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奇韦皋:狂虐吐蕃二十年,三段玄幻爱情,胡僧说他是诸葛亮转世

传奇韦皋:狂虐吐蕃二十年,三段玄幻爱情,胡僧说他是诸葛亮转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 访问量:941 更新时间:2023/12/6 19:38:18

韦皋出身于京兆韦氏,靠“抬棺材”起家,即所谓的“挽郎”。

严格来讲,“挽郎”不算职业,而是一项临时工作,即充当皇帝、皇后等皇室子弟出殡时“引柩唱挽”的少年。

别嫌这份工作晦气,对当时的人来说,那可是令人眼馋的肥差,除非韦氏这样的豪门子弟,一般人根本没资格,因为它包分配。

出殡仪式结束后,挽郎立刻转正为有品级的官员。相较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有些挽郎十二三岁就吃起了皇粮,便宜赚大啦。

韦皋17岁充任唐肃宗的“建陵挽郎”,并补职为华州参军。

韦皋的前半生波澜不惊,后半生开挂。他治理蜀地二十年,招抚南诏、狂虐吐蕃,从没打过败仗。

他事实上是蜀地无冕之王,却在藩镇割据之风盛行的时代,选择了忠于朝廷。

他曾经有三段爱情,一段羞煞老丈人,一段前世良缘后世续,一段女方比他名气大。

最神奇的是,韦皋满月那天,有个胡僧断言,他是诸葛亮的转世……

戏耍朱泚,拖住叛军西路增援

韦皋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三十七个年头,建中四年的“泾原兵变”将他推上了舞台的中央。

事变后,唐德宗西逃奉天(乾县)避难,朱泚在长安称帝。奉天西边的凤翔已经被叛军占领,倘若凤翔与长安联合夹击,奉天旦夕可下。

但对凤翔的叛军来说也有一个隐患,因为他们西边驻扎着韦皋的陇右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朱泚看出了门道,立刻派人给韦皋送去了委任状。韦皋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将朱泚的使者和叛军将领请进城,却在“鸿门宴”上大开杀戒。

然后他筑坛盟誓,宣布忠于朝廷,立下

“粉骨糜躯,决无所顾”

的宏愿,并派韦氏子弟增援奉天。

陇右军虽然兵力不多,却是小小秤砣压千斤,它拖住了凤翔叛军,使得奉天“无西顾之忧”。

韦皋虽然没有参与于平叛战争,但却功不可没,因此战后唐德宗升职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贞元元年(785年),韦皋接替张延赏,出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拉开了他二十年治蜀生涯。

镇守西川,狂虐吐蕃二十年

在后人眼里,蜀地物产丰饶,战乱不至,是个天然的安乐窝。可是在唐朝却并非如此,因为它的西边有宿敌吐蕃,南边还有依附于吐蕃的南诏国,两千里边境线都是战场。

贞元四年,吐蕃10万大军入侵黎州,韦皋联合东蛮在青溪关大破吐蕃。11月,吐蕃发兵3万攻打东蛮,韦皋派兵增援,二度打败吐蕃。

贞元五年,韦皋主动出击,以2000精兵深入吐蕃境内,在台登斩杀两千蕃兵,生擒笼官四十五人,其中包括吐蕃最悍勇的大将乞臧遮遮、悉多杨朱,以及贵族子弟论东柴。

这一战彻底扭转了唐军在嶲州地区的被动防守,又在接下来的几年连续数战,实现了对嶲州的掌控。

贞元八年,朝廷在西北修建盐州城,韦皋奉命主动进攻,以吸引吐蕃兵力。他出西山、灵关,攻破峨和城、通鹤军、定廉城。又越过的博岭,包围维州,进陷栖鸡、羊溪,并焚毁了剑山屯。

吐蕃率兵前来援救,又被唐军击败,伤亡数千人还丢了白岸。

贞观九年,韦皋越过贡嘎山脉,拔除吐蕃堡栅五十余座,收降西山八国(阿坝、甘孜、昌都一代的羌人部落)。

贞元十一年、十二年,韦皋又收降羌蛮部落七千户、收复嶲州城。

贞元十六年,唐军与吐蕃在黎州、嶲州展开连续对决。韦皋连战连捷,迫使吐蕃九地节度使、笼官马定德,以及属下八十七名大将集体投降。

贞元十七年,在蜀地连遭挫折的吐蕃人将火气撒在了西北,他们连下灵州、朔州、麟州。为了牵制西北的蕃兵,韦皋再度主动出击,以五万大军分兵十路深入吐蕃境内。

这是剑南军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在两个多月的战斗中,唐军大败16万蕃军,攻克七座城邑、五处军镇,俘获民户三千,俘虏敌兵六千,斩首万余。

