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正的“建宁公主”,给吴应熊生下多个儿子,晚年下场凄惨

历史上真正的“建宁公主”,给吴应熊生下多个儿子,晚年下场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1058 更新时间:2023/12/31 20:19:57

执三桂子额驸吴应熊下之狱。——《清史稿·本纪·卷六》

这是《清史稿》中对和硕恪纯长公主的描写。

和硕恪纯长公主

吴应熊,在历史上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物,却因为自己的父亲吴三桂造反,成为了众人皆知的历史人物。而我们都听说过“建宁公主”这个人,她有历史原型吗?她的历史原型又有着什么样的人生呢?

在一些演义作品中,吴应熊迎娶了建宁公主,两人因为不合,常常打架。历史上真正的建宁公主,名为和硕恪纯长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个女儿。公元1642年,和硕恪纯长公主出生,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几个女儿之一。

吴应熊迎娶和硕恪纯长公主

公元1644年,清朝顺治皇帝入关,吴三桂迎奉清军,立下大功。五年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镇守汉中。对于反复无常的吴三桂,清朝并不信任,让其把长子吴应熊留在京城,在记载中:

“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女一,下嫁吴应熊。”

到了顺治十年,为了笼络吴三桂,皇太后将和硕恪纯长公主,嫁给吴应熊为妻。顺治皇帝名义上说,对吴应熊有重用,其实就是将吴应熊软禁京中,防止吴三桂拥兵自重。吴应熊成婚当年,就被封三等子爵,后来更是被封为太子太保。

吴应熊看似地位很高,其实都是担任的虚职,没有任何实权。这段时光也是这对夫妻最快乐的时光,他们没有国家大事记挂,每天出去游山玩水,好不快意。康熙元年,和硕恪纯长公主给吴应熊诞育长子吴世霖,这对夫妻更加恩爱。

康熙皇帝

此后十几年,这对小夫妻又诞育了几个子女,夫妻感情很好,夫唱妇随。康熙十年,在嫁给吴应熊十八年后,吴应熊才被批准,去往云南探亲。这也是和硕恪纯长公主,第一次见到吴三桂,他们给吴三桂祝贺了大寿。

本来这份幸福应该继续延续下去,但是两年后,康熙皇帝要削藩,吴三桂不同意。吴三桂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开始起兵造反,在朝堂众臣的建议下,吴应熊被下狱审问,在记载中:

“王大臣等请逮应熊治罪,命暂行拘禁。”

吴三桂的叛军攻入云南,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快速占据了云南。这时吴三桂恬不知耻的打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笼络明朝的旧臣,为自己效力。吴三桂虽然曾经背叛了明朝,但是其麾下还是聚集了一批反清的志士,占据了南方大片土地。

吴应熊被处斩

吴三桂叛军接着攻下贵州,湖南,同福建的靖南王,以及广东的平南王的地盘连成一片。南方大半落入吴三桂等三藩之首,康熙皇帝痛心疾首,决定拿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开刀,在记载中:

“上命诛应熊及其子世霖,诸幼子贷死入官。”

吴应熊和长子吴世霖被押往刑场,处于斩首的刑罚,其他诸子被封官,但是处在软禁的状态。对于姑姑和硕恪纯长公主,康熙皇帝并不敢处罚,而是让其呆在公主府中,不得踏出大门半步。

和硕恪纯长公主

丈夫吴应熊和儿子吴世霖的死,对和硕恪纯长公主的打击很大,她郁郁寡欢,希望康熙皇帝能够释放自己的其他几个孩子。康熙十九年,为了安慰姑姑,康熙皇帝赏赐诸多宝物,送到姑姑府中。

康熙二十年,为祸南方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清军占领了云南,吴家子孙被尽数斩杀。而和硕恪纯长公主诞育的其他儿子,也没能获得活命的机会。康熙皇帝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将表兄弟送往刑场,判处斩首的刑罚。

消息传回公主府中,和硕恪纯长公主当场晕厥过去,经过府中医生抢救,才活了下来。这时,和硕恪纯长公主心爱的丈夫吴应熊,已经被杀。长子吴世霖以及其他诸子也被杀,沉重的打击,让这位金枝玉叶的公主,失去了往日的笑容。

和硕恪纯长公主去世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清朝政治的牺牲品,为了软禁吴应熊,她被下嫁给吴应熊。他们小夫妻不问世事,只想安稳度日,家庭安乐幸福。可是吴三桂造反,康熙皇帝不能忍受吴三桂的子孙还活着,最终将表兄弟残忍屠杀。康熙四十三年,和硕恪纯长公主病逝,享年63岁,她的后半生在孤独悲痛中度过。

更多文章

  • 扬州十日中,多铎为何不杀这103人?真相让人愤怒!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多铎,大军,清军,多尔衮,史可法,扬州市,大运河,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大家都知道,清军入关之后,在千古名城扬州,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1645年,清军10多万大军南下,而扬州城只有守军1万多人,在史可法的率领之下,输死抵抗最终失败!城破之后,主帅多铎发布了屠城令,将80万军民屠杀一空,但却没有杀这103人!对于清军的屠杀,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和明末史学家

