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萧至忠(雪神、风神救百兽)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萧至忠(雪神、风神救百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啦啦萌小宠 访问量:3053 更新时间:2024/1/11 0:54:33

萧至忠

唐中书令萧至忠,景云元年做晋州刺史,想在腊八那天上山打猎,提前做了很多准备。

头一天,有个樵夫在霍山上砍柴,突然得了病回不来,没办法当晚住在岩洞里,痛苦呻吟不能入睡。到了半夜,听到有人说话,他以为是强盗来了。就匍匐在树林中藏了起来。当时,月亮非明亮,他看到一个人非常高大,身高能有一丈,鼻子上长了三只角,身上披着兽皮,眼睛闪闪发亮,对着山谷发出一声长啸。不一会,各种动物云集,老虎野猪犀牛野鹿,狐兔鸟类等等,密密匝匝的排了很长的队伍。

这个高大的人对各种动物宣布:“我是玄冥使者,奉北帝的命令,来宣布你们的命运。明天萧使君来打猎,某某会被箭射死,某某会被枪刺死,某某应当被棒子打死。”等等。

说完,众野兽惊恐战栗,都趴伏在地,好像请求的样子。一只老虎一只老鹿跪着对使者说:“这是我们的命运,但萧公是个仁者,他只是按照惯例进行打猎,您肯定有办法救我们的性命。”

使者说:“不是我想杀你们,我只是负责宣布北帝的命令。宣布完,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任凭你们自己想办法吧。我听说东谷的严四兄很有谋略,你们去求他试一试。”群兽欢呼起来,使者往东走去,动物们都在后面跟着。

这时樵夫的病稍微减轻了些,就悄悄的在后面跟着。到了东谷,看到几间茅屋,堂上挂着虎皮,一个黄帽子的人正在熟睡。惊醒后,对使者说:“阔别这么久,非常想念,今天来这里,是给动物们分配明天的死法吧?”使者回答:“正是这样,但它们都想你求救,你就给它们想想办法吧。”老虎和老鹿也跪下来哀求。

戴黄帽子的人说:“萧使君非常体恤下属,明天要是让滕六降下大雪,巽二刮起寒风,他肯定就不能打猎了。昨天接到滕六的来信,知道他才死了妻子。如果能给他送个美人去,大雪马上就落下来。巽二呢喜欢喝酒,用美酒贿赂他,大风也不是问题。”有两个狐狸说它们知道哪里有美女好酒,这两件事它们去办。说完后这两只狐狸马上离开了。群兽欢呼雷动。

黄冠人又对玄冥使者说:“回忆以前在仙都的情景,就像在眼前,转瞬已做了千年的兽身,抑郁的心情,用诗来表达吧。昔为仙子今为虎,流落阴涯足风雨。更将斑毳被身, 千载空山万般苦 。好在被贬的期限要满了,还有十一天就回仙府了。久居此地,要离开了,不由得有些感慨,我要留下印记,让人知道我在这里住过。”于是在北墙上题写:“下玄八千亿甲子,丹飞先生严含质。谪下中天被班革,六十甲子血食涧。饮厕猿狖下浊界,景云元纪升太一。”恰巧这个樵夫认识字,于是暗暗记住。