吐蕃被迫南下增援,却在维州中了唐军的埋伏,10万大军损失过半,大相论莽热被生擒活捉,献俘于长安。

“十路伐蕃”奠定了唐军在西川对吐蕃的绝对优势地位,唐德宗闻讯大喜,下旨擢升韦皋为中书令,封爵“南康郡王”,并亲撰《南康郡王韦皋纪功碑铭》,以示褒奖。

二十年对吐蕃保持不败战绩,堪称奇迹,但这还不是韦皋的全部,他还有一项值得后人铭记的功绩——招抚南诏国。

南诏国自从安史之乱与大唐断绝关系后,双方敌对了二十多年。韦皋凭借出色的智慧,左手阳谋、右手阴谋,迫使南诏与吐蕃翻脸,最终又回到了大唐的怀抱。

总之,韦皋无论是军事才华还是政治才华,都在治蜀的二十年里光芒闪耀。

韦皋的曾经有三段爱情,不过有些故事出自民间笔记,充满玄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穷秀才羞煞老丈人

西川前任节度使张延赏不是别人,正是韦皋的岳父。不过,这对翁婿的关系并不和睦。

当年韦皋在入仕之前有点落魄,贵而不富,只能寄生于岳父家中,这种现象在唐代豪门中并不罕见。

因此张延赏对这个女婿并不看好,选中韦皋的是张延赏的妻子苗氏。苗氏一直对丈夫说,咱这个女婿虽然贫穷,但气度不凡,从来不屈节侍人,未来必能成就大业。

然而张延赏却嗤之以鼻,对韦皋从来没有好脸色。家里的仆人也跟着奚落韦皋,小两口忍受不了屈辱,决定回关中闯荡。

二人靠妻子变卖的首饰度过了一段艰苦岁月,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韦皋凭借“挽郎”身份做官了。

由于二十年不曾联系,张延赏一直以为韦皋早就死了。当苗氏听到韦皋的名字时,坚持认为一定是自己的女婿,而张延赏却认为同名同姓而已。

结果令张延赏羞得无地自容,他连女婿的面都没见就悄悄走了,还被世人嘲笑“不识韦皋是贵人”。

玉箫再世续前缘

相传少年时期韦皋曾经寄居于江夏一位姜姓太守的家里,并与太守的儿子荆宝结为兄弟。

荆宝身边有一个10岁的侍女叫玉箫,聪明伶俐又漂亮,被荆宝派来专门伺候韦皋。时间一久,二人渐生情愫。

后来韦家人催促韦皋回长安,二人挥泪而别。韦皋亲手给玉箫戴上一枚玉戒指,并许诺:短则五载,长则七年,我一定回来娶你。

岂料韦皋一去杳无音讯,玉箫苦等无望,在第八年春天绝食而死。

二十多年后,韦皋出镇西蜀,在审理旧案时,偶然与荆宝相遇,这才得知玉箫已经死了十几年。

韦皋心痛不已,专门为玉箫修建佛堂,并亲书佛经。然而,这并不能减轻他的思念,于是他又请人用招魂术与玉箫“相会”了。

玉箫告诉他:借助你造佛的功力,我十天后将重新投胎,十三年后将再次成为您的侍妾。

一转眼十三年过去了,某一天,有个官员给他送来一个特别的礼物——一名歌女,名叫玉箫。

韦皋大吃一惊,但见此“玉箫”跟彼“玉箫”长得一模一样。他拉起玉箫的手,发现她的中指上有一圈环装的肉瘤,跟当年的那枚戒指一模一样。

红袖添香才女相伴二十年

韦皋在蜀地还结识了一代才女薛涛,一位被誉为“唐代四大女诗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奇女子。

薛涛出身于河东薛氏,因为家道中落,沦为歌伎,隶属于成都府。歌伎在古代叫“乐籍”,身份低贱,难听一点说就是达官贵人们的玩物。

薛涛虽然沦为贱籍,但才华出众,深得韦皋的赏识,除了侍宴,她经常伴随在韦皋身边参与文案工作。

一位能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诗文唱和的女子,其文笔自然不在话下。韦皋竟然因此突发奇想,奏请朝廷加封薛涛为“校书郎”,从此薛涛多了个绰号——女校书。

