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思邈:我不是药神

孙思邈:我不是药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 访问量:3391 更新时间:2024/1/17 11:08:42

682年3月29日,孙思邈在王屋山辞世,其实,在这之前的许多年,他就已经远离长安,遁入江湖。

被当世称为“药王”的孙思邈,是个颇具神话色彩的人物,据说晚年在王屋山附近行医,他遇见一户人家送殡,见到棺材中滴落的血色不对,就拦下队伍,开始医治棺材中的“死人”,难产的孕妇因此被救“活”。在今天的王屋山大店河畔,有个地方叫截板沟,相传就是当年孙思邈拦截棺材板的地方。

后来宋徽宗到王屋山求仙访道,特意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来彰显这位前代名医的神秒和灵验。凭借着医学成就名传百代,上古有神农,春秋有扁鹊,汉代有张仲景,唐朝有孙思邈。不过,这个被世人奉若神明一般的医生,并不是只会看病而已。

▲孙思邈晚年隐居的王屋山

那么,除了治病救人,孙思邈还有哪些斜杠技能和神奇人生呢?

他是唐代口述史的第一人。

孙思邈生年不详,关于他的年岁,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最小的是101岁,最多的高达168岁,但无论那种说法,孙思邈都在百岁以上,是十足的长寿老人。唐太宗见到孙思邈时惊讶地说到,没想到羡门和广成这样传说中的高寿人物,居然真的存在。历经了北周和隋唐三个朝代,孙思邈成了历史的活化石。贞观初年,魏徵主持修史,为避免遗漏掉重要的历史事件,就多次寻访孙思邈,而孙思邈口述前朝故事,让人宛如亲眼所见。

他还是个书法名家。

在南宋孝宗收录的唐人书法,汇成的《淳熙秘阁续帖》十卷中,保留了仅存的孙思邈书法作品。同时被收录的,还有魏晋名家钟繇王羲之和唐代的颜真卿等人,能与这些书法名家的作品并列,说明孙思邈书法水平足够高超。孙思邈在他的名著《千金方》中说过,“欲为大医”,也就是想在医学上获得杰出的成就,就必须要有通达的视野和学识,他在书法上的深厚造诣,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千金方》

他更是世俗追捧的明星。

孙思邈幼年时,就曾见过北周的柱国将军独孤信,独孤信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开国元勋,见了年幼的孙思邈,竟然感慨道,这孩子有圣人的品质,但是格局太大,只怕不会为朝廷所用。再后来,北周皇帝征他做官,不去。隋文帝征他做官,不去。唐太宗征他做官,不去。唐高宗征他做官,还是不去。除了朝廷的眷顾,孙思邈也受到文人名士们的推崇,唐高宗不愿孙思邈遁隐山林,就把他安置在邑司(唐代管理公主事务的机构)居住。在这里,很多知名的文人,都慕名前来求教,有的还拜孙思邈为师,这里面就包括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孙思邈雕像

凭借斜杠技能和神奇人生,孙思邈的地位被不断推高,成了人们口中的药王,成了疗疾必愈的神一般的人物。

但真实的孙思邈,终究不是可以药到病除的药神,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孙思邈并不主张用药。

有次卢照邻问孙思邈,名医到底是如何治病的?孙思邈告诉他,人拥有的四肢和五脏,就像是四季和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讲究的都是调和平衡。只有这些元素失去平衡的时候,医生才会拿起药物和针剂去治疗。孙思邈还强调,如果一个只看了三年药方的医生,就夸口可以治疗所有病症,是绝对不可取的。毕竟天底下有着太多的疑难杂症,至今根本无从下手,盲目用药,只会带来无穷无尽的负作用。

二是孙思邈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孙思邈早年体弱多病,立志学医,当时天下分裂,连年战乱,孙思邈所在的村子,每年都有狂犬病流行,受感染者常常会向孙思邈求救。由于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处理,孙思邈没能救活他们。如果说无法治疗狂犬病,是孙思邈年少时的医学水平有限,那面对石药服用者的束手无策,则说明了即便是一代药神,也有着他医疗水平的上限。石药属于矿物类药物,在魏晋到唐代,很受到上层社会的偏好,服用的目的,大多是长生和壮阳一类不靠谱的想法。贞观初年,梓州刺史李文博不理政务,一心壮阳,石药吃多了,就得了糖尿病,病情紧张时,孙思邈就为李文博调制枸杞汤救急,但也只能惋惜的说一句,根本无法痊愈。没过多久,李文博就发病死掉。

在疯狂的作死面前,就算是药神也束手无策,更何况,孙思邈并非神仙。有个故事说孙思邈治病救人,本来具备了成仙的资格,但是因为《千金方》中记载了水蛭、蝼蛄可以入药,也算伤及生灵,所以天帝想了一下,最终没有批准孙思邈飞升。成仙的故事,是后人对孙思邈不断进行光环加持后产生的效果,在巨大的光晕之下,人的真实形象和想法,会变得模糊不清(详见规律1-“层累说”:古史传播与信息处理)。把自己看得最清楚的,倒是孙思邈自己,撰写《千金方》时,他提到年轻时学医不精,亲朋邻里得了急病,自己就在小山似的医书中翻来翻去,却怎么也翻不出一副救人的方子,等到翻出方子,却发现为时已晚。从那以后,孙思邈立志学医,一生所求,由此而定。

孙思邈写书时,已经功成名就,他也可以为自己做些适当的隐晦,但是他没有。在他自己的眼里,他不是药神,他仍是那个百余年前在医书中汲汲翻检,一心想要救人的病弱少年。

历代评价:

