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啥重用尉迟敬德而疏远秦琼?李渊的一句话,让人脊背发凉

李世民为啥重用尉迟敬德而疏远秦琼?李渊的一句话,让人脊背发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1022 更新时间:2024/2/15 5:42:23

纵观历史各个朝代,都曾出现不少的英雄豪杰,有道是“乱世出英雄”,每逢乱世改朝换代之际,就会有一群人,从民间脱颖而出,凭借着出众的智谋和武略,搅动天下风云。

在隋唐时期,就有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一代猛将,随乱世而起,为大唐江山的建设劳苦功高。自李世民上位之后,也极为善待这些功臣。

不过,原本对于大唐来说,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秦琼很明显都比尉迟敬德要高,甚至连李渊都曾说过愿意割肉给他吃,然而,秦琼在李世民这里,却不如尉迟敬德受重用。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之所以说秦琼不比尉迟敬德受重用,是有原因的。唐太宗李世民自登基之后,对于很多功臣都给予不错的待遇,其中就比如尉迟敬德,一跃成为一品吴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不过,秦琼原本在李渊时期就被封为开国公,他如今的食邑,却只有七百户,并且之后,也没有人能比他还少了。

还有之后,李世民为了纪念曾经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们,他便命人建造了凌烟阁,在凌烟阁内,包含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在建立凌烟阁的时候,李世民曾说过,不以功劳大小排位,而以官职大小进行排位。

秦琼的位置,是在这二十四位功臣的最末尾,对于古代的官员来说,功臣死后,所追封的官职往往很高,在修建这凌烟阁的时候,秦琼算是死得比较早的,还有很多人仍然活着。然而,即便如此,秦琼的官位依然是这二十四位中最低的一位。

反观尉迟敬德,自玄武门之变以后,平步青云,他的位置,一下子从原先如同八品芝麻官般的亲王府左二副护军,坐了到右武侯大将军。这与当时秦琼的的位置,可以说是平起平坐了。不仅如此,连给他的赏赐,也超于秦琼。

后来,尉迟敬德在朝中,混的是风生水起的时候,秦琼却逐渐淡出了朝廷,他自称历经战事多年,身体落下很多病,想要在家休养。

这一休息,就休息上了十二年,那么,为什么尉迟敬德一直受到李世民的重用,秦琼一直被冷落呢?难道,秦琼对于大唐的功劳,不如尉迟敬德的大吗?

其实,论资历,论武力,秦琼在远在尉迟敬德之上。在武德二年,秦琼就带领身边兄弟们一起投奔了李唐,当时,他被唐高祖李渊安排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知道秦琼十分英勇善战,就授予了他马总军管一职。

在同年冬天,秦琼随李世民一起对战宋金刚,而宋金刚的队伍中,尉迟敬德为其大将。刚开始,李世民派出的数名大将,都被尉迟敬德给俘虏了。

于是,李世民就派出秦琼与其作战,当时,秦琼一路追击敌军,所向披靡,最终在美良川将尉迟敬德等人击败,此时的尉迟敬德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于他们。

在此次战争之中,秦琼所立功劳最大,当时李渊就重赏了秦琼,同时,他还表示,自己甚至愿意将自己的肉割下来给秦琼吃。等到彻底平定了宋金刚,秦琼就被封为了上柱国。

后来,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每次都会以秦琼为先锋,几次交战之后,敌军就被吓破了胆,不敢出城,秦琼率十名精锐骑兵,在前来救援的窦建德大军后方,展开大唐军旗,敌军人心涣散,在混乱之中,秦琼生擒了窦建德。

最终,王世充投降,秦琼被封为了翼国公,这国公的官位差不多就是,功臣的最高爵位了。在之后的日子里,秦琼又跟随李世民征战多地,可以说是屡战屡胜,功绩赫赫。

而当时的尉迟敬德,还一直只是亲王府内的护卫队长,根本比不了秦琼。直到玄武门之变后,尉迟敬德被封为右武候大将军,与此同时,秦琼被封为了左武卫大将军。

然而,为什么先前为李唐立下汗马功劳的秦琼,反而还不如尉迟敬德更受重用呢,这其中,有诸多原因。

首先便是玄武门之变了,据史书记载,在这次行动中,秦琼和尉迟敬德,都参与到了其中,不过,其中主要策划人员,并没有秦琼,而尉迟敬德,不仅积极参与这次策划和行动,在过程中,还救了李世民的命,因此,此后李世民如何赏赐他,都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便是李渊的关系了,李渊极为重用秦琼,之前,秦琼被安排在李世民手下,随李世民屡战屡胜,因此,他被李渊多次封赏,甚至还表示愿意割肉给秦琼下酒。

这对于李世民来说,尽管秦琼跟随自己很久,也一直效忠自己,但秦琼真正的主公并非是他,而是李渊,虽说李世民重视秦琼,但相比于一直视自己为主公的尉迟敬德,显然是后者更受李世民信任,何况他还救过自己的命。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李渊曾经说过,用人要用有过失之人,而不用有功劳之人,李世民也正是用了这一点,只有在对方曾有过错后,对他加以重用,他就会感激不尽,为自己更加卖命,尉迟敬德就是如此。

而秦琼,因为一直以来,屡战屡胜,多次受到重赏,免不了会有一些自傲,再加上,他之后逐渐淡出了朝野之中,必然难以再提升。

同样地,后来的尉迟敬德,也逐渐不被受重视了,当时的李世民开始宠信起了二李,李靖和李勣,李世民也是善用帝王之术,打个巴掌给个枣吃,二李也十分机敏,懂得低调做人,与这位君主平安相处。

