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药王孙思邈的秘方,能治腰痛背痛四肢关节痛,还可用于癌症骨转移

药王孙思邈的秘方,能治腰痛背痛四肢关节痛,还可用于癌症骨转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神希园 访问量:1222 更新时间:2024/1/17 11:08:14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备受肩颈腰背四肢关节疼痛的困扰,而且历代医家也一直在探寻这方面病症的奇效良方。虽然自医圣张仲景传下数百个经方以来,中医临床迈向了新台阶,但疾病一直在不断变化,古方也“不能尽愈诸病”,所以也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而在唐代,药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收录了几千个方子,大大丰富了中医临床的选方用药的范围。在《千金要方》里,有一个专治肩颈腰背四肢关节疼痛的奇效良方,自从方剂诞生后,备受后世医家推崇,它就是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出自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全方由“独活三两,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等15味中药组成。按照原著所说的煎服方法是,用水2000毫升,煮取药液600毫升,去掉药渣,分温三服。不过在现代临床运用时,全方的方药剂量需要调整,但其中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个是独活的剂量不能太小,太小了没有效果;第二个就是细辛的剂量要小,剂量大了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而且细辛需要先煎;第三,煎煮尽量浓煎取汁,只取头道药汁。

那么,这个独活寄生汤的配伍,究竟有什么奥秘呢?全方以独活、桑寄生为君药,其中独活起着疏散伏风、祛风除湿的作用,桑寄生起着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以防风、秦艽、细辛、肉桂为臣药,其中防风、秦艽主要起着祛风胜湿、舒筋通络的作用,细辛起着散风止痛的作用,肉桂起着补阳驱寒、通利血脉的作用;杜仲、牛膝、当归、地黄、芍药、川芎、人参、茯苓、甘草为佐药,其中杜仲、牛膝主要起着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当归、地黄、芍药、川芎主要起着补血活血的作用,人参、茯苓、甘草主要起着补气健脾、扶助正气的作用;以甘草为使药,是兼以为使,主要起着调和诸药的作用。

独活寄生汤的配伍,即可祛邪,又可扶正,标本兼治,对风寒湿等病邪都能拔除,对气血诸虚都能补益,尤其是对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或者痹症日久,或肝肾阴虚所致的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的顽固痹症,效果良好,诚如清代名医汪昂在《汤头歌诀》中所说,“冷风顽痹屈能伸”。综合来说,独活寄生汤主要起着“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作用,所以,对于虚证所致的腰背疼痛,肩颈疼痛,四肢关节疼痛,都有着良好的作用,但对于湿热实证却没啥作用。

对于独活寄生汤的用方思维,清代医家张秉成做了详细的诠释,他认为,独活寄生汤用熟地黄、牛膝、杜仲、桑寄生这几味中药来实现“补肝益肾,壮骨强筋”的作用;而所用当归、芍药、川芎这几味中药,主要起到“和营养血”的作用,这样用药是遵循了“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的用药规律;方中所用人参、茯苓、甘草这几味中药,主要发挥“益气扶脾”的作用,这样用药是遵循了“祛邪先补正,正旺邪自除”的用药规律。然而,素因肝肾阴虚,邪气必然乘虚而入,甚至深入腹地,因此用独活、细辛入肾经,主要是把潜伏的风邪给搜刮出去;肉桂心能够入肝肾血分,还能祛寒;秦艽和防风,是“风药卒徒”,勇往直前,还能“周行肌表”,更是起着“风能胜湿”的作用。

对于独活寄生汤中的独活一药,存在疑点,可能需要仔细研究。虽然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但是《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独活,是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也就是现代的羌活;而真正的独活,是伞形科植物重齿当归、毛当归。由于《神农本草经》中独活条目下,有一个“一名羌活”的记载,这个记载在《千金翼方》中依然保留了。那么问题来了,药王孙思邈的这个独活寄生汤中的独活究竟是现代的独活,还是现代的羌活呢?我们还得从中医文献的角度去考证。《千金要方》的“贼风”章节里,记载了羌活汤,而独活寄生汤却是在“偏风”章节里,由此可见,药王孙思邈时代,就已经将独活和羌活作为两个中药来使用了。而在《药性论》中对于独活和羌活的临床作用做了区分,从独活的“主中诸冷湿……手足挛痛、劳损”等临床用途来看,与独活寄生汤的功效主治颇为相似,因此,独活寄生汤所用的独活,应当是现代临床使用的独活。

