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姨娘的内侄钱槐,为何姓钱不姓赵?

赵姨娘的内侄钱槐,为何姓钱不姓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少读红楼 访问量:593 更新时间:2024/1/22 1:06:30

赵姨娘是贾府家生子,她有个兄弟叫赵国基,曾是贾环的跟班,后来死了,赵姨娘为了多要几两烧埋银子,跟女儿探春还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

赵姨娘既然姓赵,那么她的娘家自然也都姓赵,可原文提到了一件事,非常奇怪,说赵姨娘有个内侄,名叫钱槐。

内侄,对于出嫁的女子来说,就是娘家的侄子,就像王熙凤王夫人的内侄女一样。赵姨娘的娘家应该都姓赵才对啊,为什么她的内侄,不叫赵槐而叫钱槐?

大致有这样几种解释,咱们不妨来看下。

一种是说曹公笔误,在批阅增删红楼时,忘了将这个小BUG修改,于是就这么传了下来。可从原文来看,这并不像是曹公笔误或漏改之笔,反而像是刻意取的这个名。

原文说得很清楚,说有一小伙名唤钱槐者,乃系赵姨娘之内侄。他父母现在库上管账,他本身又派跟贾环上学。

由此可知,这钱槐的名字并不是笔误,而是与他父母的职业有关。她的父母是库上管账的,这可不就是钱吗?而他也正是仗着有些钱势,看上了柳五儿,就要娶她为妻。

因此,这钱槐的名字,可以肯定并不是笔误,而是提前就取好的,与其父母职业相关,所以增删时不可能修改成别的姓。

可如果这钱槐的名字没错,那他怎么就成了赵姨娘的内侄呢?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钱槐不一定是大名啊,也许只是个小名,也就是乳名。他的大名也许叫赵钱槐呢?

钱也是他母亲的姓,家里的孩子小名按母姓取,是没有问题的,直到今天,很多地方也都有这样的风俗。

这个说法是合理的,但原文也明确提到了一件事,说钱槐要娶柳五儿,但柳五儿执意不从。钱家见他如此,也就罢了。

既然是说“钱家”,这自然不会是以母姓称呼,而是父姓。所以,钱槐为乳名说从原文情节来看,也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又有人说,钱槐若是大名的话,他可以不随父姓,随母姓啊。现在许多人,不也都随母姓吗?这固然没错。可在父系氏族主导下的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子女随母姓的,凤毛麟角,甚至说几乎不存在。

别说子女,很多女性嫁到男方家后,都要冠夫姓的,如果丈夫姓李,自己姓王,则称李王氏。而像红楼梦里,则以某某家的称呼,比如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鲍二家的,都是以丈夫姓氏称呼。

因此,随母姓的这种观点,在以封建社会为背景的红楼梦时代,也是站不住脚的。

还有人从亲缘关系上来分析,认为赵姨娘有姑妈嫁到了钱家,她所生的子女姓钱,与赵姨娘也就成了姑舅表姊妹,而她的孙子辈,就成了赵姨娘内侄。这种分析也不大准确。

举个例子,赵姨娘的姑妈嫁给了钱槐的爷爷,那么她的姑妈所生的儿子,也就是钱槐的父亲,就是赵姨娘的姑表兄弟,而她的姑表兄弟所生的儿子钱槐,按照辈分和称呼,应该叫赵姨娘什么呢?

应该叫表姑,这样的话,钱槐也不并不是赵姨娘的内侄,而是表侄。因为只要不同姓,都属于表亲,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内侄。

表姑跟姑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自己的姑妈一定跟自己是一个姓,而表姑就未必了,除非嫁的是同姓人家,可即便是同姓人家,按照称呼,也应该是表姑和表侄的关系。

那么,这道题看上去就是无解的。我们阅读红楼梦时,其实不必纠结于这些问题,因为是否弄懂这个,并不影响我们阅读和理解红楼梦。

如果非要弄清楚,我的解释就是,曹公对于红楼梦人物的取名,其实有讲究的,比如按照“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百家姓顺序往下顺。比如赵姨娘和周姨娘,比如李嬷嬷和王嬷嬷。

或者,干脆就随文就势给取个名,他父母既然是管账的,那就姓钱吧,这既是情节需要,也是曹公匠心独运,没有因为一个好听的名字而搜肠刮肚,直接就地取材,管钱的姓钱,不是更容易记住吗?

还有一种解释,这钱槐与赵姨娘,原本并没什么关联,但曹公在增删红楼梦时,为了让情节更加紧凑,人物关系更加复杂,前后文脉更加贯通,所以让钱槐成了赵姨娘的内侄。

大约,八十回后,还会有关于钱槐和赵姨娘的情节,曹公既然做了这种铺垫和伏笔,后文必然会有涉及。只是我们看不到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标签: 钱槐红楼梦内侄贾环贾府

更多文章

  • 赵姨娘陷害宝玉,是谁帮她把“五鬼”放在宝玉的床下?良儿嫌疑大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芳官,平儿,丫环,贾宝玉,怡红院,赵姨娘,中国古文献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7分钟偌大的荣国府历经百年之年,开枝散叶,子孙众多,仅荣国府内就有三四百人。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不同人之间,性格不同,利益不同,自然会产生矛盾。其中,最尖锐的矛盾,来自于赵姨娘母子和王夫人母子。尤其是赵姨娘,不仅与王夫人明争暗斗,甚至把“黑手”伸向贾宝玉。端午

  • 为什么贾府人人都不喜欢赵姨娘,贾政偏偏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贾政,贾环,宝玉,探春,贾府,王熙凤,赵姨娘,中国古文献

