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一生: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一生: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马生活铺 访问量:3249 更新时间:2024/1/17 14:01:2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初识不识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我们中学时期学过的诗句,当时对他并不了解,只是觉得这句子写得真有意思。

等我长大工作了,有怀才不遇的经历以后再看,又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我仿佛和这位千年前的大诗人在那一刻拥有了共鸣。

等我了解完刘禹锡的生平以后,大为触动。他的人生就是那句话:“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刘禹锡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家庭条件还可以,父亲是一个小官,从小就给了刘禹锡非好的教育环境。他天资过人,在学这一条路上特别有造诣,读书还特别认真,既认真又勤劳。

后来他就考上了进士,当官去了。优秀的人干什么都优秀,刘禹锡也是一个心里有大抱负的人,已经获得了这个机会,那就要做得最好。

那个时候他已经三十岁了,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国家非常动荡。刘禹锡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们弄了一套全新的方法,试图挣脱出现在的困境。

但是却因为外界的压力失败了,失败之后,刘禹锡等革新派全部被贬出长安。

我们现在很难想象了,他从长安被贬到了远州。从一个国家核心的要员变成了边远山区的负责人,这对刘禹锡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刚过去的时候,他写出的诗都包含了痛苦、对朝廷的不满。在远州,刘禹锡待了十年,他的职场生涯就在远州被消耗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逐渐变得平静了。在这个十年,虽然做官没有做得很好,但是却锻炼了他的作诗能力,成为了一代诗豪。

这是第一次被贬谪,但不是最后一次。

他写了一首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诗哪里不对呢?其实没有不对的。还是抒发了刘禹锡的不满,他说这桃花开得真好啊,为什么开得这么好呢?因为这都是我这十年里栽的花呀!

但是当时的皇帝老觉得刘禹锡在讽刺他,好不容易被召唤回去了,这一下得罪得更狠,直接被贬到更偏远的连州,在这里呆了五年。其后又在各个偏远地区周转,共计十三年。

职场生涯越混越差,但是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他的诗句越发有灵性,在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他用诗句抒发自己的情绪。听到村庄里小孩子唱的歌谣,他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在怀才不遇的痛苦下,刘禹锡从来没有被打倒过。《陋室铭》一文将这种情绪捧到了顶峰,即使身在陋室,我自己的精神世界依旧非常幸福。

十三年过后,刘禹锡又回到了长安。这一次,他又写了一首赏桃花的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我想,看到这里的读者此时也在会心一笑。十三年过去,他还是那个他。他就是这样一个坚毅、执着的诗人。

最后,他也与自己的人生达成了和解,和白居易聊完天,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写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很多年前看不懂语文老师在说这句话时的哽咽,现在突然懂了。这是刘禹锡在被贬二十三年以后,终于获得了释然,和自己达成和解的诗句。

而刘禹锡的诗句,曾经在我们深陷苦难时给予了我们多少力量,就是一个隐藏的命题了。

标签: 刘禹锡诗豪长安诗人陋室铭

更多文章

  • 中国古诗七百首 · 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群姐知家标签:七律,嵇康,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王叔文,柳宗元,中国古诗,千古名句

    西塞山怀古 七律【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仍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与解读】长庆四年(824),刘禹锡从夔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途经西塞山,写下了这首怀古诗。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

  • 刘禹锡骂人最狠的一首诗,无一脏字,却看得人酣畅淋漓,太解气了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刘禹锡,杜甫,柳宗元,诗词,杜韦娘,李绅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说起“骂人”,古往今来骂得最有水平的,还得是文人。钱钟书就不用说了,有“民国第一毒舌”的名号。一部《围城》,骂得是千回百转,看得人忍俊不禁,偏又好有道理,无力反驳。如最经典的这句:“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杀伤力不大,侮辱

  • 千古文章,万世流芳:刘禹锡的诗歌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潮汕小桀标签:散文,辞赋,诗人,唐朝,刘禹锡,文学家,诗歌艺术,千古名句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唐朝中期的重要文学家和官员,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唐朝政府中担任了多个职务,包括主持翰林院、翰林学士和参知政事等。刘禹锡在文学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他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他的诗歌风格自由自在,善于用意象和象征手法表

  • 刘禹锡对元稹的赞美诗|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元稹,刘禹锡,诗词,诗人

    诗词赏析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元稹回赠了壁州产的马鞭,刘禹锡接到元稹的酬赠后,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名为咏鞭,实则咏人,壁州竹鞭虽然名贵,但赠鞭者如果不是像元稹这样品格高尚的人,恐怕诗人也不会如此看重。诗中不仅称誉了对方的品格,也表明了自己的节操,刘禹锡把鞭与人自然和谐地

  • 白居易年老伤感了,刘禹锡送给他一首诗,结尾两句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名篇,唐朝,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千古名句

    人生难得一知己,唐朝诗坛的那些诗人们,有很多都是要好的知己,我们今天要说的白居易和刘禹锡就是如此。虽然刘白二人是同一年出生,但他们之间的友情开始的却很晚。各种史料记载,刘禹锡和白居易第一次见面是在唐敬宗宝历二年的扬州,这一年他们54岁,都已过天命之年,在人均寿命不长的年代,这个年纪可以说是人一生的晚

  • 刘禹锡遭贬后被小人刁难,愤而写下千古名篇,短短81字,尽显豁达乐观!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天地标签:苏轼,诗词,孔子,诗人,唐朝,刘禹锡,陋室铭,千古名句

    “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静几是安居。”这句话说的就是刘禹锡了。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和州,和州县令故意刁难他,最开始故意给他安排三间小屋,没想到刘禹锡欣然接受,还自得其乐。县令气极,便又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另一处一间半的小屋,刘禹锡仍然喜欢,还写下对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县令不甘心,

  • 刘禹锡最经典的一组诗,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秋词,唐诗,宋词,诗人,诗情,唐朝,刘禹锡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组诗,是同一个主体,内容虽不同但互相有所关联的多首诗所组成。组诗中的每一首诗都是独立而完整的,但当他们组合在一起时,其内在的感情联系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时空让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得到更为透彻的表达。古代诗人大多都有其经典的组诗代表作。譬如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杜甫的

  • 《千家诗》30《玄都观桃花》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刘禹锡,玄都观桃花,柳宗元,千家诗,全唐诗,长安

    玄都观桃花【唐】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译文】长安道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栽种着许多株桃树,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注释】⑴元和:唐宪宗年号,公元806~820年。十年:《全唐诗》作

  • 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两首七律,旷达超脱,是千帆历尽后的豁然开朗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千帆,七律,元稹,唱和,唐朝,白居易,刘禹锡,艺术家

    拨开历史的云烟,走进诗词里的故事人生,欢迎关注玲子。前言:“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武宗昌二年,71岁的刘禹锡病逝于洛阳,白居易悲痛不已,写下《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在诗中这样描述彼此真挚不渝的友情。如果说元稹是白居易年轻时的挚交,那么刘禹锡则是他老年时的知己,二人志趣相投,同退同隐,惺惺

  • 最美诗词 |《望洞庭》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秋月,明月,诗人,唐朝,刘禹锡,望洞庭,艺术家,最美诗词,原创诗词

    望洞庭刘禹锡 〔唐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