠书仪式蒲松龄纪念馆4月4日消息,今天上午,河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鲁枢元教授一行来我馆捐赠其新著《天地之中说聊斋》。鲁枢元教授该书采取“随笔”“漫谈”“札记”的书写方式,从生态文化的视野,以生态批评的方法对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聊斋志异》做出新的阐释。书中展现了伟大作家蒲松龄为女

  • 聊斋:乩仙——占卜这件事,你们信吗?反正蒲松龄应该是相信的

    历史解密编辑:岁梦半尺见PLUS标签:蒲松龄,占卜,神仙,书生

    1原文章丘米步云,善以乩卜。每同人雅,辄召仙相与赓和。今天这个故事很短,讲的是一种古代的巫术,叫扶乩(jī)。这个东西可以追溯到唐朝,一直到明清时期,特别盛行,以至于士大夫们也都玩这个。其实这个东西现在孩子们也经常玩,就是现在的笔仙啊。现在玩,就是弄张纸,然后弄个什么仪式,就说把鬼招来了,鬼不会说话

  • 读蒲松龄作品《耳中人》有感

    历史解密编辑:价格分别就看见标签:夜叉,一心,神魂,清朝,耳中人,蒲松龄,说话声,小说家,科学家,中国古文献

    作品《耳中人》讲述的是主人翁谭晋玄因练功心切,太奢望见到成果导致出现幻想的故事。耳中人作品原文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一日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