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贺知章辞官回乡多轰动?皇帝带头写三十九首诗赠他,堪比兰亭集会

贺知章辞官回乡多轰动?皇帝带头写三十九首诗赠他,堪比兰亭集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奇案故事本 访问量:1000 更新时间:2024/1/19 18:59:41

前言

《长安十二时辰》的大结局部分,何监在留下了一首未写完的《回乡偶书》之后,便选择回乡归隐。

皑皑白雪配上一位少年离家、年迈归乡的诗人,即便没有亲自目睹这一情景,观众内心深处也难免为之叹息,这场面怎一个愁字了得。

天宝三载,无论是对于86岁即将辞官归乡的贺知章,还是日渐衰弱的大唐王朝,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点。

1、长安

这一年,唐玄宗问高力士:我已经十年没有离开长安城了,如今天下依然太平。我决定将政事托付给李林甫处理,而我隐于幕后,只是指点引导大臣们,这个主意怎么样?

这一年,唐玄宗听从了李林甫用胡人为将领,打压朝臣拉帮结派的做法:三月,已已,以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

这一年,李白受到高力士和杨贵妃的排挤,三月份的时候被唐玄宗赐金奉还。

【长安剧照】

贺知章告老还乡的事情,夹在其中,反而容易被人忽视了。

可容易被人忽视,却不代表,这件事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一次堪比王羲之兰亭集会的送别仪式。

2、文坛盛会

为了给贺知章办送别仪式,唐玄宗亲自上阵,带着满朝文武前来。

《新唐书·贺知章列传》: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

这样的殊荣,在玄宗时期也算是独一份了。

咱们若是有幸到达现场观看,会发现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详的的人物,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太子李亨、右相李林甫、左相李适之、韦坚、王琯、李瓘、康珽、李白、王瑀、于尹躬、齐澣、李瓘……

送别的酒宴上,唐玄宗回想起往昔两人相处时的场景,感触良多。

毕竟两人相识这几十年来,是他帮自己处理朝政、陪自己饮酒作诗。

几年前自己封禅泰山时,也是这样群臣齐聚,那时贺知章为自己作曲写词,书尽大唐荣耀。

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宛如昨日。

【贺知章剧照】

转眼间,如今他已86岁了,这一次年老归隐,怕是很难有再相见的机会了吧?

开宴的报时,唤醒了唐玄宗的沉思,定了定心神,玄宗说道: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紧接着是右相李林甫: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唐玄宗和李林甫剧照】

当时在场的诗人,做了几十首诗赠别贺知章,至今流传于世的仍有三十九首诗。

一人之威望如此,不得不说他这个文坛领袖朋友是真的太多了。

3、回乡偶书

贺知章归乡,源自于他无意间做的一个梦,《册府元龟》记载,天宝三载的时候,贺知章的精神状态已经很不稳,时常恍恍惚惚的。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贺知章梦见自己到了三清居住的地方,直到三天后他才醒来。

于是,贺知章就将这当作老天召唤自己的讯号,认为自己大限将至。想明白这点的贺知章决定跟唐玄宗辞职回家,当一名道士去。

唐朝信道,以道教为国教,唐玄宗听说了这件事后,应允了自己老伙计的请求。

并且,唐玄宗为了让自己老伙计有一个愉快的晚年,他不仅亲自将贺知章老宅赐名千秋观,还: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擢其子僧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

【贺知章剧照】

回到家乡之后,贺知章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家乡早已没有认识自己的人,遇见的孩童见面之后,还很热情的问我:老先生,您是从哪里来的呢?

作为儒生,贺知章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治国平天下”。

老天待他不薄,在他36岁那年,贺知章以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科考状元的身份,踏上了长安城这座在同时期历史上,可以排上前二名的都城。

贺知章用了50年的时间,在长安这座城市中践行自己的理想,他在自己的领域助力开元盛世的形成,到他八十六岁辞官时,可以说他已经真正意义上功成名就了。

这首在《唐诗三百首》中,被评为七言绝句之首的《回乡偶书》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儿童相见不相识】

其人其诗,初读无味,小时候不懂得《回乡偶书》背后的悲伤,若是知晓了他的经历,再读时却让人不禁对贺知章产生出钦佩之情。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诗集《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2】《唐诗三百首》

【3】《新唐书》

【4】《旧唐书》

【5】《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浙江第一位状元贺知章,书法写得妙极了!看看他这仅存的一件草书真迹,不输给孙过庭《书谱》!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书谱,草书,张旭,唐朝,贺知章,孙过庭,书法家,艺术家,书法作品

