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迟敬德的保命两招,有一招是跟秦琼学的,有一招被程咬金学会了

尉迟敬德的保命两招,有一招是跟秦琼学的,有一招被程咬金学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4950 更新时间:2024/2/15 5:42:43

受隋唐英雄系列小说和评书影响,我们对大唐开国名将“了解”最多的,可能就是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了。

这个“了解”之所以要打上引号,是因为我们了解的隋唐英雄,可能跟正史记载的大唐开国名将有很大差异。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是不是粗犷豪放的草莽英雄?秦琼跟李世民是不是交情深厚?这些问题,史料都会给出与小说不同的答案。

史料中的秦琼并没有当过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也没有在李世民登基后挂帅出征,他直接就请了病假,而且是一“病”十二年,史料中找不到李世民登门慰问和送医送药的片言只字,两个人相忘于朝堂,老死不相往来,倒也相安无事。

真正在贞观年间表现比较抢眼的,除了李靖和李勣之外,可能就是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等人了,这两个人以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得到了贞观天子李世民的重用,程咬金更是战斗到了唐高宗李治显庆年间——北征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长途奔袭四个月,斩首一千五百级。

江山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从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到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总有一些功臣身首异处甚至诛灭三族,即使宽宏如盛唐,开国名将侯君集薛万彻等人也未能善始善终,尉迟敬德醉酒闹事后,李世民曾经说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

做了皇帝之后,看问题的角度就会发生变化,跟智子疑邻一样,有些皇帝低头一瞅,就会觉得下面黑压压的一片都是想跟自己抢椅子的潜在威胁,甚至还会觉得文臣武将们的眼睛都在冒绿光。

文臣武将,尤其是功臣宿将,一旦被皇帝猜忌,那就离丢官罢职和抄家灭族不远了。

尉迟敬德醉酒打皇帝的堂弟(被小说和戏剧闹成了拳打皇叔,实际上李道宗是李渊的堂侄,比李世民还小一岁),看起来是鲁莽失态,斤斤计较而胸无大志,但是我们细看此事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尉迟敬德的保命一招,因为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可怕了:李世民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比李世民还大十四岁,转过头来要管李世民叫岳父,能不能叫出口暂且不说,就是他真当了驸马,也没好日子过:不但老战友们会笑掉大牙,自己身边也会多了一个卧底。

李世民要给尉迟敬德当岳父,这纯属乱点鸳鸯谱给他难堪:程咬金的儿子娶了李世民的清河公主李敬,往后大家见面,老程就会以长辈的身份俯视儿子的连襟,您说这让尉迟敬德的老脸往哪搁?

尉迟敬德以家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为由婉拒,但却不知道李家父女有没有断了念想,要想让李姑娘讨厌,就得拿出油腻大叔的粗俗嘴脸,打完李道宗后,朝野皆知,李世民就是想嫁女,女儿也不肯嫁了:这个莽汉,结婚后揍我可咋办?

完美的功臣是很难令帝王放心的,如果一个大臣既不贪财也不恋权,就会被怀疑对皇帝宝座感兴趣,于是尉迟敬德使出了历朝历代都好使的一招:做一个有过错的功臣。

大错不犯,犯了就可能没命,小错不断,显得不结党营私胸无大志。尉迟敬德打了李道宗而未受任何责罚,只是“严肃批评”了事,说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粗鲁无礼也是喜闻乐见的,再加上他跟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的关系都很僵,除了跟秦琼结为亲家占了辈分便宜之外,尉迟敬德在朝中根本就没朋友。

尉迟敬德“犯错保命”这一招,后来被程咬金学会了:他一直战斗到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身为外戚又屡建战功,官拜左领军大将军、持节都督幽、易、檀、平、燕、妫六州诸军事,爵封卢国公(原为宿国公),勋为上柱国(玄武门之变后封),作为一名武将,程咬金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了——他已经做了公主的公爹,赐姓封郡王是不可能的(同姓不婚)。