不一会,两个老狐回来了,一个背着一个美女,一个背着两瓶好酒。严四兄把美女和美酒分别装入两个袋子里,分别贴上一道符,喷了一口水,袋子飞走了。

樵夫怕被发现,就从旧路回来了。还没到天亮,暴风雪到来,到了腊八的晚上才停,萧使君也就没有上山打猎。

【原】唐中书令萧至忠,景云元年为晋州刺史,将以腊日畋游,大事置罗。先一日,有薪者樵于霍山,暴疟不能归,因止岩穴之中,呻吟不寐。夜将艾,似闻有人声,初以为盗贼将至,则匍匐伏于林木中。时山月甚明,有一人身长丈余,鼻有三角,体被豹鞟,目闪闪如电,向谷长啸。俄有虎兕鹿豕,狐兔雉雁,骈匝百许步,长人即宣言曰 :“余玄冥使者,奉北帝之命,明日腊日,萧使君当顺时畋猎。尔等若干合箭死,若干合枪死,若干合网死,若干合棒死,若干合狗死,若干合鹰死。”言讫,群兽皆俯伏战惧,若请命者。老虎洎老麋皆屈膝向长人言曰:“以某等之命,即实以分。然萧公仁者,非意欲害物,以行时令耳。若有少故则止。使者岂无术救某等乎?”使者曰 :“非余欲杀汝辈,但今自以帝命宣示汝等刑名,即余使乎之事毕矣。自此任尔自为计。然余闻东谷严四兄善谋,尔等可就彼祈求。”群兽皆轮转欢叫。使者即东行,群兽毕从。时薪者疾亦少间,随往觇之。既至东谷,有茅堂数间,黄冠一人,架悬虎皮,身正熟寐。惊起见使者曰 :“阔别既久,每多思望。今日至此,得非配群生腊日刑名乎?”使者曰 :“正如高明所问。然彼皆求救于四兄,四兄当为谋之 。”老虎老麋即屈膝哀请。黄冠曰 :“萧使君每役人,必恤其饥寒。若祈滕六降雪,巽二起风,既不复游猎矣。余昨得滕六书,知已丧偶。又闻索泉家第五娘子为歌姬,以妒忌黜矣。若汝求得美人纳之,则雪立降矣。又巽二好饮,汝若求得醇醪赂之,则风立至矣 。”有二狐自称 :“多媚,能取之。河东县尉崔知之第三妹,美淑娇艳。绛州庐司户善酿醪,妻产必有美酒。”言讫而去。诸兽皆有欢声。黄冠乃谓使者曰 :“忆含质在仙都,岂意千年为兽身,悒悒不得志。聊有述怀一章 。”乃吟曰 :“昔为仙子今为虎,流落阴涯足风雨。更将斑毳被余身, 千载空山万般苦 。”“然含质谴谪已满,唯有十一日,即归紫府矣。久居于此,将别不无恨恨,因题数行于壁,使后人知仆曾居于此矣 。”乃书北壁曰 :“下玄八千亿甲子,丹飞先生严含质。谪下中天被班革,六十甲子血食涧。饮厕猿狖下浊界,景云元纪升太一。”时薪者素晓书诵,因密记得之。少顷,老狐负美女至,才及笄岁,红袂拭目,残妆妖媚。又有一狐负美酒二瓶,香气酷烈。严四兄即以美女洎美酒瓶,各纳一囊中, 以朱书一符,取水巽之, 二囊即飞去。薪者惧且为所见,即寻路却回。未明,风雪暴至,竟日乃罢,而萧使君不复猎矣。(出《玄怪录》)

标签: 萧至忠黄冠景云群兽

更多文章

  • 《千家诗》153 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贺知章,题袁氏别业,林泉,千家诗,诗人

    题袁氏别业【唐】贺知章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译文别墅主人和我没有见过面,偶来坐坐赏那林木和石泉。主人哪,不要发愁去买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钱。注释⑴别业:本宅外另建的园林游戏处所,即别墅、别馆。[11]⑵林泉:树林和山泉。⑶谩:原意是欺骗,这里指担心。⑷囊:口袋创作背景自

  • 为什么贺知章说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白,杜甫,玄宗,唐朝,贺知章,郭子仪,蜀道难,唐代宗,艺术家,玉真公主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称:“。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贺知章如此欣赏”蜀道难“,因没带酒钱,遂兴奋地解下衣之带上幻速金龟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之诗歌潇洒状语从句:之出尘风采令贺知章惊

  • 被林木山泉吸引的贺知章|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酒钱,诗人,唐朝,贺知章,好诗词,林木山泉

