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剑网之母”李贤玉:1人可抵7个导弹旅,让中国导弹弹无虚发

“中国剑网之母”李贤玉:1人可抵7个导弹旅,让中国导弹弹无虚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求知所 访问量:830 更新时间:2024/1/19 10:11:21

|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标志着人们进入了核武时代。随后,核导弹的问世,更是代表着人类的历史来到了核威慑时代。

在这个时代,最高尖的战争,可能只是领导人的一个按钮,几千枚带着核武器的导弹,便会在几分钟内到达世界的任角落,将其摧毁。

只有掌握了核导弹的国家,才能在这个时代拥有话语权!否则,随时都可能成为被核打击的对象。

为此,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愿当掉裤子,也要搞出核导弹来。而在拥有了核导弹后,如何让核导弹打得更远,打得更准,就成为了新的问题。

在中国对核导弹的研发工作中,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杰出科学家,比如让中国的导弹可以百发百中的贤玉女士。

手上有剑,心中不慌

1945年八月,此时已经是穷途末路的日本帝国主义依旧贼心不死,叫嚣着一亿玉碎,本土决战。

从15岁的少年到65岁以下的老人,通通都拿着简陋的武器,准备跟随着日本天皇抵抗到底。

当时美国人对日本的评价是,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关押着一亿多疯子,是世界最大的精神病院。

美国政府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如果采用常规作战方式拿下日本,可能要付出上百万人的伤亡,并且,这将是一场消耗战和持久战。

眼见常规作战的方式损失太大,于是美国就亮出了非常规方式,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扔下了一枚原子弹,不久后又在长崎也扔了一枚。

原子弹的威力可谓立竿见影,一颗原子弹爆发后,短短几分钟内,一座城市都会被变为废墟。

这被西方称为连上帝都为之畏惧的武器,成功把日本人打服了,一个星期后,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

原子弹的爆炸终结了二战的进程,但却也让世界进入了新的紧张之中,因为原子弹的威力太过可怕了,可怕到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都害怕会受到原子弹攻击。

为此,在20世纪50年代,哪怕冒着与苏联翻脸的风险,主席也依旧决心推行“两弹一星”工程。中国必须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导弹。

为了这个梦想,数十万军人,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人远赴西北大戈壁,在风沙之中隐姓埋名十数年,只为打造中国的利剑。

1960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了东风-1短程导弹。三年后1964年,中国东风-2中程弹道导弹成功问世。

也是那一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中国至此拥有了自己的导弹和原子弹,拥有了可以威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利剑。

也正是在次年,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李贤玉教授诞生了。

巾帼不让须眉的卫国之路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东北作为中国最强的工业地带,理工和机械气氛浓厚,李贤玉的父母也是东北的工人。

从小李贤玉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对于各种机械非常感兴趣,时常会听父母介绍工厂里的机械运转,并且也对各种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靠着过人的天赋与勤奋刻苦,17岁的李贤玉在1982年的高考中成为黑龙江的理科状元。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京大学学习当时世界的前沿科技,无线电物理学专业。

在学校里,李贤玉刻苦攻读了八年,最终以物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在这八年间,李贤玉与自己的同事刻苦钻研,成功研制出了中国首套无线短波通讯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发了中国手机的程序系统,为中国的电子通讯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也正是因为李贤玉在物理学方面的优秀表现,所以当她还在学校时,就有不少国内国外的大公司开出了百万高薪,希望能够聘请李贤玉任职。

按理来说,以李贤玉此时的地位,如果想要追求优越的生活,那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可就在李贤玉思考自己的美好人生时,一位曾教导过李贤玉的老专家找到了她,询问李贤玉愿不愿意参加中国的二炮部队。

二炮部队也就是中国现在火箭军的前身。

在1966年中国的导弹与原子弹研发成功后,毛主席就立刻着手组建了二炮部队,首任二炮部队的首长是守志将军。

当时,周恩来总理考虑到保密的需要,取名为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这支部队可是中国的战略威慑军,是压箱底的杀手锏。

能够有幸进入这支部队,既是无上荣幸,同时也是沉重的责任。李贤玉有过犹豫,毕竟自己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成天和捣蛋这些大杀器打交道,确实有些违和。

但想着从小父母的教导,看着老前辈的殷切目光,最终李贤玉坚定地在保密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而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光辉之路。

进入二炮部队前期,李贤玉主要依旧是负责有关电子通信系统的研发与改进工作。在这里,李贤玉接触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学大家与工程师巨佬。

她虚心向每一位前辈请教,恶补有关导弹方面的知识,以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好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

靠着自己的努力与虚心,李贤玉很快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并逐步开始参与高等级机密研究任务。

正当李贤玉如火如荼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时,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震惊了世界,也让中国的科学家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靠着自己强大的信息战能力,轻而易举地就让伊拉克的百万雄师,钢铁洪流变成了瞎子和聋子,然后被美军轻而易举地消灭。