现代临床上使用的独活,主要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无论是“颈项难舒,臀腿疼痛,两足痿痹”,还是“腰背酸重,四肢挛痿,肌黄作块”,独活都称“良剂”[1]。而在独活寄生汤中,原方剂量也是独活剂量最大,现代临床应用时,有不少医家将独活的剂量减小,却将桑寄生的药量加大,虽然也有可能在临床中收获一定的效果,但如果独活寄生汤弱化了独活的用量,那就与独活寄生汤的立方本意不符了。也有学者考证,独活临床用剂量为6~60g,独活寄生汤中独活的剂量约为41.4g,配伍桑寄生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增加祛风湿的作用[2]。

对于独活寄生汤的临床运用,仍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原方的将息法,按照《千金要方》的记载,服用独活寄生汤之后,还需要用蒴藋叶火燎或者炒热,铺在床上,让患者躺在上面,熨疼痛部位,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祛风湿、通经络,使疾病痊愈的快。这种将息法,现代临床基本不用。不过依然值得思考,如何替代,比如在民间,就用人将玻璃瓶里装满开水,密封后放在杯子里焐热,这样可以祛除寒气,而现代有电热毯,其实可以考虑作为服用独活寄生汤后的将息法。

独活寄生汤的组方有些特殊,可能很多人乍一看并没有发现独活寄生汤中其实包含四物汤的全方,和四君子汤的方根。因此,也有临床医家会根据男女有别,对独活寄生汤进行药量调整。如果是男性患者,可以调整方中人参、茯苓、甘草的剂量,如果没有人参,需要使用党参代替的话,还不如直接换成黄芪,临床疗效会更好。如果是女性患者,可以调整方中地黄、芍药、当归、川芎的剂量。

独活寄生汤中,还有一些中药的运用,在临床中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患者阴虚有热,方中地黄就用生地黄,如果是肾虚血亏,方中地黄就用熟地黄。疾病主要以四肢为主,方中的肉桂就换成桂枝,如果病变在腰部以下,还是保留肉桂。另外,方中的当归、川芎、牛膝、桂心等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果是病轻日浅,重在活血行血,重用当归、川芎,如果是病重日久,重在活血化瘀,可酌加桃仁、红花。如果疼痛剧烈,可以酌情加入川乌、白花蛇;如果寒邪偏盛,可以酌加干姜、附子;湿邪偏盛,去地黄,加苍术、薏苡仁;如果风邪偏盛,可增加防风和秦艽的剂量;如果正气不虚或者不甚虚弱,可以去掉人参和地黄。

独活寄生汤在现代的临床运用极其广泛,由于临床疗效良好,因此备受医家推崇。而且,现代药理学对独活寄生汤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药理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凋亡、促再生、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癌症骨转移等疾病[3]。通过独活寄生汤及其拆方药物的药理研究发现,可通过调节机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相关通路以发挥抗炎、解热镇痛、抑制软骨破坏、增加成骨细胞存活率、调节免疫、促进造血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折术后,膝骨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病[4]。

对于独活寄生汤的临床运用来说,一般多用在关节炎、腰腿痛等病证中,也有医者将它应用到腹泻、痞满、咳喘、化疗药物致神经炎及妇科的崩漏等方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5]。不过,独活寄生汤的确对于腰腿肩颈四肢关节疼痛的病症具有良好作用,比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恢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骨折延迟愈合,腰椎管狭窄症,强直性脊柱炎,布氏杆菌腰痛,肱骨头坏死,腰肌劳损,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病症;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肛提肌综合征,产后腰痛等疾病[6]。对于药王孙思邈秘传的独活寄生汤来说,不仅对于肩颈腰背四肢关节疼痛疗效很好,而且它在抗肿瘤方面也是大有可为,尤其是在癌症骨转移领域的应用,更是值得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曹雯,李崇超.独活的本草考证及常用药对[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1):127-130.

[2]田卫卫,邸莎,丁齐又.独活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J].吉林中医药,2020,40(4):530-532.

[3]张超,姚金彤,马莹莹,等.独活寄生汤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5):141-144.

[4]阿古达木,陈薇薇,徐杉,等.独活寄生汤临床运用及药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0):163-167.

[5]王洪涛.独活寄生汤的杂病治验举隅[J].环球中医药,2015,8(9):1117-1118.

