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颜真卿一部书法笔记,上书张旭笔法之玄妙,看懂它就明白了书法!

颜真卿一部书法笔记,上书张旭笔法之玄妙,看懂它就明白了书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画相约 访问量:1641 更新时间:2024/1/22 22:32:54

书法如果真的横全平,竖皆直那就是前人所说的状如算子,完全失去了书法应该有的灵动趣味,好的书法应该是“在不平中求得平,于不直中求得直”。

这是沈尹默先生对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间不容光”一词做出的论述,揭示了书法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追求一种动态的,全局观之下的平衡。

所谓平衡自然不是仅仅做到“间不容光”就能够达到的,颜真卿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以问答的形式解释了书法中的十二个技法。

张长史指的就是草圣张旭,此番问答是张旭引用钟繇的笔法十二意来发和诱导颜真卿,使之参悟笔法的玄妙。

这段对话也对后来颜真卿独特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颜真卿在书法史上居于十分特殊的地位,他被称为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突破了以往书法只能继承“二王”的局面。

颜真卿一生之中曾两次向张旭请教书法,20多岁时颜真卿游历长安,跟随张旭学习了两年书法,稍微领悟了一些张旭的笔法,后来颜真卿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学习到张旭笔法的精华。

于是在35岁时,颜真卿特地前往洛阳拜访张旭,继续跟随张旭学习书法。

彼时,张旭已经是名扬天下的书法家,每天前来拜访他,求问书法的人络绎不绝,但是张旭从来不以言语正面回答来者的问题,只是当着来人的面现场作书。

若有人坚持追问,张旭也只以勤加练习,书法当自悟耳两句应答。

颜真卿最初也与众人得到了一样的答复,直到在跟随张旭学习了一年之后,张旭见到了颜真卿的努力与实力,决定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他。

颜真卿也绝对是个实在人,毕恭毕敬的将张旭传授自己笔法要诀的过程一五一十的记录了下来,就变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颜真卿书法《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因为是颜真卿亲手所书,因此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记录了钟繇,张旭书法理论的和笔法秘诀的作品。

同时还是一部优秀的颜真卿书法作品,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朱长文评价他的书法: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标签: 颜平原张旭书法钟繇书法史

更多文章

  • 一件被忽略千年的极品唐楷,这字深得王羲之真传,颜真卿曾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唐楷,王羲之,颜平原,楷书,欧阳询,书法,颜真卿,唐朝,艺术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

    作为一个将书法作为显学的时代,唐代无疑是整个中国历史上书法名家最多的时期,书法笔法的传承谱序当中,大半都在唐代。唐代的楷书从风格的演变上来看,经历了两个时代,唐楷初期乃是以欧阳询为主的瘦硬风格为主,而后经历了一个重要人物的改革,书风开始变得丰腴和圆厚,此人就是徐浩。在朱长文的《墨池编》当中对于书法的

  • 颜真卿楷书《放生池碑》方严正大,朴拙雄浑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颜平原,楷书,放生池碑,争座位帖,行书,行草书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

  • 北京故宫在翻修时,挖出一件颜真卿书法,经核实已尘封了8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颜平原,大唐中兴颂,书法,北京故宫,书法史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在今天的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国级森林公园内,有一处甚为平整光滑的石壁,石壁上赫然写着“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12个大字

  • 颜真卿楷书集字对联,雄浑大气!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颜平原,楷书,行书,书法,柳公权,对联

    颜真卿的行书遒劲有力,字如其人,是一种真情的流露,运笔如龙腾蛇行,气满力沉,点画飞扬,醇厚舒缓,圆方兼用,方笔坚实有力,圆笔遒劲,生机勃勃,张力十足,点画粗细分布没有拘束性,是一种自然之态。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有别于其他楷书三大家书法,其书法根基虽然同样出自二王,但是风格面貌

  • 颜真卿63岁书法,楷行草融为一体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颜平原,董其昌,米芾,书法,行书

    书法界有很多书法家的字,在早年的时候,偏向于“传统”,并且功力较为扎实,而到了中的时候,往往喜欢写一些“丑书”,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是书法走向了倒退。其实不然,书法的“美”与“丑”并不是以世俗意义上单纯的“好看”与“不好看”来评定的。而是需要独特的书法语言才能读懂,需要具备了书法的独特审美能力,才能看

  • 保留最完好的一部颜真卿楷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颜平原,楷书,柳公权,多宝塔碑,书法,欧阳询

    1997年10月,偃师市首阳山镇砖厂发现唐墓一座。墓葬为土洞墓,受到严重破坏,随葬器物无存,只在甬道内发现墓志一方,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撰书,是当前发现的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最早作品。此墓志单字结构严密,笔划刚劲有力。它和《多宝塔碑》前后相承,风格基本一致,而现藏最早的《多宝塔碑》拓本,是北宋拓本的影印

  • 颜真卿行草书《祭伯父文稿》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唐朝,颜平原,行草书,祭侄稿,颜真卿,书法家,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国防部门,书法作品,祭伯父文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祖籍琅琊(山东临沂)。唐代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书法革新大家,颜真卿的书法既有个性特点,又有时代风貌,雄强茂密,浑厚刚劲形成与继承二王书风为主的初唐最富有活力的

  • 颜真卿的字曾被贬为“农夫叉腰”,外国专家说,其书法超越王羲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解密标签:颜平原,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书法家,柳公权

    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文人总是弱不禁风的羸弱模样。可是文人一旦拥有傲骨,却不逊色于任何武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便是一位胆子超级大的“弱书生”,其本人的书法成就也被刮目相看,甚至在其死后1300年后,还被后人誉为是“远超王羲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

  • 颜真卿“最叛逆”的书作,一支笔写出8种字,网友:丑的“高级”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隶书,书作,唐朝,颜平原,王羲之,颜真卿,书法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

    在书法界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独揽了半壁江山,那么另外半边是谁的呢?当然是我们的“亚圣”颜真卿。一说颜真卿相信很多人就想到“丑书”二字,其实这一名号的由来,主要原因是自王羲之书法盛行后,人们的审美大多倾向于“秀逸”之风。追求自由潇洒之美,而颜真卿的书法点画浑厚雄劲,整体风格偏向于古拙,打破了“二王”

  • 电视剧《颜真卿》被禁播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颜真卿,安禄山,张旭,太守,宰相,文天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步行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落在春末之交。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祖先的信仰和春祭习俗,具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扫墓祭祖和踏青是清明节礼仪习俗的两大主题。礼仪和习俗这两个传统主题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流传。[1-4]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