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只知赵姨娘是妾,不知古代妾分十多种?她与王夫人的差距有多大

只知赵姨娘是妾,不知古代妾分十多种?她与王夫人的差距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笺雅侃红楼 访问量:3402 更新时间:2024/1/19 14:26:56

贾政有一妻二妾,王夫人是嫡妻,周姨娘和赵姨娘是侍妾。周姨娘很是边缘,没有存在感。赵姨娘却仗着贾政宠爱,生下一儿一女,而存在感拉满,一面被碰得头破血流,一面还折腾不休。

现代人对侍妾与主母的差距,大多是“道听途说”。以赵姨娘和王夫人为例,二人的身份地位差距极大。

王夫人是贾政发妻,与嫡妻稍有不同。嫡妻代表名分,无论发妻和续弦,都是嫡妻正室。但结发妻子又叫原配。必须是第一个正式迎娶的妻子。

王夫人既是嫡妻,又是原配结发之妻。非邢夫人和尤氏的续弦可比。但都可称当家主母。

赵姨娘与薛姨妈的意思不一样。姨娘是侍妾的称呼,与姑娘对立。

姨娘是取得了妾的名分,姑娘是没有取得妾的名分。

赵姨娘和秋桐都是姨娘,是从正室主母那边论。成了妾就是主母的人,称姨娘。

平儿是姑娘。与袭人晴雯的姑娘还不一样。平儿的通房丫头身份,指有妾之实,无妾之名。算作“婆家”人,要从丈夫称姑娘。

尤二姐还不同,她被称姨奶奶,属于正妻主母的姐妹。

所以,看似都是妾,实际地位并不同。

古代妾实际分很多种,详细划分各个等级不同。

媵、侧室、副室,属于正妻的姐妹。她们地位高,入婆家谱。《红楼梦》里没有这种妾。

偏房,分贵、良二等。

贵妾是达官贵人的女儿(多是庶女)与人为妾。比如傅秋芳要给人做妾,就算贵妾。而贾元春贵妃,实际就是贵妾范畴。只是她的“丈夫”地位太高。

良妾是家世清白的女儿(小家碧玉)与人为妾。尤二姐就是良妾。

陪房、侍妾、婢妾、通房,都属于贱妾。

周姨娘是王夫人陪嫁丫头为陪房。

赵姨娘是丫头提拔为侍妾。

秋桐开始是贾赦婢妾或者通房,给了贾琏为侍妾。

平儿虽是陪嫁丫头,却只是通房。

偏房以上与正室主母都姐妹相称,不需要以奴婢自居。双方除了晨昏定省,并不需要日常伺候。是主子分位。

贱妾不能称正室主母为姐姐,要称奶奶。更需要随时伺候在侧。

赵姨娘和周姨娘、平儿、秋桐都需要在王夫人、王熙凤身边侍立伺候,长天落日也是受不了。赵姨娘就总是装病偷懒。

古代律法规定妾侍奉主母,如儿女孝敬父母。

据《礼记.内则》记载:“妾之事女君,如妻之事姑舅”。

女君就是正室嫡妻,又叫主母。

姑舅是古人称呼公婆。

《礼记》规定,妾对正室嫡妻,要像儿媳妇伺候公婆。

《红楼梦》里,贾母与儿媳妇邢夫人王夫人的关系非常明确。贾母具有绝对权威,邢夫人、王夫人尽管偌大年纪,在婆婆跟前根本不敢错一点,都要小心伺候。贾母生气,她们更是大气不敢喘。日常伺候更是小心翼翼。

由此反推赵姨娘与王夫人的关系,就知差距。

而且,侍妾的出身也不同。

比如贾赦花八百两银子买来的侍妾,属于外头买的。就要比家里头的丫头晋升地位稍高。

还有一些好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中落,为了多拿一些钱,卖身为妾,地位就更高一点。