    诗词赏析这是一首即兴而作的记游诗,一日贺知章外出游赏,见到袁氏别墅风景优美,虽与袁氏不相识,他还是进去游览赏玩。贺知章随性洒脱,既然留下来了怎能不畅快痛饮,好在这次带了酒钱,以免再出现金龟换酒的尴尬之事。全诗不仅清新脱俗,就连贺知章豁达豪放的形象也呼之欲出,别有一番风味。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

  • 大诗人贺知章当上皇帝顾问引起官场震动,这背后的官场规则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贺知章,宰相,侍郎,官职,士人

    “然学士与侍郎,何者为美?”这句话出自《大唐新语》,是唐朝宰执源乾曜问同僚张说学士与侍郎到底哪个官更好。自古以来,凡是进入仕途走进体制内的人,在踏进围城的那一刻起,心里都会有一杆秤:“什么官好,什么官有前途”。抛开官位不说,官职的好坏、是否清流,往往决定了仕途中人一生的高度。而上面源乾曜问同僚张说这

  • 李白赠别贺知章|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李白,七绝,诗词,唐朝,诗人,贺知章,王羲之,千古名句

    诗词赏析李白与贺知章可以说是忘年交,当贺知章告老还乡时,李白便赠给了他这首七绝。镜湖以湖水清澄而闻名于世,李白心中想着贺知章一定会对镜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那里终日泛舟遨游。再加以叙述王羲之书写《黄庭经》换白鹅的故事,来盛赞贺知章书法的高超绝妙。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觉得好看,点击这里

  • 贺知章晚年的一首诗,短短28字,写尽了世事沧桑,令人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贺知章,回乡偶书,故国,鬓毛,乡土

    自南梁江淹在《别赋》中写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典诗词中的离别似乎就被定下了悲苦的情调。从故国乡土,到骨肉亲人,再到挚友同僚,一幕幕依依不舍的送别场景,挥之不去的是诗人心中缠绵凄切的离别之情。而在故国乡土、骨肉亲人、挚友同僚之别中,又以乡土之别最令人动容。因为古往今来,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只要

  • 唐代诗人贺知章草书《孝经》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孝经,宗庙,子曰,天下,先王,唐代,草书,唐朝,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孝经》草书,纵26.0厘米,横265.1厘米,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本卷以草书写“孝经”,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字,无署款。据卷末小楷款识“建隆二年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的作品,北宋《宣和书谱》中亦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孝经》通篇略取隶意,融入章草,气息高

  • 贺知章“金龟换酒”,与李白之间的忘年交,传为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三姐爱读书标签:贺知章,李白,长安,蜀道难,唐玄宗,皇上

    01今天分享贺知章“金龟换酒”的一段佳话。最近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是《诗词里的中国·唐诗1》。这本书通俗易懂,语言流畅,深入浅出地介绍我国唐代具有代表性的大诗人的诗词以及背后的故事。其中,谈到贺知章的时候,有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就是贺知章“金龟换酒”的故事。唐天宝元年,当时的贺知章在都城长安担任大

  • 贺知章离开家乡便一去不复返,浓浓的乡思愁却让他活过整个盛唐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李白,杜甫,唐朝,贺知章,孟浩然,艺术家,回乡偶书,千古名句

    当一个人成长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就会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离开自己的家乡,尤其是很多文人墨客,对于思念家乡的情怀往往是很浓厚的,都会通过自己的文笔表达出来。比如我们在咿咿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背诵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首《回乡偶书》正是出自贺知章之笔,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字里行间引起共鸣。0

  • 李白是如何成“诗仙”的?凭一首奇幻杂言古诗,贺知章读完都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白,贺知章,蜀道难,一首,杜宇,唐朝,艺术家

    相传,唐代著名大诗人,“诗仙”李白成名比较晚,四十一岁的时候才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开元年间,李白第一次去长安。在出蜀路上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杂言古诗《蜀道难》,因此受到贺知章的赏识,一举成名。结果,这首诗就成了如今高考语文之“必背篇目”。作为曾经的四川考生,仰望此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