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被贬,李林甫上位,安史之乱能怪谁

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被贬,李林甫上位,安史之乱能怪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阳光路十七号 访问量:468 更新时间:2024/1/18 22:06:36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宰相,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言闻名,前几位宰相分别是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他们各有所长,都是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和见证者。

开元盛世

到了张九龄为相时,已经是开元盛世的后期,唐玄宗承平日久,渐失进取之心,开始贪图享乐,这时一代奸相李林甫也应运而生。一代贤相和一代奸相相遇谁会赢?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答案是李林甫。

张九龄

张九龄和李林甫都出身不凡,张九龄是西汉第一谋士张良之后,而李林甫是大唐李氏宗亲,其曾祖父乃唐高祖李渊堂弟李叔良。

由于宰相张说的大力举荐,在一代名相宋璟年事已高罢相的同一年,张九龄被任命为宰相,此时李林甫还不算显赫,担任黄门侍郎。

李林甫

虽说李林甫还只是黄门侍郎,但黄门侍郎是皇帝的近臣,接近玄宗的机会多,加上李林甫阴险狡诈,很会来事,尤其擅长走妇人路线、宦官路线,擅于讨好玄宗的后妃和内侍。通过他们,李林甫对玄宗的喜好了如指掌,说话总能说到玄宗的心里去,所以深受玄宗喜爱,不断得以提升。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因斩杀北方奚王屈烈、契丹王可突干被玄宗大加赞赏,张守珪收留一胡人血统的养子,唤作安禄山。安禄山不争气,张守珪派他出击奚和契丹时,安禄山却大败。

安禄山

张守珪把安禄山押解到京请朝廷发落,张九龄之前曾见过安禄山,认定安禄山面有反相,此次安禄山获罪,张九龄极力主张杀掉安禄山以绝后患。可是唐玄宗不这么看,他却看憨憨傻傻的安禄山顺眼,欣赏安禄山才干,还斥张九龄不要妄害忠良。

当然,李林甫为了个人私利,也一直是胡人蕃将的庇护者,在他的谋划下,安禄山得以长期盘踞北方担任节度使,为大唐败亡留下隐患。

在李林甫上升的过程中,在一些重要交锋中,张九龄屡屡败于李林甫。

唐玄宗与李林甫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治理有方得到唐玄宗赏识,玄宗欲给牛仙客加官进爵,张九龄却极力阻拦,玄宗不太高兴。这时李林甫站出来迎合玄宗,称“陛下好眼光,牛仙客乃宰相之才,张九龄是个书生,哪懂陛下的考量”。其实李林甫是一箭三雕,既要打击张九龄,又要讨玄宗欢心,另外李林甫认为牛仙客易于控制,便于以后自己专权。

张九龄和李林甫更重要的一次交锋是关于太子的废立一事。太子李瑛是玄宗早年所立,玄宗称帝后,在杨贵妃出现之前,宠爱武惠妃,武惠妃生寿王李瑁,玄宗有意以李瑁取代李瑛太子之位。

玄宗征求大臣的意见,张九龄从江山社稷出发,极力反对,称太子已长大成人,未有什么过错,为何要废掉呢?张九龄引经据典,从晋献公讲到汉武帝,从汉武帝讲到晋惠帝、隋文帝,他们听信谗言换太子的结果都给国家带来灾难。

唐玄宗与李林甫

虽然张九龄讲得很有道理,但玄宗听了就是心里很不爽。李林甫知道玄宗想听什么话,并且私下也想通过巴结武惠妃为自己谋得利益,于是他迎合玄宗的心思说:这是皇上的家里事,何必要问外人的意见呢?

听了张、李两位宰相的话,玄宗当然更亲近李林甫而疏远张九龄。张九龄越来越不被玄宗待见,李林甫则抓住一切机会污蔑张九龄,在玄宗面前攻讦张九龄成了他的每天必修课。唐玄宗此时也不是开元初期那个圣明之君了,是非不辨,被李林甫带到沟里都不知道,听信李林甫而疏远张九龄。

在李林甫的诋毁下,张九龄被罢去宰相之职,而李林甫和牛仙客成为宰相。牛仙客为人不善做主,一切要听李林甫的,李林甫专权计谋得逞。

李林甫得意后没有停止对张九龄的打击,他不愿给张九龄东山再起的机会,接下来的周子谅事件被他抓住彻底排挤了张九龄。

李林甫

周子谅是张九龄推荐的监察御史,可周子谅弹劾宰相牛仙客,并在玄宗面前妄言吉凶,犯了玄宗大忌,玄宗命武士把周子谅拖出去一阵暴打,并发配到偏远之地,周子谅没到地方就死了。

李林甫借题发挥,趁着玄宗的怒气未消,又奏张九龄一本,称周子谅是张九龄引荐的。此招果然奏效,玄宗迁怒于张九龄,贬张九龄为荆州刺史。

张九龄

张九龄被贬到荆州后,没有机会再回到京师长安,三年之后死于荆州。李林甫则在张九龄后风风光光十几年,直到去世。

张九龄的被贬和李林甫的得势是唐玄宗由英明转昏庸的生动写照,也是唐朝由开元盛世走向安史之乱的重要伏笔。当铮铮忠臣不敌奸佞小人时,盛唐的悲歌也要奏响了。

更多文章

  • 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郭德纲让人出戏 于谦炉火纯青 张九龄台词拉跨

    历史解密编辑:摩西观娱标签:郭德纲,于谦,窝头会馆,张九龄,话剧,德云社

    8月5日晚上,德云社演员领衔主演的话剧《窝头会馆》在北京保利剧院继续上演。算下来,这已经是第三场公演了。诸位的表现究竟如何呢?剧照《窝头会馆》作为著名编剧刘恒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当年何冰宋丹丹主演的那一版,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公演之后,大家几乎都是交口称赞。也因此,铸就了一部经典之作。何冰版本这

