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却因唐朝的猜忌和宦官的诬告被逼反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却因唐朝的猜忌和宦官的诬告被逼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绿说故事 访问量:3393 更新时间:2024/2/12 19:05:49

仆固怀恩就是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个“理”,指的是“君为臣纲”,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打落牙齿和血吞”。这些理,对于绝大部分饱受儒家伦理世代浸润的人而言,都是不可冒犯的存在;但在仆固怀恩这样的“蕃将”这里,却结结实实的碰了壁,落得个两败俱伤。

古代任何朝代,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历来是头等大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个体往往被无情牺牲、舍弃,即使他是帝王、王朝的功臣,即使他面对的是史上公认的“明君”。

所以可以看到,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打天下期间豁达倜傥、用人不拘一格,但在坐天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莫须有的理由、除掉了曾经的中流砥柱;虽说“汉之贤君,皆曰文、景”,开了一段盛世的汉景帝,当削藩遇阻、诸侯王举起“诛晁错、清君侧”的舆论大旗时,他毫不犹豫地当街杀掉了自己的头号忠臣、形同左膀右臂的晁错;宽厚如刘秀,对功臣也心存戒备,为此采取了“不任以吏职”的对策,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丰厚的待遇,但却不赋予权力;隋文帝杨坚开创开皇之治、堪称一代雄主,但却多次屠戮功臣、将领,以至于“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

到了气势恢宏的初唐,局面看似为之一变。打下大唐天下的李世民,是史上少见的善待功臣的帝王,开国的文臣武将,基本都继续被委以重任,活跃在外开疆土、内修国政的舞台上。

但唐太宗驾崩前,也不能免俗地“测试”了名将李勣一把,若不是后者政治觉悟高超,搞不好就身首异处。

而至于李世民的后人,就更不具备他的实力与心胸,甚至在大难之际仍首要考虑如何维护皇权威严、玩弄驭人之术。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叛军风头正劲、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唐玄宗李隆基却轻信宦官之言,随意杀掉了久经沙场,常年带兵的高仙芝、封常清。

李亨

随后的唐肃宗、唐代宗时期,正是唐朝廷平定安史之乱的关键阶段,但那也是宦官参政之风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期间,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几乎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甚至可以封王拜相;唐肃宗还开创性地为宦官量身定做了“观军容宣慰黜陟使”这一职务,成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

而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源于皇帝进一步掣肘、制衡武将的迫切需要。于是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肃、代两宗期间,朝廷将领一边在前线杀敌,一边奋力应对着身后的朝廷当权者;身在前线,也许只有性命之虞,面对后方,却往往有身败名裂之险。

当时几乎所有具备影响力的将领,都或多或少遭受过宦官的迫害,而且是名气越大、程度越严重,李光弼、郭子仪自然首当其冲,后者甚至遭遇了父亲坟墓被鱼朝恩无故刨开的巨大羞辱。

但面对这种屈辱,在实力对比、传统观念的双重束缚下,绝大多数将领选择了忍辱负重。有着“再造大唐”之功的郭子仪,面对来自宦官的各种刁难,可谓打不还口、骂不还手,成就了一段“功高而不震主”的佳话;人称“中兴第一”的李光弼,因为不满鱼朝恩、程元振的陷害,拖延救援被吐蕃攻占的长安,不久后羞愧交加而死。

但当时有个例外,那就是仆固怀恩。

大唐立国之初,就以包罗万象的气度、吸纳周边各少数民族,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都成为一时名将;到了李隆基时期,出于制衡传统政治力量的考虑,与李林甫合计着祭出了“专用蕃将”的人事政策,诸道节度多用胡人,如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等,士兵队伍也是蕃、汉混杂。“开元中,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皆以节度使入知政事,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源,尝奏曰:‘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帝以为然,乃用思顺代林甫领使。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专任大将,林甫利其不识文字,无入相由,然而禄山竟为乱阶,由专得大将之任故也。”

仆固怀恩

而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力,也都是所谓的胡人,比如李光弼(契丹)、浑释之(浑族)、王思礼(高句丽)、贺兰进明(鲜卑)、荔非元礼(羌)、安抱玉(安息)、白孝德(龟兹).....还有出自铁勒族的仆固怀恩。

