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是为了帝位,还是身不由已?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是为了帝位,还是身不由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2876 更新时间:2023/12/18 18:47:20

文|飞鱼说史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不过此人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好在他有一个极其出色的儿子。

这个儿子无疑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正是因为李世民,李渊过早就当起了太上皇,拱手把天下给了他,不过不给他也没有办法,一来他的其他儿子都被李世民给杀了,二来如果看不清形势,那他的下场可不单单是让位那么简单了。

还别说,李世民真是一位出色的帝王,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唐朝强极一时,成就了历史上极其有名的贞观之治。

话又说回来了,也正因为李世民的优秀,他才能名垂青史,如果他差劲的话,他在后世的评价将和隋炀帝杨广一样。

如果唐朝单单有一位李世民还不足以将唐朝发展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好在后面又出了一个女帝武则天和功过参半的李隆基

李隆基的前半生开创了开元盛世,而他的后半生则奠定了唐朝的衰落。

唐朝真正意义上的由盛转衰正是始于李隆基后半生的一次兵变——天宝之乱。

由于这次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是安禄山史思明,又被后世称之为安史之乱,这次叛乱影响之大可谓深远,不过罪魁祸首安禄山并没有得到好下场,因为他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安庆绪给杀了。

那么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是为了帝位,还是身不由已?

这件事说来话长。

安禄山造反了。

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玄宗的干儿子,不,应该说是杨玉环的干儿子安禄山,拉起了反唐的大旗,手中兵权在握,安禄山底气十足,举起大旗之后,呼啦啦地就有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势力加入其中,凑足了精兵15万人,号称20万,正式起兵。

既然起兵,就要找个借口,安禄山找的借口很一般,那就是“清君侧”,安禄山想清谁呢,他清的是自己干妈的亲哥哥杨国忠,两人素来不和,这次更是矛盾激化后的结果,毕竟两人都想要要权力,而权力就像一个蛋糕,就那么大,谁分得多,另一人自然就少了。

安禄山起兵之后所向披靡,一直处在盛世中的唐朝臣民已经好几代人都没有见过战争了,他们面对气势冲冲的安禄山,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很快就控制了唐朝大片等地区。

而听到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之后的唐玄宗竟然不相信,他不相信自己的“乖儿子”会造反,可是事实却打了他的脸,在安禄山造反的第二年,安禄山建立了“大燕”政权,自立为帝。

而在这个过程中,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也参与其中,安禄山当皇帝之后,就册封安庆绪为晋王,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将会死在这个儿子手里。

安庆绪弑父了。

当唐玄宗和安禄山确定了眼神,唐玄宗终于相信他就是造反的人,为了解气,就把在都城的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给处死了,算是解了一次气。

安庆宗一死,作为次子的安庆绪自然就成为了安禄山大燕政权的第一接班人,而此时的安禄山年纪也大了,更要命的是安禄山称帝之后,更加喜好酒色,身体愈发肥胖不说,还慢慢垮掉了,甚至连眼睛都看不清东西,而逐渐失明了,这病就是现在的白内障。

在这种情况之下,安禄山就想着要立一个接班人,当安庆绪等着接这块大蛋糕的时候,安禄山却迟疑了,因为他想把自己的小儿子安庆恩立为接班人,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安庆恩的母亲是安禄山宠爱的美妾,枕边风吹吃毕竟是有用的。

安禄山的这种动机自然就被安庆绪和他手下的大臣掌握了,最终在中书侍郎严庄的怂恿下,安庆绪弑杀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并且自立为帝。

安庆绪弑父的背后之人。

看了上面的叙述,不少人就会相当人的认为,安庆绪杀死自己的父亲,正是冲着权力和帝位去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并不太重要的原因,因为安庆绪这个人吧,本来就很内向,对于皇位虽然渴望但还没到敢杀了自己的父亲。

