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思邈活了141岁,你若能看懂他的奇怪理论,也能获益匪浅

孙思邈活了141岁,你若能看懂他的奇怪理论,也能获益匪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汉江忆史 访问量:4015 更新时间:2024/1/24 12:28:17

古代的达官贵人都想要追求长生不老,以此一辈子来享受这些荣华富贵。但现代医学科技告诉我们,人的寿命是有限的,长生不老是不存在的,不过长命百岁倒是可以实现。

如今我国平均寿命是七十七岁,只要活过这个岁数都可以称为长寿了,在某些山区还有很多百岁老人,他们更是“寿星”的典范。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很多人疾病缠身。

虽然他们高龄但却并不健康,所以当今人们将健康地活到百岁作为人生的目标。因此很多人开始了养生,并且对老中医情有独钟。孙思邈就是养生中医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思邈一生活到了141岁,这在古代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的情况下,属于独树一帜的那类了。他如此高龄其实也跟自己的养生之道有很大的关系,只要你看懂了他的理论,自然会有所领悟。

药王的诞生

孙思邈一生跨越了三个朝代,分别是南北朝、隋朝和唐朝。他致力于医学上的造诣,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由此也能静下心来专注于医学药典的编纂,为后世带来了医学巨著《千金方》。

他从小就天资聪颖,学知识非常的快,七岁那年就能背诵千字的文章了。但是他小时候体弱多病,三天两头的要请医生上门看病,家里人为了给他治病几乎散尽家财。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孙思邈决定学医。也许是天赋使然,他对医学的领悟能力很强,十八岁那年就可以给近邻们治疗一些感冒发烧类简单的疾病了。

二十多那年,孙思邈对老子庄子的学说深有感悟,特别是道家的典籍等,他也开始挂牌营生给乡亲们看病开药。附近的人们都称他为“圣童”。

杨坚执掌朝政的时候,曾多次邀请他入朝为官,但孙思邈觉得做官太过于圆滑世故,而且没有自由,便拒绝了。

后来朝代更迭的动荡时期,孙思邈跑到太白山去隐居,潜心的研究医学。他白天去山里采药,晚上钻研治病方案,将《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古代医术放在手边时刻研读。

同时他还热衷于收集民间的药方,时常给附近的村民们治病,为自己积累了很多的临床经验。就这样,耗尽他半生心血的两部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诞生了。

这两部医学药典合称为《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赞为“人类至宝”。孙思邈也在编写医药典籍的过程中悟出了很多养生的道理。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之后曾征召他入宫,当时七十多岁高龄的他看起来鹤发童颜,步态轻盈犹如少年一般,气色也跟壮年无异。他有这般神态都跟平时养生有很大的关系。

长寿秘诀

相传孙思邈活了141岁,如此长寿之人,别说在古代,就是放到当今社会也让人叹为观止。所以孙思邈的长寿秘诀一直为人所推崇,而他之所以能如此长寿,都是平时注重养生有关。

他在两部医学著作当中阐述了自己的养生方法,里面包含了养生的理论与具体操作,《翼方》是《要方》的补充,向人们展示了他看似奇怪但却很有道理的养生理论,看懂的人绝对受益匪浅。

孙思邈将自己的理论称为“养性”,而不是“养生”,全文一共分为八个小节,除了阐述养性的重要性和好处之外,其他的就是不同的养性方法,比如道林养性、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和服食法等。

孙思邈觉得养性是第一位,其他的方法都是辅助,再配以运动、饮食和药物调理的方式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这就是他理论的概括。

其他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多运动、清淡饮食、营养补充等。现代许多年轻人都将这些作为养生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孙思邈觉得这并非主要的,最重要是要懂得修身养性。

那么何为养性呢?孙思邈能够长寿,其实跟他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他说::“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皆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

一切养性都由内而外的,人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为善、从心向善,这样百病自然会绕着走,祸乱也作不到自身。他本人一生都淡泊名利,对任何事情都保持着祥和的心态。

这种乐观、自在的态度就是孙思邈养性的根本所在,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德行的话,会终日活着内疚、惶恐不安之中,就算给他服用琼浆玉液,也达不到长寿的目的。

所以在孙思邈的“养性”理论上,首当其冲地提出了心境和态度的重要。只有保持一颗平淡的心,才能遇事而不骄不躁,这样就能从身心出发去潜修自己的心性,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具体方法

孙思邈养性八小节当中第一章说养性,剩下的七章都是说具体实施的办法。所谓“道林养性”说的是“十二少”和“十二多”,要做到前者,而除掉后者就能荣节有度,气血畅通。

这个意思是要做到少思、少欲、少语、少笑、少怒等,要除掉多想、多语和多怒,十二少和十二多基本是相反的。

现代医学实验表明,孙思邈的理论是有科学依据的,平和的心态确实有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等功效。

其他辅助的养生方式比如“居处法”,就是告诉人们生活作息要规律;“按摩法”就是经常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服食法”即要服用一些滋补的药物来调理身体等。

