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政喜欢的赵姨娘,为什么人人都讨厌?她怎么会混得这样惨?

贾政喜欢的赵姨娘,为什么人人都讨厌?她怎么会混得这样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流连染紫悯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4/1/19 11:50:50

读《红楼梦》,的确有个印象,赵姨娘是人人讨厌的。但是这印象是因为叙述的角度问题,并不是客观事实。

《红楼梦》的叙事,大而言之,是以贾家为主;贾家之中,又以荣国府为主;荣国府则以二房贾政一支为主;在这一支中,又以宝玉等少男少女为主。

以宝玉为主的叙事视角,就决定了宝玉自带主角光环。不,我不是说肥皂剧里主角百战不死,而是读者会不自觉地站在主角的立场和角度,以主角的欢乐为欢乐,以主角的悲伤为悲伤。

相应的,主角的朋友,就是读者的朋友。而宝玉的仇人,心中嫉恨宝玉的人,屡次暗害宝玉的人,我们会想当然地认定他(或她)是坏人。

这不仅是读者的想法,也是书中人的想法。与宝玉亲近的,肯定不喜欢赵姨娘;视宝玉为仇的,多半会抱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想法,与赵姨娘亲近——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邢夫人就与赵姨娘结成了联盟。

除了电视剧中的邢夫人(我强调“电视剧中”,因为续书中并没有她们结盟的情节),还有谁不讨厌赵姨娘,除了贾政之外?

首先当然是探春、贾环姐弟。

赵姨娘唯一疼爱的是贾环,贾环有时顶撞赵姨娘几句,是青春期的叛逆。探春是赵姨娘的亲生女儿,对自己的母亲,虽然“怒其不争”,却也在暗暗地维护她。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平儿做主,让宝玉顶缸,隐瞒彩云偷盗之事,因为窝主是赵姨娘:“三姑娘听见,岂不生气?”——如果探春与生母形同陌路,赵姨娘出丑,探春又何必生气?

除了血缘之亲,赵姨娘在荣国府里也有自己的好朋友。王夫人的大丫头彩云与她十分投契。她还与掌握实权的管家娘子林之孝家的,就是好朋友,可以亲切地“快歇歇去,明儿还有事呢,也不留你吃茶去”。

除了林之孝家的,赵姨娘“素日又与管事的女人们扳厚,互相连络,好作首尾”,以至于两个看门的婆子得罪了尤氏,林之孝家的还弄不清详情,赵姨娘“已经得八九”“恁般如此告诉了一遍”,反而要她来向林之孝家的提供信息!

昙花一现的吴新登家的,可能也是赵姨娘的朋友之一。她前脚刚刚领了给赵国基二十两抚恤金的命令,赵姨娘后脚就来找探春闹事。如果没有人通风报信,她怎么会知道得这样快、这样详细?而如果没有平时的感情基础,突然地告诉她“袭人娘死了,太太赏银四十两;你兄弟死了,三姑娘只赏二十两。你快去找她!”,赵姨娘会轻信轻动吗?

赵姨娘的朋友很多,大部分是管家婆子媳妇之类。这并不奇怪,贾府的丫头出路主要是两条,一是嫁少爷做姨娘,二是嫁男仆做仆妇,还有嫁到府外做“正头夫妻”的,就是极少数了。

赵姨娘是贾府旧仆,从丫鬟到通房丫头再到姨娘;林之孝家的多半也是贾府旧仆,从丫鬟到“配小厮”嫁了林之孝,再夫贵妻荣做了管事娘子。倒推回去,赵姨娘,林之孝家的,以及吴新登家的等人,很可能是发小、闺蜜,像鸳鸯与平儿袭人之类的感情。

虽然现在地位有高下,但从前的友谊还维系着,所以赵姨娘与管家媳妇们感情好。反过来说,虽然现在赵姨娘已经是“半个主子”了,但出身还在那里摆着,她很难在王夫人、王熙凤、三春钗黛这些高贵的小姐太太少奶奶中间收获友谊,获得同情,也只好到仆妇们中寄托感情了。

赵姨娘混得惨吗?在同等出身的小姐妹中,她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赵姨娘人人都讨厌吗?她有她的朋友。她的生活,甚至比王夫人热闹得多了。

更多文章

  • 作为一个戏子、下等丫鬟,芳官怎么敢跟“半个主子”赵姨娘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芳官,宝玉,探春,贾府,戏子,怡红院,赵姨娘

    因为除了身份,她们还有最基本的平等点,她们都是人。当然,人在社会中,不可能脱离阶级、地位、身份,而仅以“人”的资格独立存在。这就要用另一句话了:“人必自侮,而后他人侮之”。赵姨娘是半个主子,芳官是最下等的奴才。二人的身份即使不能说天壤之别,也是大有悬殊的。如果各自恪守身份,赵姨娘不屑,芳官不敢,这架

  • 宝玉挨打暗示贾珠死因,与贾政赵姨娘无关,贾珠是被王夫人蠢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断章取忆标签:贾政,宝玉挨打,贾珠,李纨,贾宝玉,贾元春

