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七律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仍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与解读】
长庆四年(824),刘禹锡从夔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途经西塞山,写下了这首怀古诗。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jùn):晋益州刺史、龙骧将军。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扎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王浚架油桶燃大火炬将它烧断。寻:古代长度单位,张开两臂之长度为一寻,大约八尺。这里用“千寻”形容铁链之长。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顺流而下,直到金陵,吴主孙皓出降。石头:金陵又称石头城。
人世几回伤往事:从东吴灭国至今,又经历了很多代的分裂割据改朝换代。
今逢:一作“从今”。四海为家:《史记·高祖本纪》曰“天子以四海为家”,后遂用以指全国统一。故垒萧萧:旧时的壁垒早已荒凉。 ?这首诗实际上是暗讽当时的藩镇割据,虽然一时称霸一方,但如果想搞分裂闹独立,终究是逃不过覆灭的下场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七律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与解读】
刘禹锡与王叔文是棋友。唐顺宗李诵即位后,授权王叔文组阁执政。于是王叔文提拔刘禹锡当监察御史。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半路又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永贞元年(805)秋。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第二年才回到京城,头尾约23年。
刘禹锡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孤独,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回赠诗。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
闻笛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