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广东人张九龄开辟的这条要道,使原本落后的广东在明代追上了中原

广东人张九龄开辟的这条要道,使原本落后的广东在明代追上了中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611 更新时间:2024/1/20 4:03:50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德才兼备,秉公守则,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年幼时即聪敏,十三岁以书拜谒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赞其“神童”、“必能致远”。青年时在乡学教学有方,并严格乡学的规章,平日总是衣冠整齐,做事一丝不苟。

他进士及第,其风度文章为当世之楷模,时人誉为“九龄风度”或“曲江风度”。其风度不仅在于为人“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旧唐书》)的才华与仪表,更在于其心系百姓、正义敢言的品格和节操。唐玄宗朝政时,看到张九龄总是“风威秀整”、直言进谏,以致后来每当有人向他举荐人才时,他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新唐书》)

开元元年,担任左拾遗的张九龄就上书宰相姚崇,提出了“远谄躁、进纯厚”的用人重德的原则,坚持任官以“德望”为先,反对结党营私、假权于人、卖官鬻爵等不正风气。他说:“亲人之任,宜得其贤;用才之道,宜重其远”。姚崇复书嘉纳其言,“罢冗职、修制度、择百官、各当其材”。在吏部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时候,张九龄经常被邀参加对考生等级的评定工作,由于他公平允当,取舍认真,得到朝廷内外的好评。

开元四年,张九龄上书唐玄宗请行郊祀之礼敬天,又言:“乖政之气,发为水旱;天道虽远,其应甚迩。昔东海枉杀孝妇,天旱久之……”上书指出:若失德失政,上天就会显示灾异以警告,如表现为水旱灾害等;天道至高,但其报应的却很近。过去东海错杀了孝妇,以致天旱很久。一个官吏不明察,一个人受冤而死,天还要昭明她的冤屈。而县令刺史是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应该是亲近百姓的人。若所用非人,那水旱灾祸之由来,岂只是因冤枉一妇人而起呢?他深知地方官接近黎民百姓,贤能与否对民众关系至大,提出“在官当先为国,理人各扬其职,不当冒荣干进,苟利其身,浇俗不可不革,淳风不可不长……必若县得良宰,万户息肩;州有贤牧,千里解带。仁政不遥,行之则是。”

宰相张说很欣赏张九龄的文章,称他文才出众,其文“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提拔他为中书舍人内供奉,后至中书舍人。但张九龄对张说从不随声附和,秉公持正,对其一些断然行事多有劝说。如张说奉旨筹备封泰山盛典,因封禅之后有进阶行赏之事,他在随行人员中多安排其所亲近之人,令张九龄草拟诏书时,张九龄立即劝谏:“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提醒张说要选那些“清流高品”之人,提出在诏命未正式公布之前更改还来得及。张说没有听从,事后果然招致怨声一片,因授爵不公而被罢相贬官。

开元十七年千秋节(唐玄宗生辰庆典),大臣们有的进献奇珍异宝,更多的按当时风尚皆以宝镜进献。惟张九龄进《千秋金镜录》五卷,具陈前古兴衰经验及教训,希望皇帝以人为鉴,洞察吉凶,指出:“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其“彰善惩恶,见义不回”的“曲江风度”。该书引经据典,内容包括敬天、亲贤、远佞、勤民、修身等十章,以古论今讲时弊所在,并指出如何改变应对。言“明镜所以鉴形者也,有妍蚩刚见之于外;往事所以鉴心者也,有善恶则省之于内”,提出人们往往重视借鉴明镜,不重视借鉴历史,人应以史为鉴,来检查、反省自己,以存善去恶,成为至人。唐玄宗对此予以颁诏嘉奖。

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任职宰相,倡导仁政,推行教化。他在奉和唐玄宗的诗中说:“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兴化俟群辟,择贤守列藩。”在为国家起草的诏书中说:“言念苍生,必必遍于天下”“以诚告示,其或知归。何必用威然后致理?先务仁恕宁不怀之?”他深明教化的特殊社会功能,说“道者众妙之门,而心者万事之统”。他提倡少用刑狱,认真依法办案,不徇私心,说“狱讼所寄,人命是悬……自今以后,天下系囚等,应申覆知证。在远而就中稍重者,不得过十日,次不得过五日;其余轻科量宜决遣,不得因此复加楚毒。”其“累历刑狱之司,无所不察”,又能面决是非,口成案牍,均得其平。设置十道采访使,掌监察州、县官吏,举善惩恶,广开言路。