那么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这一切都是严庄搞得鬼,如果追根究底,作为安禄山首席谋士的严庄才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因为安禄山的起兵,正是在严庄的怂恿下才发生的。

安禄山当了皇帝之后,由于身体原因,导致其性格也发生了扭曲,动不动就对手下打骂,严庄也是如履薄冰,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丢了小命,长期被安禄山虐待的严庄,就动了杀死安禄山的心思。

但是这事吧,得先安排好才行,而他就把算盘打到了安庆绪的身上,当安庆绪听到严庄的想法,也是吓了一跳,最终严庄凭借出色的劝说艺术,以皇帝之位为诱饵,让安庆绪妥协了,之后又找到了实际操刀者李猪儿,此人是安禄山身边的宦官,自然也是安禄山性格扭曲下的受害者,就这样三人一拍即合。

在一个月高风黑的夜晚,喝得酩酊大醉的安禄山,被李猪儿数刀砍死,之后安庆绪当了大燕政权的第二位皇帝。

安庆绪的身不由己。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当了皇帝,但是却是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大燕的政权其实落到了严庄的手里,再加上安庆绪性格懦弱,他对于严庄的专权也是无奈的。

我们再来看安庆绪弑父一事,在侦探界有句不成文的规则,一个人死后,谁得利最大,谁的嫌疑也就越大,很显然,安禄山死后,严庄得利最大,所以安庆绪弑父一事,多少也是无奈的。

严庄是安禄山的心腹,位高权重,为人又有权谋,身边早就收服了一群人,安庆绪自然不是此人的对手,如果安庆绪不答应严庄的策划,那么他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严庄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会拉安庆绪下水。

在这次事件中做个总结的话,即:严庄是幕手黑手,安庆绪是精神旗帜,李猪儿是实际杀手,最终上演了一幕安庆绪弑父的好戏。

其实不管安庆绪向自己的父亲挥起屠刀,是为了帝位,还是身不由己,他都是背负了弑父的罪名,不过这也是因为安禄山咎由自取。

所以,安禄山不值得可怜,安庆绪也不值得同情。

最终弑父的安庆绪被安史之乱中另外一个主角史思明给杀死了,也可谓是报应。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完——

更多文章

  • 唐朝李季兰:是道姑也是女诗人,一首24字之诗,道尽心中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季兰,李冶,诗人,唐德宗,陶渊明,唐朝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八至》唐.李治李冶,字季兰,唐朝著名女道士,女诗人。出身于名门世家的李冶自幼时便聪慧机灵,又因受到家中读书氛围的熏陶,李冶自小便熟读诗赋并在这方面显露出一定的诗词才华。可就是这样一个聪慧伶俐的女孩却在其十一岁时被父亲送去了玉道观成为了一名

  • 唐朝才女李季兰:一个毁在父亲手中的可怜姑娘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季兰,李冶,唐朝,陆羽,唐玄宗

    作者:甘棠或许是武则天当政的原因,在唐朝,女子的地位相较于后世,更加的高。可是再高的地位,也没有办法扭转多数俗人的眼光和言行。如果这些偏见,是因为父母,那么注定这个女子的一生,永无出头之日。李季兰就是这样一个毁在父亲手中的可怜姑娘。(一)6岁便令人刮目相看李季兰本不叫做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在李季兰离

  •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美貌招蜂引蝶,风流惊世骇俗,为何却孤老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季兰,陆羽,诗人,唐朝,刘长卿,玉真公主,唐玄宗,小说家,艺术家

    号称“唐朝四大女诗人”的李季兰,其美貌招蜂引蝶,其才情倾国倾城,其风流惊世骇俗。李季兰,浙江乌程人,本名李冶,出生于唐玄宗年间,其父人称李公,乃当地官员的一位幕僚。衣冠南渡之后江南文风起,历朝历代总有神童出世。李季兰就是如此,她小小年纪就在诗词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6岁那一年,家里种植的一株蔷薇开花了