    《红楼梦》里的贾珠,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嫡长子。如果他还活着,贾宝玉只配做一个配角,他才是荣国府真正的凤凰。贾珠不到二十岁,年纪轻轻时就死了。他的死因成谜,一直被荣国府所有知情人讳莫如深。于是问题来了,贾珠究竟是怎么死的?《宝玉挨打》这段故事,其实已经暗示了贾珠的死因。在宝玉挨打的时候,王夫人提到了贾珠

  • 赵姨娘和袭人谁的地位高?为什么她生儿育女后,还不如袭人体面?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袭人,贾政,贾琏,贾家,王熙凤

    赵姨娘是个贱妾,虽然给贾政生下一子一女两个孩子,混得却特别不怎么样。家里上下表面叫她姨奶奶,背地里谁都能踩踏她几脚。赵姨娘的不如意,体现在物资待遇上。比如她屋里分配的东西,大多都是不堪之物,连凑个相同鞋面子的布头都找不全。而伺候她的丫头原本是一吊钱的月例,后来也被减少为五百钱,都是侍妾地位低的体现。

  • 精读红楼|第二十五回(上):转型困惑期的小红与野心勃勃的赵姨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贾芸,贾宝玉,贾环,贾政,贾府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贾府如同一个小社会,阶层相对固化,流动性不大,上升空间狭窄。比作现代职场的话,更像干到退休的国企。对于自我实现有着野心的人来说,如何不断突破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个大难题。本回展现出了一婢一妾的不同追求之路。作者夜何其本回中,小红占的篇

  • 赵姨娘的内侄钱槐,为何姓钱不姓赵?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钱槐,红楼梦,内侄,贾环,贾府

    赵姨娘是贾府家生子,她有个兄弟叫赵国基,曾是贾环的跟班,后来死了,赵姨娘为了多要几两烧埋银子,跟女儿探春还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赵姨娘既然姓赵,那么她的娘家自然也都姓赵,可原文提到了一件事,非常奇怪,说赵姨娘有个内侄,名叫钱槐。内侄,对于出嫁的女子来说,就是娘家的侄子,就像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一样

  • 赵姨娘陷害宝玉,是谁帮她把“五鬼”放在宝玉的床下?良儿嫌疑大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芳官,平儿,丫环,贾宝玉,怡红院,赵姨娘,中国古文献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7分钟偌大的荣国府历经百年之年,开枝散叶,子孙众多,仅荣国府内就有三四百人。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不同人之间,性格不同,利益不同,自然会产生矛盾。其中,最尖锐的矛盾,来自于赵姨娘母子和王夫人母子。尤其是赵姨娘,不仅与王夫人明争暗斗,甚至把“黑手”伸向贾宝玉。端午

  • 为什么贾府人人都不喜欢赵姨娘,贾政偏偏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贾政,贾环,宝玉,探春,贾府,王熙凤,赵姨娘,中国古文献

    贾政喜欢赵姨娘,这没什么奇怪的。放着一个古板、无趣的王夫人,新鲜、生动、粗俗却充满生命力的赵姨娘,很容易吸引贾政。就像贾琏也曾被精明厉害的王熙凤吸引过,厌倦了之后,移爱于温柔却多少有点愚蠢的尤二姐。奇怪的是“人人都不喜欢赵姨娘”。不知道题主这个结论,是从何处得出的?这里的“人人”,指的是谁?贾母?王

  • 红楼梦:好女人旺子孙,坏女人败子孙,这就是李纨和赵姨娘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纨,贾环,贾宝玉,红楼梦,坏女人,贾家

    小说《红楼梦》里,荣国府里受宠爱的是贾宝玉,不但贾母喜欢他,整个荣国府的上上下下都围着他打转,而他的侄子贾兰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贾环就受冷落了。贾兰虽然是嫡长孙,可是没人注意他,他平时都是和庶出叔叔贾环同出同进,他在荣国府的地位比贾环多不到哪里。可是贾环读书用功,作诗做得很好,后来考上了科举考试,当上了

  • 探春为何不愿接近亲生母亲赵姨娘和同母弟弟贾环?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贾环,宝玉,黛玉,平儿,贾政,薛姨妈,赵姨娘,贾探春,中国古文献

    探春因为不称呼赵姨娘为“母亲”,一直饱受阶级论者的诟病。但是这些人似乎忘记了,宝玉也从来没叫王夫人一声“娘”,没叫贾政一声“爹”。甚至最疼爱他的贾母,他也没称过一句“奶奶”。他们之间,一直是客气的“太太”“老爷”“老太太”或者“老祖宗”。探春也没有不承认赵姨娘是她的生母。就是吵架,也只说:“谁不知道

  • 王夫人暗下毒手,致使赵姨娘养坏贾环,贾政到底知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政,贾环,贾宝玉,王熙凤,贾探春,贾琏

    贾政的一妻二妾为他生育了三子二女。除了周姨娘一无所出,嫡妻王夫人生下二子一女:贾珠、贾元春和贾宝玉;侍妾赵姨娘生下一女一子:贾探春和贾环。贾环是最小的儿子。按说民间都有“老儿子大孙子”之说,贾环在家应该很得宠才是。谁想得宠的是王夫人的老儿子贾宝玉,贾政的老儿子贾环则像一棵路边的野草无人问津。不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