他关注民生,保民育人,重视农桑,反对黩武,“相其物,土之宜,务以耕桑之本”“今甘泽以时,农桑为重……”为国家起草《籍田制》,从皇帝至朝廷百官都要在春耕季节参加藉田劳动,以“重农桑,轻赋税”。他自己亲自兼任河南开稻田使,在中原地区推广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大兴农田水利。主持开凿了大庾岭新路,沟通了南北交通且造福后人。因大力发展农业,唐朝在开元末和天宝初,国家财力和百姓福祉达到了开国以来的高峰。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米一石价值不到两百文钱,布帛价格也很低廉,海内安富。

张九龄有着鉴人之识,善于识别忠奸,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李林甫不学无术,却又妒贤嫉能,擅于阿谀奉承,欺上瞒下,陷害好人,时人谓之“口蜜腹剑”。李林甫欲任宰相,张九龄上书反对:“宰相系国家安危,李林甫非社稷之臣,像他这样寡德少才之人当宰相,我担心今后国家会因此而遭殃。”后来李林甫果然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多次击败契丹,唐玄宗要封他为相,张九龄谏阻:“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以官赏功,终有无官可赏之日。”唐玄宗采纳了其意见。张九龄反对轻授名器,主张官以任能,爵以赏功,财物以奖劳绩,丝毫不能混淆,要严格坚持用人标准。

安禄山以范阳偏校之职入朝奏事,骄横之声溢于言表,张九龄见后对侍中裴光庭说:“此人将来一定会祸乱幽州。”并劝谏唐玄宗加以提防,后来果然安史乱起。奸相杨国忠专权误国,奢侈无度,起用奸佞之人,他们“以奸媚之法结识朝士,每至伏日,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避暑”,朝中文武多争相趋附,“惟张九龄不受此惠”。张九龄曾对人说去投靠杨国忠的人,不仅祸国,也必害己,其实离祸不远了。果然,后来由于安史之乱,杨国忠被士兵杀死,凡是依附他的人都受到了牵连,身败名裂者不计其数。

张九龄在《上封事书》指出选官重德的重要性:“此皆兴衰之大端焉”。认为凡是轻薄失节的人,无论有才与否,一概加以抑制。强调只要是“贤能”,有“声实”,就可以越级提拔。在“开元之治”中,他推荐任用的贤才有:严挺之、王维孟浩然、袁仁敬、皇甫冉、卢象、包融、李泌、周子谅等,这些人都是称善一时的人物,他们皆以道义相交,光明正大,始终不渝。如王维在《献始兴公》诗中称赞张九龄:“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称他身为宰相,用人唯贤,不结党营私,对于国家的官爵,不徇私出卖;其所作所为无不以国家利益为重,无不为百姓着想。《新唐书》称其“议论必极言得失,所推引皆正人。”他多次上书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种种劣迹,遭其排挤和诽谤,被贬为荆州长史。

在荆州,他写了《感遇十二首》,诗中有:“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称赞兰桂的芳洁品质、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其美好完全出于自然天性,而并非为了求得人们的赏识,表达了自己坚守正道、不与奸佞同流合污的决心。他还写道:“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他谪居之地正是橘之产区,于是借丹橘喻己贞操,丹橘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难道是因为那里地气和暖?而是因其自有凌寒傲霜的本性!后人赞他“清节不染于浊流”。他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古流传,道出了天下人们共同的心声,在海天辽阔的背景中,明月下人们彼此思念祝福、天涯共相望,一个“共此时”展现出一种高远深融的气象,体现出盛唐一代贤相坦荡博大的胸怀。

更多文章

  • 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为啥唐玄宗要把他当作为官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宰相,张九龄,唐玄宗,安禄山,书法家,开元盛世,女皇武则天,中国传统音乐

    唐朝开元期间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到达了三百年统治期间的最高峰,引领着整个东亚的时代潮流。而宰相张九龄在那个时代,更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奇男子,唐玄宗李隆基平日里也特别看重张九龄,但最终张九龄还是被唐玄宗给贬出京城。只因为张九龄天天和他过不去,但每次官员推荐人才时,总要问此人和张九龄相比如何。早期仕途张九龄

  • 张九龄远望庐山瀑布,写一首五言律诗,忍不住吹了自己的“牛逼”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张九龄,陈子昂,唐玄宗,庐山,杜甫,瀑布

    张九龄是唐朝开元年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兼文坛的大宗师,同时也是盛唐最为重要的一位大诗人。他的诗风继承《诗》、《骚》的比兴风格,清澹醇正。架起了自陈子昂至李白、杜甫众多伟大诗人之间的桥梁。张九龄现存的二百二十二首诗歌,四分之一是田园山水诗。其中有一首写庐山瀑布的五律,颇能代表这位贤相潇洒豪迈的艺术风

