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名人智慧:韦皋挑敌互疑破吐蕃

古代名人智慧:韦皋挑敌互疑破吐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闲读与苦读 访问量:4595 更新时间:2024/3/11 5:04:19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公元778年,吐蕃兴兵 10万侵扰大唐川西地区,川西守将韦皋发兵抵抗。两军对垒,互有胜负。吐蕃见急切不能胜便写信给云南王,让他出兵相助。

云南王接到吐蕃王的信,左右为难,出兵援助吧,自己已大唐王朝表示愿归附唐王朝,而今出尔反尔,得罪了大唐恐怕给日后埋下灾祸。但不出兵援助吧,过去自己一直与吐结盟,而今吐蕃有事不去相助,说不定吐蕃马上会兴师问罪立时就有刀兵之患。

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大臣中一人出主意,可效仿战国年间五国攻秦时齐国的办法,答应派兵,但驻扎望,等待胜负有定时再作打算。云南王一听大喜,马上答应吐蕃,即刻便发兵去救助。

吐幕王接云南王回信,更增长了勇气,向唐军发动更猛烈的攻击。韦皋正在全力对付吐蕃时,却听说背后云南兵正向自己接近,大吃一惊,忙从川内调兵阻挡。哪知云南兵进到泸水(今四川雅碧江下游)时,却停兵扎营,等待观望起来

韦皋闻报,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又一想,危机仍没过去。云南兵在驻扎观望,等自己吐蕃决出胜负后再作打算。若一旦自己失利,那么云南兵从背后杀过来,仍摆脱不了腹背受敌的场面。

韦皋觉得,要变被动局面为主动局面,必须争取云南兵倒向自己这一边。要争取云南兵倒向自己,必须设法破坏云南王与吐蕃王的关系。怎么破坏他们间的关系呢? 韦皋苦思一夜,终于有了办法。

第二天,他写了一封给云南王的信,信上说云南王已决定归附大唐,这是明智之举,今番来兵名义上助吐蕃而实际上帮唐军夹击吐蕃,此举甚好。若一举灭了吐蕃,愿把吐蕃的牛羊马群分给云南王云云。

将信用以前给云南王送信用的银匣装好,封上封印,揣在怀中,前去出战吐蕃。对阵时,佯作不支,仓促后退,从怀中掉出银信匣。吐蕃战将见有银器落地,忙拍马来抢。韦皋大叫声“那是机密”,便令手下去抢。可那银匣离吐蕃军近,早被吐蕃抢入大营。韦皋装作迫不得已退兵回营。

吐蕃王拿到这封信一看,气得胡子直抖,马上拨出两万人马,扼住云南来战场的要道,以防云南兵来助韦皋。云南王听说吐蕃无缘无故地派兵阻击自己,十分生气,马上下令班师回朝。韦皋解除了后顾之忧,全力对付前边的吐蕃兵,将吐蕃打得大败而逃。

未完待续……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更多文章

  • 传奇韦皋:狂虐吐蕃二十年,三段玄幻爱情,胡僧说他是诸葛亮转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韦皋,吐蕃,胡僧,三国,诸葛亮,节度使,唐德宗,天文学家,官宦世家

    韦皋出身于京兆韦氏,靠“抬棺材”起家,即所谓的“挽郎”。严格来讲,“挽郎”不算职业,而是一项临时工作,即充当皇帝、皇后等皇室子弟出殡时“引柩唱挽”的少年。别嫌这份工作晦气,对当时的人来说,那可是令人眼馋的肥差,除非韦氏这样的豪门子弟,一般人根本没资格,因为它包分配。出殡仪式结束后,挽郎立刻转正为有品

  • 大唐名臣韦皋依靠一封离间信,撬动了吐蕃和南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重耳标签:韦皋,南诏,吐蕃,长安,李泌,唐朝,唐德宗,节度使,离间信,五代十国

    公元779年,大渡河上,名将李晟率神策军在大渡河大破吐蕃、南诏二十万联军,联军伤亡高达九万。显然,吐蕃和南诏哲学学得都不咋样,不知道内因起决定作用。吐蕃将这次大败归罪给南诏,南诏则认为吐蕃这么乱指责太不厚道。互相指责,相互之间就会有动作。吐蕃动作是加大对南诏的奴役,从征收赋税到招兵都越发严苛,这让南

