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为何对次子李贤特别残忍?李贤真的不是她的亲子吗?

武则天为何对次子李贤特别残忍?李贤真的不是她的亲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仲夏夜茫 访问量:622 更新时间:2024/1/14 15:34:35

公元684年,废太子李贤在流放地巴州被逼身亡。武则天与高宗所生的四个儿子,李弘体弱多病以致猝死,老三李显两度当上皇帝又被罢黜,老四李旦同样在皇位上被废两次,但是他们都得以善终。唯有李贤年仅29岁就被迫自尽。难道,李贤真的不是武则天的亲子,却是韩国夫人与唐高宗的私生子吗?

不受待见的李贤

李贤是高宗与武则天的次子,654年腊月生。长大后,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

年幼的李贤就非常聪明,而且精力充沛,不像大哥李弘那样体弱多病。小的时候,高宗命他读《论语》,读到“贤贤易色”这句话时,李贤大为感慨,竟反复吟诵。

高宗见状十分好笑,便故意问他“贤贤易色”是何意,不料李贤有板有眼地说:“贤贤易色,就是要重视贤德,轻视美色。”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高深的道理,这让高宗大为赞赏。

但是,如此优秀的儿子,却一直不受武则天的待见:

长子李弘八岁被高宗带在身边学习处理政务,常常因为思念母亲而哭闹不休,武则天就把他接到自己身边,亲自安抚;

三子李显出生的时候因为是难产,生下来便身体虚弱,武则天为他求佛保佑,让他拜高僧玄奘为师,还在龙门给他开窟造像,希望得佛祖庇护;

四子李旦被任命到北方去当都督,他抱着武则天的腿撒娇,说“不能离开阿母”,结果被留了下来,从此都没有离开父母的身边;

小妹妹太平公主就更不用说了,那简直就是千娇百宠集于一身。

这些记载说明,早年的武则天还是一个十分有慈母情怀的母亲。可是,在李贤身上却没有留下任何受母亲宠爱的记录:

656年,两岁多的李贤迁任岐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幽州都督。

672年,更名李德,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食实封一千户。

这里的“迁任”、“徙封”可都是要离开长安去封地的。可是,并没有片纸字言表明,武则天有疼惜怜爱的行为。

努力变优秀的李贤

从小,李贤便感觉自己和母后之间的隔阂,也感觉到了和其他几个兄弟之间的差别,虽然聪明的他很得父皇喜爱,但是从来都没有得到母后的称赞。

李贤很羡慕其他几个兄弟和母亲的感情,却无法做到,因为母亲待自己很疏远。他也不敢问,只能拼命努力读书,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也许母亲就会喜欢自己了。

公元675年,太子李弘猝死,唐高宗悲伤过度以至于头风发作频繁,新立太子李贤奉命监国。

从675年到680年间,李贤曾三次监国,并得到高宗褒奖和群臣拥戴,可见,这个年轻太子堪当大任,是帝国合格的接班人。唐高宗亲笔下诏表扬李贤:“皇太子自留守监国以来,留心政务,抚爱百姓,好善正直,是国家的希望,深副我所怀。命赏赐绢帛五百。”

李贤的努力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朝中大臣的拥戴,却惹得母亲武则天更加厌恶他。

武则天专门让人从洛阳送了两本书给远在长安的李贤,一本是《少阳正范》,是教人怎么做太子的,另外一本《孝子传》,是教人怎么做儿子的。显然,武则天这是指责李贤既不会当儿子,又不会当太子,明明白白的告诉李贤,我不喜欢你这个儿子。

自此,宫中便流言四起:“太子根本不是皇后的嫡子,而是高宗与韩国夫人的私生子”。

李贤的生世疑云

李贤于是猜测自己不是武则天的亲子。毕竟,他出生的时间、地点确实不合常理。

武则天的长子李弘生于652年的腊月,而李贤生于654年的腊月,中间还有一个死因不明的长公主也是生于654年。尤其是,李贤居然是生在前往昭陵的路上,这一点最让人心生疑虑。