    贾政喜欢赵姨娘,这没什么奇怪的。放着一个古板、无趣的王夫人,新鲜、生动、粗俗却充满生命力的赵姨娘,很容易吸引贾政。就像贾琏也曾被精明厉害的王熙凤吸引过,厌倦了之后,移爱于温柔却多少有点愚蠢的尤二姐。奇怪的是“人人都不喜欢赵姨娘”。不知道题主这个结论,是从何处得出的?这里的“人人”,指的是谁?贾母?王

  • 红楼梦:好女人旺子孙,坏女人败子孙,这就是李纨和赵姨娘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纨,贾环,贾宝玉,红楼梦,坏女人,贾家

    小说《红楼梦》里,荣国府里受宠爱的是贾宝玉,不但贾母喜欢他,整个荣国府的上上下下都围着他打转,而他的侄子贾兰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贾环就受冷落了。贾兰虽然是嫡长孙,可是没人注意他,他平时都是和庶出叔叔贾环同出同进,他在荣国府的地位比贾环多不到哪里。可是贾环读书用功,作诗做得很好,后来考上了科举考试,当上了

  • 探春为何不愿接近亲生母亲赵姨娘和同母弟弟贾环?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贾环,宝玉,黛玉,平儿,贾政,薛姨妈,赵姨娘,贾探春,中国古文献

    探春因为不称呼赵姨娘为“母亲”,一直饱受阶级论者的诟病。但是这些人似乎忘记了,宝玉也从来没叫王夫人一声“娘”,没叫贾政一声“爹”。甚至最疼爱他的贾母,他也没称过一句“奶奶”。他们之间,一直是客气的“太太”“老爷”“老太太”或者“老祖宗”。探春也没有不承认赵姨娘是她的生母。就是吵架,也只说:“谁不知道

  • 王夫人暗下毒手,致使赵姨娘养坏贾环,贾政到底知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政,贾环,贾宝玉,王熙凤,贾探春,贾琏

    贾政的一妻二妾为他生育了三子二女。除了周姨娘一无所出,嫡妻王夫人生下二子一女:贾珠、贾元春和贾宝玉;侍妾赵姨娘生下一女一子:贾探春和贾环。贾环是最小的儿子。按说民间都有“老儿子大孙子”之说,贾环在家应该很得宠才是。谁想得宠的是王夫人的老儿子贾宝玉,贾政的老儿子贾环则像一棵路边的野草无人问津。不但如此

  • 贾政为什么独宠赵姨娘?不是赵姨娘多好,是他和王夫人过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养生记事簿标签:贾政,贾环,贾宝玉,贾元春,贾琏,晴雯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一个奇葩的存在,这个女人仿佛是小说中唯一的丑角,没有任何人待见她。贾母可以直接啐到赵姨娘的脸上,斥责赵姨娘是混账老婆;王夫人可以暗示小辈王熙凤,各种打压赵姨娘;就连大观园中的小丫鬟,都敢把赵姨娘揍一顿。如果没有看过《红楼梦》的读者,这个时候一定会觉得,赵姨娘混得如此之差,一定

  • 红楼梦中,清高的贾政为何独宠粗鄙的赵姨娘?背后隐藏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他和她的事标签:贾政,红楼梦,宝玉,贾府,贾赦

    《红楼梦》中荣国府的实际当家人贾政不似兄弟子侄那般轻佻好色,是一个恪守规矩、喜爱读书、忠厚老实之人,他有一妻两妾。正妻王夫人出身名门,性情直率,慈爱宽厚;妾室周姨娘十分谨慎;另一妾室赵姨娘粗俗愚昧,歹毒贪婪。相比于赵姨娘,王夫人和周姨娘这样的妻妾似乎更符合王老爷的人设。然而,贾政却独独宠爱赵姨娘,并

  • 都是豪门妾侍,赵姨娘如鱼得水,尤二姐红颜薄命:宠妾难为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贾政,贾琏,贾环,贾府,妾侍,宠妾,尤二姐,王熙凤,赵姨娘

    《红楼梦》中描写了很多的小人物,他们的生活并非平淡无奇,也不是一帆风顺,有诸多烦恼,也有诸多幸运,相辅相成,才能构成一个真实的世界。赵姨娘和尤二姐,都是红楼梦中描述的妾室。一个似乎愚蠢窝囊了一辈子,可细看却也保全了性命,虽然为小事闹心,也不至于流落街头。至于尤二姐,虽然曾经风光,最终却落魄到连自己的

  • 彩霞不想嫁小厮,为何不求王夫人,而求赵姨娘?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贾环,鸳鸯,小厮,仆妇,赌钱,彩霞,大丫鬟,赵姨娘,王夫人(红楼梦)

    严格说起来,这是两个问题。一、彩霞为何要求赵姨娘?二、彩霞为何要求王夫人?不愿嫁小厮来旺儿子,这很简单,因为来旺儿子长得丑、不上进、吃酒赌钱、无所不为,连二管家林之孝,也认为嫁给这样的人是害了彩霞“一辈子的事”。并且彩霞有前文中,已经跟贾环有了一定的恋爱关系。给少爷作屋里人,将来可能升为姨娘;嫁给不

  • 贾探春很自私吗! 是赵姨娘庸俗不堪, 根本不懂女儿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王艺雯健康知识标签:贾探春,王熙凤,贾宝玉,史湘云,贾迎春,袭人

    (一)赵姨娘和贾探春的争执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是贾探春的亲舅舅,赵国基死时,恰好王熙凤病了,是贾探春在管家,赵姨娘便去找贾探春要烧埋银子,贾探春按旧例给了赵姨娘二十两银子,赵姨娘很生气,因为袭人的娘刚刚死去不久,还得了四五十两银子呢。赵姨娘对贾探春说: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