薛涛还有个绰号叫做“孔雀”。当初南诏国进献孔雀一只,薛涛爱其美,怂恿韦皋设笼栖养。韦皋依其意,在摩诃池边建孔雀笼,交由薛涛饲养。从此人们总是看见,孔雀开屏与美人斗艳的场景。

薛涛与韦皋形影不离,这导致她恃宠而骄,居然充当起官员们攀附韦皋的“后门”来,大肆收受贿赂。韦皋为此大怒,将她遣送到松州边陲独居。

薛涛心生悔意,聪慧的她赠韦皋《十离诗》一首,顿时攻破了中年大叔的防线,又再次回到了成都。

薛涛17岁侍奉在40岁的韦皋身边,将人生最宝贵的二十年青春都给了韦皋。遗憾的是,韦皋始终没有给她一个身份,甚至没能帮她脱籍。

前文有玉箫转世的传奇,其实民间盛传,韦皋也是个“再生人”,他是诸葛亮的转世。

话说韦皋满月那天,家里正在办满月酒,突然来了个又脏又丑的胡僧,径自闯进韦家蹭酒席。韦家人也不好阻拦,就在犄角旮旯里给胡僧安排了一顿饭。

饭后,小韦皋被家人抱出来与客人见面,胡僧挤上前去对婴儿说:“久别无恙乎?”

奇怪的是,小韦皋听了胡僧的话居然手舞足蹈,显得很开心。面对众人诧异的表情,胡僧解释说:“这孩子是诸葛武侯的转世,他将来要成为西蜀统帅,受到蜀地人民的祝福。我以前云游剑门,与他是好友。听说他转生在韦家,因此不远千里来看望他。”

但这个光怪陆离的传说显然不靠谱,但在蜀地却流传很广。究其原因,我认为跟韦皋治蜀有方有关,人们出于怀念,将他类比于诸葛亮了。

中唐时期各藩镇都不纳税,韦皋以“供奉”代替纳税,维持了唐德宗对他的信任。同时他实行三年一免税,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韦皋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也获得了部下的一致拥戴,韦皋完全具备了割据称王的条件。事实上,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几乎是潮流,韦皋为何坚持忠于朝廷呢?

这跟韦皋的出身有关。

割据的节度使,都是出世代服务于藩镇的寒族阶级,与朝廷的利益关系不大,向心力不够,缺乏忠诚度。

而韦皋则不同,韦氏家族是大唐帝国传统的豪门,他们的家族与朝廷绑定很深,朝廷就是他们的利益之根,不可能割裂开来。比如韦皋,就是凭借朝廷对韦氏家族的恩顾而翻身的。

在韦皋之前,西川节度使崔宁也是如此,他同样放弃了割据称王的机会,交出兵权回朝任职了。

韦皋的忠诚避免了内战,维护了蜀地的稳定与安宁,从这一点来说,韦皋功德无量。

更多文章

  • 大唐名臣韦皋依靠一封离间信,撬动了吐蕃和南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重耳标签:韦皋,南诏,吐蕃,长安,李泌,唐朝,唐德宗,节度使,离间信,五代十国

    公元779年,大渡河上,名将李晟率神策军在大渡河大破吐蕃、南诏二十万联军,联军伤亡高达九万。显然,吐蕃和南诏哲学学得都不咋样,不知道内因起决定作用。吐蕃将这次大败归罪给南诏,南诏则认为吐蕃这么乱指责太不厚道。互相指责,相互之间就会有动作。吐蕃动作是加大对南诏的奴役,从征收赋税到招兵都越发严苛,这让南

  • 两军对阵,李世民大赞敌将胯下战马,尉迟敬德说:它这就属于你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窦建德,唐军,战马,唐太宗,唐朝,艺术家,黄易小说人物

    窦建德吃了称砣铁了心要跟李世民在虎牢关耗到底以后,就不断派出间谍,四下里活动,密切地关注李世民的一举一动,积极寻找战机。这日,间谍回报:“报告!唐军营中草料已尽,大批战马已悄悄赶到黄河北岸的草地上放牧了。”“什么?!”窦建德又惊又喜,想不到机会来得这么快!“回去再探!若有什么新情况火速回来禀报。”“