一旦皇帝拿不出官爵来加封,功臣的处境就很危险了,尤其是新君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程知道自己得像尉迟老黑学习了:在北征西突厥的时候,老程大捞了一笔,然后就被人告发、免职了。

程咬金一门三公(除了长子可以世袭宿国公,还有次子驸马程处亮为东阿县开国公。少子程处弼为广平郡开国公),根本就不差钱儿,他之所以跟部下私分怛笃城战利品,就是要给自己弄一个污点,让新君李治有机会给他一个处分。

李治将程咬金免职后觉得有点不够意思,又重新给他安排了工作,至于老程分了多少财宝,根本就没人问,更不会收缴——大唐家大业大,谁还会盯着程咬金口袋里的那点“小钱儿”?

程咬金自污求生,尉迟敬德却没那么容易过关,在贞观十三年二月,光禄大夫尉迟敬德即将担任鄜州都督,李世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人或言卿反,何也?”

此言一出,尉迟敬德就知道李世民还是对他心怀疑虑,脱衣服露伤疤痛哭流涕辩白,李世民表现上是表示了理解:“卿复服(你赶紧穿上衣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我跟你闹着玩儿呢,别生气)!”

趴在地上的尉迟敬德辞世心头肯定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有这么闹着玩儿的吗?唯一肯替我说情的“亲家”秦琼刚刚辞世,你就闹了这么一出,这不是要我老命吗?

想起秦琼,尉迟敬德豁然开朗:皇上选在秦琼辞世后说我有谋反之意,我何不学秦琼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秦琼早在武德五年前就已经受封上柱国、翼国公和数以千万计的金银布帛赏赐,李世民登基后,已经拿不出什么东西能让秦琼心动了。于是秦琼称病不出,就在家忙着哄孩子,朝廷该给秦琼的职分田、永业田、口分田一亩不少,俸禄和补贴以及随从的工资也都按时发放,秦琼每天捧着李渊赠送的金酒壶快活似神仙。

尉迟敬德有些鲁莽,但绝不是榆木脑袋,他几乎在一分钟之内就学会了秦琼的保命绝招儿:“末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程咬金在显庆元年远征大漠的时候,尉迟敬德就在家里吃点云母喝点小酒,身边美女无数,皇帝李治和朝中大佬也不找麻烦,大家相忘于朝堂,再也没了猜忌和纠葛。

从《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和《新唐书·列传第十四》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了尉迟敬德这保命两招有多管用,同时也能引发我们很多思考:如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长孙无忌、房玄龄、侯君集、张亮等人也能像尉迟敬德这样修炼保命绝招,他们的家族是不是也能保全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天宝年间?那时候朝廷重新核定并追加封赠的功臣,就不止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十几个人了吧?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啥重用尉迟敬德而疏远秦琼?李渊的一句话,让人脊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世民,秦琼,李渊,尉迟敬德,窦建德

    纵观历史各个朝代,都曾出现不少的英雄豪杰,有道是“乱世出英雄”,每逢乱世改朝换代之际,就会有一群人,从民间脱颖而出,凭借着出众的智谋和武略,搅动天下风云。在隋唐时期,就有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一代猛将,随乱世而起,为大唐江山的建设劳苦功高。自李世民上位之后,也极为善待这些功臣。不过,原本对于大唐来

  • 三鞭换两锏谁赢了?看隋唐史料才知道:秦琼耍花招欺负了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秦琼,秦王,唐朝,尉迟恭,秦叔宝,李世民,单雄信,尉迟敬德,黄易小说人物

    隋唐猛将谁第一?虚构的宇文成都、有其人无其事的李元霸等人被剔除后,隋唐十八条好汉就只剩下秦叔宝、尉迟敬德和单雄信三位了。所有的演义小说,都是以正史为依据进行的艺术加工,即使是神怪小说,其主角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比如《封神演义》中的商纣王、妲己、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西游记》里的唐太宗李世民、丞相

  • 唐朝正史中的九大猛将,尉迟敬德居首,秦琼为何只排第二或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李勣,李渊,程咬金

