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称帝一年后即被亲儿子安庆绪所杀,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安禄山称帝一年后即被亲儿子安庆绪所杀,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3015 更新时间:2023/12/16 14:04:06

汉皇重色思倾国: 唐玄宗在位后期独宠杨贵妃,重用奸相李林甫,荒废朝政,遂使藩镇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一场长达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

唐睿宗在位期间始设节度使一职,最初只是统领边防军镇的使职。后来唐玄宗为了防御和控制周边的各游牧民族,将节度使增加了10个,他们除了掌管军政外,还兼管各道的民政与财政,使其权势日重,终至尾大不掉。天宝元年(742),大唐军队总兵力有57万余,其中归各节度使统辖的边兵竟占49万。节度使手握重兵,财雄势大,唐中央军备却极度空虚。

唐玄宗统治后期,倚重奸相李林甫,并因独宠贵妃杨玉环而大封杨氏家族,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因此飞黄腾达,渐有取代李林甫之势,三个妹妹也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玄宗称三夫人为“三姨”,允许她们随意出入宫禁。

借杨贵妃的光,杨氏家族成员个个位高权重,势焰熏天,凌驾于群僚之上,欺压百姓,奢华至极。他们独揽大权,败坏朝纲,众大臣敢怒不敢言。至此,强盛的唐王朝已不可挽回地走上了下坡路。

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

被史籍称为“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粟特、突厥混血)”出身的安禄山即在这种外重内轻、节度使权力尾大不掉的军事局面下起兵反唐的。

安禄山于天宝元年任平卢节度使,后来投机走“贵妃路线”得以青云直上,一人身兼平卢、范阳、河东(分别是今天的辽宁朝阳、北京、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权势煊赫,兵力雄厚(拥兵近20万)。

他经常奉诏到长安行走,洞悉朝廷腐朽、实力空虚的内情,又因与杨贵妃堂哥杨国忠争权,遂铤而走险,于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和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扯旗造反,安史之乱爆发。

安禄山以奉密旨讨伐杨国忠为名,集合范阳、平卢两镇的同罗、契丹、奚等部族兵马15万大军,号称20万,大举挥军南进。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到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35天时间。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安史叛军控制了河北大部分郡县,河南的部分郡县也纷纷望风归降。

唐玄宗从最初的慌乱中逐渐恢复镇静,急忙调兵遣将,派遣大将封常清到洛阳附近招兵买马,意欲抵抗叛军并收复东都洛阳。封常清在洛阳周边募兵6万,但这些新兵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很快就被精锐的叛军击溃,损失惨重。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高丽籍大将高仙芝一起收拾溃兵,退守潼关,以期再战。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将封常清、高仙芝处死,起用患病在家休养的大将军(番将,突厥人)哥舒翰统兵赴潼关。

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册达奚珣为丞相,令麾下首将史思明经略河北。

同年5月,唐南阳节度使鲁炅率十余万大军与叛军将领武令珣部激战于叶县城北,唐军力战不支,全军覆没。

6月,李光弼郭子仪率领唐军开掘出土门路,在常山郡以东的嘉山大破安史叛军,乘势收复了河北十几个郡县,安禄山窘迫急困,打算退军撤返范阳。恰在此时,大将哥舒翰带领8万步骑从潼关出发,与叛军将领崔乾祐决战于灵宝以西,结果大败亏输,哥舒翰向西逃窜准备奔回潼关,不料途中被他手下的将士擒获押送叛军,被囚于洛阳。

潼关失守后,长安失去了藩屏,岌岌可危,唐玄宗携杨贵妃兄妹率王公大臣放弃长安,仓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在灵武(今属宁夏)称帝,收纳溃散的唐朝军队。

安禄山遣张通儒为西京留守 ,田乾真为京兆尹,令爱将安守忠领军屯驻(西京)苑中。

天宝十五年(756)十一月,伪燕政权大将阿史那承庆率军攻克颍川,

上穷碧落下黄泉——安禄山称帝仅一年多即被儿子安庆绪和心腹智囊严庄合谋杀死

安禄山志得意满,遂开始充分暴露其暴虐骄纵之本性。以前为了收买人心,他伪装宽宏大量,高官厚禄,从不吝啬赐人,其部下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如今屡获大胜,又登基称帝,性情大变,一遇到不顺心之事,动辄暴跳如雷,随意责罚部属及侍从。

