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禹锡最豁达乐观的一首诗,人人都会背:不开心时读一读,瞬间被治愈

刘禹锡最豁达乐观的一首诗,人人都会背:不开心时读一读,瞬间被治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诗词世界 访问量:519 更新时间:2024/1/29 9:25:05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

粤语中有一个词,叫做“马死落地行”。

意思是说:谁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骑着的马死了,那就落地,自己走下去。

也许慢一些,或许累一些,可能苦一些。

但只要你愿意,人生就永远不会无路可走。

不由想起中学语文课本里学过的那两句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原来,当你以为人生走至深渊绝境的时候,希望的种子早已悄悄萌芽。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在被贬23年之后,刘禹锡终于奉命卸任回洛阳。

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遇。

这是两人的初见。然而惺惺相惜,一见即成挚友。

酒酣耳热之际,白居易写下了一首感怀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我举目望去,旁人都风风光光,唯有你,梦得兄(刘禹锡,字梦得),一直孤独寂寞。

满朝文武都在升迁,唯有你,频繁被贬,遭遇如此多的坎坷。

唉,哪怕你的诗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命压人头,也是无可奈何呀。

人们总说“天妒英才”,你的才名如此高,按理说遭受点挫折也正常。

可是足足23年的曲折磨难,也未免太多了。

字里行间,都是对刘禹锡遭际的愤懑。

然而,面对好友的同情与不平,刘禹锡却反倒安慰起友人来。

于是有了这首豁达乐观的名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巴山楚水,指的是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诗人说:

在这些远离京城、寂寞荒凉的地方,我度过了23年沦落的岁月。

久谪归来,曾经那些与我并肩的友人如王叔文、柳宗元,都已不在人世。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经朽烂。

他回到村子里,才知道已是一百年的光阴过去了。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百年。

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也如王质一般。

一晃眼,便是忽忽23年的时光过去了,物非人亦非。

写到这里,整首诗的基调都变得悲凉。

然而,当你以为诗人会继续低沉下去的时候,他却陡然一转,气势昂扬起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君可见,大海之上,那一艘沉没的船只旁边,正有千艘船乘着长风,破万里浪。

君可见,那衰颓的病树前头,早已有万木争春,欣欣向荣。

今日我呀,听了乐天兄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感慨万千。

你我兄弟二人,便暂且借这一杯美酒,鼓足士气、振奋精神吧。

这便是刘禹锡了:悲而不哀,怨而不悔,绝不沉沦,绝不颓废。

网上看到有人这样评价刘禹锡:

潇洒似李白,豪迈如东坡(苏轼),成就比河东(柳宗元),才华压元白(元稹白居易),一生三起三落,终得名满天下,堪称“打不死的小强”。

前面几个“似”“如”“比”“压”,诗词君不好说对不对。

然而“打不死的小强”这6个字,用来形容刘禹锡,却觉得很是贴切。

在命运面前,在坎坷面前,在理想的破灭面前,在一次又一次的贬谪与失意面前,刘禹锡也同样地从来没有被战胜过。

每一次被击倒在地,他都能洒然地拍拍身上的灰尘,站起来,继续走。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旁人说“秋天多么萧瑟凄凉”,他却偏要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旁人说“人老了,不中用了”,他却偏要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旁人说“人跌倒了就再难爬起了”,他却偏要说——“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旁人说“放弃吧,无路可走了”,他却偏要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他执拗,孤直,不妥协,却又从容,豁达,不惶恐。

他深知命运奇诡,人世沉浮,你我都像摸着石头过河,不知什么时候,便要跌足倒下。

却又清晰知晓:

到那时,自己定然不会缺少的,是对前路的希望,和一次次奋力爬起的勇气。

与君共勉!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说找不到诗词世界了?

为防止走丢,请点击公众号右上角“…”

将诗词世界【设为星标】

设置方式见下图,赶紧加星标吧!

