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各个朝代,都曾出现不少的英雄豪杰,有道是“乱世出英雄”,每逢乱世改朝换代之际,就会有一群人,从民间脱颖而出,凭借着出众的智谋和武略,搅动天下风云。
在隋唐时期,就有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一代猛将,随乱世而起,为大唐江山的建设劳苦功高。自李世民上位之后,也极为善待这些功臣。
不过,原本对于大唐来说,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秦琼很明显都比尉迟敬德要高,甚至连李渊都曾说过愿意割肉给他吃,然而,秦琼在李世民这里,却不如尉迟敬德受重用。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之所以说秦琼不比尉迟敬德受重用,是有原因的。唐太宗李世民自登基之后,对于很多功臣都给予不错的待遇,其中就比如尉迟敬德,一跃成为一品吴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不过,秦琼原本在李渊时期就被封为开国公,他如今的食邑,却只有七百户,并且之后,也没有人能比他还少了。
还有之后,李世民为了纪念曾经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们,他便命人建造了凌烟阁,在凌烟阁内,包含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在建立凌烟阁的时候,李世民曾说过,不以功劳大小排位,而以官职大小进行排位。
秦琼的位置,是在这二十四位功臣的最末尾,对于古代的官员来说,功臣死后,所追封的官职往往很高,在修建这凌烟阁的时候,秦琼算是死得比较早的,还有很多人仍然活着。然而,即便如此,秦琼的官位依然是这二十四位中最低的一位。
反观尉迟敬德,自玄武门之变以后,平步青云,他的位置,一下子从原先如同八品芝麻官般的亲王府左二副护军,坐了到右武侯大将军。这与当时秦琼的的位置,可以说是平起平坐了。不仅如此,连给他的赏赐,也超于秦琼。
后来,尉迟敬德在朝中,混的是风生水起的时候,秦琼却逐渐淡出了朝廷,他自称历经战事多年,身体落下很多病,想要在家休养。
这一休息,就休息上了十二年,那么,为什么尉迟敬德一直受到李世民的重用,秦琼一直被冷落呢?难道,秦琼对于大唐的功劳,不如尉迟敬德的大吗?
其实,论资历,论武力,秦琼在远在尉迟敬德之上。在武德二年,秦琼就带领身边兄弟们一起投奔了李唐,当时,他被唐高祖李渊安排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知道秦琼十分英勇善战,就授予了他马总军管一职。
在同年冬天,秦琼随李世民一起对战宋金刚,而宋金刚的队伍中,尉迟敬德为其大将。刚开始,李世民派出的数名大将,都被尉迟敬德给俘虏了。
于是,李世民就派出秦琼与其作战,当时,秦琼一路追击敌军,所向披靡,最终在美良川将尉迟敬德等人击败,此时的尉迟敬德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于他们。
在此次战争之中,秦琼所立功劳最大,当时李渊就重赏了秦琼,同时,他还表示,自己甚至愿意将自己的肉割下来给秦琼吃。等到彻底平定了宋金刚,秦琼就被封为了上柱国。
后来,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每次都会以秦琼为先锋,几次交战之后,敌军就被吓破了胆,不敢出城,秦琼率十名精锐骑兵,在前来救援的窦建德大军后方,展开大唐军旗,敌军人心涣散,在混乱之中,秦琼生擒了窦建德。
最终,王世充投降,秦琼被封为了翼国公,这国公的官位差不多就是,功臣的最高爵位了。在之后的日子里,秦琼又跟随李世民征战多地,可以说是屡战屡胜,功绩赫赫。
而当时的尉迟敬德,还一直只是亲王府内的护卫队长,根本比不了秦琼。直到玄武门之变后,尉迟敬德被封为右武候大将军,与此同时,秦琼被封为了左武卫大将军。
然而,为什么先前为李唐立下汗马功劳的秦琼,反而还不如尉迟敬德更受重用呢,这其中,有诸多原因。
首先便是玄武门之变了,据史书记载,在这次行动中,秦琼和尉迟敬德,都参与到了其中,不过,其中主要策划人员,并没有秦琼,而尉迟敬德,不仅积极参与这次策划和行动,在过程中,还救了李世民的命,因此,此后李世民如何赏赐他,都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便是李渊的关系了,李渊极为重用秦琼,之前,秦琼被安排在李世民手下,随李世民屡战屡胜,因此,他被李渊多次封赏,甚至还表示愿意割肉给秦琼下酒。
这对于李世民来说,尽管秦琼跟随自己很久,也一直效忠自己,但秦琼真正的主公并非是他,而是李渊,虽说李世民重视秦琼,但相比于一直视自己为主公的尉迟敬德,显然是后者更受李世民信任,何况他还救过自己的命。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李渊曾经说过,用人要用有过失之人,而不用有功劳之人,李世民也正是用了这一点,只有在对方曾有过错后,对他加以重用,他就会感激不尽,为自己更加卖命,尉迟敬德就是如此。
而秦琼,因为一直以来,屡战屡胜,多次受到重赏,免不了会有一些自傲,再加上,他之后逐渐淡出了朝野之中,必然难以再提升。
同样地,后来的尉迟敬德,也逐渐不被受重视了,当时的李世民开始宠信起了二李,李靖和李勣,李世民也是善用帝王之术,打个巴掌给个枣吃,二李也十分机敏,懂得低调做人,与这位君主平安相处。
总之,一入朝廷深似海,从此命运不由人,无论是秦琼还是尉迟敬德,他们的命运,更多地是掌握在皇帝手中,不过,他们遇到的君主是李世民,虽说他们先后都受到了冷落,但他们最终能圆满而终,极为幸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