再有一些青楼女子,被赎出身为妾,她们就是最底层。

另外也有别人赠予的妾,则各有不同待遇了。

赵姨娘是由丫头晋升上来。地位不高不低,是家里人。

但家里人也要分出身。比如家里的丫头,陪房的丫头,歌姬等都不同。这些人,包括上面几种买来、赠予的妾,用芳官的说法“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本质都是奴才。为妾是贱妾不说,身份本质就还是“奴”,与正室主母是主奴关系。

赵姨娘是丫头出身无疑,邢夫人提过她与迎春母亲一样,都是“跟前人”出身。

但赵姨娘却并不是贾家的家生子,而是王夫人的陪房出身。

赵姨娘哥哥赵国基死后,贾探春说他是“太太的奴才”,证明赵家并不是贾家家生子。

贾家只有陪房才能说是“太太的奴才”,其他人不可以。

但赵姨娘又不像周姨娘是陪嫁丫头,而是小时候随父母一起陪房,与周瑞的女儿类似。

但赵姨娘是在贾家长大的丫头,与家生子地位相当。

赵姨娘长得好,开始应该是王夫人的丫头。被选出来给贾政做妾,才有今日姨娘地位。

赵姨娘是奴,王夫人是王家嫡女千金,双方无论在教养、见识和地位都天壤之别。

具体差距,从贾探春和贾环姐弟的素质体现出来。

贾探春被王夫人培养,优秀不用说。贾环被赵姨娘养的容貌猥琐,举止荒疏。姐弟天壤之别,就是王夫人和赵姨娘最本质的差别。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标签: 贾政贾探春邢夫人陪房贾环

更多文章

  • 贾政喜欢的赵姨娘,为什么人人都讨厌?她怎么会混得这样惨?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贾政,宝玉,探春,贾环,平儿,贾府,赵姨娘,中国古文献

    读《红楼梦》,的确有个印象,赵姨娘是人人讨厌的。但是这印象是因为叙述的角度问题,并不是客观事实。《红楼梦》的叙事,大而言之,是以贾家为主;贾家之中,又以荣国府为主;荣国府则以二房贾政一支为主;在这一支中,又以宝玉等少男少女为主。以宝玉为主的叙事视角,就决定了宝玉自带主角光环。不,我不是说肥皂剧里主角

  • 作为一个戏子、下等丫鬟,芳官怎么敢跟“半个主子”赵姨娘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芳官,宝玉,探春,贾府,戏子,怡红院,赵姨娘

    因为除了身份,她们还有最基本的平等点,她们都是人。当然,人在社会中,不可能脱离阶级、地位、身份,而仅以“人”的资格独立存在。这就要用另一句话了:“人必自侮,而后他人侮之”。赵姨娘是半个主子,芳官是最下等的奴才。二人的身份即使不能说天壤之别,也是大有悬殊的。如果各自恪守身份,赵姨娘不屑,芳官不敢,这架

  • 宝玉挨打暗示贾珠死因,与贾政赵姨娘无关,贾珠是被王夫人蠢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断章取忆标签:贾政,宝玉挨打,贾珠,李纨,贾宝玉,贾元春

    《红楼梦》里的贾珠,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嫡长子。如果他还活着,贾宝玉只配做一个配角,他才是荣国府真正的凤凰。贾珠不到二十岁,年纪轻轻时就死了。他的死因成谜,一直被荣国府所有知情人讳莫如深。于是问题来了,贾珠究竟是怎么死的?《宝玉挨打》这段故事,其实已经暗示了贾珠的死因。在宝玉挨打的时候,王夫人提到了贾珠

  • 赵姨娘和袭人谁的地位高?为什么她生儿育女后,还不如袭人体面?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袭人,贾政,贾琏,贾家,王熙凤