  • 两军对阵,李世民大赞敌将胯下战马,尉迟敬德说:它这就属于你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窦建德,唐军,战马,唐太宗,唐朝,艺术家,黄易小说人物

    窦建德吃了称砣铁了心要跟李世民在虎牢关耗到底以后,就不断派出间谍,四下里活动,密切地关注李世民的一举一动,积极寻找战机。这日,间谍回报:“报告!唐军营中草料已尽,大批战马已悄悄赶到黄河北岸的草地上放牧了。”“什么?!”窦建德又惊又喜,想不到机会来得这么快!“回去再探!若有什么新情况火速回来禀报。”“

  • 尉迟敬德立在玄武门之变立大功,李世民却说没参战的秦琼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诗停停标签:李世民,秦琼,玄武门之变,李渊,李建成,尉迟敬德

    玄武门之变在唐朝是个关键的战争,在整个中国史上也是个关键的点。它开创了大唐盛世,使全世界都认识了中国。这里就牵扯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李渊,再延伸两个那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渊7岁的时候就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可以说很是厉害,而且当时隋文帝的王后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所以隋文帝很是喜爱李渊,李渊也就成为

  • 单雄信大枪刃重七十斤李世民一箭射去火光四溅却被尉迟敬德拉折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勣,隋朝,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尉迟恭,唐太宗,艺术家,尉迟敬德

    关于单雄信是义薄云天的大英雄还是反复无常的真小人,在历史上和演义小说中有不同的说法,而在元杂剧中就更是褒贬不一了。但是笔者更愿意相信单雄信单二哥和秦琼秦二哥一样,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是把单雄信和陈友谅手下第一悍将张定边一起评定为万人敌,与徐达常遇春相提并论,整个清朝似乎也没人能望其

  • 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敬德战功卓著,为啥排不进大唐开国功臣前十名?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靖,秦琼,李勣,李渊,裴寂,南唐,尉迟敬德,开国功臣,黄易小说人物

    一提起大唐开国功臣,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二李战神李靖李勣,也会想到门神秦琼尉迟敬德。但是翻遍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我们都找不到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敬德为大唐开国做了哪些贡献,要说这四位是唐高祖李渊称帝之路上的绊脚石还差不多。所以要排大唐开国功臣,李靖李勣秦琼程咬金不要说前五,就是前十、前一百都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冷落秦琼尉迟敬德,重用李靖、李勣?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世民,秦琼,李靖,李勣,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兵部,国防部门

    在封建史家的精心PS之下,后人眼中的唐太宗英明神武、从谏如流、任人惟贤,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以归类为一代明君。透过表相看实质,这样的评价显然经不起推敲。从登基前后对待心腹旧将的态度变化,就看得出来,李世民用人不是惟贤。世人皆知,秦琼、尉迟敬德是秦王麾下猛将,二人是李世民最亲信、最得力的心腹爱将,二

  • 如果武门事变时,李世民不派尉迟敬德“保卫李渊”,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渊,秦王,唐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唐太宗,书法家,尉迟敬德,武门事变,女皇武则天

    李世民玄武门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派尉迟敬德进攻控制李渊,李渊态度,大臣的态度,让李渊明白了自己被架空了。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为何要派尉迟敬德前去“保卫”李渊安全?如果你是李世民,你会怎么做?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玄武门事变的性质:玄武门事变的发动者及对象:玄武门是由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针对

  •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为何能够流传千古?埋藏着千古一帝内心的恐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秦叔宝,尉迟敬德,李世民,李建成,李渊,薛万彻,李元吉,秦琼,唐朝,黄易小说人物

    每逢新春佳节,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家都会有在大门两侧张贴门神的传统习俗。门神的形象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至今广为流传的两位门神则是初唐的两位开国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在唐太宗李世民还未登基称帝前这两位就是李世民手下的头号猛将,可以称得上是股肱之臣。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更是专门建造了一座凌烟阁,以此表彰为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韶舞,田亩定限,尉迟敬德,淮南道士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尉迟敬德,道士,淮南,李世民,王俊,敬德

    韶舞何某是荥阳人,不知道他的具体名字,只知道当时也算个小有名气的人。荆州太守请他去做别驾,何某不去,隐居修养自己的情操。他经常到田间或麦场看别人收获庄稼。某天,忽然有个高个子的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带着头巾,前来拜访。那个高个子举起双手跳起舞来,并且说:“先生看到过韶舞吗?这就是韶舞。”一边跳一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