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诗多了,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诗像鲜榨橙汁,“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甜蜜适口,但喝过也就是喝过了,也就是一刹那的感觉;
有的诗像提拉米苏,“隔座送钩春暖酒,分曹射覆蜡灯红”,温厚馥郁,有旖旎的幸福幻觉,但吃多了,也会觉得腻。
但有的诗则是上好的明前碧螺春,比如我们今天赏析的这一首,乍一看平淡无奇,细品来意味悠长,从容清冷,历久弥新。
《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是一个有情人,总有怀人之作,不是怀“山中道士”,就是怀“京师诸弟”,这首《秋夜寄丘员外》怀的是一位叫丹丘的隐士。
诗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了时间——秋天的夜晚,让人瞬间联想到了这个季节特有的寂静与清冷,为诗人的怀人之情营造好了氛围。
第二句写诗人的行动——“散步”和“咏凉天”,字词间平淡自然,看不出任何波澜。
前两句关注的是诗人自己,后两句角度转变,由眼前的秋夜联想到远方的友人。
诗人想象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山中空旷幽静,偶尔能听到松子掉落的声音。
这场景淡然幽静,与前面的秋夜意境相互呼应,构建了两个时空交叉的奇妙意境。
这夜是淡淡的夜,这情也是淡淡的情,着墨虽浅,韵味不减。
全诗写怀人却无伤情,有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
《秋夜寄丘员外》是一封两地书。
一来,这一书,一时间,却有两个空间,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我在渭北,你在江东,我在秋夜漫步思念你,你在空山静坐亦未眠。
一样的秋色,一样的相思,两地空间的联系,将二人之间的情谊抒写得十分真挚深厚。
二来,换个角度看它,它又像两颗心,一人一句,穿越时空的对话。
这首诗,着墨虽淡,韵味无穷;语浅情深,言简意长;风格古雅闲淡,旷然悠远,超俗无尘。
本诗作者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其诗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曰:“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本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古朴闲雅的风格美,这也是韦应物五言古诗的突出特点,正如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
掩卷沉思,心中不禁感慨:
朋友之间的感情,有的像春天一样温暖,让人朝夕思念,日夜关怀;有的像夏天一样火热,总要开怀畅饮,纵情欢歌。这些友情固然让人艳羡,但人与人之间无论多么投契,总会有不同之处。
过于亲密的交往,会让人不知不觉将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投射到朋友身上,要求朋友事事与自己合拍。
这个时候,亲密火热的关系反而会灼伤彼此,当两人产生冲突之时,再想和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古人所崇尚的“君子之交”,往往是平淡如水的关系。朋友之间要有融洽的性格,有相合的想法,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彼此一些个人的空间。
想起这种朋友的时间,不会是温暖的春天,也不会是炎热的夏天,而应该是凉爽舒适,又让人心情平静的秋夜。
想起朋友的时候,也不会急着想要见面,只需凭着彼此的了解,知道对方在这样寂静的夜晚,一定也和自己一样耿耿不寐,仔细辨别着每一颗松子落入空山的细微声响,就已经足够令人满意了。
或许,这样的友情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的吧,你说呢?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1925年橘子洲头,毛主席一首《沁园春·长沙》,尽显伟人风范!
8首让人一见钟情的诗词,意境纯美,读一次,就爱上了它
作者,清风,书墨丹青,诗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