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杀掉裴炎,武则天借机敲打群臣

杀掉裴炎,武则天借机敲打群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浮意落尽 访问量:3516 更新时间:2024/1/2 1:04:19

裴炎本是高宗李治中宗李哲的一个顾命大臣,至于为什么会和武则天冲突,只因为他们最终的目的不统一。武则天与裴炎的第一次摩擦就发生在,李敬业造反的时候。当时朝廷的核心人物就三个人,武则天,李旦,裴炎。武则天最有权力,不过毕竟是太后临朝,没有战争经验。李旦是个傀儡,而裴炎是顾命大臣,有几十年的行政经验,在这件事上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武则天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对裴炎寄予厚望。可没想到,开战以后,裴炎的工作节奏反而变慢了,跟没这回事一样。武则天只好主动来向他虚席就教了。这天上朝,武则天问裴炎现在扬州闹得凶,我们该怎么讨伐呀?裴炎半天不说话,最后冒出来一句,臣以为用不着讨伐,接着又说,李敬业作乱之所以有人响应,无非是因为皇帝年长,而太后却迟迟不肯让皇帝亲政,只要太后还政皇帝,叛军必然不战自溃。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鸦雀无声,大家都震惊了。武则天也万万没有想到,裴炎会在这时候逼宫。裴炎可一向是她的得力助手啊,扳倒太子李贤,废黜皇帝李哲,帮助武则天巩固权力。可是帮了不少忙啊,而武则天也没有亏待裴炎,为何偏偏这时候逼她还政。

当大家都在惊恐之时,朝堂上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炎受顾托,大权在己,若无异图,何故请太后归政?这话正是监察御史崔詧(cha)说的。这话刚好替武则天解了围,武则天也反应过来了,马上说到:裴炎谋反,把他给我抓起来。于是一代权臣锒铛入狱。裴炎是否真的谋反,历史上有不懂的看法,我们先不管裴炎谋反是真是假,先看看武则天是如何利用这次机会扳倒裴炎,在对群臣进行敲山震虎的。裴炎谋反但证据不足,武则天自己也知道,并且还有很多大臣替裴炎求情,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尽管如此,武则天还是以谋反罪杀了裴炎。家人全部流放,但抄家的结果很意外,堂堂宰相竟然一贫如洗。想必这也是很多人愿意力保裴炎的原因。

为什么武则天在证据不足,还有大臣力保的情况下,还要杀掉裴炎。就是开始说的,他俩的最终目标发生了冲突。裴炎的目标是当一个权臣,他帮助武则天废掉李哲,拥护李旦上位,就是想借拥立之功独揽大权。而这个理想中并没有武则天的位置。可武则天是要当皇帝的呀,目标从来就很坚定。所以两个人就出现了分歧,而且是不可调和的。对于这一点两人都看得非常清楚,而裴炎的骨子里从来没认为女人能当皇帝,更不会让自己在女皇帝的手下工作。解决掉裴炎还不算完,因为裴炎是顾命大臣,在朝廷中支持他的人还非常多,所以解决掉裴炎,下来就是这帮支持者了。有裴炎的副手,凤阁侍郎胡元范,还有裴炎的搭档,侍中刘景先,还有另一名宰相郭侍举等,一帮老臣全部被贬出朝廷。文官搞定了,下来就该是武将了,首先就是镇守北方的秦天大柱程务挺。这人原来是统领一支羽林军的,他一步一步成长为今天的边疆大吏,都离不开裴炎的支持。所以裴炎下狱,他也向武则天求过情。现在一政一军两人都有二心,作为统治者武则天又怎能不除掉他们呢。

做完这些事之后,武则天又向群臣训话:我跟着高宗二十多年,殚精竭虑,为天下操心,包括你们的富贵都是我给你们的,而现在恰恰是你们要来造我的反,你们对我怎么会如此负心呢?这一番话一说,加上对裴炎以及牵连的人的处理。朝堂上再也没有敢反抗武则天的大臣,武则天离登基只差一步。

标签: 裴炎武则天太后李旦宰相皇帝

更多文章

  • 宰相裴炎写了“青鹅”二字,就被武则天满门抄斩,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裴炎,武则天,李显,李治,唐中宗,李旦

    女皇武则天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年少时步入唐朝宫廷,伴随两代君王,一路披荆斩棘,走上了权利最高峰。在谋求无上权柄的这一路,武则天招纳了很多追随者,但反对者更多,武则天对待绊脚石都采用了最粗暴有效的方式,一脚踢开,在武则天上位乃至执政期间,因为反对武周的被满门抄斩、遭受酷刑、流放的大臣不计其数,一