腊月的长安,肯定是寒风凛冽,冰冷刺骨的天气。一个马上就要临盆的孕妇,会不顾危险跟随皇帝前往昭陵拜祭?这无论如何也说不通呢。

当时的武则天还只是一个昭仪,正和王皇后斗得你死我活。而韩国夫人趁机和高宗打得火热,只不过碍于武则天的强势,再加上出轨的愧疚,高宗并没有给韩国夫人任何名分。

因此,李贤非常有可能就是韩国夫人生下的孩子,因为没有名分,只能让武则天认下。毕竟,在后宫生儿子可是大功一件。更何况,没多久,韩国夫人便“卒”了,这桩疑案便没有人再提起。

如果李贤不是因为太过能干,把监国的政务处理得头头是道,和武则天有了权力冲突,大概到死也不会有人再提起他的身份疑云。

李贤的太子之位摇摇欲坠

678年正月,因为高宗病重,武后单独登上了光顺门,接受百官及四夷酋长的朝拜。站在高高的城楼,面对着俯伏跪拜的官员,更加坚定了武则天的决心:决不能把皇权拱手相让。

没过多久,唐高宗身边出现了一个方外术士明崇俨。据说此人从小就学成了神仙之术,能够役使鬼神。他当县丞的时候,刺史的女儿得了重病,医生束手无策。明崇俨献了一丸药,号称是从远方摄来的奇药。刺史的女儿把药吃了,果然药到病除,从此明崇俨名声大噪。

皇宫里的唐高宗也常常听到此人的各种传说。多年来病魔缠身,到处求神拜佛的唐高宗,一听说有这种可以起死回生的活神仙,赶紧把他召进宫来,成了自己的私人医生,武则天也经常请他来驱魔降鬼。

不过明崇俨虽然是神道中人,却特别“忧国忧民”,他经常借神仙之口来议论政治,高宗也很信任他。

随着李贤和武则天母子矛盾越来越激烈,明崇俨开始了他的表演:“我昨天和神仙聊天,说到太子,大家都摇头叹息,说太子无能,不堪造就啊。倒是英王李哲颇似已故的太宗皇帝,有人君之相。”

高宗对这话倒是不怎么相信,谁不知道英王是一个“不喜读书,整天只知道骑马打猎,荒唐任性”的纨绔子弟?

见高宗对李显不置可否,没过多久,明崇俨又说:“论起相貌来,诸位皇子之中还是最年幼的相王(李旦)最为尊贵啊。”就这样,每天都在唐高宗耳朵边唠叨,就一个意思:神仙都不喜欢太子,您还是换一个吧。

高宗倒是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远在长安的李贤得知后,心里却惶惶不可终日。本来母后对自己就十分不满,如果父皇再听信谗言,后果不堪设想。

李贤决定做点什么来改变被动局面。

679年,洛阳爆出了一件人命大案,深受唐高宗和武则天宠信的术士明崇俨遇刺身亡!武则天马上立案调查,到处搜捕嫌疑犯,洛阳城几乎被掘地三尺,但是凶手始终不见踪影。

洛阳城一下子轰动了。一些迷信的人说,明崇俨为奉迎帝后,役使鬼神过于苛刻,因此被鬼杀了,不然这么道行高深的活神仙,谁能杀得了他啊?但是也有政治敏感度高的人认为,明崇俨的死可能和太子有关。

没有证据,武则天也不能把太子怎么样。没想到,一年后太子的一个桃色事件,让这桩疑案逆天反转,给了武则天一个废除太子的把柄。

李贤的蓝颜知己

680年,东宫官员韦承庆上书劝谏太子不要纵情声色,被武则天知道了,马上大肆调查。

原来,李贤当时非常宠幸一个叫作赵道生的奴隶,不仅和他同床共枕,俨然一对情侣,还为了讨好小情人赏给他大量金银财宝。

其实,这种风化问题在李唐皇族子弟中本来是平常事,不过对于一直都在抓他小辫子的武则天来说,就是一个千年难遇的好机会。武则天立刻上报给唐高宗,说这涉及太子的道德形象,要求立案调查。

于是李贤的同性情人赵道生首先被提审。一顿大刑伺候之后,赵道生扛不住了,不仅招供了和太子之间的非法关系,还供出一个天大的秘密:他就是刺杀明崇俨的刺客!