总之,一入朝廷深似海,从此命运不由人,无论是秦琼还是尉迟敬德,他们的命运,更多地是掌握在皇帝手中,不过,他们遇到的君主是李世民,虽说他们先后都受到了冷落,但他们最终能圆满而终,极为幸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三鞭换两锏谁赢了?看隋唐史料才知道:秦琼耍花招欺负了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秦琼,秦王,唐朝,尉迟恭,秦叔宝,李世民,单雄信,尉迟敬德,黄易小说人物

    隋唐猛将谁第一?虚构的宇文成都、有其人无其事的李元霸等人被剔除后,隋唐十八条好汉就只剩下秦叔宝、尉迟敬德和单雄信三位了。所有的演义小说,都是以正史为依据进行的艺术加工,即使是神怪小说,其主角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比如《封神演义》中的商纣王、妲己、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西游记》里的唐太宗李世民、丞相

  • 唐朝正史中的九大猛将,尉迟敬德居首,秦琼为何只排第二或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李勣,李渊,程咬金

    《旧唐书》列传第十七记载的是唐朝开国两大名帅,也就是李靖和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第十八到第十九记载的是仅次于李靖李勣的九大名将,第二十记载的就是文官王珪、戴胄和岑文本了。李靖李勣在《新唐书》中的位置比较靠后,在列传第十八,而尉迟敬德、秦琼等猛将,则在列传第十四到第十五。我们把新旧两唐书综合起来

  • 在隋唐正史中,秦琼能打赢尉迟敬德,却可能打不赢自己的两个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秦琼,尉迟敬德,罗士信,李世民,程咬金,张须陀

    说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最为鼎盛的朝代都不为过,因为唐朝不仅人才济济,唐朝的太平盛世也是绝无仅有的,它还十分开放,接受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前来学习交流,这与清朝的闭关锁国不一样。这一点说明了唐朝是更加自信的,也是更加昌盛的,而唐朝能够如此繁荣,与唐朝皇帝的治理脱不开关系,和唐朝的文才武将也离不开关系。在唐

  • 秦琼、尉迟敬德和李元芳的官爵很有意思:三人相见,先给谁敬礼?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李元芳,尉迟敬德,李世民,李渊,狄仁杰

    狄仁杰身边的李元芳从千牛卫中郎将升任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检校”是加官,只享受正三品待遇,却并不能真正指挥调动千牛卫兵马。这就像尉迟敬德作为李世民的贴身护卫,看起来威风八面,但最后论功行赏,却很难获得晋升的机会。李元芳似乎是李唐宗亲,武则天不会封他为国公、县侯或子爵,尉迟敬德在唐高祖李渊执政期间,既不

  • 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名将,尉迟敬德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靖,突厥,李渊,唐太宗,国防政策,书法家,隋朝

    毫不夸张的说,唐太宗与尉迟敬德,那是超过手足之情的义气。然而尉迟敬德在天下安定之后,生活过得既非常滋润,又十分郁闷。结局是安享晚年。于高宗显庆三年,74岁高龄寿终正寝。朝廷下令罢朝三日,命京城中所有五品以上高官都去参加吊唁。为什么说尉迟敬德又过得很郁闷呢?因为自唐太宗登基之后不久,尉迟敬德就离开了军

  • 秦琼和三个小弟都在昭陵陪伴李世民,尉迟敬德的两个跟班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李世民,尉迟敬德,单雄信,王世充,李密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这句话评书中经常出现的话,用荀子的话来说,那就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单田芳先生在长篇评书《隋唐演义》中说过类似的话,我们翻看唐朝正史,就会发现此言非虚,仅以秦琼和尉迟敬德的三个小弟两个跟班为例,就能看出老话讲的“跟啥人学啥人”,果然是智慧的

  • 李世民庆幸:秦琼程咬金没来,他们来了尉迟敬德会不会被揍趴下?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世民,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李渊

    秦琼和程咬金可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绝对没有参加玄武门战斗,这是可以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找到确凿证据的。《旧唐书》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八,《新唐书》列传第四、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都明确记载了建成元吉把秦琼必杀名单头一名,也记载了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发生

  •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花甲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玄武门之变

    尉迟敬德比李世民大12岁,李世民却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但尉迟敬德却坚决拒绝。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忠心耿耿图片尉迟敬德对李世民的忠心是从归降那天开始的。起初,尉迟敬德是跟着刘武周和宋金刚混的。他作战勇猛,跟唐军交手时,不光多次击败唐军,还俘虏过唐军将领多名。李渊没有办法,只得派秦王李世民对付宋金刚和

  • 尉迟敬德:打铁打出锦绣江山的门神爷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王世充,李渊,窦建德,李勣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是打铁出身的铁汉,在李世民的创业史上出场虽晚,却后来居上。出身将门的他因为世道陵替,沦落为一名朔州铁匠,在乱世中艰难图存。他从参与平叛开始出道,之后追随刘武周起兵,小试牛刀后入了李世民的法眼。兵败后追随李世民,很快得到李世民的厚待,从此成为李二

  • 尉迟敬德墓被打开,墓志书法震撼!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尉迟敬德,尉迟恭,昭陵,墓志,并州

    唐名将尉迟敬德,是中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两《唐书》中均有传。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敬德戎马一生,在李唐建国统一战争及玄武门政变中功绩显赫,深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和器重。高宗显庆三年(658)十一月二十六日,寿终于长安隆政里,年74岁,陪葬昭陵。敬德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