    人杰地灵、富庶安康的浙江,自古以来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在书法上也是人才辈出,智永、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都是书坛巨擘,但今天我们要说一位大名鼎鼎但在书法领域又极为低调的人物——贺知章。不论是从语文课本,还是唐诗书籍中,贺知章都是绕不开的人物,诗掩书名,知道他是书法家的人就极少了。贺知章,字季真,自号

  • 李白最诡异的一首诗,被贺知章称为“泣鬼神”,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李白,诗词,杜甫,唐朝,诗人,贺知章,泣鬼神,乌栖曲,千古名句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在长安见到了贺知章。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奉诏入京的小翰林,贺知章却已经是太子的座上宾,两人无论从年龄、地位还是阅历,都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商贾出身的李白无法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所以他采用了当时比较通行的方法

  • 贺知章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绝句,却不是众所周知的《咏柳》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贺知章,绝句,唐诗,唐诗三百首,咏柳,回乡偶书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在历代唐诗选本中的经典地位和传播之广。《唐诗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孙洙所选编的唐诗读本。孙洙曾当过教喻之职,也就是负责一县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长”。在当“教育局长”期间,他发现《千家诗》选编标准不严,体裁不备,

  • 难得一见的贺知章书法《孝经》

    历史解密编辑:水母网标签:孝经,草书,书法,杜甫,小楷,唐朝,诗人,贺知章,饮中八仙,千古名句

    贺知章《孝经》草书 局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每到万物复苏的春季,就少不了吟咏贺知章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咏柳》。说到贺知章就不得不赞叹他的好运,其出身名门,家境殷实,自小聪慧过人,学习刻苦,十多岁便可写诗赋文,三十多岁就中进士科状元了,成了浙江史上第一位有

  • 除了《咏柳》外,贺知章还有一首描写春天的小诗,淡而唯美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咏柳,诗作,李白,王维,春天,诗人,唐朝,贺知章,千古名句

    根据有关史料介绍,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饮酒,好交友,重情重义,他与诗仙李白结为“忘年交”,并留下“金龟换酒”的美谈。他是诗圣杜甫诗作中的“饮中八仙”之一,“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嗜酒如命,可爱至极。最重要的是贺知章才华横溢,是当时的社会名流,他是“吴中四士”之一,又是“仙宗十友”之一,

  • 李白最奇怪的一首诗,故意少写一句,却被贺知章赞叹“泣鬼神”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李白,杜甫,贺知章,泣鬼神,乌栖曲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读王维的诗能让人心境恬淡,如身处山水自然,超然物外;读杜甫的诗往往使人痛哉恨哉,如鲠在喉,欲铿锵诉之;而读李白的诗则畅快无比,处处惊喜好似“两岸猿声啼不住”,奔放轻快便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诗风格最是变幻多端,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似乎真如谪仙下凡,处处都能读出惊喜。李白在诗

  • 唐代贺知章草书《孝经》卷(日本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孝经,贺知章,宣和书谱,武则天,章草,诗文

    唐代贺知章草书《孝经》长卷,纸本,26.0x265.1厘米,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本卷以草书写“今文孝经”本文,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百余字。无署款。据卷末小楷识语“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之作。北宋《宣和书谱》中亦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十七世纪后半期传入日本

  • 贺知章罕见书法,拉开了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贺知章,书法,草书,李白,孝经,颜平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每到万物复苏的春季,就少不了吟咏贺知章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咏柳》。说到贺知章就不得不赞叹他的好运,其出身名门,家境殷实,自小聪慧过人,学习刻苦,十多岁便可写诗赋文,三十多岁就中进士科状元,成为了浙江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金科状元。要知道在

  • 贺知章狂草难得一见!洋洋洒洒,如大江奔涌,一泻千里,洒脱不羁

    历史解密编辑:康康说影视标签:贺知章,狂草,草书,李白,章草,艺术家,唐朝,书法作品

    您还记得《回乡偶遇》吗?其一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也就是从这首诗开始,我们认识了大诗人贺知章,状元出身的贺知章,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而从他诗歌中,我们也恩能够给读到他的洒脱不羁,还有有"清谈风流

  • 贺知章唯一传世真迹,点画之间暗藏玄机,时隔400年终回祖国!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贺知章,草书,传世,书法,王献之,孝经

    2006年3月,我国和日本在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场“中日书法珍品展”。面对这场展会,两国可以说都倾其所有。王羲之的《丧乱贴》,米芾的《苦荀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包括苏东坡的《李白仙诗卷》等众多书法至宝皆现身展会。其中有一卷作品时隔四百年,终于首次重回祖国:贺知章唯一传世的草书真迹《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