仆固家族是铁勒九大姓之一“仆固部”,仆固怀恩是仆固首领仆骨歌滥拔延后代。贞观二十年(646年),名将李勣灭亡薛延陀汗国、横扫漠北,铁勒九姓率部降唐朝,仆固怀恩家族世袭金微州都督,成为唐朝的胡人将领。

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像大多数胡将一样,奋战在与叛军浴血奋战的第一线,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至德二年(757年),因率回纥兵参加收复两京有功,仆固怀恩被封丰国公;由于在战斗中时常冲锋在线、勇冠三军,两年后他出任朔方行营节度、进封大宁郡王。宝应元年(762年),他以“领诸军节度行营”的身份,担纲主力夺取洛阳,并乘胜追击平定了河北。

贡献的背后,是肉眼可见的惨痛代价。为了联合回纥出兵协助平叛,仆固怀恩把三个女儿远嫁荒蛮之地,“臣有二女,远嫁外夷,为国和亲,荡平寇敌。” 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更令人唏嘘的是,仆固家族共有46人死于国难,是名副其实的“满门忠烈”。

郭子仪

但功劳越大、遭受的忌惮越严重。安史之乱中,皇室虽然依靠武将力挽狂澜,却也再也不信任这一群体。郭子仪、李光弼先后被明升暗降,名将来瑱被宦官赐死,排名仅次于郭、李的仆固怀恩自然如坐针毡。

当初,为了瓦解史朝义、回纥联盟,仆固怀恩只身前往回纥大营,游说自己的女婿登里可汗,成功让对方临阵倒戈、反攻叛军,可谓立下了扶大厦于将倾之功。

在这个过程中,仆固怀恩担心给自己惹上“交结胡人”的罪名,曾一度不敢前往;在唐代宗特赐免死铁券、并下手诏催促后才硬着头皮启程。但最终,这一功劳真的成了置他于死地的头号罪名。

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奉命护送女婿(即回纥登里可汗)女儿回漠北,宦官却向朝廷诬告其与回纥勾结。仆固怀恩进退两难,加之目睹李光弼、来瑱的不幸遭遇,不敢进京申辩。最终,这起诬告发展成了一起叛乱。郭子仪出马后,仆固怀恩众叛亲离、走投无路,逃向回纥。愤怒之下,他曾于永泰元年(765年)联合吐蕃、回纥、吐谷浑等部进犯,但不久后暴死于军中。

仆固怀恩死后,唐代宗李豫曾叹息:“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领导者很难承认自己的问题,若不是帝王们执迷于以权术钳制功臣,满门忠烈的仆固怀恩如何会被宦官逼得走投无路?也许他忘了,这些胡将并不是保守传统儒家教育的士大夫,让他们逆来顺受,期望还是高了点。后来割据一方的藩镇中,大多数都出自胡将,也并非毫无来由。唐朝之亡,看似亡于宦官弄权、藩镇割据、经济崩溃,但更不能无视君臣互信的崩塌。

更多文章

  • 唐朝异姓王系列之仆固怀恩、史思明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史思明,仆固怀恩,李光弼,安庆绪,郭子仪,安禄山

    仆固怀恩和史思明,一个是大唐的大宁郡王,一个是归义王。一个长期为大唐效力,但最后几年却叛唐,一个为叛贼与大唐作对,中间两年短暂却归附大唐。巧的是他们俩其实是敌手,由于他俩都背叛过唐,所以把他们放一块儿。先说仆固怀恩。仆固怀恩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最后平叛的收尾工作就是仆固怀恩完成的,论地位可以当

  • 唐史:举族为国死难,斩杀对敌投降亲子的仆固怀恩,为何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逍遥史贵族标签:唐史,唐朝,郭子仪,节度使,安禄山,李光弼,史思明,唐代宗,仆固怀恩,五代十国

    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让大唐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叛乱历时八年才被平息,对于唐朝而言,在平息叛乱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有三个人,是郭子仪、李光弼(契丹族)、仆固怀恩(铁勒族)。因为功劳大,且掌握有兵权,在“安史之乱”被平定,政局稍微稳定后,这三位功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朝廷的猜忌。郭