  • 多铎抓住了明朝的假太子,假太子说话后,让他知道找对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拍客探德州标签:多铎,皇帝,南明,明朝,弘光,多尔衮,李自成,慈禧太后

    清朝铁帽子王多铎曾抓住一名明朝的假太子,可是这位假太子说了一句话之后,他却立马由灰心转成兴奋,让他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算是找对了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明末清初时

  • 摄政王多尔衮为何放弃篡位称帝?多铎之死粉碎多尔衮的皇帝梦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多尔衮,多铎,摄政王,皇太极,努尔哈赤,顺治

    前言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今最近的一个王朝。在这个王朝身上,有着无数的故事可以诉说。清朝以来,我国人口逐渐破亿,康熙雍正年间,摊丁入亩的政策使得人口税就此消失;而康雍乾三朝所创造的盛世局面也成为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及至后期,随着清政府日益腐败,中国迎来了百年衰败的屈辱史……除了

  • 多铎在扬州杀红了眼,多尔衮:你快回吧,要不咱刚入关就得出关了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多尔衮,多铎,吴三桂,洪承畴,皇太极,李自成

    清朝入关,是件筹谋了很久的事,久到他的政权在进入中原之前只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而这两代人都为达成这个目的废寝忘食——1644年,满蒙军队由盛京出发,准备跨过山海关,直入北京。时年,后金首领皇太极已经亡故,坐在皇位的是年仅六岁的福临,即顺治,而真正带领八旗的人是睿亲王多尔衮,以及他的同胞兄弟

  • 排行十五的多铎,为何被称为“十王”?他的成就全靠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多尔衮,多铎,皇太极,努尔哈赤,贝勒,阿济格,代善,莽古尔泰,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小说家,军事政策

    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的一母同胞,因为哥哥多尔衮的庞大影响和其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多铎似乎被完全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被人熟知。做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多铎排行十五,但人们为何又称其为“十王”呢?做为清初八大铁帽子亲王之一,多铎在生前身后的盛誉和美名是不是全都仰赖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多尔

  • 清史:多铎36岁病逝,带走多尔衮称帝的希望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亲王,努尔哈赤,摄政王,皇太极,皇帝,清史,军事政策,小说家,国防政策,军事制度

    1649年,豫亲王多铎病逝,年仅36岁。多尔衮大哭,匆忙带兵从大同返回,身着素衣进入京师,扶柩痛哭,兄弟之情可见一斑。多尔衮奋斗一生,手握重兵,却无缘继承大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多铎英年早逝,带走了多尔衮称帝的希望。多铎,努尔哈赤的第15子,骁勇善战,深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时代,多铎的地位比兄长多

  • “扬州十日”是文人的虚构?来看多铎乘血屠扬州之威,迫降南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多铎,左良玉,马士英,左军,弘光

    其实,四月初二日史可法从南京城郊的燕子矶返还扬州之时,左良玉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且说,四月初一日,左良玉兵至九江,盛情邀请驻节于九江的“总督江楚应皖等处剿寇事务”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说服这位朝廷大员和自己一起前往南京,使自己的行动更具正义性。见了袁继咸,他便从衣袖中取出

  • 皇太极上位后,为何提拔多尔衮、多铎?后来又为何要离间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多尔衮,皇太极,多铎,阿济格,努尔哈赤,亲王,代善,贝勒,军事制度,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在清朝建立之初的清太宗皇太极执政时期(包括后金时期),皇太极跟多尔衮、多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严格来说,多尔衮、多铎俩兄弟跟皇太极有杀母之仇,他们的生母,大妃阿巴亥是被以皇太极为首的四大贝勒逼迫殉葬努尔哈赤的。虽然阿巴亥的死在《清太祖实录》中记载的是努尔哈赤遗言要求的:“俟吾终,必令之

  • 皇太极逼死阿巴亥,为何不连其儿子,多尔衮多铎一同除去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阿巴亥,多尔衮,皇太极,多铎,代善,努尔哈赤

    公元1626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病重,在临终之前,他召见了自己的大妃阿巴亥。也正是因为努尔哈赤临终前,见了阿巴亥一面,且又没人知道,两人说了什么。为了保险起见,以代善为首的四大贝勒,便以殉葬的名义,逼死了阿巴亥。之后,代善等人拥立皇太极坐上大汗之位。既然皇太极已经逼死阿巴亥,为何不连其儿子,阿济格、

  • 史可法无能,导致扬州城陷落,多铎乘取扬州之威,迫降南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多铎,史可法,左良玉,马士英,弘光

    其实,四月初二日史可法从南京城郊的燕子矶返还扬州之时,左良玉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且说,四月初一日,左良玉兵至九江,盛情邀请驻节于九江的“总督江楚应皖等处剿寇事务”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说服这位朝廷大员和自己一起前往南京,使自己的行动更具正义性。见了袁继咸,他便从衣袖中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