美军的辉煌胜利,让新中国更加重视起了信息战技术的发展。

于是,在中央的授权下,李贤玉等对通信及信息比较有研究的学者,被授予了重任,研究出可以对抗美国信息战技术的中国电信系统。

1992年,中国科学院开始研究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当时28岁的李贤玉也由于在这方面过硬的专业知识而被成功选中,成为科研团队中最年轻的科学家。

虽然年纪轻,但是李贤玉却在这项研究中,承担了极重的任务。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后,她和自己的同伴成功设计出了网络总体构建,以及战场实地实时数据传输系统。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李贤玉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1993年,李贤玉所在的团队就由于数据错误,从而导致发生了严重意外,好不容易研制出来的模型报废了。得知此事后,上级领导勃然大怒,要求所有人进行深刻地检讨。

那是李贤玉人生中第一次的重大挫折,当导弹发射失败的消息传来后,这个一向骄傲优秀的姑娘哭得不能自已。

但是很快他就擦干眼泪,开始继续工作了,为了能够不再犯错误,减少国家的损失。

李贤玉在之后的几年中,一直随身带着纸和笔,四处与专家讨论,在图书馆里翻找各种资料,小心翼翼地检测记录自己的研究数据。

在两年的努力后,李贤玉所在的团队终于成功了,1995年经过改进后的六枚导弹发射成功。并且,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准度,都远远好于预期,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通过这次成功,李贤玉崭露头角,逐渐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重视。1999年,令无数中国人为之愤怒的南联盟大使馆轰炸事件发生了。

五枚美国的导弹,精准地轰炸了中国的大使馆,3名中国记者和20名工作人员当场殒命。对此,美国人解释,这只是个误会。

美军的暴行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很多人都希望能够让美国人血债血偿,然而,国家主席江泽民却保持了理智。

因为中国当时确实没有与美国翻脸的实力,无论是海湾战争还是南联盟战争,美军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美军的高度信息化作战方式。

客观来说,如果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以当时中国解放军的信息化程度,对上美军是要吃大亏的。

为此,抗议归抗议,中国政府依旧保持住了理智,准备继续厚积薄发,以雪前耻。

不仅要更远,还要更准

2000年,在经过中央的紧急商议后,决定交给李贤玉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建设指挥系统的神经中枢。

李贤玉没有犹豫,接下了这个重担,在之后的六年中,李贤玉几乎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隐姓埋名和无数志同道合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终于在2005年顺利完成。

并且在次年,李贤玉的研究成果开始在解放军中大规模普及,并在当年的军区演习中,被首次运用于实战。

在演习中,李贤玉的研究成果大展神威,当时的二炮首长彭小峰将军对李贤玉女士大加称赞道,这个女娃娃了不得啊!一个人能够抵得上7个炮弹旅!!

能够得到如此崇高的称赞,李贤玉女士的贡献可见一斑了。2006年完成了国家交予自己的任务后,李贤玉并没有沉浸在荣誉之中。

而是向中央提交了一份申请,请求中央组织人手研究属于中国自己的指挥信息系统软件,以便加速中国军队的信息化作战。

虽然李贤玉并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然而时刻关注世界局势的李贤玉,却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中国与美国之间,日后很可能会发生冲突。

而在不使用最终杀招核武器的情况下,常规作战中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就是要命的所在了。

在2011年之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拥有属于自己的指挥信息系统软件,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苏联。

中国虽然也在着手研究,但尚未成功。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李贤玉毅然决然地主动请求承担。

由于之前的优异表现,再加上彭小枫将军的力挺,李贤玉领头组建了一支科研团队。

他们花费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属于中国的指挥信息系统软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信息化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李贤玉还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中国的国防软件系统,打造了中国电网系统,让中国的导弹精准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在2019年的一次试验中,中国的导弹在2500公里以内的射击误差不到五米。而美国同级别的导弹误差则在十米左右。

不客气地说,以现在中国导弹的精准程度,完全都可以对海外的敌人进行精准刺杀了。

如果说曾经中国的核导弹走的是粗暴的全面覆盖路线,那么现在中国的导弹不仅可以打得远,打得猛,更可以打得准,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因为这一贡献,李贤玉教授获得了少将军衔,成了中国二炮部队中唯一一位巾帼将军。

结语

中国近代因为科技落后,国防衰落而被世界列强欺辱,随意分割。那段惨痛而黑暗漫长的历史,是所有中国人民的锥心之痛。

也正是为此,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那一代领导人才会义无反顾地要为中国人民,打造出一把可以保护神州大地的利器。

有剑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这是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对中国人的告诫。

在老一辈人去世后,以李贤玉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科学家们再接再厉,不仅接住了先人留下来的利剑,而且还将这把利剑打造得更加璀璨夺目,令敌人闻风丧胆。

正是因为有这些杰出爱国的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的祖国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中国才不会任人欺凌。

向每一位爱国的科学家敬礼。

阅读文章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贤富卸任茅台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公司董事长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茅台,李贤富,发展公司