安禄山身躯肥胖,身上经常长毒疮。到后来,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加上酒色过度,各种毛病都出来了。他原本就患有眼疾,自起兵叛乱后,视力慢慢衰退,以至于双目完全失明,和瞎子差不多。祸不单行,眼睛看不见,身上又长起了毒疽,发作起来痛楚难耐。百病缠身,各地兵败的坏消息又接踵传来,以致安禄山急怒攻心,暴躁不堪,常无故发火,左右亲随动辄得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甚至被杀。

安禄山称帝后深居宫中,众将很少能当面奏事,有事都要通过严庄转达。严庄是安禄山帐下第一幕僚,首席智囊,也是备受安倚重、信赖的第一红人。可安禄山一旦发起火来,说骂就骂,说打就打,稍有顶撞就拖出去砍头,就连心腹严庄也常常被其责骂,鞭笞、棍棒责罚更是家常便饭。

和严庄比,安禄山的贴身内监李猪儿挨打受罚更多,苦不堪言。李猪儿自幼服侍安禄山,深得其宠信,日夜在他身边伺候。同样,每次安禄山发怒,责罚左右,都少不了李猪儿的份,可以说饱受皮肉之苦。李猪儿总是无辜被打,又担心安禄山随时会杀掉自己 。安禄山两个最亲信之人,一个是出谋划策的元老重臣,一个是伺候饮食起居的家奴,此时成了棍棒鞭子下的难兄难弟,两人同病相怜,于是暗中结为盟友。

史载,安禄山的爱妾生下一子名庆恩,深受安禄山宠爱,欲以他取代次子晋王安庆绪。安庆绪感到自己的王位不稳 ,一旦被废黜,恐怕连小命都难保 。他焦虑不安,日夜惶恐,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自保。而中书侍郎严庄也怕宫中事变会危及自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精心谋划、终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彻底解决问题。于是,老谋深算的严庄与晋王安庆绪、内侍李猪儿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

至德二年(757)正月初五深夜,三人悄悄潜入安禄山寝宫。严庄、安庆绪手持利刃站在帐外,李猪儿则手持大砍刀进入帐内,此时安禄山早已熟睡,鼾声如雷,李猪儿对准躺在榻上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是把佩刀搁在床头防身,事先却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猛吃一刀,心知大事不好,急忙伸手摸刀,却摸了个空。 他忍痛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贼由严庄”!此时,肠子由疮口不断流出,溢满榻上,安禄山哀嚎不已,肠溃气绝,倒在睡榻之下。安禄山被心腹和儿子合谋杀死,年55岁。安庆绪和李猪儿在其榻下挖了一个深坑,用毯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将其草草埋入,还举刀威胁宫中众人不许乱言。

次日清晨,中书侍郎严庄矫诏传旨主上病危,立晋王安庆绪为太子,并很快即大燕皇帝位,尊安禄山为太上皇。几日后才发出讣告,说安禄山病重而死。将其尸体从坑里挖出,尸骸已经腐烂溃败,便草草殓葬。

狡黠多智、善于随机应变的安禄山,极力迎合唐玄宗、杨贵妃的心意,投其所好,因而格外受宠,屡屡被加官晋爵。在唐玄宗矫情荒政、朝纲紊乱之际悍然发动武装叛乱,把鼎盛一时的锦绣大唐推向了兵燹不断的战乱深渊。

而他自己仅仅只当了一年多的皇帝,便死于心腹和亲子之手。

【插图源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是为了帝位,还是身不由已?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安禄山,安庆绪,李世民,唐玄宗,史思明,李渊

    文|飞鱼说史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不过此人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好在他有一个极其出色的儿子。这个儿子无疑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正是因为李世民,李渊过早就当起了太上皇,拱手把天下给了他,不过不给他也没有办法,一来他的其他儿子都被李世民给杀了,二来如果看不清形势,那他的下场可不单单是让位那么简单了。还别说

  • 唐朝李季兰:是道姑也是女诗人,一首24字之诗,道尽心中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季兰,李冶,诗人,唐德宗,陶渊明,唐朝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八至》唐.李治李冶,字季兰,唐朝著名女道士,女诗人。出身于名门世家的李冶自幼时便聪慧机灵,又因受到家中读书氛围的熏陶,李冶自小便熟读诗赋并在这方面显露出一定的诗词才华。可就是这样一个聪慧伶俐的女孩却在其十一岁时被父亲送去了玉道观成为了一名

  • 唐朝才女李季兰:一个毁在父亲手中的可怜姑娘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季兰,李冶,唐朝,陆羽,唐玄宗