    《旧唐书》列传第十七记载的是唐朝开国两大名帅,也就是李靖和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第十八到第十九记载的是仅次于李靖李勣的九大名将,第二十记载的就是文官王珪、戴胄和岑文本了。李靖李勣在《新唐书》中的位置比较靠后,在列传第十八,而尉迟敬德、秦琼等猛将,则在列传第十四到第十五。我们把新旧两唐书综合起来

  • 在隋唐正史中,秦琼能打赢尉迟敬德,却可能打不赢自己的两个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秦琼,尉迟敬德,罗士信,李世民,程咬金,张须陀

    说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最为鼎盛的朝代都不为过,因为唐朝不仅人才济济,唐朝的太平盛世也是绝无仅有的,它还十分开放,接受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前来学习交流,这与清朝的闭关锁国不一样。这一点说明了唐朝是更加自信的,也是更加昌盛的,而唐朝能够如此繁荣,与唐朝皇帝的治理脱不开关系,和唐朝的文才武将也离不开关系。在唐

  • 秦琼、尉迟敬德和李元芳的官爵很有意思:三人相见,先给谁敬礼?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李元芳,尉迟敬德,李世民,李渊,狄仁杰

    狄仁杰身边的李元芳从千牛卫中郎将升任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检校”是加官,只享受正三品待遇,却并不能真正指挥调动千牛卫兵马。这就像尉迟敬德作为李世民的贴身护卫,看起来威风八面,但最后论功行赏,却很难获得晋升的机会。李元芳似乎是李唐宗亲,武则天不会封他为国公、县侯或子爵,尉迟敬德在唐高祖李渊执政期间,既不

  • 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名将,尉迟敬德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靖,突厥,李渊,唐太宗,国防政策,书法家,隋朝

    毫不夸张的说,唐太宗与尉迟敬德,那是超过手足之情的义气。然而尉迟敬德在天下安定之后,生活过得既非常滋润,又十分郁闷。结局是安享晚年。于高宗显庆三年,74岁高龄寿终正寝。朝廷下令罢朝三日,命京城中所有五品以上高官都去参加吊唁。为什么说尉迟敬德又过得很郁闷呢?因为自唐太宗登基之后不久,尉迟敬德就离开了军

  • 秦琼和三个小弟都在昭陵陪伴李世民,尉迟敬德的两个跟班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李世民,尉迟敬德,单雄信,王世充,李密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这句话评书中经常出现的话,用荀子的话来说,那就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单田芳先生在长篇评书《隋唐演义》中说过类似的话,我们翻看唐朝正史,就会发现此言非虚,仅以秦琼和尉迟敬德的三个小弟两个跟班为例,就能看出老话讲的“跟啥人学啥人”,果然是智慧的

  • 李世民庆幸:秦琼程咬金没来,他们来了尉迟敬德会不会被揍趴下?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世民,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李渊

    秦琼和程咬金可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绝对没有参加玄武门战斗,这是可以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找到确凿证据的。《旧唐书》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八,《新唐书》列传第四、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都明确记载了建成元吉把秦琼必杀名单头一名,也记载了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发生

  •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花甲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玄武门之变

    尉迟敬德比李世民大12岁,李世民却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但尉迟敬德却坚决拒绝。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忠心耿耿图片尉迟敬德对李世民的忠心是从归降那天开始的。起初,尉迟敬德是跟着刘武周和宋金刚混的。他作战勇猛,跟唐军交手时,不光多次击败唐军,还俘虏过唐军将领多名。李渊没有办法,只得派秦王李世民对付宋金刚和

  • 尉迟敬德:打铁打出锦绣江山的门神爷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王世充,李渊,窦建德,李勣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是打铁出身的铁汉,在李世民的创业史上出场虽晚,却后来居上。出身将门的他因为世道陵替,沦落为一名朔州铁匠,在乱世中艰难图存。他从参与平叛开始出道,之后追随刘武周起兵,小试牛刀后入了李世民的法眼。兵败后追随李世民,很快得到李世民的厚待,从此成为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