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本固邦民。自古以来,民生乃国之大计,纵观历史长河,无数英雄人物在画卷中风起云涌,有开国将领,英雄侠士,更有农民起义军,推翻封建政权。
他们英勇无畏,敢为人先,其中不乏有朱元璋,陈胜等人,在历史中留下浓厚的一笔,为人乐道。
然而今天我们来走进唐末的一位起义者,同样农民起义,他不缺英勇谋略,可最终被史书记载的他却行为猖狂,那些所作所为,放在如今,真是现代人都看不下去,令人愤满。
01盐商之家,不甘为民
唐朝,一个几番荣华又陨落的朝代,藩镇割据从唐中期开始,殊不知,成也藩镇,败也藩镇。
公元820年,小黄巢呱呱诞生,按说那个朝代,出生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般守着自家的土地耕田发展农业,富裕之家也多求学做官。
而黄巢的家庭以贩卖私盐为生,在当时的国情下,还是利润颇丰的。但他不甘于做一个商贩,年少鲜衣怒马时,他也曾驰骋马背,野外涉猎。书香气息和壮士莽气,他身上皆具。
一个商人家庭,自然资财不缺,小有才华的黄巢,5岁便可对诗,也许那时的他也是要投身朝廷,从事仕途之路。
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黄巢几次参加科举,均以落榜告终。
一个天性傲气的他,怎能服输,在走出京城后,一句:我花开后百花杀,足以见得心中之愤满,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流传后代。
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人总是在穷途末路之时,才会被激发出斗志,黄巢的豪言在日后也被实现,足以见得,他不服输,有骁勇善战的劲头。
然而,一个人若是只敢妄自用,盲目武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难免路途上会有不少同伴,与之走散,这条路终究坎坷。
当然,黄巢之所以科举失败,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朝廷之中,有关系的官员互相勾结,考试制度的黑暗,一个普通人想要逆袭,实在难上加难。
02起义分裂,兄弟陌路
当时的社会,官员对农民压迫,虽然江南地方经济尚可,殊不知在藩镇的管理下,底层人民更是水深火热。
黄巢科举失败后,当地便兴起了一场又一场的起义,在王仙芝的带头下,黄巢次年也加入其中。
毕竟是一个热血的汉子,面对仕途不顺,他一腔热血化身起义军中一员,挥臂一呼,那个当年少年再次回归。
战乱流离,当初做下的诗句,他没有忘记。正是他本人也有管理才能,迅速攻略长安等地,也被拥护为起义军的领袖。
除了黄巢的英勇善战,有头脑外,更是诸多百姓对唐王朝的不满才会造就如今场面。人民都想安居乐业,可王朝却对长久的干旱水灾没有及时治理,农民们早已为粮食烦忧,还要上缴不少的税务。
此战,是必不可免的。当然,起义途中,一个绝佳的伙伴和兄弟也至关重要的。
王仙芝同样贩卖私盐,在当时的年代,拜师求得一身好武艺,在人民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也结识了黄巢。某些意义上,两人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或许同样的抱负让他们惺惺相惜。
然而战斗之路并不顺畅,王朝的压迫步步紧逼,黄巢也没想到,王仙芝竟然在重要关头泄气,对朝廷投降,美其名曰是为了博得一个更好的官职,不想再流离作战。
而黄巢却愤愤不平,指责昔日拿命相搏的兄弟,背信弃义,沦为走狗。
兄弟的背叛是让人伤心的,但人各有命,两人决裂后,王仙芝的下场并不好过,黄巢在悲痛之余也只能扼腕叹息。只是没想到,这一别,黄巢更加残酷,虽说最终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却失尽了民心。
03屠城弑人,少年陨落
那个曾豪言壮语“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少年,在失去兄弟后,也在起义军中颇有名气,占据了唐朝的中央枢纽,在长达七年的战乱中,他一步步稳固自己,称山为王。
然而也许是一路见证了太多的马革裹尸,手上沾满了太多鲜血,他一步步迷失自己,曾经的英勇变为残暴,一代骁勇善战变为屠城弑人,不知王仙芝得知这个消息会是怎样的心情,是悔恨当初没有站在他身边及时教导还是痛心。
在当代社会,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王巢在自己所管辖的领地,渐渐迷失初心,原本是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而他却在众声拥护中,变得像曾经的唐王朝昏庸统治者那般,对人民加重税务。
自封为”冲天大将军“的他,越来越狂妄,视人命于草芥,据史料记载,从河南到福建,起义军所到之处,人心惶惶,屠城,弑人,是黄巢的一贯作风。众人都闻风丧胆,敢怒不敢言。
有句话说屠龙少年者终成恶龙,没曾想,当初满眼为人民着想的黄巢,也成了站在深渊中令人害怕的恶龙。这条路上,难免有人流血牺牲,可曾经的发动者,是人民的盔甲,却成为了刽子手。
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是社会的基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若得势后骄兵必败,这场对历史影响巨大的起义,也终将以失败告终。
果不其然,在公元的884年,黄巢虽建立大齐政权,但是由于起义军长期以来的残暴习性,最终作茧自缚,失败告终。
04结语
黄巢虽然对唐王朝后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他所到之处烧杀淫掠,并对无辜的长安城内8万多人斩杀,在当时粮食不足后,还碾压了平民的尸体,充做稻粮果腹,其行为残暴到令人发指。究竟是什么让当年的黄巢残暴猖狂,杀人不见血?
回归最初,那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少年,是那么英勇无畏,可惜如今留在历史中只有令人发怵。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的诗句很好地体现了当时战乱年代的崇高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也曾是并肩作战的勇士,为伟大光明而作战,万不可将屠刀挥向自己人身上。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黄巢是一个热血的少年,但并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骄傲狂妄,冷血麻木,不得人心者,下场终将惨烈,也终被后人所痛恨。