    作者:甘棠或许是武则天当政的原因,在唐朝,女子的地位相较于后世,更加的高。可是再高的地位,也没有办法扭转多数俗人的眼光和言行。如果这些偏见,是因为父母,那么注定这个女子的一生,永无出头之日。李季兰就是这样一个毁在父亲手中的可怜姑娘。(一)6岁便令人刮目相看李季兰本不叫做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在李季兰离

  •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美貌招蜂引蝶,风流惊世骇俗,为何却孤老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季兰,陆羽,诗人,唐朝,刘长卿,玉真公主,唐玄宗,小说家,艺术家

    号称“唐朝四大女诗人”的李季兰,其美貌招蜂引蝶,其才情倾国倾城,其风流惊世骇俗。李季兰,浙江乌程人,本名李冶,出生于唐玄宗年间,其父人称李公,乃当地官员的一位幕僚。衣冠南渡之后江南文风起,历朝历代总有神童出世。李季兰就是如此,她小小年纪就在诗词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6岁那一年,家里种植的一株蔷薇开花了

  • 诗人李季兰:幼时被父亲送入道观在乱世之中,一代才女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季兰,诗人,道士,李治,才情

    喜欢我的文章的话,就请关注大闫同学吧!大唐盛世,文豪墨客,思想开放,所以出了不少有名的女诗人,其中被誉为“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李季兰,便是其中之一。李季兰与鱼玄机倒有几分相似之处,才华横溢,貌美如花,但最后都是落了个不好的结果。李季兰,原名李治,字季兰,她的出身不算高,但也不差,父亲是当时官员后的

  • 李清照,李季兰,朱淑真等女诗人的70个诗句,惊才绝艳,值得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诗人,薛涛,诗词,宋朝,李清照,朱淑真,李季兰,小说家,千古名句

    编辑 | 柳色黄图片来源 | 网络在漫长的诗词文学史中,涌现了大片文采风流的才子,他们的作品传唱千古。但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只有在社会高度发展的环境下,才会诞生出一批优秀的女才子,如唐代的李冶、薛涛等,如宋朝的李清照、朱淑真等,如清朝的顾太清、贺双卿等,在女子学习备受打压的封建王朝,她们凭借着自己的

  • 李令月,还是永远的谜?太平公主的真名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太平公主,李令月,永远的,李治,李显,真名

    太平公主“有名字”了?太平公主真名叫啥,这是个千古谜题。因为现存史料中对此没有任何记载,然而某台湾地区学者居然通过《全唐文》找到了关于太平公主姓名的蛛丝马迹,经过一番考证,他宣布,太平公主的真名叫作“李令月”。如果属实,这名字确实挺好听,但可惜的是,这位专家的文言文基本功实在不扎实,尤其是在得知其考

  • 太华公主传奇人生190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太华,赵夫人,王大人,本宫,出宫

    众人与夫人相谈甚欢,餐毕。太华公主道:没见高大人回来啊?高夫人道:最近安国公主要结婚了,他在皇宫研究菜品是不会回来的。太华公主道:原来如此啊,天色也晚了,我们也该回去了。高夫人跟小琴使了个眼色,然后高夫人说道:嗯嗯好的,不过为了酬谢各位对家丁的相救,请务必收下一点薄礼。公主道:哪里哪里不用,夫人不必

  • 唐玄宗的娱乐大局观:生女当如谢阿蛮,“凌波舞步”耀盛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唐玄宗,凌波,宫廷,女乐

    导语:唐代的开放政策使得唐代女乐与西域音乐,乃至更远地区的音乐关系密切,为唐代对外来音乐的吸收与本土音乐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唐代文化的大融合,为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女乐不仅承担着性别角色的职责,也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有利于当前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一、唐代女乐发展的社会环境1、

  • 谢阿蛮:唐朝舞妓,因《凌波曲》闻名遐迩,唐玄宗心中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龙女,唐朝,唐玄宗,谢阿蛮,凌波曲,杨玉环,杨贵妃,书法家,女皇武则天,中国传统音乐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人尽皆知,但作为一位风流君王,唐玄宗不可能专情,他勾搭过虢国夫人杨玉瑶,还对一个叫谢阿蛮的舞妓念念不忘,甚至在失势后,依然千方百计地将她找了回来。谢阿蛮陕西临潼县东北新丰人,唐朝著名舞妓。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谢阿蛮的身世,不过小小年纪就入宫做了舞妓,可见其父母均布衣百姓。谢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