  • 德云社张九龄三里屯演出,因口误抖个包袱,观众:到底谁是谁外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无烦事标签:演员,口误,诗人,唐朝,张九龄,德云社,王九龙,郭德纲,三里屯,相声大会

    说到王九龙面试的表现,张九龄就使坏了,给大家展示了王九龙“傻子”的一面。落落大方的登台,鞠躬致谢之后,开始傻笑起来。对此,张九龄还解释了一番,这是因为王九龙看到我师父不紧张,我师父是他外甥。听到张九龄这个口误,大家可是被逗乐了。直呼,张九龄这是憋着一颗“篡位”的心。要不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为了

  • 广东骄傲张九龄:诗人里官最大的,大官里写诗最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影视万汇标签:诗人,杜甫,唐朝,张九龄,白居易,山水诗,广东骄傲,千古名句

    什么是成功,或许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都不一样。什么是一个民族的骄傲,或许我们很难说清楚。人的一生,是由许许多多的小碎片、小事组成的。正是在岔路口的选择,让每个人的人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张九龄,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那么熟悉。与李白、辛弃疾、白居易等我们早已熟记无数古诗词的大文豪相比,他

  • 张九龄苏州专场结束,台下满坑满谷,网友:真不愧是九字科大师哥

    历史解密编辑:玫瑰花的眼泪标签:苏州,于谦,唐朝,诗人,张九龄,栾云平,王九龙,李九春,九字科,相声演员

    5月27日,张九龄苏州专场结束。稍后,张九龄、王九龙、李九春等演员先后发文,晒出了舞台演出和观众席的照片。看到台下满坑满谷,不少网友直呼,张九龄真不愧是九字科大师哥,这影响力真是杠杠的,真是备受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也有的表示,张九龄越来越会捧人了,介绍助演演员的时候,总是很特别,让人印象深刻。五一期间

  • 张九龄太原专场结束,众演员晒照感谢,三层观众席坐满了人

    历史解密编辑:梭梭说娱标签:唐朝,诗人,张九龄,德云社,栾云平,郭德纲,太原市,相声演员

    5月23日,德云社张九龄太原专场结束。看到工作日,来了这么多人支持,三层观众席坐满了人,众演员晒照感谢,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陪伴。在返场的时候,张九龄、王九龙也是给力,给观众带来了两首原创歌曲。随着音乐的旋律,观众也跟着哼唱起来,一番互动下,演出算是圆满成功。为张九龄助演的是李鹤彪、庄子建,靳鹤岚、朱鹤

  • 宇文融与“开元盛世”之间的关系——从唐玄宗的“括户”谈起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明鉴标签:宇文融,唐玄宗,赋税

    在中国历史上,盛唐时代(即开元天宝时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她不仅是唐代历史的转折时期,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以“变革”为“核心命题”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旧的财政、经济、军事和行政体制已经不能有效地应对,许多社会矛盾不能及时地化解,整个社会潜伏着种种危机。一、

  • 萧嵩:不要叫我绣花枕,我曾拯救大唐帝国,唐玄宗将我用错了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muo漫剪标签:萧嵩,宰相,皇帝,帝国,南唐,唐玄宗,书法家,中国传统音乐

    萧嵩曾经是大唐帝国的宰相,而且是那个“群相闪烁”时代的宰相,只不过他辛辛苦苦干了五年,结果却被唐玄宗下了个“徒有虚表”的恶评。萧嵩继承了南梁萧氏皇族的优秀基因,他长得“貌伟秀,美须髯”,走到哪里都是“拉风派”。一枚大帅哥,被说成徒有虚表,那意思就是,别看你外表光鲜,其实肚子里都是稻草,绣花枕头而已。

  • 逆天配角王晙:指挥两千唐军,打败十万吐蕃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唐军,吐蕃,突厥,薛讷,默啜,节度使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出身名门,从小在爷爷的庇护下长大,一直是个勤奋好学的好青年。明经入仕后,他从县尉做起,一步步走向历史前台。面对名震天下的大正派魏元忠做错事,他照样敢顶。担任桂州都督期间,他解决了当地的粮荒,受到了百姓的真情慰留。牧守边镇时,面对吐蕃强寇的十万大

  • 武则天任命张嘉贞:每天涨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春来花自青香x标签:张嘉贞,武则天,张循宪

    我是粪蛋的漂亮妈妈,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与你分享琐碎生活的乐趣所在。张嘉贞失意落魄胸怀大志,不自命清高,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美男子#自从担任平乡县尉被免职回到乡里,在破屋中过着平民生活,安然自得。当时的人都不了解他。张循宪以御史的身份出京办差,回来的时候投宿在蒲州驿馆。张循宪正打算回报执行

  • 宰相张嘉贞哪来胆气?三次套路皇帝求官,武则天、唐玄宗屡屡上套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皇帝,宰相,唐朝,张嘉贞,武则天,唐玄宗,官宦世家,中国传统音乐

    你有没有应聘时,被人里里外外“解剖”得体无完肤,却依然失败的经历?唐朝有位叫张嘉贞的牛人,他的三次求职经历或许能带给你新的启示。张嘉贞是典型的寒族出身,在唐朝豪门政治的时代,他这种人只能拼实力。19岁那年,张嘉贞参加科举中“明经科”,并被授予平乡县尉之职,踏上了仕宦生涯。科举出身的人19岁就能走上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