    新京报讯 据天眼查消息,近日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李贤富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由邝英接任。天眼查显示,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注册资本3.1亿元,经营范围涉及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酒类经营、饮料生产、水果种植等。据

  • 邓州市李贤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南阳标签:李贤,邓州市,邓州,编委会,文联

    7月10日,邓州市李贤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农商智慧城召开。该市文联、民政局、科工信局,林扒镇、龙堰乡等单位及李贤文化研究会会员等50余人出席。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会议宣布了邓州市李贤文化研究会成立文件,颁发了机构证书;进行了授牌。大会表决通过了《邓州市李贤文化研究会章程》,选

  • 武则天为何对次子李贤特别残忍?李贤真的不是她的亲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仲夏夜茫标签:李治,东宫,李弘,武则天,军事制度,军事政策,国防政策,李贤(唐朝)

    公元684年,废太子李贤在流放地巴州被逼身亡。武则天与高宗所生的四个儿子,李弘体弱多病以致猝死,老三李显两度当上皇帝又被罢黜,老四李旦同样在皇位上被废两次,但是他们都得以善终。唯有李贤年仅29岁就被迫自尽。难道,李贤真的不是武则天的亲子,却是韩国夫人与唐高宗的私生子吗?不受待见的李贤李贤是高宗与武则

  • 李贤:能以一身搘拄其间,其事业实多可称道

    历史解密编辑:匠心大厨师吖标签:宦官,英宗,宰相,皇帝,王振,明朝,国防部门,李贤(大学士)

    李贤任职正统、景泰、天顺和成化四朝。李贤与皇帝不论是景帝还是英宗,李贤都能结知帝意,天顺年间,景泰朝臣非死即谪,夺门功臣最终也无法保全。李贤自入阁以来,八年间历经人士更迭,却独得英宗宠眷。主要是他奏疏切对时弊,政务能力突出。天顺朝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是与皇帝接触最频、对朝政影响最大的时期。在正统到天

  • 唐太子李贤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治,李弘,李显,皇帝,元帅,唐太子,李建成,女皇武则天,李贤(唐朝)

    作者:不贰过身为一代女皇武则天,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英年早逝,次子李贤未到而立之年自尽,三子李显被毒杀,幼子李旦善终。李弘在四岁被李治立为太子,在23岁时因病去世。李治和武则天悲伤不已,太子以天子之尊下葬。太子去世了,为了朝堂的安稳,必须有一个新的太子出现,在武则天的推举,李治的同意下,李弘死后

  • 李贤生母,到底是武则天还是武顺?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置李贤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贤,武则天,武顺,李治

    李贤的出身及被废、被杀,一直是个谜。史书的记载,除了“官方说辞”外,又以曲笔的方式,暗示李贤很可能是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所生,李贤的被害,也极有可能是武则天暗中指使。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将相关事件整理,并作如下逻辑分析。李贤的出身及皇家混乱的私生活武则天与李治一共生有四男二女,李贤是

  • 浅析武则天与李弘、李贤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武则天,李弘,李贤,王皇后

    古代从奴隶制社会就形成了对女人的压迫,进入封建社会后,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压迫更甚。男性可以任意在外驰骋疆场,建功立业,青云直上,女性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相夫教子。这种还是上层社会的状态,底层女性的一些权利更是得不到保障,不仅要为生计发愁,还要被三纲五常束缚着。就连丈夫去世之后也不能随意改嫁,

  • 怀念刘克明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刘克明,苏联,扇子,刘成

    自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对外联络部起,几十年来,几乎一直在刘克明同志的领导和关怀下工作、成长。我习惯叫他“老刘”。如今,老刘虽已离开我们整十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举止个性,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始终留在我的心中。长期的相处,让我有机会感受到这位老领导、老专家平凡又独特的感人之处。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

  • 刘克明:唐朝的韦小宝,被后宫美女争抢,每晚翻牌子,还杀了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克明,韦小宝,唐敬宗,唐穆宗,李湛,宦官

    古往今来,太监群体涌现出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朝堂左右政局。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化名“小桂子”与少年康熙化名的“小玄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后封爵入仕,妻妾成群。像韦小宝这样牛的假太监,历史上还真有一位,他就是唐朝的刘克明,他可比韦小宝还厉害,不仅没有净身就

  • 刘克明为何要谋杀唐敬宗?假太监的风流传闻不可靠,其背后有大鱼

    历史解密编辑:寻根拜祖标签:皇帝,太监,李湛,唐敬宗,唐穆宗,刘克明(唐朝)

    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皇帝中,除了末帝以外,即位时最年轻(15岁)、在位最短(3年)、寿数最短(18岁)的皇帝。他还有一个难堪的记录,这个少年天子在位仅仅三年,却遭遇了三次刺杀。如果不是杀手水平太低,唐敬宗的记录完全可以冠绝大唐。☞唐敬宗的三次遇险长庆四年,唐穆宗终于把自己玩脱了,身患中风的他在丹药的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