这么一来,案子的性质就变了,从一般的风化案上升到了谋杀案!既然是谋杀案,那就不能只看人犯证词,还要找到作案工具才行。

武则天立刻派人搜查太子府。结果就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在东宫的马坊之中居然搜出了几百领甲胄!

按照唐朝制度规定,任何人不得收藏像甲胄这一类的军用物资,私藏武器可是滔天大罪的。不过,太子的东宫拥有军队,因此存着一定数量的武器甲胄也并不算太离谱,可以作多种解释。

可惜,武则天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李贤的污点,哪里会轻易放过?况且,审案的宰相都是武则天提拔上来的,唯武则天马首是瞻。

于是一件有伤风化的桃色事件,衍生成为谋反案!太子私藏武器,是阴谋夺权!

李贤不可避免的结局

太子谋反这个结果把唐高宗打蒙了,李贤已经当了太子,天下迟早都是他的,他为什么要谋反呢?唐高宗一向喜欢这个儿子,他便向武则天求情,谁知武则天却断然拒绝了他:“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

李贤被废为庶人,押送到长安囚禁起来。从东宫搜出来的甲胄被运往天津桥当众焚毁,昭告天下。

683年,幽禁3年的庶人李贤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走时妻儿仆从衣缕单薄,十分凄凉。

684年,高宗驾崩后,李贤彻底失去庇护,武则天随即命人前往巴州搜查李贤的住宅,并逼令其自杀,年仅二十九岁。

李贤临死前,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摘瓜”诗,希望母后可以善待自己的儿子。可惜,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的武则天,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四年后,李唐宗室包括高宗与其他妃子生的儿子,都被屠杀殆尽。

武则天之所以对待李贤这么残忍,除了李贤的才能给了自己很大的威胁,大概还有对韩国夫人勾引高宗的仇恨吧,李贤在世一日,便无时不刻不在提醒这种背叛。

所以,只要高宗离开人世,便是李贤的死期。

更多文章

  • 李贤:能以一身搘拄其间,其事业实多可称道

    历史解密编辑:匠心大厨师吖标签:宦官,英宗,宰相,皇帝,王振,明朝,国防部门,李贤(大学士)

    李贤任职正统、景泰、天顺和成化四朝。李贤与皇帝不论是景帝还是英宗,李贤都能结知帝意,天顺年间,景泰朝臣非死即谪,夺门功臣最终也无法保全。李贤自入阁以来,八年间历经人士更迭,却独得英宗宠眷。主要是他奏疏切对时弊,政务能力突出。天顺朝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是与皇帝接触最频、对朝政影响最大的时期。在正统到天

  • 唐太子李贤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治,李弘,李显,皇帝,元帅,唐太子,李建成,女皇武则天,李贤(唐朝)

    作者:不贰过身为一代女皇武则天,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英年早逝,次子李贤未到而立之年自尽,三子李显被毒杀,幼子李旦善终。李弘在四岁被李治立为太子,在23岁时因病去世。李治和武则天悲伤不已,太子以天子之尊下葬。太子去世了,为了朝堂的安稳,必须有一个新的太子出现,在武则天的推举,李治的同意下,李弘死后

  • 李贤生母,到底是武则天还是武顺?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置李贤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贤,武则天,武顺,李治