  • 张鹤伦因病无法参加晚会,张九龄请师兄弟救场,结果却令人失望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框框框框标签:张九龄,张鹤伦,德云社,郭德纲,搭档

    都知道德云社经过大浪淘沙以后,如今已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师兄弟们在一起也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不过这都是表面现象,出水才见两腿泥,只有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看出来德云社是否团结。话说德云社的张鹤伦,因为生病无法参加晚会演出,张九龄就邀请师兄弟们救场,结果回复一个比一个失望。首先邀请的是郎鹤焱,之所以把大

  • 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

    历史解密编辑:神州翰林院标签:张九龄,望月怀远,唐玄宗,李林甫,宰相,安禄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一首《望月怀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在背井离乡的时候,抬头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思念起远方的亲人,随手写下的诗。这首诗的字眼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读起来切朗朗上口。将自己的一切情感寄于天上的明月,

  • 德云社岳云鹏空降三庆园,与师弟张九龄同台,岳哥终于来小剧场了

    历史解密编辑:聚星娱乐圈标签:唐朝,诗人,岳云鹏,德云社,张九龄,孟鹤堂,节目单,相声演员,中国传统音乐

    2月12日,德云社岳云鹏空降三庆园,与师弟张九龄同台的消息被发布。看到德云九队临时修改节目单,大家也是万分感慨,不少观众直呼,岳哥终于来小剧场了,今天真是赚到了,这门票真值。也有的认为,下周德云社相声大会就要在天津举行了,岳云鹏来小剧场找找感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么久没有面对观众了,还是有必要提前找

  • 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被贬,李林甫上位,安史之乱能怪谁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宰相,唐朝,张九龄,李林甫,唐玄宗,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女皇武则天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宰相,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言闻名,前几位宰相分别是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他们各有所长,都是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和见证者。开元盛世到了张九龄为相时,已经是开元盛世的后期,唐玄宗承平日久,渐失进取之心,开始贪图享乐,这时一代奸相李林甫也应运而生。一代贤相和一代

  • 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郭德纲让人出戏 于谦炉火纯青 张九龄台词拉跨

    历史解密编辑:摩西观娱标签:郭德纲,于谦,窝头会馆,张九龄,话剧,德云社

    8月5日晚上,德云社演员领衔主演的话剧《窝头会馆》在北京保利剧院继续上演。算下来,这已经是第三场公演了。诸位的表现究竟如何呢?剧照《窝头会馆》作为著名编剧刘恒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当年何冰宋丹丹主演的那一版,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公演之后,大家几乎都是交口称赞。也因此,铸就了一部经典之作。何冰版本这

  • 德云社张九龄三里屯演出,因口误抖个包袱,观众:到底谁是谁外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无烦事标签:演员,口误,诗人,唐朝,张九龄,德云社,王九龙,郭德纲,三里屯,相声大会

    说到王九龙面试的表现,张九龄就使坏了,给大家展示了王九龙“傻子”的一面。落落大方的登台,鞠躬致谢之后,开始傻笑起来。对此,张九龄还解释了一番,这是因为王九龙看到我师父不紧张,我师父是他外甥。听到张九龄这个口误,大家可是被逗乐了。直呼,张九龄这是憋着一颗“篡位”的心。要不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为了

  • 广东骄傲张九龄:诗人里官最大的,大官里写诗最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影视万汇标签:诗人,杜甫,唐朝,张九龄,白居易,山水诗,广东骄傲,千古名句

    什么是成功,或许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都不一样。什么是一个民族的骄傲,或许我们很难说清楚。人的一生,是由许许多多的小碎片、小事组成的。正是在岔路口的选择,让每个人的人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张九龄,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那么熟悉。与李白、辛弃疾、白居易等我们早已熟记无数古诗词的大文豪相比,他

  • 张九龄苏州专场结束,台下满坑满谷,网友:真不愧是九字科大师哥

    历史解密编辑:玫瑰花的眼泪标签:苏州,于谦,唐朝,诗人,张九龄,栾云平,王九龙,李九春,九字科,相声演员

    5月27日,张九龄苏州专场结束。稍后,张九龄、王九龙、李九春等演员先后发文,晒出了舞台演出和观众席的照片。看到台下满坑满谷,不少网友直呼,张九龄真不愧是九字科大师哥,这影响力真是杠杠的,真是备受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也有的表示,张九龄越来越会捧人了,介绍助演演员的时候,总是很特别,让人印象深刻。五一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