【版权声 明】 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 作者:叶寒。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加入诗词世界粉丝群,可以添加诗意君微信sy9902022。

更多文章

  • 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一生: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小马生活铺标签:刘禹锡,诗豪,长安,诗人,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初识不识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我们中学时期学过的诗句,当时对他并不了解,只是觉得这句子写得真有意思。等我长大工作了,有怀才不遇的经历以后再看,又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我仿佛和这位千年前的大诗人在那一刻拥有了共鸣。等我了解完刘禹锡的生平以后,大

  • 中国古诗七百首 · 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群姐知家标签:七律,嵇康,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王叔文,柳宗元,中国古诗,千古名句

    西塞山怀古 七律【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仍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与解读】长庆四年(824),刘禹锡从夔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途经西塞山,写下了这首怀古诗。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

  • 刘禹锡骂人最狠的一首诗,无一脏字,却看得人酣畅淋漓,太解气了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刘禹锡,杜甫,柳宗元,诗词,杜韦娘,李绅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说起“骂人”,古往今来骂得最有水平的,还得是文人。钱钟书就不用说了,有“民国第一毒舌”的名号。一部《围城》,骂得是千回百转,看得人忍俊不禁,偏又好有道理,无力反驳。如最经典的这句:“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杀伤力不大,侮辱

  • 千古文章,万世流芳:刘禹锡的诗歌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潮汕小桀标签:散文,辞赋,诗人,唐朝,刘禹锡,文学家,诗歌艺术,千古名句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唐朝中期的重要文学家和官员,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唐朝政府中担任了多个职务,包括主持翰林院、翰林学士和参知政事等。刘禹锡在文学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他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他的诗歌风格自由自在,善于用意象和象征手法表

  • 刘禹锡对元稹的赞美诗|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元稹,刘禹锡,诗词,诗人

    诗词赏析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元稹回赠了壁州产的马鞭,刘禹锡接到元稹的酬赠后,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名为咏鞭,实则咏人,壁州竹鞭虽然名贵,但赠鞭者如果不是像元稹这样品格高尚的人,恐怕诗人也不会如此看重。诗中不仅称誉了对方的品格,也表明了自己的节操,刘禹锡把鞭与人自然和谐地

  • 白居易年老伤感了,刘禹锡送给他一首诗,结尾两句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名篇,唐朝,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千古名句

    人生难得一知己,唐朝诗坛的那些诗人们,有很多都是要好的知己,我们今天要说的白居易和刘禹锡就是如此。虽然刘白二人是同一年出生,但他们之间的友情开始的却很晚。各种史料记载,刘禹锡和白居易第一次见面是在唐敬宗宝历二年的扬州,这一年他们54岁,都已过天命之年,在人均寿命不长的年代,这个年纪可以说是人一生的晚

  • 刘禹锡遭贬后被小人刁难,愤而写下千古名篇,短短81字,尽显豁达乐观!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天地标签:苏轼,诗词,孔子,诗人,唐朝,刘禹锡,陋室铭,千古名句

    “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静几是安居。”这句话说的就是刘禹锡了。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和州,和州县令故意刁难他,最开始故意给他安排三间小屋,没想到刘禹锡欣然接受,还自得其乐。县令气极,便又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另一处一间半的小屋,刘禹锡仍然喜欢,还写下对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县令不甘心,

  • 刘禹锡最经典的一组诗,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秋词,唐诗,宋词,诗人,诗情,唐朝,刘禹锡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组诗,是同一个主体,内容虽不同但互相有所关联的多首诗所组成。组诗中的每一首诗都是独立而完整的,但当他们组合在一起时,其内在的感情联系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时空让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得到更为透彻的表达。古代诗人大多都有其经典的组诗代表作。譬如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杜甫的

  • 《千家诗》30《玄都观桃花》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刘禹锡,玄都观桃花,柳宗元,千家诗,全唐诗,长安

    玄都观桃花【唐】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译文】长安道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栽种着许多株桃树,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注释】⑴元和:唐宪宗年号,公元806~820年。十年:《全唐诗》作

  • 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两首七律,旷达超脱,是千帆历尽后的豁然开朗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千帆,七律,元稹,唱和,唐朝,白居易,刘禹锡,艺术家

    拨开历史的云烟,走进诗词里的故事人生,欢迎关注玲子。前言:“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武宗昌二年,71岁的刘禹锡病逝于洛阳,白居易悲痛不已,写下《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在诗中这样描述彼此真挚不渝的友情。如果说元稹是白居易年轻时的挚交,那么刘禹锡则是他老年时的知己,二人志趣相投,同退同隐,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