  •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家族46人为国殉难,为何最终会起兵反唐?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仆固怀恩,郭子仪,李光弼,李孝恭,唐肃宗,平定

    准确来说,仆固怀恩是唐肃宗时期的凌烟阁第一功臣,而非凌烟阁第一功臣。将功臣画像放入“凌烟阁”的制度,始于唐太宗。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后,肃宗、代宗、德宗、宣宗、昭宗等五位皇帝,皆有将本朝功

  • 通俗西藏史(一百八十三)——仆固怀恩与回纥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突厥,可汗,回纥,薛延陀,仆固怀恩,通俗西藏史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上期节目的最后部分,我们讲到了仆固怀恩最大的威胁是让吐蕃与回纥有了合作的机会,而郭子仪利用自己在回纥的威望,打破了二者之间继续合作的可能性。今天这期咱们就来

  • 通俗西藏史(一百八十二)——吐蕃与仆固怀恩之乱(下)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吐蕃,回纥,郭子仪,节度使,仆固怀恩,通俗西藏史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上期咱们讲到,第一次仆固怀恩之乱被郭子仪化解。但他不甘心失败,于永泰元年( 765年 ),再次了纠集各部几十万人马,矛头直指长安。按照《旧唐书吐蕃传》的记载

  • 平定安史之乱的是仆固怀恩,历史书为何只介绍郭子仪与李光弼?

    历史解密编辑:老麦美食标签:平定,唐朝,郭子仪,李光弼,历史书,仆固怀恩,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现在提起安史之乱,都知道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平定的。在很多歌剧中,也会着重提到这两个人。郭子仪有重建唐朝的功劳。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对这场叛乱的镇压功不可没,那就是仆固怀恩。后期又承担了平叛的重任。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贡献被忽视了。这有非常实际的原因。历史书是人写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编辑的,这取决于统治

  • 通俗西藏史(一百八十一)——吐蕃与仆固怀恩之乱(上)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吐蕃,代宗,郭子仪,节度使,仆固怀恩,通俗西藏史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咱们前面的八期讲了赤松德赞弘佛的内容,算是从宗教的角度,纵贯了他的一生。但赤松德赞不光是个佛教徒,他还是君王,他需要考虑整个国家的事情。从这期开始,我们换一

  • 仆固怀恩:皇上,虽然臣不是汉人,但是从无反叛之心啊

    历史解密编辑:解九影视标签:可汗,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节度使,史思明,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中晚唐名将(造反),铁勒部落普古格(Pugu)的曾孙,仆固怀恩从其父夷李土拔世袭都督之位,天宝中期,甲胄领军,为王忠嗣、安思顺等人部下。因熟悉,王、安二人视他为知己。影视剧中的唐朝士兵。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李林甫曾经向皇帝提过一个建议,那就是大规模任命胡人统领军队,这无疑给了安禄山当时的机

  •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是怎样被平定的,仆固怀恩到底有多能打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唐军,唐朝,李光弼,田承嗣,节度使,史朝义,仆固怀恩,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上元三年二月,安史之乱已经到了最后的决战关头,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淮西节度使王仲升在与史朝义部将谢钦让的激战中被敌人生擒,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城陷,淮西震骇,叛军通往江南的门户再次洞开。好在李光弼反应迅速,得到消息立即来了一招声东击西,调派侯希逸、田神功和能元皓前去围攻汴州(今河南开封市),迫使史朝义急

  • 契丹崛起之战,耶律阿保机闪击黑车室韦,骗杀幽州刘仁恭数万军卒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仁恭,契丹,室韦,幽州,阿保机,唐王朝

    唐天复元年,初登契丹部可汗之位的痕德堇可汗,看着帐内群情激昂的酋长、将领们,最终下定决心,将部落的军事权力交给了大家最信任的那个年轻人——耶律阿保机。自此,契丹开始踏上了崛起之路。此时的契丹部族上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昔日压在自己头上的那个草原大哥——回鹘早已成为了往事,而其后一直监控、督导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