  • 重识薛家(增一)裴炎被武则天处死并不冤,刘仁轨在信中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裴炎,宰相,李显,薛家,唐朝,刘仁轨,女皇武则天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风波高度频繁的时期之一。为了平息这些政治风波,稳固自己的地位,武则天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其目的是排除异己,打击政敌。这些冤案的受害者有的的确反对武则天称帝,有的却与这些案子毫无关联,甚至有的案件受害人本身就曾经力挺武则天称帝。当时的宰相裴炎便是最为典型的一位,

  • 大唐宰相裴炎写了只有青鹅俩字的书信为何就被武则天诛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裴炎,武则天,武则,唐中宗,宰相,李治

    唐朝武则天时期宰相裴炎只写了一封带有“青鹅”的两个字的书信,被武则天发现之后下场就老惨了,不仅自己被武则天杀了,还连累全家被杀,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裴炎最初是武则天的政治盟友裴炎出身于河东裴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裴氏家族算上裴炎在唐朝总共出现过多达十七位宰相,是唐朝历史上出名的盛产宰相家族。裴炎自幼

  • 被郭沫若说成奸臣的裴炎,既做武后爪牙又反对武后,他到底想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郭沫若,裴炎,武则天,李显,李旦

    关于裴炎的形象,史学家争议颇大,有人认为他是李唐的忠臣,有人认为他是毁了李唐的武后帮凶。以郭沫若为代表,对裴炎就行了彻底的道德审判,他以历史小说的笔法,把裴炎塑造成了“宇文化及”的化身。在废李显之前,裴炎就曾经参与过太子李贤被废事件,在这两件事中,裴炎充当了武则天的爪牙。可是李旦即位后,裴炎却坚持让

  • 大唐宰相裴炎写了只有“青鹅”俩字的书信为何就被武则天诛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权倾天朝标签:裴炎,李治,唐朝,武则天,唐中宗,大唐宰相,平民百姓

    唐朝武则天时期宰相裴炎只写了一封带有“青鹅”的两个字的书信,被武则天发现之后下场就老惨了,不仅自己被武则天杀了,还连累全家被杀,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裴炎最初是武则天的政治盟友裴炎出身于河东裴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裴氏家族算上裴炎在唐朝总共出现过多达十七位宰相,是唐朝历史上出名的盛产宰相家族。裴炎自幼

  • 山西历史名人 六十一 裴炎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裴炎,宰相,武则天,唐中宗,太后,徐敬业

    裴炎(?~684年),字子隆,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宰相,折冲都尉裴大同之子。网络图片,侵权联删裴炎在弘文馆苦学十年,精研《左传》。他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濮州司仓参军,后历任御史、起居舍人。调露二年(680年),裴炎升任黄门侍郎,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 是年八月,术士明崇

  • 唐朝宰相裴炎支持废李显,却主张还政李旦,对此你觉得矛盾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裴炎,李显,李旦,武则天

    关于裴炎的形象,史学家争议颇大,有人认为他是李唐的忠臣,有人认为他是毁了李唐的武后帮凶。以郭沫若为代表,对裴炎就行了彻底的道德审判,他以历史小说的笔法,把裴炎塑造成了“宇文化及”的化身。在废李显之前,裴炎就曾经参与过太子李贤被废事件,在这两件事中,裴炎充当了武则天的爪牙。可是李旦即位后,裴炎却坚持让

  • 唐朝宰相裴炎,被武则天处死,竟是因为写了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柳故事标签:裴炎,武则天,唐中宗,宰相,王皇后,李治

    武则天凭借着过人的智慧成功实现人生的逆袭,最终成为一代女皇。她将自己的名字标注在历史的里程碑上,直到现在依旧被人们熟知。武则天的名气远超于许多其他皇帝,在这一方面她是非常成功的。在政绩方面,她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使得唐朝走向巅峰。武则天的继位遭受到许多质疑,朝廷官员表面上臣服与她,实际上

  • 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唐朝宰相裴炎的“打手”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裴炎,武则天,宰相,唐中宗,李显,李治

    如今网上有不少人都非常极端,对于自己认同的观点就捧上天,对于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就破口大骂。所以这类人有个很形象的称呼叫“二极管”,意为他们只会从单个方向看待问题,非黑即白,不懂辩证思维。事实上,人性很复杂,好人未必不会做坏事,坏人也未必不会做好事。今天夜读史书就借人性这个话题来与大家聊一位复杂的历史人

  • 裴炎:武则天废帝掌权的关键,大唐宰相,为何因一封密信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裴炎,武则天,宰相,李显,太后,李治

    公元683年,年末,唐高宗李治,终于彻底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李治去世后,其子李显登基为帝,成了唐朝的第四位皇帝。然而,就在李显刚刚登基一个多月后,李显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担任侍中,却遭到了宰相裴炎的坚决反对。而且,在这之后,身为宰相的裴炎,还找到了太后武则天,向武则天汇报了此事。没过多久之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