  • 诗人李季兰:幼时被父亲送入道观在乱世之中,一代才女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季兰,诗人,道士,李治,才情

    喜欢我的文章的话,就请关注大闫同学吧!大唐盛世,文豪墨客,思想开放,所以出了不少有名的女诗人,其中被誉为“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李季兰,便是其中之一。李季兰与鱼玄机倒有几分相似之处,才华横溢,貌美如花,但最后都是落了个不好的结果。李季兰,原名李治,字季兰,她的出身不算高,但也不差,父亲是当时官员后的

  • 李清照,李季兰,朱淑真等女诗人的70个诗句,惊才绝艳,值得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诗人,薛涛,诗词,宋朝,李清照,朱淑真,李季兰,小说家,千古名句

    编辑 | 柳色黄图片来源 | 网络在漫长的诗词文学史中,涌现了大片文采风流的才子,他们的作品传唱千古。但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只有在社会高度发展的环境下,才会诞生出一批优秀的女才子,如唐代的李冶、薛涛等,如宋朝的李清照、朱淑真等,如清朝的顾太清、贺双卿等,在女子学习备受打压的封建王朝,她们凭借着自己的

  • 李令月,还是永远的谜?太平公主的真名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太平公主,李令月,永远的,李治,李显,真名

    太平公主“有名字”了?太平公主真名叫啥,这是个千古谜题。因为现存史料中对此没有任何记载,然而某台湾地区学者居然通过《全唐文》找到了关于太平公主姓名的蛛丝马迹,经过一番考证,他宣布,太平公主的真名叫作“李令月”。如果属实,这名字确实挺好听,但可惜的是,这位专家的文言文基本功实在不扎实,尤其是在得知其考

  • 太华公主传奇人生190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太华,赵夫人,王大人,本宫,出宫

    众人与夫人相谈甚欢,餐毕。太华公主道:没见高大人回来啊?高夫人道:最近安国公主要结婚了,他在皇宫研究菜品是不会回来的。太华公主道:原来如此啊,天色也晚了,我们也该回去了。高夫人跟小琴使了个眼色,然后高夫人说道:嗯嗯好的,不过为了酬谢各位对家丁的相救,请务必收下一点薄礼。公主道:哪里哪里不用,夫人不必

  • 唐玄宗的娱乐大局观:生女当如谢阿蛮,“凌波舞步”耀盛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唐玄宗,凌波,宫廷,女乐

    导语:唐代的开放政策使得唐代女乐与西域音乐,乃至更远地区的音乐关系密切,为唐代对外来音乐的吸收与本土音乐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唐代文化的大融合,为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女乐不仅承担着性别角色的职责,也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有利于当前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一、唐代女乐发展的社会环境1、

  • 谢阿蛮:唐朝舞妓,因《凌波曲》闻名遐迩,唐玄宗心中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龙女,唐朝,唐玄宗,谢阿蛮,凌波曲,杨玉环,杨贵妃,书法家,女皇武则天,中国传统音乐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人尽皆知,但作为一位风流君王,唐玄宗不可能专情,他勾搭过虢国夫人杨玉瑶,还对一个叫谢阿蛮的舞妓念念不忘,甚至在失势后,依然千方百计地将她找了回来。谢阿蛮陕西临潼县东北新丰人,唐朝著名舞妓。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谢阿蛮的身世,不过小小年纪就入宫做了舞妓,可见其父母均布衣百姓。谢阿

  • 宋人临摹的凌烟阁功臣图现世,秦琼帅,尉迟猛,侯君集只露半张脸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侯君集,凌烟阁,秦琼,阎立本,李世民,尉迟敬德

    李贺《南园十三首》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凌烟阁是帝王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天下有志之士,无论文武,莫不以能上凌烟阁为毕生荣幸。说起来,图画功臣于凌烟阁也并非始于唐代。庾信《周国柱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中有“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归臣”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