[6]夏文辉.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现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1):2036-2038.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更多文章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讣告

    历史解密编辑:能源之芯标签:外科,中西医,甲状腺,一个中医世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2023年3月2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讣告: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首席专家李乃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1日在京逝世,享年82岁。李乃卿教授1940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1964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

  • 100岁的孙思邈大限将至,赤脚医生把脉后:恭喜恭喜!您怀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乖史论标签:神医,药王,郎中,孙思邈,孙夫人,医学家,大限将至

    药王孙思邈刚过完100岁生日,就得了怪病,连他自己也治不好这病。一位游方郎中拍着胸脯说:“我治疗这个病,小菜一碟!”孙思邈半信半疑地让郎中把脉,郎中竟诊断道:“孙先生,您有喜了!”孙思邈精通医术,一辈子救死扶伤,被百姓亲切地称为“药王”。而他自己也非常擅长养生,活到100岁,眼不花,耳不聋,连一场小

  • 孙思邈在山中采药,一群人抬着一口时不时滴着血的棺材,哭哭啼啼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进欢喜标签:太医,棺材,皇上,太监,孙十常,李世民,孙思邈,医学家

    一次,孙思邈进宫给未出嫁的小公主治病。只见他眉头紧锁,一句“公主怀有死胎,必须尽快产出,否则凶多吉少”惹得李世民勃然大怒!“大胆庸医,一派胡言,拖出去斩首示众”!士兵听令立刻涌入大殿!原来小公主近日身体抱恙,呕吐腹胀,行动不便,肚子也大了一圈。太医一个个进入公主寝殿,药一副一副开,公主一碗一碗地喝,

  • 孙思邈常做的仙人揉腹法,每天三次坚持一个月,效果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武术之家标签:孙思邈,按摩,肚脐,脏腑,耻骨

    揉腹其实在唐代就已有,据记载,孙思邈常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腹部里有五脏六腑,有肝、脾、胃、大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以促进气血运化、充实脏腑、调节阴阳,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坚持揉腹可以迅速消除积存在腹

  • 一位老翁向神医孙思邈求医,他诊脉后询问:老人家,您不是人吧!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神医,中医,屠苏,诊脉,孙思邈,医学家,泾河龙王

    一次,有位白发老翁向孙思邈求医,孙思邈为他诊脉时吃了一惊,老翁根本不是常人的浮、沉、迟、数等脉象,于是问道:老人家,您不是人吧!01 孙思邈治疗瘟疫孙思邈出生在隋末,从小体弱多病,为此他拜师学医,学成后,四处行医,悬壶济世。有一年临近年关,常州城流行瘟疫,先是孩子们高烧咳嗽,接着大人也病倒了,服药不

  • 石雕孙思邈的介绍及图集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泉州凯岩石业有限公司标签:石雕,高尚,道家,道士,孙思邈,唐高宗,医学家,千金药方

    石雕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从小聪明过人,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石雕孙思邈-凯岩石业石雕孙思邈-凯岩石业石雕孙思邈-凯岩石业石雕孙思邈-凯岩石业石雕孙思

  • 百草益寿:孙思邈曾说:此穴无所不治,养肺调心,百病难藏!

    历史解密编辑:百草益寿之声标签:孙十常,艾灸,膏肓,膀胱经,穴位,针刺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其寿命超过百岁,是著名的百岁医者,而他曾经在著作《千金药方》之中,曾经这样记载一个穴位:“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今天,小声就分享这个[无所不治]的穴位——膏肓穴。[膏肓]这两个字听着挺吓人,其实这还有一

  • 孙思邈给李世民治病说:“病我可以治,但要给我你的江山社稷!”

    历史解密编辑:赵林云教授标签:秦王,李渊,杨坚,李世民,孙十常,唐高祖,孙思邈,医学家

    一日,李世民病重,请当时的名医孙思邈前去军营诊治。孙思邈把了脉,对李世民说:“病我可以治,但要给我你的江山社稷!”看孙思邈如此气焰嚣张,李世民整个人气得颤抖,忍不住想要破口大骂,却突然两眼一黑,口吐黑血并晕了过去。此时的李世民才20岁,他奉父亲唐高祖李渊之命讨伐天水。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满怀信心,发

  • 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铜川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中国,养生,名医,铜川,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一个中医世家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铜川开幕。张创 摄人民网西安5月27日电(记者李志强)5月26日上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铜川开幕。本届中医药文化节以“大医精诚 守正创新 开放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嘉

  • 中国孙思邈中医药国际论坛暨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推介会隆重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网陕西标签:杜仲,孙思邈,中医药,陕西省,中药材

    5月26日,陕西省铜川市药王山喜迎中医药盛会。隆重举办了中国孙思邈中医药国际论坛,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倾力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当天下午召开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及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推介会。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峰讲述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