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
不仅有无数的盛唐神话,还有《隋唐英雄传》这样的影视剧广为流传。
在这部剧里就有一个叫
的人物,他是
和诸葛亮一样神机妙算
的存在;但真实历史记载的他却更加
勇猛鲜活
他是
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建国后也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李世民对他也信任有加,两人的关系也十分相近;
李世民还留徐茂公在宫中一同宴饮。
二人相聊甚欢,酒足饭饱后徐茂公就睡着了,等到次日
醒来发现自己身上竟然披着唐太宗的龙袍。
这也是
李世民对他的试探
;因为李世民后期身体抱恙,担心太子李治继位后无法掌控这位重臣。就
设计将徐茂公流放,后由李治再将他接回来。
这样一来,李治和徐茂公之间就不用再加上李世民这位中间人了;徐茂公也必然会对新主一样忠诚。
一、徐茂公初入仕途
徐茂公原名
徐世勣
,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来说,他祖籍山东人,但搬迁到了河南。他
生性纯良又有一腔热血
;由于家中富足,所以经常搭棚施粥、救济贫民。
生逢乱世又有胆有识,在乱世中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自古以来,不
管哪个朝代的末期都是动荡时期
。或是有农民不满暴政
揭竿起义引起的战乱,或是两国交战灭了另一国产生的历史发展。
但总归百姓是生活是
一言难尽的悲哀
,徐茂公生于隋末所以他也很不幸地遇上了动荡时期。
只不过当时
正值壮年的他不像大多数百姓一样弱小,他选择了加入军队;加入的是翟让建立的瓦岗军
。这也算得上徐茂公首次步入仕途,而这时的瓦岗军并不强大。他推荐翟让到宋州和郑州附近,这里商贾众多,也更加富有。
于是他们通过
抢劫
的方式劫来了很多金银财宝,虽然称不上什么正义之举;但在那个动荡的时期
能活下去就实属不易
了。变得更有钱了之后瓦岗军便有足够的资金
招兵买马,他们的阵营人数变得越来越多。徐茂公在此后又立了几次战功,在军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二、徐茂公与李世民
早年便跟随杨玄起兵反对隋朝,但并未成功;后来也投靠到了翟让的瓦岗军。只不过他不是甘心位于下列的人,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和翟让起了冲突,最后击败了翟让成了军队的领头人。
徐茂公也适时地选择了跟随李密。
只不过
李密也没威风多久,就被王世充带兵击败
。瓦岗军到此时也基本大势已去了,剩下的一些残将都被
李渊纳入麾下;徐茂公也在其中。
还因为有功,
被赐予了李姓。
只不过李渊虽然建立了唐朝,但
他却没有信守在晋阳起兵时说的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承诺。
唐朝的建立让李世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加上太子李建成和其他的兄弟联合起来处处排挤他,
李世民忍无可忍发动政变。
李世民知道徐茂公的本事,所以
在政变谋划之时就打算拉拢他
;只是徐茂公
一边面对着李世民,另一边的李建成同样对他抛出了橄榄枝。
说实话,他也不敢断定谁能在这场战斗中取胜,如果贸然站队,最终选择了错误的一方可能会惹来
杀身之祸
最后的历史
结果当然是李世民获得了胜利,也拿到了王位。
徐茂公却没有在这场政变中发挥作用,但李世民念及他之前的功劳和才能,加上他也没有站在李建成那边;倒也没对他过多追究。
三、酒醉身披龙袍
徐茂公此时已经再次改名叫
李勣
了,因为李世民称帝,为了避免触碰
“世”的名讳,他便去掉了世字
。虽然没有一开始就站在李世民这边获得他的信任;但
在唐太宗时期,徐茂公依旧凭借着赫赫战功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李世民和徐茂公是一起打下唐朝江山的伙伴,时间久了,李世民也看到了徐茂公的忠心。所以
两人的关系并不僵硬,反而常常一起喝酒,谈论朝廷政事或天下苍生。
得知唐太宗的
恩惠
后,徐茂公为答谢李世民不惜
剪下自己的胡子作药引
替自己治病,
专门前往殿中叩谢李世民。
其实李世民此举
何尝不是让徐茂公能更加忠心于自己,但为君为臣,二人都未点破。
李世民又
留徐茂公陪自己喝酒,徐茂公欣然应允
;只是在酒足饭饱之时,李世民仿佛在向徐茂公托付后事,让他将来也要好好辅佐太子李治。徐茂公对李世民的信任
感恩戴德
,第二天
酒醒却发现身上披上了龙袍。
四、重新回归朝廷
这要是被外人看到必定是诛九族的大罪,徐茂公却没有惊慌。因为经过了昨晚的谈话,他这般聪明肯定
知道这是李世民对他的考验
;而接下来等着他的会是更大的考验。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他便被贬为了叠州的刺史。
徐茂公
并未对这样的贬黜有任何疑问,只是默默地收拾行装前去赴任。
原来这是
李世民为李治铺平道路;
徐茂公从建国起就有很大的贡献,加上在贞观时期的所作所为,
“功高盖主”都不为过。
所以为了预防李治无法压制徐茂公的情况,李世民先将其贬黜。等到自己死后李治继位再将其召回,
徐茂公便会对新主李治有感激之情,
李治对徐茂公也多了提携的恩情。因为
君王最忌讳的就是朝中大臣不是自己提携起来的人,因为这样会对他们手中的政权产生威胁。
五、总结
徐茂公在面对李世民披龙袍的试探时,
没有丝毫的犹豫。如果他对权力有了更大的渴望,那可能他迎来的不是贬为刺史这么简单,而是直接被杀了。
徐茂公不仅能带兵屡战屡捷,在军事上有过人的才能;他的
情商
也是
一等一
的高。
其实古代为官,尤其是高官,
情商是最重要的。
因为封建王朝不像现在的法治社会,当时
皇帝的话就是圣旨,就是法律。
所以在皇帝身边办事,没有高情商很容易就会一命呜呼。徐茂公严格来说侍奉了三代的唐朝君王,
最终还是得到寿终正寝的结果,由此可见他的情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