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初贾柳楼结义名义上的二当家,实际上的大当家,徐茂公却是第一个违背当初结义誓言的人。从小说《说唐》中对徐茂公的塑造来看,他可以说把忘恩负义和不知廉耻的行为发挥到了极致,再配合他喜欢沽名钓誉的性格特征,活生生的被刻画成了一个奸雄的模样。在小说中,徐茂公对主要情节和线路的把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无论瓦岗军反隋时期,还是在李唐王朝一统天下的大战中,这个人都是跳得最欢,也是实际得利最大之一。在他的眼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主子即李世民,另一种是工具,也就是贾柳楼结义弟兄。
徐茂公
徐茂公第一次出卖弟兄就是为了逼秦琼加入反隋义军,共同上瓦岗寨。在反出济南府的过程中,他故意将贾柳楼结义的帖子放在秦琼家里,又故意把劫牢救程咬金和尤俊达的人马聚集在秦琼家。如此一来,济南节度使唐璧自然很明白秦琼和反隋义军的关系,秦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结义兄弟摆了一道,被迫上了瓦岗。徐茂公在反出济南府过程中还设计坑害单雄信,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反隋义军的控制权。虽然单雄信被王伯当救出,可是他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以潞州二贤庄单雄信的家眷为引子,把对方调离大军,使自己顺利控制了大军走向。
在瓦岗寨时期,徐茂公是瓦岗军的实际军令下达者,名义上的混世魔王程咬金只是傀儡而已。从小说的人物设计来看程咬金又是个性格多变,比较活泼的人,这种人自然难以用规矩约束,更谈不上什么傀儡了。于是程咬金当了三年混世魔王以后,自动要求下台,因为傀儡皇帝的确无趣。此时徐茂公又抬出了李密,想把它当成第二任傀儡。可惜李密始终是不甘于人下的,自然不会长期托庇于徐茂公的阴影之下的,于是他趁着徐茂公和秦琼西征破五关离开金墉城时掌控了大权。这也是徐茂公第一次在权力斗争中被人拉下马。
单雄信
徐茂公这人极度看重自己的私利,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自己的利益展开的。当他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后,他甚至能做出掀桌子的事情。如此一来,不但桌子上他的对手得不到好处,甚至于其它贾柳楼兄弟也一起被他坑害。因此在他被李密夺权后,他就迅速做出了反击。他修改李密的诏令,私放李世民,形成了一石二鸟的计策。其一,以贾柳楼结义的兄弟情做道德绑架,煽动当初的结义兄弟与李密翻脸,致使瓦岗军解体。其二,释放李世民后与李家拉上关系,为以后的飞黄腾达做好铺垫。
李密和王伯当被李世民杀死后,徐茂公主动跳出来投奔李世民。为了让自己显得更有价值,他演了一场大戏,把沽名钓誉的性格充分展现出来。他以自己和王伯当的结义之情,与李密曾经的战友之情为契机,请求李世民允许他公开祭祀王伯当和李密,进而彰显出他的兄弟义气和不忘初心。这一方面是将自己塑造成忠义为先的个人形象,提高李世民对其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拉拢已经处于下野状态的其其它前瓦岗军将领,让自己在李世民面前有更多的筹码,因而才也能受到重用。这一段可以说是徐茂公戏精行为的集中体现。
李密
后来不论是在尉迟恭祭奠刘武周,还是在斩首单雄信前搞活祭都是在天下英雄面前演大戏,可以说这种连死人都不放过的行为,已经把不知廉耻四字发挥倒了极致。可惜的是单雄信已经看穿了他忘恩负义的本质,所以在法场上一点都不配合,甚至用送行酒喷了徐茂公一脸。徐茂公还真有些不要脸的唾面自干的本事,洋洋洒洒的一番长篇大论,将自己包装成了忠臣的典范。如果不知道之前的所作所为,在那种环境下很多人肯定会站在他的一边。徐茂公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让自己扬名立万的场合。
反而是程咬金不给面子,利用劝单雄信喝酒时机指桑骂槐,表现上是主动说出了单雄信对这些结义兄弟的愤恨,赢得了单雄信对程咬金的一点惺惺相惜。而实际上大多罪名指向徐茂公,顺便也把他自己、罗成和秦琼圈了进去。而当时情况是罗成监斩,被骂做没义气是理所当然。秦琼在红桃山,能扯上关系不大。程咬金自己主动承认错误,两人算是和解了。只有徐茂公一人被程咬金这招卡在半空,走也不是留也不走,丢人现眼。
程咬金
其实在小说中有不少的场合程咬金都在与徐茂公唱反调。一方面是程咬金不服输的性格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其绿林江湖人的习惯看不上只会耍阴招的徐茂公。同样是牛鼻子老道的人设,程咬金对李靖就是退避三舍,对徐茂公是找各种机会抬杠,其根本原因就是徐茂公本身并不干净。瓦岗寨时期将程咬金弄成傀儡皇帝,人家自然是心有怨气的。而在把兄弟当作工具用这种事情上,虽然秦琼等人不说,但心里都很明白。只是程咬金心中压不住火,在各种场合找机会发泄出来。而这种阴谋诡计的事情虽然能够一时间蒙蔽不少人,但回过头来大家深思过后什么都明白了。说白了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把事情做得太绝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徐茂公做事方法只顾私利,已经把忘恩负义和寡廉鲜耻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