    李贤的出身及被废、被杀,一直是个谜。史书的记载,除了“官方说辞”外,又以曲笔的方式,暗示李贤很可能是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所生,李贤的被害,也极有可能是武则天暗中指使。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将相关事件整理,并作如下逻辑分析。李贤的出身及皇家混乱的私生活武则天与李治一共生有四男二女,李贤是

  • 浅析武则天与李弘、李贤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武则天,李弘,李贤,王皇后

    古代从奴隶制社会就形成了对女人的压迫,进入封建社会后,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压迫更甚。男性可以任意在外驰骋疆场,建功立业,青云直上,女性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相夫教子。这种还是上层社会的状态,底层女性的一些权利更是得不到保障,不仅要为生计发愁,还要被三纲五常束缚着。就连丈夫去世之后也不能随意改嫁,

  • 怀念刘克明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刘克明,苏联,扇子,刘成

    自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对外联络部起,几十年来,几乎一直在刘克明同志的领导和关怀下工作、成长。我习惯叫他“老刘”。如今,老刘虽已离开我们整十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举止个性,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始终留在我的心中。长期的相处,让我有机会感受到这位老领导、老专家平凡又独特的感人之处。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

  • 刘克明:唐朝的韦小宝,被后宫美女争抢,每晚翻牌子,还杀了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克明,韦小宝,唐敬宗,唐穆宗,李湛,宦官

    古往今来,太监群体涌现出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朝堂左右政局。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化名“小桂子”与少年康熙化名的“小玄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后封爵入仕,妻妾成群。像韦小宝这样牛的假太监,历史上还真有一位,他就是唐朝的刘克明,他可比韦小宝还厉害,不仅没有净身就

  • 刘克明为何要谋杀唐敬宗?假太监的风流传闻不可靠,其背后有大鱼

    历史解密编辑:寻根拜祖标签:皇帝,太监,李湛,唐敬宗,唐穆宗,刘克明(唐朝)

    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皇帝中,除了末帝以外,即位时最年轻(15岁)、在位最短(3年)、寿数最短(18岁)的皇帝。他还有一个难堪的记录,这个少年天子在位仅仅三年,却遭遇了三次刺杀。如果不是杀手水平太低,唐敬宗的记录完全可以冠绝大唐。☞唐敬宗的三次遇险长庆四年,唐穆宗终于把自己玩脱了,身患中风的他在丹药的助攻

  • 纪实回顾:“霸王书记”刘克明,建“红灯区”嗜色如命,细节辣眼

    历史解密编辑:晓记标签:逮捕,红灯区,宝应县,挪用公款,公安局长,纪实回顾,霸王书记,刘克明(唐朝)

    2001年11月02日上午,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原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政法委书记、江苏宝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克明受贿、挪用公款、协助组织卖淫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刘克明有期徒刑20年。此消息不胫而走,宝应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奔走相告,一时间,县城里的鞭炮声此起彼

  • 唐初长孙顺德次子,另类权贵,志泛江湖,大隐隐于市的隐士

    历史解密编辑:邀得一夜星河标签:隐士,嘉庆,武则天,唐初,长孙无忌,长孙

    长孙嘉庆作为官二代,他的志向是纵情江湖,感情用在了风情山水之间,他也是大唐初期另类的官二代,不爱官位,爱山水,独自一人去旅行,妥妥的现代发烧驴友,在古代这就是隐士!长孙嘉庆在史书上是找不到这个人的,不光是他,而且大唐初期好多人是没有生平事迹的,这可能史料丢失有关!墓志铭的出土,才让我们知道,大唐初期

  • 功绩传千年 古方焕新彩|《刘禹锡与〈传信方〉》新书正式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连州,清远,广州,柳宗元,刘禹锡与〈传信方〉

    2023年3月24日《南方日报·清远观察》A01版。春意渐浓,书香氤氲。3月22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诗豪余音岐黄新彩”《刘禹锡与〈传信方〉》新书发布会在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举行。当天,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刘禹锡与〈传信方〉》正式亮相,引发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新书首发活动在岭南书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