1、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

——独孤信

2、唐孙真人,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

——《历代名医图赞》

3、用意之奇,用药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

——清代医学家徐大椿

4、山中草木皆为药,壶里乾坤非世间。货药坪上留圣迹,云外殷勤嘱后贤。

——元代道教清虚大师宋德方

编辑说明

文字 /李曳白

排版 / 翠微

封面 / 翠微

更多文章

  • 药王孙思邈的秘方,能治腰痛背痛四肢关节痛,还可用于癌症骨转移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当归,牛膝,秦艽,杜仲,独活,腰痛,癌症,孙思邈,骨转移,下背痛,医学家,老中医,四肢关节痛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备受肩颈腰背四肢关节疼痛的困扰,而且历代医家也一直在探寻这方面病症的奇效良方。虽然自医圣张仲景传下数百个经方以来,中医临床迈向了新台阶,但疾病一直在不断变化,古方也“不能尽愈诸病”,所以也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而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收录了几千个方子,大大丰富了中医临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讣告

    历史解密编辑:能源之芯标签:外科,中西医,甲状腺,一个中医世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2023年3月2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讣告: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首席专家李乃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1日在京逝世,享年82岁。李乃卿教授1940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1964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

  • 100岁的孙思邈大限将至,赤脚医生把脉后:恭喜恭喜!您怀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乖史论标签:神医,药王,郎中,孙思邈,孙夫人,医学家,大限将至

    药王孙思邈刚过完100岁生日,就得了怪病,连他自己也治不好这病。一位游方郎中拍着胸脯说:“我治疗这个病,小菜一碟!”孙思邈半信半疑地让郎中把脉,郎中竟诊断道:“孙先生,您有喜了!”孙思邈精通医术,一辈子救死扶伤,被百姓亲切地称为“药王”。而他自己也非常擅长养生,活到100岁,眼不花,耳不聋,连一场小

  • 孙思邈在山中采药,一群人抬着一口时不时滴着血的棺材,哭哭啼啼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进欢喜标签:太医,棺材,皇上,太监,孙十常,李世民,孙思邈,医学家

    一次,孙思邈进宫给未出嫁的小公主治病。只见他眉头紧锁,一句“公主怀有死胎,必须尽快产出,否则凶多吉少”惹得李世民勃然大怒!“大胆庸医,一派胡言,拖出去斩首示众”!士兵听令立刻涌入大殿!原来小公主近日身体抱恙,呕吐腹胀,行动不便,肚子也大了一圈。太医一个个进入公主寝殿,药一副一副开,公主一碗一碗地喝,

  • 孙思邈常做的仙人揉腹法,每天三次坚持一个月,效果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武术之家标签:孙思邈,按摩,肚脐,脏腑,耻骨

    揉腹其实在唐代就已有,据记载,孙思邈常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腹部里有五脏六腑,有肝、脾、胃、大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以促进气血运化、充实脏腑、调节阴阳,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坚持揉腹可以迅速消除积存在腹

  • 一位老翁向神医孙思邈求医,他诊脉后询问:老人家,您不是人吧!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神医,中医,屠苏,诊脉,孙思邈,医学家,泾河龙王

    一次,有位白发老翁向孙思邈求医,孙思邈为他诊脉时吃了一惊,老翁根本不是常人的浮、沉、迟、数等脉象,于是问道:老人家,您不是人吧!01 孙思邈治疗瘟疫孙思邈出生在隋末,从小体弱多病,为此他拜师学医,学成后,四处行医,悬壶济世。有一年临近年关,常州城流行瘟疫,先是孩子们高烧咳嗽,接着大人也病倒了,服药不

  • 石雕孙思邈的介绍及图集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泉州凯岩石业有限公司标签:石雕,高尚,道家,道士,孙思邈,唐高宗,医学家,千金药方

    石雕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从小聪明过人,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石雕孙思邈-凯岩石业石雕孙思邈-凯岩石业石雕孙思邈-凯岩石业石雕孙思邈-凯岩石业石雕孙思

  • 百草益寿:孙思邈曾说:此穴无所不治,养肺调心,百病难藏!

    历史解密编辑:百草益寿之声标签:孙十常,艾灸,膏肓,膀胱经,穴位,针刺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其寿命超过百岁,是著名的百岁医者,而他曾经在著作《千金药方》之中,曾经这样记载一个穴位:“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今天,小声就分享这个[无所不治]的穴位——膏肓穴。[膏肓]这两个字听着挺吓人,其实这还有一

  • 孙思邈给李世民治病说:“病我可以治,但要给我你的江山社稷!”

    历史解密编辑:赵林云教授标签:秦王,李渊,杨坚,李世民,孙十常,唐高祖,孙思邈,医学家

    一日,李世民病重,请当时的名医孙思邈前去军营诊治。孙思邈把了脉,对李世民说:“病我可以治,但要给我你的江山社稷!”看孙思邈如此气焰嚣张,李世民整个人气得颤抖,忍不住想要破口大骂,却突然两眼一黑,口吐黑血并晕了过去。此时的李世民才20岁,他奉父亲唐高祖李渊之命讨伐天水。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满怀信心,发

  • 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铜川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中国,养生,名医,铜川,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一个中医世家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铜川开幕。张创 摄人民网西安5月27日电(记者李志强)5月26日上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铜川开幕。本届中医药文化节以“大医精诚 守正创新 开放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