  • 尉迟敬德立在玄武门之变立大功,李世民却说没参战的秦琼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诗停停标签:李世民,秦琼,玄武门之变,李渊,李建成,尉迟敬德

    玄武门之变在唐朝是个关键的战争,在整个中国史上也是个关键的点。它开创了大唐盛世,使全世界都认识了中国。这里就牵扯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李渊,再延伸两个那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渊7岁的时候就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可以说很是厉害,而且当时隋文帝的王后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所以隋文帝很是喜爱李渊,李渊也就成为

  • 单雄信大枪刃重七十斤李世民一箭射去火光四溅却被尉迟敬德拉折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勣,隋朝,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尉迟恭,唐太宗,艺术家,尉迟敬德

    关于单雄信是义薄云天的大英雄还是反复无常的真小人,在历史上和演义小说中有不同的说法,而在元杂剧中就更是褒贬不一了。但是笔者更愿意相信单雄信单二哥和秦琼秦二哥一样,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是把单雄信和陈友谅手下第一悍将张定边一起评定为万人敌,与徐达常遇春相提并论,整个清朝似乎也没人能望其

  • 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敬德战功卓著,为啥排不进大唐开国功臣前十名?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靖,秦琼,李勣,李渊,裴寂,南唐,尉迟敬德,开国功臣,黄易小说人物

    一提起大唐开国功臣,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二李战神李靖李勣,也会想到门神秦琼尉迟敬德。但是翻遍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我们都找不到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敬德为大唐开国做了哪些贡献,要说这四位是唐高祖李渊称帝之路上的绊脚石还差不多。所以要排大唐开国功臣,李靖李勣秦琼程咬金不要说前五,就是前十、前一百都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冷落秦琼尉迟敬德,重用李靖、李勣?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世民,秦琼,李靖,李勣,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兵部,国防部门

    在封建史家的精心PS之下,后人眼中的唐太宗英明神武、从谏如流、任人惟贤,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以归类为一代明君。透过表相看实质,这样的评价显然经不起推敲。从登基前后对待心腹旧将的态度变化,就看得出来,李世民用人不是惟贤。世人皆知,秦琼、尉迟敬德是秦王麾下猛将,二人是李世民最亲信、最得力的心腹爱将,二

  • 如果武门事变时,李世民不派尉迟敬德“保卫李渊”,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渊,秦王,唐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唐太宗,书法家,尉迟敬德,武门事变,女皇武则天

    李世民玄武门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派尉迟敬德进攻控制李渊,李渊态度,大臣的态度,让李渊明白了自己被架空了。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为何要派尉迟敬德前去“保卫”李渊安全?如果你是李世民,你会怎么做?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玄武门事变的性质:玄武门事变的发动者及对象:玄武门是由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针对

  •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为何能够流传千古?埋藏着千古一帝内心的恐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秦叔宝,尉迟敬德,李世民,李建成,李渊,薛万彻,李元吉,秦琼,唐朝,黄易小说人物

    每逢新春佳节,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家都会有在大门两侧张贴门神的传统习俗。门神的形象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至今广为流传的两位门神则是初唐的两位开国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在唐太宗李世民还未登基称帝前这两位就是李世民手下的头号猛将,可以称得上是股肱之臣。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更是专门建造了一座凌烟阁,以此表彰为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韶舞,田亩定限,尉迟敬德,淮南道士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尉迟敬德,道士,淮南,李世民,王俊,敬德

    韶舞何某是荥阳人,不知道他的具体名字,只知道当时也算个小有名气的人。荆州太守请他去做别驾,何某不去,隐居修养自己的情操。他经常到田间或麦场看别人收获庄稼。某天,忽然有个高个子的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带着头巾,前来拜访。那个高个子举起双手跳起舞来,并且说:“先生看到过韶舞吗?这就是韶舞。”一边跳一边离开

  • 秦琼后代的墓志铭,记住了秦琼活捉尉迟敬德,可信度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墓志铭,李渊,李元吉

    秦琼入唐后,立即被李渊派去李世民手下任职。不久,秦琼来到李世民的帐下,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唐书》中,这一伟大壮举的记载只有九个字:“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关于这件事的所有官方历史数据都很模糊。大家知道,美良川之战是关系李世民一家生死的关键战役。当时,唐朝的疆域只有山西和关中。因为山西曾被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