孙思邈为了被人便于理解他的养性之道,还做了个很形象的比喻。他将“灯用小炷”来打比方,如果一盏灯用的是细灯芯,那么燃烧得就久一点;如果用粗灯芯,就燃烧得快一点。

人就像那个灯芯,懂得适时地给自己减负的话,那么就能延长生命;如果总是给自己太多压力,自然能量就消耗得快。

孙思邈认为人是身心合一的,要达到健康长寿就不能把两者分开来看。不能只滋养了身体却荒废了心灵,或者只滋养心灵而虐待身躯,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无论损害哪一种都无法做到长寿。

所以各位已经或者准备养生的人切忌要懂得身与心要共同滋养的道理,放宽心态、乐观处事,生活上注重质量,疾病自然会绕道走。

更多文章

  • 孙思邈止痛方:上治颈椎,中治腰椎,下治风湿关节痛化解全身疼痛

    历史解密编辑:知心学姐说健康标签:风湿,关节痛,风寒湿,孙思邈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今天来讲一个药王孙思邈所创的经典方子,如今也有中成药,可以祛风湿,补气血,止痹痛,治疗颈椎病,关节炎,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老寒腿等各种疾病。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有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以及关节炎等各种疾病,经常感觉脖子疼,腰背部疼痛,双腿发软或者麻木疼痛,膝关节也肿痛

  • 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陕西铜川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网陕西标签:中国,孙思邈,铜川市,陕西省,养生保健,中医药文化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5月26日上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铜川市人民政府等承办的“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陕西省铜川市药王山文化广场开幕。本届中医药文化节以“大医精诚 守正创新 开放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资源,汇聚展示国内外中医药文化发展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交流合作,加快

  • 孙思邈说:重灸此穴,没有治不好的顽疾!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天地标签:孙思邈,艾灸,穴位,膏肓,大椎穴,刮痧

    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女人花为女性量身定制,精致生活方式,经典情感剖析!当形容一个人病无可治时,人们常会使用“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实是人体上一对重要的穴位。这个穴位到底是什么呢?大家都听过,但是都没用过!药王孙思邈后

  • “药王”孙思邈,他有一些奇怪的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孙十常,药王,房中术,备急千金要方,成仙

    孙思邈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也是民间所称的“药王”,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崇拜和祭祀。 在 孙思邈死后不久, 就被人们神化说是得道成仙了。 《大唐新语》 便有这方面的记载,说孙思邈死后 “月余颜色不变, 举尸入棺,如空焉, 时人疑其尸解矣”。 孙思邈 仅仅在唐代,孙思邈就被人们附会上了各种传说。 《酉阳

  • 这个中医古方不简单,孙思邈称它为“还魂汤”!

    历史解密编辑:张胜兵中医标签:甘草,当归,桂枝,咳喘,古方,麻黄汤,孙思邈,还魂汤,医学家,老中医

    还魂汤,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将人从重症昏迷中唤醒的汤药。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灵丹妙药,而非现实存在的中药方剂。但实际上,它不仅是真实的药方,这个名字还是出自药王孙思邈所著中医学经典著作《千金要方》。我用这个方子治好了很多人的病,接下来要讲的就是其中一个肺间质纤维化合并类风湿

  • 药王孙思邈真人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孙十常,长孙皇后,李世民,张仲景,千金方,孙真人

    药王孙思邈真人,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对传统中医学、中药学、养生学、道家文化等均有特殊贡献,人们对他有“药王”、“医圣”、“医神”、“真人”等各种美誉。唐太宗曾经称赞他“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封他为“妙应

  • 炎黄国医传奇:药王孙思邈的传奇(二)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孙思邈,卢照邻,医学家,备急千金要方,炎黄国医传奇

    药王孙思邈,在医学上是个难得一见的人物。他的学问非常渊博,对医药造诣很深。孙氏自幼聪颖洞达,敏慧强记,7岁能够日诵千言,人称圣童。孙氏博学多闻,涉猎群书,20岁博通经史百家之说,善谈道学,兼好释典。因他少时体弱多病,常请医生诊治,以致耗尽家资,所以从青年时代他就立志以医为业,为民除病,并刻苦研习岐黄

  • 孙思邈:我不是药神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药神,孙十常,千金方,张仲景,李世民,卢照邻,孙思邈,医学家

    682年3月29日,孙思邈在王屋山辞世,其实,在这之前的许多年,他就已经远离长安,遁入江湖。被当世称为“药王”的孙思邈,是个颇具神话色彩的人物,据说晚年在王屋山附近行医,他遇见一户人家送殡,见到棺材中滴落的血色不对,就拦下队伍,开始医治棺材中的“死人”,难产的孕妇因此被救“活”。在今天的王屋山大店河

  • 药王孙思邈的秘方,能治腰痛背痛四肢关节痛,还可用于癌症骨转移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当归,牛膝,秦艽,杜仲,独活,腰痛,癌症,孙思邈,骨转移,下背痛,医学家,老中医,四肢关节痛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备受肩颈腰背四肢关节疼痛的困扰,而且历代医家也一直在探寻这方面病症的奇效良方。虽然自医圣张仲景传下数百个经方以来,中医临床迈向了新台阶,但疾病一直在不断变化,古方也“不能尽愈诸病”,所以也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而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收录了几千个方子,大大丰富了中医临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讣告

    历史解密编辑:能源之芯标签:外科,中西医,甲状腺,一个中医世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2023年3月2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讣告: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首席专家李乃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1日在京逝世,享年82岁。李乃卿教授1940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1964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