    赵姨娘是个贱妾,虽然给贾政生下一子一女两个孩子,混得却特别不怎么样。家里上下表面叫她姨奶奶,背地里谁都能踩踏她几脚。赵姨娘的不如意,体现在物资待遇上。比如她屋里分配的东西,大多都是不堪之物,连凑个相同鞋面子的布头都找不全。而伺候她的丫头原本是一吊钱的月例,后来也被减少为五百钱,都是侍妾地位低的体现。

  • 精读红楼|第二十五回(上):转型困惑期的小红与野心勃勃的赵姨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贾芸,贾宝玉,贾环,贾政,贾府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贾府如同一个小社会,阶层相对固化,流动性不大,上升空间狭窄。比作现代职场的话,更像干到退休的国企。对于自我实现有着野心的人来说,如何不断突破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个大难题。本回展现出了一婢一妾的不同追求之路。作者夜何其本回中,小红占的篇

  • 赵姨娘的内侄钱槐,为何姓钱不姓赵?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钱槐,红楼梦,内侄,贾环,贾府

    赵姨娘是贾府家生子,她有个兄弟叫赵国基,曾是贾环的跟班,后来死了,赵姨娘为了多要几两烧埋银子,跟女儿探春还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赵姨娘既然姓赵,那么她的娘家自然也都姓赵,可原文提到了一件事,非常奇怪,说赵姨娘有个内侄,名叫钱槐。内侄,对于出嫁的女子来说,就是娘家的侄子,就像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一样

  • 赵姨娘陷害宝玉,是谁帮她把“五鬼”放在宝玉的床下?良儿嫌疑大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芳官,平儿,丫环,贾宝玉,怡红院,赵姨娘,中国古文献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7分钟偌大的荣国府历经百年之年,开枝散叶,子孙众多,仅荣国府内就有三四百人。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不同人之间,性格不同,利益不同,自然会产生矛盾。其中,最尖锐的矛盾,来自于赵姨娘母子和王夫人母子。尤其是赵姨娘,不仅与王夫人明争暗斗,甚至把“黑手”伸向贾宝玉。端午

  • 为什么贾府人人都不喜欢赵姨娘,贾政偏偏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贾政,贾环,宝玉,探春,贾府,王熙凤,赵姨娘,中国古文献

    贾政喜欢赵姨娘,这没什么奇怪的。放着一个古板、无趣的王夫人,新鲜、生动、粗俗却充满生命力的赵姨娘,很容易吸引贾政。就像贾琏也曾被精明厉害的王熙凤吸引过,厌倦了之后,移爱于温柔却多少有点愚蠢的尤二姐。奇怪的是“人人都不喜欢赵姨娘”。不知道题主这个结论,是从何处得出的?这里的“人人”,指的是谁?贾母?王

  • 红楼梦:好女人旺子孙,坏女人败子孙,这就是李纨和赵姨娘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纨,贾环,贾宝玉,红楼梦,坏女人,贾家

    小说《红楼梦》里,荣国府里受宠爱的是贾宝玉,不但贾母喜欢他,整个荣国府的上上下下都围着他打转,而他的侄子贾兰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贾环就受冷落了。贾兰虽然是嫡长孙,可是没人注意他,他平时都是和庶出叔叔贾环同出同进,他在荣国府的地位比贾环多不到哪里。可是贾环读书用功,作诗做得很好,后来考上了科举考试,当上了

  • 探春为何不愿接近亲生母亲赵姨娘和同母弟弟贾环?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贾环,宝玉,黛玉,平儿,贾政,薛姨妈,赵姨娘,贾探春,中国古文献

    探春因为不称呼赵姨娘为“母亲”,一直饱受阶级论者的诟病。但是这些人似乎忘记了,宝玉也从来没叫王夫人一声“娘”,没叫贾政一声“爹”。甚至最疼爱他的贾母,他也没称过一句“奶奶”。他们之间,一直是客气的“太太”“老爷”“老太太”或者“老祖宗”。探春也没有不承认赵姨娘是她的生母。就是吵架,也只说:“谁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